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切换参数总结版(重点必看)

合集下载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必看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必看

网络工程师重点目录网络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 ................................ - 3 -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 - 5 - 第三章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 - 16 - 第四章因特网 ...................................... - 22 - 第五章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 - 32 - 第六章网络安全 .................................... - 46 - 第七章网络管理 ................................... - 53 - 第八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 66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PWM控制器的主要参数

PWM控制器的主要参数

PWM控制器的主要参数PWM控制器是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电子)设备,用于控制电能的输出或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PWM控制器主要参数、特点和应用如下。

主要参数:1.PWM频率:PWM控制器输出脉冲的频率,常用的PWM控制器频率一般在几百kHz到数MHz之间。

2.脉冲宽度:PWM脉冲宽度是实现通过(比较器)输出的控制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它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

3.占空比:PWM控制器输出波形中高电平的时间占整个周期的百分比,也就是PWM(信号)的占空比。

PWM控制器的占空比控制范围通常为0%到100%。

4.最大输出电流:PWM控制器能够输出的最大电流。

5.工作电压范围:PWM控制器的工作电压范围。

特点:1.高效节能:PWM控制器根据控制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差异,动态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流,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系统的发热和耗能。

2.稳定可靠:PWM控制器控制电压和电流的输出波形稳定,能够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可(编程)性强:PWM控制器可编程,可根据不同需求自由调整频率、脉冲宽度和占空比等参数。

4.应用范围广:PWM控制器可应用于(DC)-DC变换器、LED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源管理)器和逆变器等领域。

应用:1.DC-DC变换器:PWM控制器可用于DC-DC变换器中,控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效率,并可根据负载需求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流。

2.LED控制器:PWM控制器可用于LED控制,通过调整占空比控制LED亮度和颜色,实现LED的调光和彩色控制。

3.(电机)控制器:PWM控制器可用于电机控制器中,反馈控制电机速度和转矩,控制电机的运行和停止。

4.(电源)管理器:PWM控制器可用于电源管理器中,控制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大小,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5.逆变器:PWM控制器可用于逆变器中,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通过PWM控制器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实现对交流电的控制。

linux w命令参数

linux w命令参数

linux w命令参数
在Linux中,w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和系统负载。

以下是w命令的一些常用参数:
无参数:
w
默认情况下,w命令会显示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登录时间、终端、远程IP地址、系统负载等。

用户指定:
bash
Copy code
w username
通过指定用户名,你可以查看特定用户的信息,而不是显示所有用户。

显示标题行:
bash
Copy code
w -h
使用-h参数将省略输出的标题行,只显示用户信息。

显示系统负载:
bash
Copy code
w -s
使用-s参数将显示系统负载信息,包括平均负载和运行队列长度。

只显示当前登录用户:
bash
Copy code
w -u
使用-u参数将仅显示当前登录用户的信息。

显示详细信息:
bash
Copy code
w -f
使用-f参数将显示更详细的信息,包括用户的登录终端、来源IP、终端类型等。

显示空闲时间:
bash
Copy code
w -i
使用-i参数将显示用户的空闲时间。

显示版本信息:
bash
Copy code
w --version
使用--version参数将显示w命令的版本信息。

这只是w命令的一些常见用法,你可以通过查看w命令的手册页(man w)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其他参数。

was使用及参数设置课件资料

was使用及参数设置课件资料

WAS—参数设置
在图中设置512-1024, 那么一般情况下,均设置为512-1024,但 是这个值也看情况而定,分析内存使用情况,如图可以勾选择 “详细垃圾回收”
WAS—参数设置
启用详细模式的 GC,JVM 在每次垃圾收集时都会打印输出有用 的信息,比如堆中的空闲和已使用字节、垃圾收集之间的间隔以及暂
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间。遗憾的是,增加堆大小的一个缺点是查找
和处理需要垃圾收集的对象所需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因此, JVM 堆大小调优经常涉及确定垃圾收集之间的间隔时间与执行垃 圾收集所需的暂停时间之间的平衡点。 2.如何设置堆的大小:通过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控制台设置,应用程序服务器 >Server_name > 进程定义 > Java 虚拟机,如下图
default_host虚拟主机)
2. 设置虚拟主机端口,依次点击链接“bass_host”,“主机别 名”,点击“新建”按钮,添加端口号80、9080、9081(这个 根据你要建server确定你需要几个端口)如下图
WAS使用———环境部署
WAS使用———环境部署
三.创建集群 1. 在管理控制台左侧展开“服务器”菜单,点击“集群”,出现下图, 点击“新建”填写集群名,集群名最好引用项目的名称,如 bos_server。 2. 添加集群成员,集群成员就是通常我们说的server,这里注意是你的 集群是几台机器集群,如两个两台机器做集群,需要选择节点,如
护机制,合理分配服务器资源。当应用程序访问频繁,但访问人数少
的情况下,最小连接数的合理配置,可以将有效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WAS—参数设置
一.设置Web Container的最大、最小并发用户 1.Web Container的最大并发用户,Web Container维护着一个线 程池,用来处理接收到的jsp/servlet请求。 2.如何设置:在管理控制台中点击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 server1 > 线程池 >WebContainer(默认为10,50);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WebContainer设置较小(3-5)会影响性能问题,

WAS参数设置和调整

WAS参数设置和调整

1.1.1.1W A S参数设置和调整本章节讨论的是WAS的参数设置。

其中部分参数,必须要结合运行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例如Web Container的线程池大小、数据源连接池大小、语句高速缓存大小(Prepared statement cache size),这几项参数都很重要,要结合实际的并发量和服务器的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整。

目前本章节设置的值是根据开发项目组在平时测试中的经验得出。

将来是否要更改请参见最后的“资源监控和参数调整方法”章节。

1、JVM参数:进入WAS的管理控制台在左边的菜单栏中点击“服务器> 应用程序服务器”,然后在右边的应用服务器页面上点击“server1”:出现如下页面,找到“服务器基础结构”一栏,展开“Java和进程管理”,点击“进程定义”:出现如下页面,在“其他属性”一栏点击“Java虚拟机”:出现如下页面,设置server1的JVM堆大小:初始堆大小为512M,最大堆大小为1024M。

注意下图中红色椭园形中的“详细垃圾回收”选择框:建议先不打开“详细垃圾回收”,如下图所示。

如果未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Out of memory”这样的错误,再在此位置选中该选择框。

在页面底部点击“确定”在出现的页面上点击“保存”更改WAS HeapDump和Core文件的路径:在WAS的运行环境中,可能会因为“Out of memory”之类的异常产生Heap Dump,这会生成很大的HeapDump文件和Core文件,缺省生成在概要文件CISFE的目录下(/usr/IBM/WebSphere/AppServer/profiles/CISFE)。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迅速增长的HeapDump文件和Core文件有可能会把/usr文件系统占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修改该缺省目录到共享盘阵上。

Web容器线程池:选择“服务器> 应用程序服务器> server1 > 线程池”:在如下页面上,点击“WebContainer”:在如下页面上,确认“最小大小”值为默认的“10”,更改“最大大小”值为“100”:修改数据源连接池大小选择“资源> JDBC > 数据源”,并在右边页面上确认作用域是“……服务器=server1”级别,如下图所示。

WPO-24 切换问题分析与优化-50

WPO-24 切换问题分析与优化-50

切换原理及优化课程目标:●掌握切换的分类和原理●掌握切换的参数●高速场景的切换配置●常见的切换失败原因分析目录第1章切换原理 (1)1.1 切换分类 (1)1.2 切换测量参数 (1)1.2.1 R99切换测量参数 (2)1.2.2 HSDPA相关切换策略 (21)1.2.3 HSUPA相关切换策略 (24)1.2.4 IMS相关特殊策略 (30)1.2.5 MBMS相关特殊策略 (30)第2章高速场景切换参数配置 (33)第3章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35)3.1 软切换失败原因 (35)3.1.1 Active set update 消息过多问题 (36)3.1.2 软切换优化注意的问题 (36)3.2 频间切换失败原因 (36)3.3 异系统切换失败原因 (37)第4章案例分析 (39)4.1 密集城区拐角处切换失败案例 (39)4.1.1 现象和分析 (39)4.1.2 解决办法 (41)4.2 切换失败掉话案例 (42)4.2.1 问题描述 (42)4.2.2 问题分析 (42)4.2.3 优化方案 (44)4.2.4 优化结果 (44)i第1章切换原理知识点●切换的分类●切换测量的参数1.1 切换分类WCDMA支持系统内切换和系统间切换两大类,从切换链路建立方式又可以分为软切换和硬切换。

软切换:在同频小区间的切换。

在切换状态下,UE与多个小区建立多条无线链路,UE与新的小区建立联系时不中断与原有小区的链接,直到原小区信号衰落到门限值以外时才删除该链路,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更软切换:更软切换是软切换的一种,UE建立连接的两个小区是属于同一NodeB。

更软切换与软切换的区别在于,更软切换的多路信号在NodeB做最大比合并,软切换的多路信号在RNC进行选择比合并。

硬切换:硬切换在切换状态中与原小区断开链接后再与目标小区建立链接,硬切换的场景如下:同频强制切换跨RNC无lur口切换异频切换异系统切换1.2 切换测量参数UE可以同时测量最多32个同频小区和32个异频小区。

W(98)的设置和操作

W(98)的设置和操作

资源管理器的构成及视图
资源管理器的几种重要操作
文件(夹)的选定
单个文件(夹)的选定:鼠标左键单击 多个连续排列的文件(夹)的选定:先选择第一
个/最后一个,按下 Shift 键,再单击最后一个/第一 个
多个不连续排列的文件(夹)的选定:先选择第
一个/最后一个,按下 Ctrl 键,再单击相应的
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
两种网络方式:
局域网方式(设置网卡) 拨号上网方式(电话线通过Modem设置)
网卡设置:
选择网卡型号,安装驱动程序(厂家提供) 安装协议(如TCP/IP,NetBeui, Ipx/Spx) 进行相关配置(如 TCP/IP 配置) 文件与打印机的共享和访问控制设置
打印机设置
进入设置方式
通过控制面板 通过:开始——设置——打印机
鼠标操作
鼠标右键操作:选中——拖放——确定复制/移动 鼠标左键操作:
选中——拖放(移动) 选中——按住 Ctrl 键——拖放(复制)
快捷键操作
选中 按Ctrl+C(复制) / 按 Ctrl+X(移动) 目标位置按 Ctrl+ V
菜单方式 将部份文件复制到软盘(通过鼠标右键发送) 整盘复制:鼠标右键点击要复制的软盘,按提 示复制
中英文方式转换( Ctrl-Space); 全角/半角转换(Shift-Space); 中英文标点转换(Ctri+圆点)
多媒体管理
Win98 对多媒体操作的功能改进
操作改进:
支持硬件即插即用 自动运行(Win98自动寻找光盘上的Autorun.ini) 支持数字视屏 支持声音和 MIDI 后台播放音乐(前台照样工作)
Modem设置
通过上述步骤(添加新硬件)进行 在控制面板下选择调制解调器设置

无线参数(功率重选切换参数)材料

无线参数(功率重选切换参数)材料

IDLE状态小区重选测量启动门限
同频测量门限IDLESINTRASEARCH
参数含义:用于指示UE启动同频临小区测量的门限,当服务小区 PCCPCH RSCP低于IDLESINTRASEARCH+QRXLEVMIN时,启动同频邻区测 量。 取值范围:-105~91,单位:dB,缺省值:43
异频测量门限IDLESINTERSEARCH
低时,UE虽可驻留小区,但会接收的信号太差无法解调,不能发起业务。 参数取值范围:-115~-25,缺省值:-103
上行最大发射功率MAXALLOWEDULTXPOWER
参数含义: 参数以及UE自身的功率能力等级, 一起决定了UE上行的最大发射功率。 参数取值范围:-50~33,缺省值:24(对应UE功率等级2)
参数含义:如果UE发出了SYNC UL之后,在WT内没有在FPACH上 检测到有效应答,则增加SYNC UL的发射功率P0 = Power Ramp Step(斜坡功率)。也就是说,UE在没有正确收到FPACH应 答时,每次以斜坡功率为单位增加SYNC UL的发射功率。 设置的越大,UE一次性增加的发射功率值就越大,在较短时间 内以较少的SYNCUL发送次数令Node B收到正确的SYNC UL的可能 性就越大,但是为系统带来。 突发性干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反之亦然。
• • • •
最小接收电平、上行最大发射功率
最小接收电平QRXLEVMIN
参数含义: 用于指示UE小区PCCPCH RSCP最低接入门限。只有当UE测得的Primary CCPCH RSCP 大于该门限, UE才可能驻留该小区。表征了UE的最低解调门限。
与终端的解调能力有关,设置的越高,UE越难驻留该小区;设置越低,UE越容易驻留该小区,但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数筛选汇总一、切换参数1、BISC Verification功能开关:将此功能开关打开后,UE进行3G向2G切换时,首先较检查目的小区的BSIC是否正确,BSIC正确后才开始切换过程。

2、GsmHandoverNrtPS功能开关:PS业务切换开关,0表示不支持非实时业务PS切换,1为打开。

3、AdjgRxLevMinHO:此值表述GSM小区接入的最低门限,只用当GSM小区RSSI >= AdjgRxLevMinHO时才能进行3G向2G的切换。

此值越大,在进行3G到2G切换时对GSM小区的电平质量要求越高异系统切换失败原因1、Relocation Preparaqtion Failure(CS切换失败消息)(1)失败原因是no-resource-available(无有效资源),最后确认是核心网MSC Server数据配置的问题。

(2)失败原因是Unknown-target-rnc(找不到目标RNC)(3)Unspecified-failure(未知原因),是在跨RNC切换时失败2、Cell Change Order From UTRAN Failure(PS切换失败消息)(1)失败原因是Physical Channel Failure(物理信道失败)对于3G 2G系统间切换掉话的常见原因大概如下:1. 邻区漏配置,可以通过配置邻区解决;2. 信号变化太快导致掉话;3. 手机问题,比如UE回切换失败或者UE没有上报异系统测量报告导致掉话等;4. 物理信道重配置时发生最优小区发生变更导致掉话,需要产品算法进行优化;5. 异系统小区配置过多导致掉话,可以通过优化邻区数目解决;6. LAC区配置错误导致的掉话,可以通过数据配置检查解决。

1、同频切换管理参数1.1同频测量滤波系数FilterCoef层3滤波应尽量滤除随机冲击的能力,使得滤波后的测量值反映实际测量的基本变化趋势,由于输入层3滤波器的测量值已经经过层1滤波,基本消除了快衰落的影响,因此层3应对阴影衰落和少量快衰落毛刺进行平滑滤波,以为事件判决提供更优的测量数据。

提高同频滤波系数,抗快衰能力增强,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变弱,避免乒乓切换;降低同频滤波系数,抗快衰能力变弱,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增强,避免切换不及时。

参数FilterCoef配置方法如下:a 若切换区信号变化较慢同频滤波系数可设为7b 若切换去信号变化速度中等同频滤波系数设为6c 若切换区信号变化较快同频滤波系数设为3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该值设置过小,会增加不必要的软切换以及乒乓切换,需要强调的是,本参数的调整对切换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因此调整时要慎重。

1.2软切换相对门限该参数定义了某小区质量,目前用PCPICH 的Ec/No来评价,相对于活动集综合质量,若w=0 ,则为最好小区质量的差值。

参数设置决定了软切换区域的大小和软切换用户比例,在CDMA系统中要求处于软切换的UE比例一般为30%~40%,方能保证平滑切换。

根据仿真结果,当相对门限取为5dB时,处于软切换状态活动集小区数的UE比例为35%左右,建议在开局初期该值可以取稍大些5~7dB,用户数增多后为节省系统资源可逐渐减少,但必须大于3dB,否则容易乒乓切换。

另外在特殊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对1A事件和1B事件设置不同的相对门限从而达到减少乒乓和改变软切换比例的效果,比如当通过调整1A和1B迟滞仍不能很好的控制乒乓效应时,可以设置比1A事件更大的1B事件相对门限来减小乒乓,但通常应该保持1A事件和1B事件相对门限的一致性,利用延迟触发时间、层三滤波系数和迟滞来减小乒乓效应。

对网络性能影响:参数设置决定了软切换区域的大小和软切换用户比例,若门限较大,则目标小区加入活动集容易,不容易掉话,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比例增大,但前向资源占用严重;若门限较小,则目标小区加入活动集困难,通信质量得不到保证,平滑切换会受影响。

1.3软切换相关的迟滞参数设置:1A和1E事件迟滞设为6(3dB) 其余设为8(4dB) 。

1A事件和1E事件随UE移动速度变化的建议设置如下表:1F事件和1B事件随UE移动速度变化的建议设置如下表:1C事件和1D事件随UE移动速度变化的建议设置如下表: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的增大,对于进入软切换区域的UE而言,相当于减小了软切换范围,对于离开软切换区域的UE而言,相当于增加了软切换的范围。

如果进出用户数目相同的话,对软切换的实际比例不会有影响。

迟滞设置越大,抵抗信号波动的能力越强,乒乓效应会得到抑制,但同时也减弱切换算法对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所以该参数的取值即需要考虑无线环境、慢衰落特点、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切换距离和用户的移动速度。

为保证及时切换,1A事件的迟滞可比1B、1F、1C、1D事件迟滞设置小一些,但不应相差太大,否则会影响软切换比例,另外迟滞的调整通常需要和滤波系数、延迟触发一起考虑。

1.4软切换相关的延迟触发时间延迟触发机制主要用于以下几个目的:可以减少突发信号引起的错误事件报告;一定程度上抑制乒乓切换;降低阴影衰落对事件判别的影响。

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值越大,平均切换次数越小,但迟滞值的增大会增加掉话的风险。

1.5小区偏置CellIndividalOffset该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用于UE的事件评估过程,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同频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该参数在配置邻区时如果希望切换容易发生,可以配成正值,否则配成负值,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越大,则软切换越容易,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 越多,但占用前向资源;设置越小,软切换越困难,有可能影响接收质量。

1.6检测集统计开关DetectStatSwitch用于控制UE的测量报告中是否包含检测集中小区信息,以便为以后的网络优化提供统计数据。

对网络性能影响:本开关在进行同频切换的邻区配置优化时可以打开,用于网优人员观察相邻小区信号实际质量,用以优化邻区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应关闭该开关。

2、异频切换管理参数3.2.1异频切换相关的迟滞异频测量迟滞主要用于克服2D(当前使用频率的估计质量低于门限)和2F (当前使用频率的估计质量高于门限)事件的乒乓发生。

伴随异频切换策略的转变,会对活动集小区有相应的删减动作,因此对于Hystfor2D 的配置可以根据异频切换的乒乓统计情况在建议值的基础上适当增大,Hystfor2F的配置也可以适当增大,以减小压缩模式的频繁启停和不必要的活动集更新。

该组参数的取值需要考虑无线环境、慢衰落特点,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切换距离和用户的移动速度,该参数的设置范围可以在2~5dB之间调整,另外迟滞的调整通常需要和滤波系数、延迟触发一起考虑对网络性能影响。

迟滞设置越大抵抗信号波动的能力越强,乒乓效应会得到抑制,但同时也减弱切换算法对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

3、异系统切换管理参数3.1异系统测量滤波系数FilterCoef层3异系统测量报告滤波时采用的测量平滑系数。

参数取值范围:Enum(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1 D13 D15 D17 D19);物理表示范围:Enum(0 1 2 3 4 5 6 7 8 9 11 13 15 17 19) 缺省值为D4 。

参数的调整建议:对于低速小区,阴影衰落方差较大,建议该值取值为4 ,根据情况也可以适当增加;对于中速小区,阴影衰落方差要小一些,可以适当减小该值,建议中速时取值3;对于高速小区,由于阴影衰落方差较小,建议调整为2。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切换不及时导致掉话,该值设置过小,会增加不必要的系统切换。

3.2迟滞HystThd该参数用于防止系统间切换判决中由于信号的突发性抖动而造成误判,它与异系统质量门限一起决定是否触发一系统间切换判决。

参数取值范围:0~15 ;物理表示范围:0~7.5dB,步长为0.5d 。

缺省值为4 。

对网络性能影响:迟滞的设置可以减少阴影衰落带来信号抖动导致的误判,但同时不能影响整体的切换策略,如果迟滞值设置太大,则对异系统质量要求高较难触发系统间切换判决条件,会使掉话率增大。

3.3RSCP表示的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该参数对应于使用RSCP 进行测量时的异系统测量事件绝对门限。

参数取值范围:-115~ -25;物理表示范围:-115~-25dBm,步长为1dBm。

对网络性能影响:2D 和2F 事件是压缩模式的启停开关,由于不同业务类型所需要的信号质量和需要采用的异系统切换策略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这里将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按CS 、PS和信令加以区分。

当该小区位于载频覆盖边缘时将会使用RSCP测量值作为2D和2F事件的判决标准,如果希望尽早启动压缩模式,可以设大2D事件门限,否则设小;如果希望减小压缩模式启动停止的乒乓,可以适当增大2D和2F两个门限之间的差。

3.4Ec/No表示的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该参数对应于使用Ec/No 进行测量时的异系统测量事件绝对门限。

参数取值范围:-24~0 ;物理表示范围:-24~0dB,步长为1dB。

对网络性能影响:2D 和2F事件是压缩模式的启停开关,由于不同业务类型所需要的信号质量和需要采用的异系统切换策略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这里将异系统测量启停门限按CS 、PS和信令加以区分。

当该小区位于载频覆盖中心时将会使用Ec/No测量值作为2D和2F事件的判决标准,因此,如果希望尽早启动压缩模式,可以设大2D事件门限,否则设小,如果希望减小压缩模式启动停止的乒乓可以适当增大2D和2F两个门限之间的差。

3.5小区独立偏移量该参数用于系统间切换判决过程,根据GSM小区的地形特征设置,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参数值越大,则该GSM小区的切换优先级越高,一般情况下配置为0 。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越大,则切换到GSM越容易,设置越小,切换越困难。

3.6异系统小区最低接入电平Qrxlevmin(重选参数)异系统GSM的小区最低接入电平门限,只有UE测得的信号强度大于该门限,UE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对网络性能影响:该参数设置的越大,UE选择该小区驻留越困难,设置越小则越容易,但是有可能造成UE不能正确接收该小区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等。

二、重选参数1、3G重选到2G1.1最低质量标准QqualminPCPICH Ec/N0的最低接入门限只有UE测得的CPICH Ec/N0大于该门限UE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