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

爆料!军用数码夜视仪详细介绍军用数码夜视仪区别于传统的民用数码夜视仪,要求产品的性能更高。

正是因为其特殊用途,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给广大民众带来一种特殊的神秘感。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众更加了解这类军用数码夜视仪。

一、军用数码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军用数码夜视仪也是数码夜视仪,只是用途范围不同,所以和所有的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数码夜视仪又称为数字夜视仪,其英文名称为Digital Night Vision。

大部分数码夜视设备是通过高灵敏度的CCD图像传感器处理和转换该低照度光线为电信号,然后传送到微型显示器。

数码夜视仪的工作原理简单示意:较暗光线—->CCD(CMOS)感光器—->CPU(经软件处理)—->内置显示屏—->可视图像数码夜视仪工作原理二、军用数码夜视仪划分定义军用数码夜视仪是相对于传统的数码夜视仪来划分定义的。

两种数码夜视仪的主要区别还是在于其核心部件-图像感光处理器的级别。

目前市面上感光器主要分类两类,CCD及CMOS,而由CCD感光器应用作为普遍。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感光器元件,也分为几种级别。

举例CCD感光器元件的级别分为A1,A2,A3,A4,A5等,其级别直接决定了数码夜视仪的级别,采用CCD-A1级别的感光器是一代数码夜视仪,采用CCD-A2级别的感光器是二代数码夜视仪,以此类推,目前民用市场上最高是三代级别的数码夜视仪,而更高级别的数码夜视仪则在军用级别的数码夜视仪应用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索尼和奥尔法在CCD图像传感器A4、A5级别的研发上贡献巨大,已成为军用数码夜视仪专供品牌商。

一代数码夜视仪至五代数码夜视仪参数对比图三、军用数码夜视仪的性能军用数码夜视仪的观测目标通常隐蔽在草丛或树林中,由于野外环境极其复杂,人也容易产生错觉,很难找准目标。

所以军用数码夜视仪的性能要求会高于民用的数码夜视仪,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军用对于的性能。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
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开始使用望远镜和瞄准镜等设备,帮助士兵在战斗中找到目标和精确瞄准敌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光学设备得到了重大发展。

例如,瞄准镜和夜视仪等设备被广泛使用,以帮助士兵在黑暗中看到敌人。

军队还开始使用光学望远镜和摄像机等设备进行情报收集和侦察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光学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军用光学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线瞄准镜、热成像仪、太阳能电池板和光纤通讯设备等。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帮助士兵在战斗中找到目标和精确瞄准敌人,还可以帮助军队进行情报收集和侦察工作。

总之,军用光学设备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光学设备将会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军队提供更加先进的战斗手段。

- 1 -。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人的眼睛本身就是一个极灵敏的多功能图像探测仪,它比任何用于类似目的的光电仪器小得多,而它的总的性能又是单个仪器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人眼的视觉范围主要集中于具有一定照度的0.38~0.76um的可见光区域。

白天,我们人眼能看到自然界中的景物,是因为眼睛接收到它们表面反射太阳的直射光或是散射光。

夜晚,由于没有太阳光照明,人眼就看不见自然界中的景物了。

但在多数夜间,仍有月光、星光、大气辉光存在,自然界中的景物表面仍然要反射这些微弱的光线,于是我们人眼还能模糊地看到近处景物、大景物的轮廓。

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称为夜天光,因为与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做夜微光。

人类在这些微光环境中无法正常观察。

在夜间观察,基本矛盾是人眼接收到的光强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使用大口径的望远镜,尽可能多地得到光能量;2.象电子学那样,设法对微弱的光图像进行放大;3.用红外线探照灯或红外照明弹对景物进行照明;4.利用景物在红外波段的辐射能量实现热成像。

应用不同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就形成了不同的夜视方法。

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

1934年,荷兰的霍尔斯特(G·Holst)等人制成第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树立起了人类冲破夜暗的第一块里程碑。

随着夜视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方面。

夜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眼的视觉范围扩大到微光以及红外区,从而使人眼通过夜视系统获得目标信息,以适应夜间或无光照环境下作业。

夜视技术通常分为红外夜视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两大类,前者包括红外像转换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照相技术、红外固态成像技术等。

后者包括微光像增强技术、微光电视技术、微光照相技术、微光固态成像技术等。

尽管合成孔径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也能用于夜视,但夜视成像器材的主流还是以红外夜视技术与微光夜视技术为主。

二、红外夜视技术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军用夜视望远镜

军用夜视望远镜

军用夜视望远镜夜视仪由于其具有优越的夜晚观测能力,广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单兵携带的传感器提高了战士在全天候各种能见度下的杀伤力和生存度。

特遣队队员和常规部队中同类部门人员利用手持式和头盔式的夜视光学设备搜寻重要的军事目标。

这些装备和未来更多的其他能力可以让士兵精确地识别威胁目标,向C4I系统传递信息或完成其他任务。

军用夜视仪,在近8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从一代到四代的转换。

其真正的飞跃是二代夜视仪的出现。

因为一代夜视仪在没有红外辅助光源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观测到目标。

二代夜视仪标志着军用夜视仪的新的历史阶段。

三代和四代夜视仪虽然在清晰度和体积上略优于二代夜视仪,但是没有根本上的质的变化。

军用夜视望远镜的价格有点偏贵,美国军方也逐渐更新其部队装备,近十年,美国和北美一直和奥尔法、RNO两家全球顶级的夜视仪厂商合作研发先进的夜视仪,研发从一代到目前为止四代的夜视仪,现在民用的夜视仪,很多都是从美军夜视仪转变而来。

目前市面上没有四代的夜视仪,被军方管制着。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美国和北约军方在这十年的时间,从奥尔法、RNO大约各定制了近10万台军用夜视望远镜,分别发配各部队使用。

由于美军长期与奥尔法ORPHA合作,目前以美军装备的大多数长远距离的、高倍夜视仪S680其实就是目前民用的奥尔法S350 8X80的前身,这款二代夜视仪,在美军中数量巨大,据说有将近10万台,是一款双目单筒超长远夜视仪,现转到民用时,是史上二代夜视仪里面所观察的最远的一款夜视仪,80超大口径,8倍放大倍率,是二代+夜视仪里面倍数最大,口径最大、观看距离最远的二代双目单筒夜视仪,微光距离可看到800-1000米。

外接红外发射器,分辩率达到72线,观测更为清晰。

视野也很宽阔。

有感光器,具有电子式的强光保护,S350 8X80具有非常远的观测距离和细腻的观测效果,是奥尔法里面比较顶级的双目单筒夜视仪目前民用二代+夜视仪的雏形都是原来军用二代夜视仪而来。

军事高技术-夜视

军事高技术-夜视

主动式红外夜视仪致命弱点:保密性差,易 被敌方发现红外光源。先使用者更容易暴露。
作战双方 阿 方 参战坦克 3800辆 1700辆 战损坦克 2100辆 1000辆 战损率 55% 59%
以色列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主动红外夜视仪坦克战损严重
弱点2:作用距离近(双程损耗)。
1970年代以后逐步被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
我军部分夜视器材
驾 驶 员 佩 带 微 光 夜 视 仪
侦 察 兵 使 用 夜 视 仪
步兵使用夜视仪
3、第三代微光夜视仪(1980年代,采用具有负电子亲和势
的光电材料砷化镓为光电阴极的微光夜视仪)
高灵敏度小型像增强器——它感受光谱宽,除感受可 见光,对近红外光(0.76-3m)也很敏感。 较第二代作用距离提高1.5倍 优点:
(2)抗冲击,寿命长;
(3)灵敏度高。
微光夜视仪的优缺点
优点——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轻 耗能少(数量最多、应用最广) 缺点——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天气、环境 影响较大,有烟雾、无夜天光不能工作; 易受欺骗和强光干扰; 均为直视式,只能供单人观察。
微光电视
微光电视是微光夜视技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 的成果。 分为闭路微光电视和开路微光电视。 优点:1、实现了远距离传输; 2、可多人多点同时观察。 缺点: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耗电多。 运用:地基、机载、炮射微光电视,常规武 器的火控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的导引头等。
美国AN/PVS-5A微光夜视眼镜
用于夜间驾驶车辆、巡逻、 警戒、探测红外光源、驾驶低 空直升机等;配上红外光源后 还可用于看地面及维修仪器等。 该夜视眼镜观察图象清晰,易 于佩戴在驾驶员或飞行员的头 盔上,现已在美国陆军大量装 备。它可在200米内发现人, 在136米内识别人,在565米 内发现坦克,在395米内识别 坦克。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

夜视技术及其应用
• • • • • • • • • • 配有红外光二级管作辅助光源 放大率:1倍 视埸:38° 物镜调焦范围:250毫米到无穷远 目镜视度调节范围:+2 ~ -5屈光 度 出瞳直径:7毫米 分辨力:1.59毫弧度 工作电压:3伏直流(采用标准5号 电池) 象增强器:二代微光象增强器 质量:0.6
一种装有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的轻型观测瞄准仪
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 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月13日 半夜,英军攻击阿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 坦利港。3000名英军突然出现在阿军防 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 炮都配备 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 现阿军目标。 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 军火力准确的打击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 明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阿军完全处 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 军投降。英军领先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
中国GW89-200微光夜视仪
(GW89-200 Low-Light Level Viewer)
我国第二代头盔式微光 夜视仪,是一种带电池的高
视力眼镜,广泛用于夜间驾
驶车辆、观察、夜间巡逻、 单兵武器发射和瞄准,以及
在战场上阅读和修理。视野
为38度,重800克,在月光下 对人的识别距离为150米。
美国AN/TVS-5多人武器瞄准镜
(AN/TVS-5 Crewserved Weapon Sight)
美国瓦洛公司研制,可安 装在各种多人武器上进行夜间 瞄准,并可安装在三脚架上进 行夜间观察。该瞄准镜配有可 调节的内部分划板照明器和可 互换的分划板图案,所以各种 武器在不移动瞄准镜的情况下 就能进行瞄准。瞄准镜可探测 到1310米处的人员,在990米内 识别人员,在2664米处探测到 坦克,在1903米内识别坦克。

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随着战争的发展,军事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夜视成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夜视成像技术可以让战斗人员在夜间进行作战,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和生存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夜视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本文将就夜视成像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夜视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夜视成像技术从诞生到今天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夜视仪主要是利用红外线,灯光等辅助夜视。

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成本高,像素低,视野狭窄。

第二代夜视仪采用了夜视管,可以将夜晚的光线通过放大管来提高成像效果。

第三代夜视仪采用了微光增益技术,使得成像效果更加清晰,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代夜视仪则采用了数字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来优化图像。

这种技术不仅成像更清晰,而且还可以减少夜视设备的尺寸重量和功耗等问题。

此外,随着夜视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地图定位,人脸识别等技术也被应用于夜视成像中,使得夜视成像技术更加智能化。

二、夜视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夜视成像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军事领域。

因为作战需要经常在夜间进行,一个好的夜视成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作战的效率和生存率。

军队也在不断地更新夜视成像技术,以适应现代作战的需要。

此外,夜视成像技术还应用于消防救援,公安警察,安全监控等领域。

三、夜视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夜视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未来夜视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夜视成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无线通信可以解决夜视成像设备传输数据的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夜视装置更加便携,而且还可以实现夜视图像的实时传输,方便其他人员了解情况。

2. 软件化技术的应用软件化技术可以使夜视设备更加智能化。

未来夜视成像技术还将继续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多模式集成的平台化技术多模式集成的平台化技术可以集成多种夜视成像技术,使得夜视成像设备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军用微光夜视仪

军用微光夜视仪

军用微光夜视仪夜视仪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与军队有关。

最早就是因为军队需要晚上的夜视设备,夜视仪才营运而生。

最为一种高隐蔽性的观察设备,夜视仪一直广泛被军方采购。

现在民用夜视仪很多品牌,比如奥尔法ORPHA,RNO等品牌,其背景都是军工企业,其顶尖产品,都主要为军方定制。

那到底什么是军用夜视仪,军用夜视仪和民用夜视仪是否有区别呢?军用夜视仪的主要应具备以下特点:1. 军用夜视仪应该有高隐蔽性军用夜视仪要求必须有高隐蔽性,这就要求军用夜视仪绝对不能被对方发现。

由于红外辅助光源,虽然发出的红外光肉眼不可见,但是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光,从远处看是能看到红外发射器上发光点。

所以军用夜视仪要求在使用的时候绝对不能使用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

所以部分军用夜视仪都不配备红外发射器,大多配备红外发射器的军用夜视仪,配备的红外发射器都非常小,最远距离在10-20米。

这种小型的红外发射器,由于非常小,肉眼基本不可见,除非距离在几米内才能发现。

军用夜视仪配备的这种红外发射器主要是为了在全黑的情况行军使用,军方要求在观察敌人时,也不能使用,以防万一被敌人发现。

2. 军用夜视仪具有高清晰度,远距离军用夜视仪发展到现在,对其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军用夜视仪都选用的是二代及以上增像管。

目前一代夜视仪,已经不被军方采购,一代夜视仪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使用红外发射器,所以不能被军方选中。

西方及美国这几年采购的军用夜视仪,已经开始大批采购3代和4代的夜视仪,由于成本原因,虽然2代夜视仪被军方采购的数量依然最大,但是3,4代的成长速度非常快。

全球最大的军用夜视仪供货商,比如德国奥尔法,美国RNO 生产的3代和4代夜视仪都是全部供应给军方的。

目前,美国和西方是禁止向中国供应3代和4代的夜视仪,所以在我国,市面上销售的夜视仪是没有3代和4代产品的。

不过,从效果上来说,二代夜视仪与一代夜视仪相比,有质的飞跃。

但是3,4代相对2代夜视仪并没有质的飞跃,3,4代相对2代夜视仪更多是解决边缘扭变和清晰度下降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视仪作为一个专业的光电设备,在购买前,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

下文将介绍夜视仪的一些相关入门知识,相信对对大家选购夜视仪会有一定的帮助:
1.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荷兰的霍尔斯特等人成功的研制出世界上地一只近贴式红外变像管,它的出现标志着夜视技术的诞生,借助于夜视仪器,人类从此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观察目标。

简单的说夜视技术就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低照度条件下观察的光电技术。

夜视技术基本上可分为红外和微光两个方面,主动式红外夜视仪造价较低,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使用时受环境照明条件影响小,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用于军事上,有容易被敌方侦测仪器发现的缺点。

微光夜视仪和主动红外夜视仪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由于工作方式是被动的,使得安全性大为提高,不容易暴露。

但微光夜视仪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作用距离和观察效果受环境影条件响很大,雨雾天不能够正常工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如山洞)则完全失效。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如今的微光夜视技术已大为提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溯微光夜视仪器发展的基本脉络。

夜视仪的发展历史就是现代军事的发展历史,主导夜视仪的发展,主要是美国军方。

从1960年开始美国军方就与现在全球两大夜视仪厂商ORPHA和ITT合作,研发从一代到目前为止的四代夜视仪。

现在民用的夜视仪,很多都是从美军夜视仪转变而来,比如非常知名的ORPHA TRACER560,G350+,ONV2+ 以及ITT 的SPOT450,SLIM450都是曾经在美国军方或者北约军方大量服役的优秀机型。

2. 什么时候会用到夜视仪产品?
---休闲娱乐时使用,例如野营,旅行,捕鱼,划船,或自然观测用。

其它用途包括监视,搜索和救援,和保安等用途。

3. 为什么夜视仪用久后眼睛会难受?
夜视仪是图像亮度增强设备,所以一旦设计不好,就会导致眼睛非常难受。

目前很多品牌在设计时没有投入成本,一味增大图像对比度,导致很多低端的夜视仪,人用一分种就会出现流泪的情况。

但是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给军方合作的品牌,军方有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部队在使用时,夜视仪必须适合长期观看。

所以像ORPHA和ITT这样的品牌,是可以使用比较长的时间,眼睛也不会难受。

并且想ORPHA 还专门会美国军方推出了几款长时观测型夜视仪,比如其知名的G350+,由于图像清晰度高,图像柔和,按美国军方的话,这款夜视仪可以一天24小时使用也没有任何不适。

下图就是这产品:
4.各代夜视产品之间有什么差别?
最主要差别在于增强器技术的进步。

第I代用一个增强管来加强周围环境亮度,它可以加速电子流撞击磷表面,就好象电视屏的原理一样。

而第II代装置增加了一个微频盘,增大撞击磷表面的电子数量,从而增强了亮度。

第III代装置更增加了一个镓砷光电阴极,它制造比第II代更多数量的光电子。

作为一代夜视仪比较优秀的产品有ORPHA CS-2和猫头鹰 ONOMX50这两款。

从理论上将第II代和第III代都在提高亮度上有很大进步,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使多数顾客望而却步。

其售价一般都在2万元以上。

但是近年来,二代夜视仪的价格已经逐渐下滑,1万多元的二代夜视仪已经出现。

目前全球销售前三甲的二代夜视仪中,ORPHA G450的售价已经不到2000美金,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ITT 的产品民用化很少。

一代夜视仪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是必须使用红外辅助光源才能发现目标。

而红外辅助光源的距离一般只有50米,并且红外发射器会出现红点爆点,会被目标发现。

所以理论上应该选择二代的夜视仪,其观测距离可以达到200米以上。

5.夜视仪是怎样工作的?
---夜视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

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

6.夜视仪的最佳射程是多少?
---大约在10-400英尺范围内变化。

最大视野距离取决于使用环境,如阴云天气,起雾或雨天等等,都会缩短夜视仪的射程。

红外线发射器可以提高射程,尤其在象仓库,山洞等等封闭区域中使用时更是如此。

另外一点,即使是同一代的夜视仪的夜视仪其观测距离相差也非常远,与增像管的质量,内部光学器件,以及数据处理有关系。

比如全球连续三年单筒夜视仪销量王奥尔法ORPHA CS2 5X50其
观测距离就远超过同价位的其它夜视仪,其售价仅200美元,但观测距离却可以达到50米以上。

而同价位的夜视仪,一般只能观测到20米左右。

7.为什么在前部(目标镜)和眼片(目镜)处都聚焦?
---简要的回答是你并不是通过夜视装置在看东西,实际上你看到的是管底的磷光屏。

目标镜将影象聚焦在增强管的前面,增强管将图象转变成电子流,然后重新在管底成像。

要看到清晰的图象,需要将眼睛聚焦在增强管底部成像的地方。

每个人的眼睛视力都不相同,因此眼部聚焦也非常重要。

首先将视线聚焦,再转移到目标镜,以保证看到清晰的图象。

另外,你需要每个棱镜数次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8. 在微光或完全黑暗的地方,我应该怎样使用夜视仪?
---所有的夜视设备都需要已有的光线才能工作,使用红外线发生器,就可能在微光和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看到明亮的图象。

但是作为二代夜视仪,微光下是不需要开启红外发射器的。

至于全黑,其实在户外几乎没有全黑的环境的。

9. 既然夜视仪可以测到红外光,那么它是否可以测到热度呢?
---夜视仪是一种可以在“几乎可见”光范围内工作的光放大器,一般来说,这个范围在750-850毫微米范围内。

它不能测到热度,因为热频率远远低于光谱频率,同时还需要用到热成像技术。

10. 什么类型的光源对夜视仪设备有害?
---夜视仪设备是为黑暗环境中使用而设计的,如果在白天或非常明亮的环境下使用,会危害甚至损坏设备。

请记住:如果你将夜视仪直接对着强烈的直射光线,如放映机,汽车头灯,强烈的电筒光线等等,都可能损坏你的夜视仪。

话虽如此,夜视仪都具有保护避免受此类损害的装置,大部分是简单地关闭超载回路来保护,也有一些是用到更精密的设备和分光装置来保护。

11. 夜视仪的特殊设计?
---夜视仪都被设计成不使用时自动短能的,只有在按下启动开关时才开始供能工作。

双目式装置有“开/关”开关,要求使用者用完后关闭设备。

如果有一定
的“嗡嗡”声是很正常的,它是故意如此设计来帮助使用者区分开机和关机。

夜视仪中的图象是由磷光屏形成的,会有一点散光,因此不可能象白天用的望远镜成像那么清晰。

在图象中可能会看到微小黑斑,这个是制造增强管过程形成的自然现象,而非质量问题。

12. 在夜视仪镜筒中有些什么?
---一个夜视仪镜筒由一套光学仪(玻璃),一个简单的能源供应器(电池组,线路,变压器,整流器和电容)和一个图像增强器(一个一端涂有光敏材料,而另一端是磷光屏的玻璃真空管)组成。

13. 什么是数码夜视仪?
数码夜视仪,是指可以直接视频输出的夜视仪,其成像一般采用低照度的CCD,很多数码夜视仪,特别是国际大牌的数码夜视仪,成像效果非常好,售价在3000-10000元,其清晰度远高于普通1代+夜视仪。

但是数码夜视仪有一个弊端,就是内置的液晶屏由于受到机身大小限制,导致其屏幕太小,很多人感觉不清晰,其实你直接输出到电脑屏幕上看,会感觉非常清晰,可以看很远的距离。

所以很多时候数码夜视仪不适合手持使用,需要外接屏幕。

数码夜视仪最为知名的型号是博士能260542,这款夜视仪如果外接大屏幕,可以在不使用红外灯的情况,看到200米远的目标。

但是2012年,美国爱吉推出的NV2020改变了人们对数码夜视仪的偏见,这款二代数码夜视仪,具有非常好视野,在清晰度上和视野上都完全超过了普通的夜视仪。

这款夜视仪在2012年成为了数码夜视仪最耀眼的明星。

14. 怎样保养夜视仪?
---对夜视仪的头号损坏因素是在明亮光线下使用。

夜视仪在超载时会自动切断回路来保护设备,但暴露在强光下会缩短夜视仪的使用寿命。

而暴露在雨,雾甚至高湿度环境中也会损坏夜视仪设备。

为在晚上使用考虑,夜视仪的设计使它可以承受短时间的强光或潮湿状况。

夜视仪设备中有非常精密的真空管,因此务必注意防撞击和小心持握。

清理夜视仪镜头的方法和清理相机镜头的方法一样。

镜头有光学涂层,如果与粗糙材质接触容易被刮花,或者被灰尘渗入玻璃中。

通常不需要拆下镜头来清理内部。

如果长期不用,最好拆除电池后将夜视仪存放在凉爽干燥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