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四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反馈.(kuì)广袤.(mào)令人目眩.(xuán)B.怪诞.(yán)畏葸.(xǐ)辽阔无垠.(yín)C.崭.(zhǎn)新搁.(ɡē)置撒手人寰.(huán)D.夙.(shù)望杜撰.(zhuàn)配合默契.(q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撕打搏斗难以捉摸B.调剂彗核晕眩战栗C.烷冰珊瑚闪铄不定D.篷勃斑斓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连日来,广东海陵岛国内外旅游人数激增,游客纷至沓来....,意欲一睹“南海ⅰ号”古沉船的神秘容貌。
B.新西兰这位所谓的专家就一个虚拟的话题来推测中国会派军队去保护侨民,纯属张冠李...戴.,这种揣测既没根据,也没道理。
C.即使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表示愿意出资,对于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护热带雨林,这点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D.中国与美国都面临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冻,危如累卵....;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个是()A.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B.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
C.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D.作者对贾府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俄罗斯富商议员克里莫夫以时速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大道上行驶,结果与一棵大树亲密接触,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单元综合测评 第4单元 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四) 寻觅文言津梁(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郑既.知亡矣(已经) 从而誉.之(称赞) B.⎩⎨⎧岂不遽.止(立刻)何厌.之有(讨厌)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曲.在赵(理屈,理亏) D.⎩⎨⎧故幸.来告良(幸亏)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解析】 B 项,“厌”应解释为“满足”。
【答案】 B2.选出每组句子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导学号:20770130】A .令赵王鼓.瑟 B .与郑人盟. C .沛公军.霸上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解析】 A .名词作动词,弹;B.名词作动词,结盟;C.名词作动词,驻扎;D.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答案】 D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礼毕而.归之 B .夜,缒而.出 C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D .劳苦而.功高 【解析】 例句与C 表转折,A 项,表顺承,B 项,表修饰,D 项,表并列。
【答案】 C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20770131】A.⎩⎨⎧拜送书于.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C.⎩⎨⎧毕礼而.归之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D.⎩⎨⎧乃.使其从者衣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 B 项,均为介词,趁势。
A 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
C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D 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20770132】A .近10年来,新加坡成为中国留学生选择出国深造的热门之地,毕业之后也选择留在新加坡,成为中新友好交往的民间使者。
B .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使中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快的增长期,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三单元11Word版含解析

11师说基础夯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是故无.贵无贱无:没有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知道,懂得解析B项,“无”,无论,不分。
答案B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譸以为轮解析A项,“受”通“授”;B项,“不”通“否”;D项,“譅”通“煣”。
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解析C项,“习”均译为“学习”。
A项,分别译为“超出”“出自”;B项,分别译为“疑惑”“糊涂”;D项,分别译为“道理”“方法”。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C项,均为介词,向。
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B项,连词,却/连词,那么,就;D项,介词,比/语气词。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小学..而大遗C.吾从而..师之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D项,古今都是“学生、徒弟”的意思。
A项,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项,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C项,古义:跟从而且。
今义:连词,表示在上文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
答案D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者,。
(2)是故,,,师之所存也。
(3)孔子曰:“三人行,。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单元测试(二)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三第四单元训练卷语 文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导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四) 第四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115】①我市传统行业的一些企业个头长得慢,筋骨不够壮,有的就是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闻过则喜....,精神上松一寸,行动上就可能慢一尺,稍不留心,就被远远甩在后面。
②他迷上了围棋后,竟然每天茶不思饭不想的,简直是神魂颠倒....了。
③我国近半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并且认为为学术造假“丑闻”涂脂抹粉....就更加丑陋。
④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体育场上,大二的男生正在进行耐力测试,第一圈学生们跑得还比较集中,可是从第二圈开始,就有两名男生开始气息奄奄....,体力不支了。
⑤保守派对奥巴马先生的批评是,他是吉米·卡特的再现:一个含糊的理想主义者,认为他能靠甜言蜜语....就让坏人们变好。
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⑤⑥【解析】①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这里应用“沾沾自喜”。
②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运用正确。
③涂脂抹粉:搽胭脂抹粉。
指妇女打扮。
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运用正确。
④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这里应用“气喘吁吁”。
⑤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运用正确。
⑥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
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运用正确。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116】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化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质量检测二版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刻: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题3分)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B.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转动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秋季飘落的树叶..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临时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D.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歌以赠之长句:七言诗因为长句..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梦啼妆泪红阑干A.猿猱欲度愁.攀援B.令人听此凋.朱颜C.庄生晓.梦迷蝴蝶D.艰巨苦恨繁.霜鬓3.以下语句的句式类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假设属皆且为所虏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4.以下对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左迁”是贬官,“右迁”是升官,因为古代右为尊左为卑。
B.“司马”,专门负责管马匹。
但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是做州刺史的副官,事实上有职无权。
C.“六军”,原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依照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禁军。
D.“一纪”为10年,“四纪”是40年,《马嵬》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中的“四纪”确实是40年。
5.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份。
(6分)(1)(2016·全国甲卷)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述,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击苍凉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新课标全国卷Ⅱ)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预备进程。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1.选出与“寡人之于国也”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选出“之”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填然鼓之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寡人之于国也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申之以孝悌之义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④/②③/⑤⑥/⑦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①⑦/②③/④/⑤⑥D.①⑦/②③/④⑥/⑤3.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点横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神明自得神明:神的总称 B.圣心备焉圣心:圣人之心C.骐骥一跃骐骥:骏马 D.金石可镂镂:雕刻6.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7.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â)墨翟.(zhái)C.谪.戍(zhã)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9.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C.瓮牖绳枢(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0.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3三、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或给加点的词注音。
(4分)①畏xǐ②qūn 巡③须yú④guō噪⑤xiáng 序之教⑥召唤⑦纤细⑧锲而不舍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4分)⑴《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
(2分)⑵《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
它塑造了面条商高里奥和青年野心家的形象,这位野心家的野心集中体现在“”这句话中。
(2分)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⑵,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⑶曰:“不可,,是亦走也。
”⑷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⑸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下面是张贴在某星级宾馆一楼大厅的提示语,请你补充完整,并分析⑴句妙处所在。
(2分)⑴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不满意,请告诉我们的经理。
⑵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满意,。
第一句话的妙处是。
5A.下面是张华同学写给老师的请假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2)李老师:因我不慎感冒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务必准我一天假,特此声明。
张华3月12日5B.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2分)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下表,至少写出两个。
不得体的词语改正二、课内阅读(2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3分)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⑵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爱⑶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7.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加以解释。
(2分)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⑵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4分)⑴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⑷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而9.阅读下面的《寡人之于国也》选段,按要求答题。
(8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⑴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⑶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5分)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这些动物是在游戏!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
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务的游戏。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的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
例如,马驹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的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
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研究者认为,战斗游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正的战斗。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
北极熊常常玩这样的游戏:把一根棍子或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再把它们衔上去。
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
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比比皆是。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着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
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学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⑴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所以有人认为文中画线句中“也许”一词应删去,你是怎么看的(3分)⑵A.请分析“马驹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的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一句描写与说明的妙处。
(2分)⑵B.“演习说”的核心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2分)三、课外阅读(20分)1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6分)辱书云,欲相师。
仆道不笃。
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未闻有师。
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
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⑴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犯笑侮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B.因抗颜而为师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被南越中数州被:覆盖D.余以为过言过:过失、错过。
⑵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①群怪聚骂②指目牵引A.①素善留侯张良B.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②非能水也②天下云集响应C.①辱书云,欲相师D.①不耻相师②却匈奴七百余里②履至尊而制六合⑶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1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6分)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
师事郑玄。
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
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
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
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
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
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
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
”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
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
”又密喻旨。
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
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
摄案问,具得情理。
迁太仆。
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典:主管B.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劝:劝告C.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简:选择D.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散:分发⑵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A.是故圣愈圣,愚愈愚B.序八州而朝同列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天下云集响应⑶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
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B.国渊为官时在太祖府上经常直言正色地议论政事,直到退休办事都毫无私心,一辈子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德。
C.国渊不仅免除了叛乱者非首犯的死罪,而且还在破贼文书上如实地报送杀敌数量,因所立战功是在境内平乱,国渊还为此感到耻辱。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仅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在都城里找到了引用《二京赋》的内容写匿名信诽谤朝政的人,弄清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⑴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妻止之曰:“⑵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⑴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⑵特与婴儿戏耳1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