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
产后出血三级预警流程

容量治疗:晶体、胶体和输血
DIC治疗:凝血因子
血管活性药物及纠酸治疗
抗生素
子宫切除
重要脏器功能保护
重症监护(麻醉科、血液科、离替代凝血因子:
面罩给氧宫缩剂的使用清除>3cm血肿刮宫新鲜冰冻血浆、
加强监测宫腔水蘘或纱布填塞恢复子宫解剖位置甲氨蝶呤冷沉淀、凝血酶
B-Lynch及其他子宫缝合术原复合物、血小
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板等
↓
出血>1000——2000ml危重线:三级急救处理
↓
继续抗休克和病因处理
产后出血三级预警流程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
产后2h内出血>400ml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
↓
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
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
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
吸氧
建立2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求助与沟通
↓
出血>500——1000ml处理线:二级急救处理
↓
抗病因治疗
休↓
克
治
疗宫缩乏力产道撕裂伤、子宫内翻胎盘残留血液不凝
产后出血三级预警

航天中心医院产后出血三级预警制度
一级预警制度
产后出血2小时内大于等于400ml,启动I级预警
1.迅速建立两条畅通静脉通道
2.吸氧
3.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
4.向上级医护人员呼救、通知家属
5.积极寻求出血原因(宫缩、胎盘、软产道、凝血功能)并处理
二级预警制度
出血达到500-1000ml,启动Ⅱ级预警:
1.病因治疗
宫缩乏力: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宫腔水囊或纱条填塞、B-lynch缝合法或其它缝合方法。
产道裂伤:快速缝合、清除血肿
胎盘:人工剥离、刮宫、氨甲喋呤
凝血功能障碍:寻找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
2.复查血常规、凝血试验;
3.交叉配血、积极联系血库,申请输血(红细胞、血浆、必要时血小板);4.面罩给氧、扩容(晶体、胶体)、加强监护。
三级预警制度
出血继续达到1000-2000ml,不能控制,启动Ⅲ级预警:
1.启动院内抢救小组(麻醉科、输血科、导管室、呼吸科、心内科、重症监护等),
出血达1 500ml上报医务部总值班。
合并DIC下达危重通知单。
2.继续监护、抗休克、扩容治疗(晶体、胶体、输血)。
3.保证氧供、呼吸道管理。
4.子宫动脉栓塞。
5.合理时机切除子宫。
6.DIC治疗。
7.纠酸、抗生素。
8.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
产后出血三级预警一旦启动必须有专人记录。
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

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1. 引言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异常大出血的情况。
为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旨在及时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 三级报警标准产后出血三级报警分为三个级别,根据出血量和相关症状对病情进行评估。
2.1 一级报警一级报警适用于产妇有以下情况之一:- 出血量达到500毫升以上;- 持续出血超过2小时;- 直接威胁到产妇生命安全的其他出血情况。
2.2 二级报警二级报警适用于产妇有以下情况之一:- 出血量达到1000毫升以上;- 出血速度持续增加。
2.3 三级报警三级报警适用于产妇有以下情况之一:- 出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 出血速度急剧增加;- 产妇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 产妇丧失意识。
3. 报警处理流程产后出血三级报警的处理流程如下:3.1 一级报警处理一级报警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止血、输液等,并及时通知产科主治医生。
3.2 二级报警处理二级报警发生后,医护人员应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手术等进一步处理,并及时通知产科主治医生及相关专家参与协助。
3.3 三级报警处理三级报警发生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启动抢救程序,包括立即手术止血、输血等,并及时通知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和ICU主任等相关人员。
4. 报警记录和评估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记录和评估系统,确保对每一个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和评估。
通过对报警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完善报警规定和处理流程。
5. 结论产后出血三级报警规定的实施可以保障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异常大出血时得到及时救治,最大程度地保护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院应严格遵守该规定的要求,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产后出血预警及处理流程

促进宫缩
女前充分讨补足液体
备血充足修补软产道裂伤
*血急救准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员配备充如处理无效则转入以下任何
R一级预警
绿色预警
出血量超过500m1,出血仍未控制
观察病情每隔30前导尿记出入水定期复查实验室项
分钟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次何刖量目同前
积极汇报上级医师(副高及以上)
积极针对病因止血治疗同前
药目同前
启动产科抢救小组,产妇转移至产房。
宫腔填塞纱布、经阴道子宫A结扎、骼内A栓塞
继续补液,原则如下:
晶体2000m1、胶体50Om1输少浆血=70%
出血量,前1/2量快速输入,补液总量需达到2500-3000m1
吸氧、抗过敏、抗感染
酌情利尿、强心治疗
如处理无效则转入以下任何一级预警
红色预警
出血量超过200Om1出血未得到完全控制
观察病情每隔15酌情缩短实验室检
W同前同前查复查时间,具体项
分钟记录一次目同前
由产科主任组织抢救,告危重
考虑开腹行子宫动脉结扎或全子宫切除术继续补液,原则如下:
晶体2000-2500m1∖胶体500-100Om1输少浆血量=80%出血量,输注冷沉淀补充VIn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前2/3量快速输入,补液总量需达到3500-4000In1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调整
强心、利尿、吸氧、抗过敏、抗感染同前
请示院级领导到场组织抢救
对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做手术
观察病情每隔15酌情缩短实验室检
同前同前查复查时间,具体项
I11mU1j分钟记录一次目同前
酌情补液及输血,缺什么补什么
必要时血透纠正肾衰
*白色预警标准(D高危病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多胎、羊水过多、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史、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大肌瘤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产后出血的处理流程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预警线:一级产后 2h 内出血>400ml
急救处理
求助
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尿量
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
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
预警线:二级
出血量:500-1500ml
急救处理
病因处理
抗休克治疗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
缝合裂伤、清人补充凝血因
扩容按摩子宫
除直径>3cm、
工子:新鲜冰冻给氧使用缩宫素
血肿恢复子宫剥血浆、冷沉淀、监测出血量、宫腔水囊或纱
解剖位置离凝血酶复合生命体征和尿条填塞、
量、血氧饱和B-Lynch 及其
刮物、血小板等。
宫度、生化指标他子宫缝合术
等等子宫血管结扎
出血量>1500ml 危重线:三级
急救处理
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
呼吸管理
容量管理
DIC 的治疗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中毒
应用抗生素
必要时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心、脑、肺、肾等重症监护(麻醉科、血液科、ICU 等)。
产后出血三级警戒流程

产后出血三级警戒流程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阴道出血超过500毫升,或者在产后24小时之后,阴道持续出血超过200毫升。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医疗机构一般都有一套完善的三级警戒流程。
三级警戒流程主要包括早期预警、中期处置和晚期干预三个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1.早期预警阶段:早期预警是指产后出血的早期信号识别和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出血进一步恶化。
在术后恢复室、产房等监测单位,护士应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观察产妇出血情况。
当发现阴道出血增多、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护士应通知主治医生,协助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包括观察产妇的精神状态、颜色苍白程度、肢体抽动,观察宫底收缩情况等。
2.中期处置阶段:中期处置是指在早期预警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控制产妇出血,维持产妇生命体征的稳定。
这个阶段需要由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血控制方案。
常规的控制出血措施包括,首先给产妇输注晶体液或红细胞悬液来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并保持血流量。
同时,使用妇科止血药物,如滴嗪酮、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来增加宫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对于异常大出血的病例,可能还需要通过手术控制出血,如宫颈夹闭术、子宫压迫夹闭术等。
3.晚期干预阶段:晚期干预是指在产妇出血得到控制后,继续对产妇进行恢复和护理,预防再次出血。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产妇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包括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同时,还需要做好产妇的营养补充、贫血纠正、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等措施,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
健康教育包括告知产妇出血的相关知识,让产妇了解出血的症状、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同时,还需教育产妇定期进行产后复诊,加强对产妇的监测和治疗。
总结起来,产后出血的三级警戒流程是一套系统的监测和干预措施,在早期预警、中期处置和晚期干预阶段,通过医生和护士的联合努力,及时控制产妇出血,保证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产后出血三级报警程序

产后出血三级报警程序1. 简介该报警程序旨在及时识别和应对产后出血的紧急情况。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发生的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根据出血严重程度,我们将产后出血分为三个级别,并制定了相应的报警程序。
2. 三个级别的定义- 一级:产后出血量超过500毫升,但未超过1000毫升。
- 二级:产后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但未超过1500毫升。
- 三级:产后出血量超过1500毫升。
3. 报警程序3.1 一级报警如果产妇出现一级产后出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通知医生和产科护士。
- 为产妇提供有关止血药物的建议和指导。
- 增加产妇的血红蛋白检测频率。
3.2 二级报警如果产妇出现二级产后出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通知医生和产科护士,同时准备紧急手术设备。
- 为产妇输注适当的输血制品。
- 加强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和血红蛋白水平。
3.3 三级报警如果产妇出现三级产后出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通知医院高级医生和紧急手术团队。
- 准备紧急手术室和输血设备。
- 对产妇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子宫等必要的操作。
3.4 报警记录和统计- 所有报警事件都应记录在医疗档案中,并填写相应的报警表格。
- 定期统计报警事件,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培训和宣传为了保证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应对产后出血紧急情况,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他们熟悉并掌握报警程序的内容和要求。
以上是我们制定的产后出血三级报警程序,请大家遵守并积极执行。
如有任何问题或改进建议,请及时反馈。
谢谢合作!。
产后出血三级警示流程

产后出血三级警示流程
背景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异常大量出血情况。
它是产妇生命及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及时判断和处理产后出血是保障产妇安全的关键。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警示能力和应对能力,制定了以下产后出血三级警示流程。
流程
一级警示
一级警示是指产妇出现潜在的产后出血风险的情况。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 产妇血压下降或心率异常
- 子宫收缩不足
- 出血量过多
- 产妇疼痛或异常不适
二级警示
二级警示是指产妇出现明显的产后出血迹象,可能存在重大出血风险。
医护人员应立即启动以下措施:
- 召唤产科/妇产科医生和护士团队
- 快速评估产妇的出血情况
- 尽快安排血液检测和输血准备
- 同时进行团队协作,确保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三级警示
三级警示是指产后出血已经严重,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危及产妇生命。
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步骤:
- 快速联系专业医疗团队,如产科/妇产科专家或外科专家
- 在医疗团队的指导下,开始紧急手术治疗
- 配合进行输血和其他紧急救助措施
- 进行积极的后续监测和护理
结论
产后出血三级警示流程的目的是确保产妇在分娩后能够及时获得正确的医疗干预和紧急处理。
医务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按照该流程行动,以提高对产后出血的及时识别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