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抛光原理
铝及铝合金化学砂面处理

20~30 g/ L
添加剂
30~50 mL/ L
θ
30~60 °C
t
1~5 min
4 化学砂面形成原理
铝及铝合金化学砂面是一个强腐蚀过程 。首先 铝件表面的天然氧化膜在强酸或强碱作用下产生强 烈的溶解和击穿 。接着在卤素等离子催化作用下形 成点蚀 。最后是点蚀扩大 ,密度增加 ,形成晶粒图 形 。人为地控制化学或电化学腐蚀反应的时间 、温 度等工艺条件 ,可以改变腐蚀速率和腐蚀趋势 ,从而 得到各种质地不同的外观 。
5. 5 前处理 砂面处理前应对铝件进行彻底地除油 ,否则 ,会
引起表面发花 。对划痕较深的表面应进行磨抛打 平 ,使麻面均匀一致 。
收稿日期 :2009211218
气门高速镀铬
罗建东1 , 卢杰初2 (1.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640 ;
2. 怀集登云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 怀集 526400)
酸性砂面剂中溶解铝的主要化学药品为硫酸 、 硝酸 、氟硼酸等 。使用的点蚀剂主要有氯化钠 、氯化 铵 、氟化铵 、氟化氢铵等 。酸性砂面处理一般在室温
下的酸性溶液中进行 ,添加剂的成分由双氧水和点
蚀剂组成 。处理 1~5 min 后可以得到均匀的粗砂
面 。其配方如下 :
氟化铵
80~100 g/ L
氯化铵
1 提高气门镀铬速率的主要途径
根据文献[ 1 ]报道 ,要提高镀速可以采取以下措 施 : (1) 选择扩散系数大的盐类 ; (2) 尽可能提高电 镀液的温度 ; (3) 采用高浓度的电镀液 ; (4) 进行强 烈搅拌 ; (5) 缩小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 ; (6) 采用特 殊机械方法消除或减少扩散层厚度 ,如 :用硬粒子活 化阴极表面 。在上述方法中 ,第 (1) 点受配方的限 制 ,第 (6) 点往往受结构的限制 ,要实现较为困难 ,第 (2) ~第 (5) 点是较容易实现的 。气门高速镀铬正是 通过采用较高的镀液温度 、浓度 ,较小的阴 、阳极距
铝合金表面处理原理讲解

铝合金表面处理原理第一章概述一、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的目的:(主要指阳极氧化)1、防腐蚀天然氧化膜→薄,阳极氧化膜→厚≥10μm漆膜→耐磨、耐蚀、耐光、耐候2、防护—装饰形成微孔人工氧化膜后,可染成各种颜色和图案。
3、功能作用绝缘性≥100μm微孔渗渍硫化钼润滑剂→摩擦系数↓电沉积磁性金属→磁性录音盘、记忆元件等等。
二、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分类机械法、化学法、电化学法、阳极化膜后处理(见后面附录)三、铝型材表面处理产品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1)阳极氧化(银白、砂白料)2)阳极氧化+ 电解着色(浅古铜、古铜、黑色等)3)电泳涂漆4)静电喷漆、氟碳喷漆5)静电粉末喷涂第二章铝材阳极氧化前的处理铝合金建筑型材生产工艺流程:铝材装架→脱脂→水洗→碱蚀→水洗(二道)→中和(出光)→水洗→阳极氧化(DC法)→水洗→封孔水洗→着色(AC→水洗→卸架第一节装架一、方式:横吊式、竖吊式纵吊式特点:1、适合大批量生产:每批可装载大量铝材2、减少装卸工人:减轻了装卸时的劳动力3、降低生产成本:溶液带出量少,减少化学品消耗量,夹具不浸入处理液中,减少夹具消耗量。
4、减少用水量:带出水量减少,耗水量及废水处理量减少。
适于生产能力在600吨/月以上。
目前,一般采用横吊式为多。
二、注意事项:(横吊式)1)铝材要有一定倾角(3º~ 5º)→便于氧化时气泡逸出。
2)扎料要紧,导电杆脱模要干净→保证导电良好。
3)每根料之间间距应保证→防止色差。
4)避免不同型号、长度的料扎在一起着色→防止色差。
5)每次上料面积要一定,最好是对极面积的80%,最大100%。
第二节脱脂处理一、目的:除去制品表面的工艺润滑油、防锈油及其他污物,以保证在碱洗工序中,制品表面腐蚀均匀和碱洗槽的清洁,从面提高氧化制品质量。
二、油脂种类:动物油、植物油→属皂化油,可与苛性碱发生皂化反应矿物油→属非皂化油,不与苛性碱发生皂化反应锯切液三、脱脂方法与原理1)有机溶剂:酒精、煤油、汽油、丙酮、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
铝合金无磷化学抛光

铝合金无磷化学抛光
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应用广泛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然而,铝合金表面的磷化物会影响其粘结和耐腐蚀性能,因此,无磷化学抛光技术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课题。
一、无磷化学抛光技术的原理
无磷化学抛光主要基于铝表面在适当的条件下与化学抛光液反应,生成高纯度的铝氧化物涂层,进而去除表面的磷化物。
这一技术具有环保、高效、易于操作等优点。
二、无磷化学抛光技术发展历程
1. 传统机械加工和化学抛光相结合
2. 采用有机酸和无机酸混合溶液进行铝表面除磷和抛光
3. 应用电解抛光、高温氧化和气氛炉等新技术
三、无磷化学抛光技术的应用
1. 航空领域中高要求应力的关键零部件制造
2. 汽车制造领域常常采用无磷化学抛光技术进行铝合金车身涂层处理
3. 建筑领域中,无磷化学抛光技术用于铝合金室内饰面制作
虽然无磷化学抛光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处理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其工艺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相信无磷化学抛光技术未来将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铝合金化学抛光

铝合金化学抛光1. 引言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表面易受氧化和腐蚀的特性,需要进行抛光以提高外观和耐腐蚀性能。
铝合金化学抛光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使其恢复光洁度和亮度。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化学抛光的原理、工艺流程、常用药剂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并正确应用于实践中。
2. 原理铝合金化学抛光基于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与铝发生反应的药剂可以去除氧化层,并使表面恢复到金属状态。
具体来说,酸性环境下常使用硫酸、硝酸等作为药剂;碱性环境下常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作为药剂。
这些药剂与铝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盐类可以溶解于溶液中,同时将氧化层和污染物带走。
3. 工艺流程铝合金化学抛光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表面清洗在进行化学抛光之前,首先需要对铝合金表面进行清洗,以去除油脂、灰尘和其他污染物。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碱性清洗和酸性清洗等。
清洗后,应立即进行下一步处理,以防止再次污染。
3.2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进一步减少氧化层的厚度,并提高抛光效果。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酸洗和碱洗。
酸洗使用稀硫酸或硝酸溶液,在低温下浸泡铝合金片材一段时间;碱洗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在高温下浸泡一段时间。
这些预处理方法可以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杂质,并使其更容易被药剂反应。
3.3 化学抛光在预处理完成后,将铝合金放入化学药剂中进行抛光。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药剂选择,抛光时间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之间。
在抛光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浓度和搅拌等条件,以确保药剂与铝合金表面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3.4 中和处理化学抛光后,需要对铝合金进行中和处理,以去除残留的药剂和盐类。
常见的中和方法包括用清水冲洗、酸洗或碱洗等。
中和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污染。
3.5 表面处理最后一步是对铝合金表面进行保护处理。
光学铝合金镜面抛光方法

光学铝合金镜面抛光方法
光学铝合金镜面抛光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提高
铝合金零件的光学性能和外观质量。
在进行光学铝合金镜面抛光时,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利用机械设备和磨料对铝合金表面进
行研磨和抛光的方法。
通常使用砂纸、砂轮、研磨机等设备,通过
逐渐细化的磨料颗粒,逐步去除表面的瑕疵和粗糙度,最终达到镜
面光洁的效果。
2. 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化学药剂对铝合金表面进行溶解
和抛光的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浸泡铝合金零件,使其表
面得到溶解和再结晶,从而去除表面氧化层和微观凹凸,最终获得
光滑的镜面效果。
3. 电解抛光,电解抛光是利用电解作用对铝合金表面进行抛光
的方法。
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电流,使阳极铝合金表面发生阳极溶解,去除表面氧化皮和粗糙层,从而获得光滑的镜面效果。
4. 真空蒸镀,真空蒸镀是将铝合金零件放置在真空腔室中,通
过蒸镀方式在表面沉积金属或其他材料,形成一层薄膜覆盖在表面,提高其光学性能和外观质量。
在进行光学铝合金镜面抛光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材质、形
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光方法,并严格控制抛光过程中的参数和工艺,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镜面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抛光后的
铝合金零件进行清洁和保护,防止再次氧化和污染,从而保持其光
学性能和外观质量。
化学抛光

化学抛光-Bright DipBright, Dip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
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化学抛光就是采用简要的粘性液膜理论进行的。
抛光液配方和工艺条件:配方一:(重量份)浓磷酸75% ;浓硫酸8.8%;浓硝酸8.8%;尿素3.1%;硫酸胺4.4%;硫酸铜0.02%。
温度100-200度时间2-3MIN配方二:(重量份)浓磷酸85%;浓硝酸5%;冰乙酸10%。
温度90-105度时间2-5MIN抛光液的配制方法:1、先把磷酸、硫酸和硝酸按照一定的(%)重量,逐渐依次倒入抛光槽内,小心拦匀。
2、再按配方的成分,分别用水溶解一定(%)重量的冰乙酸、尿素、硫酸胺、硫酸铜加入槽内拌匀。
3、然后,在搅拌状态下,逐渐调节上述抛光液至各配方所需的温度范围,即可进行化学抛光。
化学抛光,原理差不多,只不过它采用放在一定温度的溶液里面,这样子粒子排列会更加整齐,溶液的主要成分是草酸或者磷酸最佳抛光液组成和操作条件如下: 磷酸硫酸体积比80∶20,硫酸镍1.0g/L,YG05添加剂0.6g/L,水含量小于等于15g/L,温度75℃,抛光时间4min. 生产应用表明,磷酸硫酸体系抛光液及其抛光工艺具有铝合金表面光亮度高、反应温度低和无黄烟等优点,完全可以代替用磷酸硫酸硝酸体系抛光液对铝合金的化学抛光.参考0:一、对铝制品表面进行机械抛光:1、机械抛光工序为:粗磨、细磨、抛光、抛亮、喷砂、刷光或滚光等,根据制表面的粗糙程度来适当采取不同的工序。
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过程是借着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作用,除去制件表面的油污。
化学除油采用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化学除油液的配方和工艺条件:1、配方:氢氧化钠30-50G/L,工业洗涤剂0.5-1ML/L,水70-125G。
铝及铝合金化学抛光工艺(收藏)

铝及铝合金化学抛光工艺(收藏)概述化学抛光经过机械抛光后的铝合金工件虽然已经获得光亮的表面,但若将机械抛光后的工件直接进行阳极氧化,所得到的只是一个平滑的表面而得不到反光系数较高的膜层,所以经机械抛光后的工件还必须进行化学抛光或电抛光,以除去工件表面在机械抛光时所形成的晶体变形层,从而获得光亮、细致的表面。
化学抛光是通过抛光溶液对工件微观凹凸表面的膜层形成及溶解速率不同而达到抛光的目的。
铝合金的化学抛光可分为酸性抛光和碱性抛光两种。
酸性化学抛光酸性化学抛光的主要原料是磷酸、硫酸、硝酸、乙酸、氟化氢铵等,但在化学抛光中仅有这些基本原料组成的配方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于生产需求,还需要有目的地在抛光溶液中添加一些旨在提高其光泽度及平滑度的添加物质。
这些添加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无机盐;二是有机物。
1添加剂的作用在铝合金的化学抛光中添加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光亮度和平滑度;二是增加抛光表面的透光度;三是减慢抛光溶液对铝合金基体的腐蚀速率;四是降低抛光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气体的产生。
2酸性化学抛光常用的方法磷酸-硫酸-硝酸法、磷酸-硝酸-乙酸、磷酸-硝酸法、磷酸-硫酸法、硝酸-氟化氢铵法等。
其中磷酸-硫酸-硝酸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抛光方法,也称为三酸抛光法。
常用三酸抛光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见表1、表2。
表1 常用三酸抛光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溶液成分材料名称化学式含量配方1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磷酸/(mL/L)H3PO4850 800 750 700硫酸/(mL/L)H2SO4100 100 250 200 硝酸/(mL/L)HNO350~100 100 50~100 50~100硫酸铵(NH4)2SO40~20 0~20 0~20 0~20/(g/L)硝酸铜/(g/L) Cu(NO3)2·3H2O 0.2~2 0.2~2 3~6 —硫酸镍/(g/L) NiSO4·6H2O 5~20 ———硝酸银/(mg/L) AgNO310~80 10~80 ——硼酸/(g/L) H3BO3——4~8 —操作条件温度/℃90~105 95~115 时间视要求而定搅拌工件摆动表2 常用三酸抛光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溶液成分材料名称化学式含量配方5 配方6磷酸/(mL/L) H3PO4600 500硫酸/(mL/L) H2SO4200 400硝酸/(mL/L) HNO3200 80~120硫酸铵/(g/L) (NH4)2SO40~20 0~20硝酸铜/(g/L) Cu(NO3)2·3H2O ——硫酸镍/(g/L) NiSO4·6H2O ——硝酸银/(mg/L) AgNO3——硼酸/(g/L) H3BO3——操作条件温度/℃100~120 时间视要求而定搅拌工件摆动☆注意事项:三酸抛光对抛光质量影响较大的并不是这三种酸的含量,而在于这三中酸的配合比例。
金属抛光原理

金属抛光原理金属抛光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它可以使金属表面变得光滑、亮丽,提高金属的美观度和耐腐蚀性能。
金属抛光原理是通过机械、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污垢和粗糙部分,从而达到提高金属表面光洁度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机械抛光原理。
机械抛光是利用机械设备和磨料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和打磨,去除表面的瑕疵和粗糙度。
在这个过程中,磨料的颗粒会不断地磨擦金属表面,使其逐渐变得光滑。
机械抛光可以分为粗磨、精磨和抛光三个阶段,通过不同的磨料和磨削方式,最终达到所需的光洁度和表面粗糙度。
其次,化学抛光原理也是金属抛光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抛光是利用化学药剂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去除氧化层和污垢,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在化学抛光过程中,金属表面会与化学药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使金属表面呈现出亮丽的效果。
化学抛光可以快速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污垢,适用于一些复杂形状和细小部件的抛光处理。
最后,电化学抛光原理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电化学抛光是利用电解液和电流对金属表面进行去除和抛光的过程。
在电化学抛光中,金属作为阳极,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会沉积在金属表面,填补表面微观不平整,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电化学抛光可以在不改变金属形状和尺寸的情况下,快速、均匀地对金属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总的来说,金属抛光原理涉及到机械、化学和电化学三种方法,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金属的材质、形状和表面要求,选择合适的抛光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合理的抛光工艺,可以使金属制品表面获得理想的光洁度和光泽度,提高其装饰性和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金属抛光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质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抛光原理
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抛光是以70%(质量百分数)的磷酸为基础的溶液。
常用的是磷酸、硝酸、硫酸混合液,当合金成分变化时,硫酸含量(质量百分数)在9%—l5%之间变化,硝酸含量(质量百分比)在3%—9%之间变化。
由于工作温度在105℃左右,大量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
因此,在磷酸和硫酸混合液基础上用S类酸铜光亮剂作添加剂,产生了无黄烟化学抛光工艺。
但这种无黄烟化学抛光只适用于纯铝或铝镁合金,对其他铝合金效果较差。
后来又有只加2%硝酸的配方出现,也用类似的添加剂,没得到扩大适用范围。
但是,至今磷酸、硝酸、硫酸混合液因为适应性强,还是主流配方。
含铜、锌较高的铝合金,化学抛光时加2~5g/L铬酐有帮助。
含硅高的铝合金,化学抛光时用60~65mL/L硝酸、15~20mL/L氢氟酸、甘油1~2mL/L的混合液,在室温下浸2s。
不过这种方法更像是浸蚀。
还有一种含醋酸的配方,适用于纯铝和2A12(LYl2):
含醋酸的配方
醋酸对于防止点状腐蚀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