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再生方法

合集下载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

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活性炭是一种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活化和粉碎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活性炭生产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是木质素类物质,如木屑、果壳、秸秆等,也可以使用煤炭、石油焦等炭质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破碎、筛分、干燥等处理,以保证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炭化过程。

炭化是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干馏或氧化,使其转化为炭质物质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炭化可以分为干法炭化和湿法炭化两种方式。

干法炭化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湿法炭化则需要在水蒸气或其他气体的作用下进行。

炭化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原料完全炭化,同时又不使炭质物质烧损。

然后是活化过程。

活化是指将炭化后的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气相或液相的活化处理,以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

活化方式主要有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种。

物理活化是利用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或化学活化剂(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进行活化处理。

通过活化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是粉碎和筛分。

经过活化处理的活性炭需要进行粉碎和筛分,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颗粒度和颗粒分布。

一般情况下,活性炭的颗粒度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活性炭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活化和粉碎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可以生产出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活性炭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活性炭的再生

活性炭的再生

生物再生法特点

生物法简单易行, 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但所需时 间较长, 受水质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微生物处理污 染物的针对性很强, 需就特定物质专门驯化。且在 降解过程中一般不能将所有的有机物彻底分解成 CO2和H2O, 其中间产物仍残留在活性炭上, 积累 在微孔中, 多次循环后再生效率会明显降低。因而 限制了生物再生法的工业化应用。仅适用于吸附易 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饱和炭,而且分解反应 必须彻底,即有机物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 , 否则有被活性炭再吸附的可能。如果处理水中含 有生物难降解或难脱附的有机物,则生物再生效 果将受影响。

高温加热活性炭再生系统,由脱水装置、 活性炭输送、高温加热再生装置、活性炭冷 却、废气处理、活性炭贮罐组成。此外还有 加热所需的热源,如燃油、天然气、煤气或 焦炭以及电力、蒸汽锅炉。其中以再生装置 为主。
生物再生试验流程
吸附试验时4柱串联运行, 再生运行时4柱并联操作。
生物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及溶解氧的强吸附特 性,以及活性炭表面作为微生物聚集繁殖生长的良 好载体,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 用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这种协同作用的水处 理技术称为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这种方法可使活性炭使用周期比通常的吸附周 期延长多倍,但使用一定时期后,被活性炭吸附而 难生物降解的那部分物质仍将影响出水水质。因此 在饮用水深度处理运行中,过长的活性炭吸附周期 将难以保证出水水质,定期更换活性炭是必须的。

溶剂再生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可逆吸附,如
对高浓度、低沸点有机废水的吸附。它的 针对性较强,往往一种溶剂只能脱附某些 污染物, 而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种类繁 多,变化不定,因此一种特定溶剂的应用 范围较窄。 对于高浓度、低沸点的有机物吸附质,应 首先考虑溶剂法再生。

柱状活性炭干燥生产线工艺,活性炭网带式干燥机 环保高效

柱状活性炭干燥生产线工艺,活性炭网带式干燥机  环保高效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表面含有羧基、羟基、羰基等功能性官能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吸附剂,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净化、催化剂载体、电极材料等,其主要原材料为竹子、椰壳、果壳、核桃壳、稻壳、木屑等。

目前生产木质柱状活性炭的粘合剂原料主要来自于煤炭、石油能源等,如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石油树脂、煤焦油、沥青、防腐油等,可以明显提高柱状活性炭的粘结力及强度。

一、柱状活性炭干燥生产线工艺,活性炭网带式干燥机,柱状活性炭烘干机设计方案:高温①③⑥煅烧1611(1)称量包含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木质炭化料、煤炭石油类粘合剂、植物类粘合剂;干燥2988(2)木质炭化料块通过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粉后,再经过超微粉碎机进行超细粉碎后转转移至缓存料仓内,得到超微木质炭化料;(3)煤炭石油类粘合剂通过破碎机破碎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先与超微木质炭化料在高速混合机内进行混合,得到煤炭石油类粘合剂母料,再转移至缓存料仓内,备用;(4)将木质炭化料粉、煤炭石油类粘合剂母料及植物类粘合剂依次投入到高速混合机内,控制一定温度,高速混合均匀;(5)粉料混合均匀后,将其转移至捏合机内,在通过雾化装置加入一定比例的工艺水,捏合一定时间后,转移至液压造粒机内进行造粒;(6)将造粒后的炭化料颗粒进行带式烘干,再输送到活化炉内进行活化处理;(7)再将活化处理后的活性炭降温,降温至100~300℃以下时,开始放料、包装。

二、柱状活性炭干燥生产线工艺,活性炭网带式干燥机,柱状活性炭烘干机特点:1、产量高,质量好预成形机可将物料加工成圆柱状或条状、粒状等几何形状,增加了受热面积,提高了干燥效率,同时避免了因物料粘性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大批量连续性生产。

2、自动化控制,确保干燥稳定温度自动控制,并可根据物料在不同干燥阶段所需的最佳温度设定各个阶段的干燥温度。

传动速度无级调速,能够方便地控制物料的干燥时间,确保产品质量。

木质活性炭生产工艺

木质活性炭生产工艺

木质活性炭生产工艺木质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多孔性、高吸附性能的新型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炭化、活化和后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

原料选择:原料是制备木质活性炭的关键,常见的原料有木材、竹材、果壳、花椒杆等。

原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确定,比如用于水处理的活性炭一般选用比较坚硬、密度较大的原料,而用于空气净化的活性炭则要求原料纤维细且颗粒均匀。

炭化:炭化是将木质原料进行高温处理,使其转变为炭素材料的过程。

一般采用加热炉进行炭化,炭化温度一般在600-900℃之间,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炭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机物质会被分解和挥发,生成残留的炭质骨架,提高活性炭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

活化:活化是炭化后的木质材料转变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的过程。

活化一般分为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两种方式。

物理活化是通过热风或水蒸气等辅助剂进行热解和收缩,进一步增加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化学活化是在炭化温度下加入碱性激活剂,如磷酸、钾碱、锌盐等,使木质材料发生氧化和脱除,形成更多的孔隙结构。

后处理:后处理是对活化后的木质活性炭进行处理,以改善其吸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水洗、干燥、筛分、研磨、浸渍等。

水洗是去除活化过程中残留的无机盐,干燥是去除水分,筛分和研磨是调整粒径分布,浸渍是在活性炭表面形成一层包覆物以改善吸附性能。

总结: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炭化、活化和后处理。

选择合适的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使木质材料转变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然后经过后处理提高其吸附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这一系列工艺,可以制备出不同领域和需求的木质活性炭。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木质活性炭是一种优质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其生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木质活性炭的原料选择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优质的木质活性炭应选用优质的木材作为原料,如橡木、柳木、桦木等,这些木材具有纤维结构紧密、孔隙度大、含水率低的特点,能够保证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原料选择上,应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避免含杂质、树脂、油脂等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

其次,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炭化气氛等参数,以保证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

同时,在激活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激活剂和激活条件,以确保活性炭的表面具有较高的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提高吸附性能和去除杂质的效果。

此外,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还包括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评价标准。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的外观、孔隙度、比表面积、强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同时,应建立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对产品的吸附性能、再生性能、使用寿命等指标进行评价,为用户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木质活性炭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也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应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对产品进行防潮、防尘、防污染的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和溯源。

综上所述,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涉及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评价标准、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多个方面,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木质活性炭产品,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希望相关行业能够重视木质活性炭的生产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活性炭制备及应用

活性炭制备及应用

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1.活性炭的制备1.1化学活化法1.1.1氯化锌法氯化锌法制造工艺为在原料中加人重量是原料0.5~4倍、比重为1.8左右的浓氯化锌溶液并进行混合,让氯化锌浸渍,然后在回转炉中隔绝空气加热~600-700℃,由于氯化锌的脱水作用,原料里的氢和氧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放出,形成多孔性结构发达的炭。

1.1.2 磷酸法磷酸活化原则上是将精细粉碎的原料与磷酸溶液混合,接着混合物被烘干,并在转炉内加热到400~600℃,众所熟知的工艺过程是在较高的温度下(1 100℃)进行的。

1.2 气体活化法微波加热法制活性炭含碳原料在6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预热处理,与水蒸气、二氧化碳、含氧气体或活化产生的气体接触,以微波直接加热,即可完成活化.但由通常活化方法能制得活性炭的煤类、石油类、木质类等原料,想用微波加热到完全活化温度是不可能的.例如煤、沥青、木材等原料,若照射微波,最初因水分发热,温度可达100℃左右,然后当水分蒸发完,发热极小,要升温到100℃以上,或不可能或需很长的时间。

1.3 药品活化和气体活化的配合使用气体活化和药品活化有时还配合起来使用.对受过药品活化处理的炭,进一步进行水蒸气活化,有时能制造出特殊细孔分布的产品,并使幅度很广的细孔数增加.用活性炭处理含有会堵塞炭的细孔的那样物质的气体时,例如,用粒状活性炭从城市煤气中吸附除去苯时,活性炭的细孔被城市煤气中的二烯烃堵塞而迅速老化.为制造这种情况下能使用的活性炭,曾应用过这种配合使用的活化方法.勒吉公司的苯佐尔邦牌活性炭就是有代表性的这类活性炭。

1.4 连续炭化活化法用比较简单的流动加热炉连续进行炭化和限制氧化活化的活性炭生产方法,并且操作省工、产品质量较好.该方法特点是:把含水率调整到l5%~30%的活性炭原料,连续地送入流动加热炉,同时由炉底鼓入适量的空气,使炉内进行炭化和限制氧化活化,在原料入炉前到载入炉时,仅向炉内送入少量火种,加上从炉的下部鼓入适量空气,促使原料部分燃烧,以便加热原料本身.炉内温度和炭化速度靠鼓入空气量和投料量进行调整.鼓风除用于原料部分燃烧和加热外,还用于使炭化过程中的粒子流态化和连续不断进行的活化反应中。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一、活性炭再生的意义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其吸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节约资源。

活性炭再生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研究活性炭再生技术对于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性炭再生的方法活性炭再生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是指采用高温脱附、压力变化等物理手段进行再生;化学法是指采用化学试剂对活性炭进行处理;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活性炭进行再生。

物理法和化学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再生方法。

1. 物理法物理法的再生方法包括高温脱附、换热再生和压力变化等。

高温脱附是指将饱和吸附剂在高温下进行加热,通过升高温度来驱除吸附在活性炭孔隙中的物质,达到再生目的。

换热再生是指利用其他热载体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来对活性炭进行再生。

而压力变化则是通过改变活性炭所处环境的压力来实现对活性炭的再生。

2. 化学法化学法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和酸碱法等。

氧化法是指将活性炭暴露在氧化剂中,使其与被吸附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再生的目的。

还原法则是指将氧化的活性炭暴露在还原剂中,还原被氧化的活性炭。

酸碱法是指利用酸碱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处理,使活性炭脱附被吸附的物质。

三、活性炭改性的意义活性炭改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吸附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增加其使用寿命。

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可以使其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活性炭改性技术对于提高活性炭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活性炭改性的方法活性炭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

物理改性是指通过改变活性炭的外部形貌和孔结构来提高其吸附性能。

化学改性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改变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和化学成分,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复合改性则是指通过将活性炭与其他吸附材料或催化剂进行复合,以提高其吸附性能。

2.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氧化改性、硫化改性和氮掺杂改性等。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再生方法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再生方法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再生方法木质活性炭是一种以木质纤维素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活性炭。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和优良的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处理、炭化、活化和后处理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材料处理是木质活性炭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木材需要经过粉碎、烘干和筛分等处理,以获得适合制作木质活性炭的颗粒。

通常选择密度较低的木材如松木、樟木等,这些木材具有较好的孔隙特性和低的灰分含量,适合制作高品质的木质活性炭。

接下来,原料木材通过炭化过程转变为炭素骨架。

炭化是将原料木材在无氧环境下加热至高温,使木材中的非炭素成分被去除,从而得到木质炭。

炭化过程可以使用传统的干燥、热解或气流流化床等方法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炭化效率、降低能耗,并保持炭质的良好机械强度和孔隙结构。

然后,木质炭经过活化处理以增加其活性。

活化是使炭素骨架发生孔隙扩散和分化的过程。

常用的活化方法有化学活化和物理活化。

化学活化是通过将炭体浸泡在活化剂溶液中,然后进行热解处理来进行的。

物理活化是通过将炭体暴露在高温下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或惰性气体中,使炭素骨架发生物理变化,形成更多的孔隙结构。

最后,生产的木质活性炭经过后处理工序进行筛分、冲洗和干燥。

筛分是将活性炭按不同粒径分级的过程,能够得到不同用途的活性炭产品。

冲洗是用水洗去活化剂残留和其他杂质,以提高活性炭的纯度。

干燥是为了去除活性炭中的水分,以防止其吸附能力的降低。

木质活性炭的再生方法主要有高温焙烧法和水蒸汽再生法。

高温焙烧法是将废旧的木质活性炭在高温下进行煅烧,以去除已吸附的物质,恢复其吸附性能。

水蒸汽再生法是将废旧的木质活性炭与饱和水蒸汽接触,通过水蒸汽的作用将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并恢复吸附性能。

这两种再生方法都能够使废旧的木质活性炭重获吸附性能,减少对新鲜木质活性炭的需求。

综上所述,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处理、炭化、活化和后处理等几个关键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炭与活性炭的区别:
众所周知,把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即可得到木炭,木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

它的表面积很大,能吸附其他物质的分子,有较强的吸附功能。

如果在制取木炭时不断的通入高温水蒸汽,除去沾附在木炭表面的油质,使内部的无数管道通畅,那么木炭的表面积必然更大,这就成为了活性炭,它也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碳物质,其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使它具有比木炭更庞大的比表面积,所以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杂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木质活性炭的工作原理:
活性炭的原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使其表现出对外部的很强的吸引力。

这些被称为范德华力会吸引气体或液体周围的分子。

这些吸引力和周围媒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合力使活性炭具有了表面吸附力。

一些分子的结构使其具有比其他分子更容易被吸收的特性,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分离不同的分子。

物理吸附发生在排除气流和液体流中污染物的过程中。

多孔的结构给活性炭提供很大的比表面积,使污染物很容易聚集在活性炭中。

这种吸引力存在所有的分子之中。

这样,孔壁的表面分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并通过孔隙的通道吸引污染物的分子。

必须指出的是:被吸附的污染物的分子,必须比张开的孔的尺寸要小,这样它们才可以通过孔并被聚积起来。

现在,你可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原材料和活化条件来生产不同种类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活性炭,其目的就是使我们的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除了物理吸附作用之外,化学反应也发生在碳的表面。

活性炭不仅包含碳成份,在其表面还包含少量氢成份和氧成份,这些成份以各种化合物和功能性物质的形式存在,包括:碳酰基、羟基、苯酚、酯类、苯醌等。

这些在碳表面的氧化剂和络合物能够与活性炭吸附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

以下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水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在水中和氯发生作用,把氯转化为氯化物。

这样,氯就被清除了,在水中的讨厌的味道和异味也就没有了。

木质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性质:
1.木炭的外部形态:质量高的木炭断面具有黑色光泽,敲打时发出响亮清脆的金属声。

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制的木炭,其外部形态是不同的。

在低于250摄氏度时烧制的炭,表面带褐色,不易敲断,燃烧时有火焰;300—350摄氏度烧制的木炭表面呈黑色,当烧制温度达500摄氏度时,敲打时,木炭发出响亮金属声。

2.木炭的固定碳:固定碳是一个假定的概念,它是在规定的高温,一般为850—950摄氏度下,不通入空气进行煅烧时的无灰分的木炭。

一般的木炭可能含70%—80%的固定碳。

随煅烧温度升高,木炭中固定碳的相对含量增加。

3.木炭的挥发分:木炭在高温下煅烧时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等气态产物称为挥发分。

烧制木炭的温度在300—700摄氏度以内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木炭煅烧时所分出的挥发分的组成发生下列变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逐渐降低,而氢的含量逐渐增加。

烧炭的温度升高时,木炭的发热量增高,而气体的发热量降低。

4.木炭的机械强度:木炭的机械强度表示它对压碎和磨损的抵抗能力,它在木炭的转装和运输上以及在冶金工业应用上有很大意义。

转载的次数愈多,在熔铁炉的炉胸中,木炭受到上部炉料强大压力,而由上向下移动时,则受到炉料块和炉胸壁的强烈摩擦,如果木炭变成碎屑,气体难以通过炉料,熔铁炉的操作就会发生故障。

木炭强度沿纵向较高,径向较低,而弦向最低。

当烧制木炭最终温度相同时,木炭强度随烧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木炭的比重和孔隙度:木炭的比重因树种、木材的质量、炭化的最终温度和升温速度而不同。

一般比重大的木材烧成的木炭比重也大。

木炭孔隙度决定木炭大部份性质,如反应能力、
导热性、吸附性等。

6.木炭的发热量:木炭的发热量与炭化温度有关,炭化温度高,木炭碳素含量大,发热量也较高。

7.木炭的灰分:木炭烧完后成为白色或淡红色的物质称为灰分。

木炭中灰分含量随烧制温度、树种、被炭化木块和树皮的比例、树木的立地条件、砍伐季节、运材和烧制方法而不同。

一般烧制温度愈高,灰分含量愈大,由阔叶材烧制的木炭其灰分含量比针叶材高;树皮含灰量比木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