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合集下载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事故类型:焊割含铅金属时引起的铅中毒,二氧化碳、天然气、乙快、丙烷发生泄漏,易引起窒息事故。

因车间或受限空间(如机房)内排风不畅或防护不当会引起人员中毒。

涂装用机械和手工喷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涂漆,人工作业时若车间或喷漆房内排风排气不够、防护不当,会引起中毒。

危害程度泄漏的有害或窒息性气体易使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死亡,车间或受限空间排风不畅或防护不当会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事故征兆:金属烟尘浓度高于平常,排风不畅或防护不当引起呼吸困难。

发生条件:气体泄漏,排风不畅或防护不当。

2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

应急处置小组组长:事故现场责任班组当班班组长应急处置小组成员:事故现场当班班组成员。

应急处置小组组长负责在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班组成员抢救人员、控制事故,并立即上报事故。

在上级指挥人员赶赴现场前执行现场指挥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成员负责听从组长和上级指挥人员的指令,参与应急救援,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3应急处置(1)发现有人员中毒、窒息或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症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组长报告,将中毒、窒息者移离现场,置于空气新鲜处并将脏污衣物脱去,静卧保暖,保持呼吸畅通。

并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现场。

(2)应急处置组小组组长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救治,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中毒、窒息人数较多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同时拨打12 0急救电话。

(3)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和洗涤剂进行清洗、就医。

(4)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5)吸入:迅速将受害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用对呼吸,不得已时隔数层湿纱布);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或送医院救治,或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急救。

4注意事项(1)中毒、窒息抢救要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在出现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首先,应立刻向应急救援中心报警,通报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同时,立即启动现场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安全。

在进入密闭空间前,应先检测气体浓度和氧气含量,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一旦发现人员出现中毒或窒息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如呼吸困难,可采取人工呼吸或使用氧气气瓶进行辅助呼吸。

如中毒严重,应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同时,应密切关注事故现场的动态情况,防止事故扩大或造成次生灾害。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在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响应、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减少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演练方案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演练方案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为了让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能够有序地处理受限空间突发事件,检验车间现有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充分性和合理性,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由此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培训和锻炼员工,使人员熟练受限空间作业时救援工具的使用方法,知晓明确在出现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时的人员职责、汇报流程、处理方法。

二、演练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8:30三、演练地点演练地点:磷酸车间会议室四、演练事故模拟事故模拟:3月20日上午车间计划检修,车间布置一氟塔循环槽清理任务,生产班接到任务后,办理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因为检测人员只对入口处进行有毒气体分析,作业人在槽内清理时,物料中的有毒物散发出来发生了中毒窒息事故…五、参演人员参演人员:xx(车间主任)、xx(车间副主任)xx(安全员)队长:xx队员:xx六、演练程序:一、汇报程序1、一氟塔循环槽清理现场监护人发现槽内清理人员昏倒在槽内,立即第一时间通知槽内人员停止作业撤出到槽外,并讯速报告当班班长及调度、车间负责人,讲明事故发生地点、及人员情况等,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启动车间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二、现场处置程序1、队长接到救援命令立即组织队员带好应急器材赶到出事现场,并讯速布置救援任务;2、工艺处置人员xx、xx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架设防爆排风扇,向槽内置换通风,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并向车间及队长汇报情况;3、事故抢险人员xx穿戴好长管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将受困人员带出循环槽;4、救护人员xx接过受困人员,立即将受伤人员用担架抬到空气新鲜处并立即拔120急救;5、安全警戒人员xx赶到现场实施人员疏散、外围安全警戒、交通管制及周边治安秩序。

6、后勤保障人员xx负责将应急救援车辆指引到事故现场。

三、现场恢复1、各救援人员向队长汇报处理情况,现场恢复到事故前状态,队长宣布应急终止。

2、演练结束。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当班人员
接应救援
确定消防通道的畅通,专人负责接应、医疗站等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当班人员
事故报告
事故得到有效处理后,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单位负责人
4注意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1)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
2)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类型
事故的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中毒、窒息
循环水池、操作平台下半地下室、反应容器等
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皆有可能发生。夏季可能性最大造成的危害程度:
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对于人员的救护,一定要明确伤者的伤情,按照相应的措施进行施救。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输氧气。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现场应急能力:救援时必须戴防护用品进入事故区域,禁止在情况不明或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事故现场。进入事故现场,必须有监护人,严格禁止单独行动,确保人身安全。
2应急工作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总经理:孙元民
安环部:汪志勇
裴在祥、王幸、苏松、顾春华、王椿健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负贲组织预案的制订、启动与终止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负责对外通讯报警求援。。5)负责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6)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9)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10)检查督促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

中毒窒息事故处理预案一、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疗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2. 先行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进一步中毒。

3. 如有可能,从窒息者口腔中清除异物,并进行人工呼吸。

二、急救措施1. 在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中毒者的安全。

2. 如中毒者尚有呼吸,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如中毒者已明显停止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 如中毒者已停止心跳,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三、报告和通知1. 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

2. 向中毒者家属、上级主管机关等相关方面通知事故发生情况。

四、事故现场的处理1. 封锁并清空事故现场,避免更多的人员接触有毒物质。

2. 确保现场的通风状况良好,以减少中毒物质的传播。

3. 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防止事故造成额外的伤害。

五、中毒者的处理1.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 医院应根据中毒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3. 提供充分的病历信息给医生,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六、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1. 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事故发生原因。

2. 收集现场相关证据,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3. 结合调查结果,制定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事故的后续处理1. 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给中毒者及其家属。

2. 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3. 定期跟踪中毒者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八、事故的总结和反思1. 将事故的经验教训总结起来,形成相应的文件和报告。

2. 开展事故的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不断完善和改进事故处理预案,以应对不同类型的事故。

九、事故处理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2. 维护中毒者和其家属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获得应得的赔偿和救助。

十、事故预防措施1.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窒息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内部、管道、容器、井室、隧道、地下室等。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受限空间窒息事故,主要包括缺氧窒息和有毒气体中毒窒息。

2. 危害程度: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重伤,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

3. 事故征兆:受限空间内氧气浓度过低、有毒气体浓度过高、通风不良等。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公司总经理- 副指挥长:分管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等2. 应急救援小组- 成员:安全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等-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信息报告等。

3. 应急保障小组- 成员:后勤保障人员、设备保障人员等-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保障、设备维护、通讯保障等。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 作业人员发现窒息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 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 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对窒息人员实施救援。

-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a.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b. 启动通风设备,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c. 对窒息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d. 如有条件,立即将窒息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4. 伤员救治- 应急救援小组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事故调查与处理- 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呼吸器、氧气瓶、急救包等。

2. 通讯保障:确保事故现场与应急指挥部的通讯畅通。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背景受限空间是指人员进出、通风、作业等方面都非常有限的空间,例如管道、水井、垃圾箱等,其空间狭小、气体浓度高、通风差等因素容易导致中毒、窒息、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窒息和中毒事故处置步骤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受限空间作业场所和实际情况,制定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通风和防护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指挥调度程序;•撤离和救援措施;•收集、处理和处置事故信息。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盔;•防护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护安全鞋;•非侵入性呼吸器或氧气瓶;•环境检测仪等。

3. 测量空气质量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使用环境检测仪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认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4. 进行通风处理在确认空气质量合格后,打开通风装置或使用风机等通风设备通风,排出受限空间内有害气体,调整空气环境质量。

5. 紧急救援一旦发生窒息和中毒事故,必须立即进行紧急救援。

应急救援人员应迅速进入受限空间,佩戴呼吸器和其他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使用适当的救援设备,例如吊臂、救援索等,将被困在受限空间内的人员救出。

6. 动员其他资源如果必要,应动员其他资源进行处置。

例如,呼叫消防队进行救援,向当地应急救援中心请求帮助等。

同时,应对事故进行彻底的调查,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

结论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极易发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

在窒息和中毒事故发生时,必须能够迅速应对,并尽最大努力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此外,应注意事故后的事后处理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目录1事故风险分析 (1)1.1 事故类型 (1)1.2 危害程度 (1)1.3 事故征兆 (1)2 应急工作职责 (1)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1)2.2工作职责 (1)3应急处置 (2)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2)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3.3事故报告 (3)4 注意事项 (3)2.应急物质清单(略) (3)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表格化) (4)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受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受限空间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过低或者存在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时,可能造成缺氧窒息或中毒事故事故。

1.2 危害程度中毒窒息事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污水池、消防水池、电梯井道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清理、维修,作业人员在清理、维修过程中,水箱、水池内沉淀、聚集的杂质易产生的沼气、一氧化碳,电梯井道、隧道烤炉通风不足,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施救不当会扩大伤亡人数。

1.3 事故征兆主要有以下情况: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作业前未采取送风设备对受限空间送风;虽送风但未检测受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

2 应急工作职责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组长:项目负责人副组长:项目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成员: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2.2工作职责(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抢救工作。

(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前期现场抢救。

(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

(5)现场带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
未制定受限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受限空间作业准入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未确定并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准入者和监护者及其职责;未在受限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受限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未在当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对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可以准入并作业;未提供合格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1.2事故类型
受限空间事故类型:急性中毒、缺氧窒息。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生产区域容器、槽箱、锅炉烟道、收尘器、回转窑、预热器、磨煤机、排污井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受限空间。

1.4事故危害程度
当工作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或违章操作等工作时,会造成人员中毒窒息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1.5事前征兆
工作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如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先兆表现但不局限为以下症状: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等。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事发部室主管
成员:事发部室班长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2班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
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4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 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如有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症状时,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并将受伤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检查判断中毒者的中毒情况。

3.2.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受伤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人员受伤 是否严重 现场简单医疗
处置 是 否 拨打120 采取必要救护措施后送医院
排险、控险 措施 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3.2.3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

3.2.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分钟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通知车间主任或值班领导,或拨打公司值班应急电话,如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等事故,岗位可以在第一时间,按事故类别向公安消防(119)、环保局(12369)、市中区应急指挥中心(110)等部门报告,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上报,由总指挥或指令有关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或派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

上报时限为事故发生1小时之内。

公司各部门对讲机频道:
调度 7频道安全环保办公室 7频道
生料车间 8 频道烧成车间 6频道 10频道电气处 2频道机械处 3频道
余热发电 12频道保卫科 16频道事故报告要求及内容
单位名称、地址;事故发生地点、规模、类型;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待接警人挂电话后才挂电话;
内部报告基本内容:事故地点、时间以及设备设施;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装置、设备;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事
故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范围;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

4注意事项
4.1对于存在有毒气体的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4.2对于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4.3如事发地点属高空作业,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坠落的安全措施。

4.4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4.5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4.6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4.7在运送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4.8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