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高三一诊理综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三理科综合一诊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理科综合一诊试题(附答案)
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4 0-16 Na-23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外膜的表面积大于其内膜的表面积
B.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分解葡萄糖和丙酮酸的酶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量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无关
B.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同时传达调节信息
C.植物体内多种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D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由植物激素调节控制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H IV的增殖需要宿主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B.HIV侵人人体后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没有影响
C.AIDS病人后期往往会出现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D 切断HI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AIDS的有效措施
4.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质没有关系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C.伞藻的细胞核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及答案(清晰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
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24页)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高考理综(全国I卷)及答案

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21页)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 合成的酶 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 -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 -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 2和3NO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加入了药物X 后再进行培养B .丙组先加入药物X ,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 ,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2018全国理综1卷及答案

2018全国理综1卷及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N AB.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D.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2018年3月甘肃省兰州市2018届高三一诊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兰州市2018年高三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2.C3.A4.D5.A6.D7.D8.D9.B 10.C 11.A 12.B 13.C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D 15.C 16. B 17.D 18. BD 19.AD 20. AC 21. BC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1)B (2分)(2)F ′ (3分) 23. (1)BD (2分) (2)()122121I I R R I I E --=或()122112I I R R E I I -=-(2分)122211I I R I R I r --=或221112I R I R r I I -=- (2分)(3)等于 (2分) 大于 (2分)24.(1)导体棒匀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V 6==BLv E ………………(2分)感应电流为A 4=+=rR EI …………………………………….(2分)由导体棒受力平衡可得N 4.3sin sin =+=+=θθmg BIL mg F F 安…………………(2分) (2)撤去外力后,由动能定理2210sin mv W l mg -=--克θ…………………(2分) 得J 8=克W …………………(1分)电阻R 上产生的热J 316832=⨯=Q …………………(1分)电量C 8.0=+∆=rR q φ电…………………(2分)25.(1)设物块达到B 点是的速度为v 1,由牛顿第二定律 2111-m v N m g R= ①……..(1分)从A 到B 有功能关系 2111f 1-2W m gR m v =克 ②………………………………..(2分) 由①②解得 W 克f =36J ………………………………………………………………..(1分) (2)设物块在C 点的速度为v 2,从B 到C 时间为t , 由动能定理 2211121111-22m gL m v m v μ=- ③……………………………………….(1分) 解得v 2=4m/s …………………………………………………………………………(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 11m g m a μ= ④………………………………………………….(1分) 解得2s /m 2=a ……………………………………………………………………...(1分)由③④解得从B 到C 的时间为s 121=-=av v t ………………………………...(1分) (3)当平板车固定时,由动能定理 2122102m v fL -=-……………………...(1分)解得 f =4N ⑤………………………………………………………………...(1分)(用题目中μ=0.2和f =μmg =4N 算出摩擦力的,这一问不得分,但不影响后面的得分)当平板车不固定时,假设物块恰好不能滑离小车,它停在小车最右端时二者共同的速度为v 3,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为x ,物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32121)(v m m v m += ⑥ 物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 22121231122fx m v m m v =-+() ⑦ 由⑤⑥⑦解得x =m 34∵x >1m ∴物块将滑离小车…………………………………………...(4分)设物块滑离小车时物块的速度为v 4,小车的速度为v 5, 物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524121v m v m v m += ⑧……………(2分) 物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 2223121425111222fL m v m v m v =-- ⑨…(2分) 由⑤⑧⑨解得s /m 3104=v ,54/3v m s =….(1分)另一组解不合题意舍去s /m 24=v ,s /m 45=v26.(1)①2Na 2S + Na 2CO 3 + 4SO 2=3Na 2S 2O 3 + CO 2 (2分)②品红、溴水或酸性KMnO 4溶液(1分)溶液颜色很快褪色(其他合理答案即可)(2分)③控制SO 2的流速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2分) (2)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2分)(3)取制得的Na 2S 2O 3·5H 2O 产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调至酸性,静置片刻,再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含Na 2SO 4杂质 ,否则不含Na 2SO 4。
3月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卷(参考答案)

(1
分)
解得 α=60°,β=30°(1 分)
所以入射光线 PC 到 AB 的距离 sCD=Rsin α= 3 R =1.5 m(1 分) 2
②在ΔDBC 中,C、B 间的距离 sCB
sCD sin
3R (2 分)
设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 v ,由 n c (2 分) v
入射光线 PC 在圆柱体中运动的时间 t sCB 3R = vc
H
H x2 h2
(3)0.5(1 分) 23.(10 分)
(1)6(2 分) (2)3(1 分) 0.6(1 分) C(1 分) 如图所示(3 分)
(3) πRd 2 (2 分) 4L
24.(12 分)
(2)滑块甲离左端的距离为 x1,刚运动到左端历时 t1,在滑块甲运动至左端前,小车静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1 分) 速度:v1=a1t1(1 分)
理科综合 第 2 页(共 7 页)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干燥管(1 分) 防止空气中的 H2O 进入装置 D 中和 Mg3N2 反应(2 分)
(3)2Mg+CO2
2MgO+C(2 分)
(4)①产品中含有 Mg3N2(1 分) ②产品中不含 Mg(1 分)
Mg3N2+6H2O
解得导体棒到达 cd 处时速度的大小: v 2(F mg)H (1 分) m
(3)导体棒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I t (1 分)
I E (1 分) Rr
E Δ (1 分) Δt
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Δ (1 分) Rr
解得: q BLd (2 分) Rr
2018年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卷试题和参考答案版.doc

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NO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理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20页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综合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5页)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Ⅰ卷(126分)一㊁选择题1.A 2.C 3.D 4.D5.B6.C7.C 8.B9.A10.B11.B12.C 13.D 二㊁选择题14 C15 D 16 A17 B18 B19 A D20 A C21 C D第Ⅱ卷(共174分)三㊁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6分)(1)A (1分)㊀C (1分)㊀㊀(2)1 95(2分)㊀㊀(3)2k-m 0(2分)23.(9分)(1)左(2分)㊀(2)R 1(2分)㊀(3)(R 1+r 1)I 1I 2-I 1(3分)㊀㊀(4)211(2分)24 (12分)解:(1)小球受三力作用静止,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故小球带正电(2分)由力的平衡条件得:q E =m g t a n θ(2分)解得小球的电荷量:q =3m g4E(1分)(2)设小球在O 点的速度大小为v 1摆下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 gL (1-c o s 37ʎ)=12m v 21(2分)v 1=25g L 小球在第三象限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d =v 1t(1分)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 g -q E =m a (1分)由运动学规律有:v y =a t(1分)小球运动到B 点的速度:v 2=v 21+v 2y(1分)联立各式解得:v 2=25gL +5g d 232L(1分)(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25 (20分)解:(1)v 0=0时,货箱受四力(其中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作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 g c o s 30ʎ-m g s i n 30ʎ=m a (2分)代入数据得:a =2m /s2由运动学规律有:L=12a t2(1分)代入数据解得:t=6s(1分) (2)v0=4m/s时,货箱先受四力(其中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作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4m/s,设此过程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发生位移为x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 g c o s30ʎ-m g s i n30ʎ=m a1(1分)代入数据得:a1=8m/s2由运动学规律有:v0=a1t1,x1=12a1t21(2分)代入数据得:t1=0 5s,x1=1m货箱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为:Δx1=v0t1-x1=1m此后,摩擦力反向,货箱继续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由受力情况可知加速度a2=a=2m/s2,设此过程的时间为t2,发生位移为x2x2=L-x1=5m由运动学规律有:x2=v0t2+12a2t22(1分)代入数据得:t2=1s货箱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为:Δx2=x2-v0t2=1m规定沿传送带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I f=μm g c o s30ʎt1-μm g c o s30ʎt2(1分) Q=μm g c o s30ʎ(Δx1+Δx2)(1分)代入数据解得:I f=-1 5N s,方向沿传送带向下(2分) Q=6J(1分) (3)t1=0 5s时,货箱速度达到4m/s,从0 5s到0 7s,货箱以加速度a2沿传送带向上做加速运动,设此过程时间为t3,发生位移为x3,末速度为vt3=0 7s-0 5s=0 2s由运动学规律有:v=v0+a2t3,x3=v0t3+12a2t23(2分)代入数据得:v=4 4m/s,x3=0 84m力F消失后,货箱先沿传送带向上做减速运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直到速度再次到达4m/s,设此过程发生位移为x4由动能定理有:-(m g s i n30ʎ+μm g c o s30ʎ)x4=12m v20-12m v2(2分)代入数据得:x4=0 21m此后,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传送带继续向上减速运动,设货箱速度从4m/s减至0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为x5由动能定理有:-(m g s i n30ʎ-μm g c o s30ʎ)x4=0-12m v20(1分)代入数据得:x5=4m因:x1+x3+x4+x5=6 05m>L(1分)所以,货物能到达高平台(1分) (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理科综合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2㊀页(共5页)26.(14分)(1)C u+2H2S O4(浓)ә C u S O4+S O2ʏ+2H2O(2分)㊀防倒吸(1分,答 安全瓶 也给分)(2)N a H S O3(2分)(3)2N a H S O3ә N a2S2O5+H2O(2分)㊀N a2S O3(或N a2S O4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小火加热控制温度,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或隔绝空气)等(2分,各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4)9.5V1-47.5V2(2分)㊀㊀偏高(1分)27.(14分)(1)N H3㊁C O2(2分,写化学名称正确也给分,后同)㊀S i O2(1分)(2)引入新杂质M n2+,产品不纯;将C l-氧化为C l2造成污染(2分,答出引入M n2+即可给2分)否,若不先将F e2+氧化为F e3+,调p H分步沉淀中产生的F e(OH)2为絮状沉淀,不易通过过滤分离除去(或可以,空气中焙烧时已将F e2+氧化成F e3+)(3分,判断1分,理由2分)(3)M g O(或M g C O3㊁M g(O H)2㊁M g2(O H)2C O3等)(2分)(4)N a2C O3碱性更强,反应中易生成更多M g(O H)2而不利于M g O纳米材料的生成,纳米M g O纯度降低(2分, 不利于纳米材料的生成 和 产品纯度 各1分)(5)N H4C l(2分,多写H2O不扣分,只写H2O给1分)28.(15分)(1)(5b+c-5a-d)k J/m o l(2分)(2)①1 2ˑ10-3m o l/(L m i n)(2分)㊀㊀②0 0120 005ˑ0 0153L2 m o l-2(2分)③=(1分)㊀5m i n时,0.08>0.07,说明T2温度高,反应速率快,T2先达到平衡,所以15m i n时T2已达到平衡(2分)(3)①Ⅳ(1分)㊀㊀㊀放热(1分)②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物浓度快速减小(2分)③压强增大,吸附速率虽然增大,但不利于解吸,解吸速率减小更多,所以反应速率减小(2分)29.(10分)(1)叶绿体基质(1分)㊀有关(1分)㊀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 T P(2分) (2)升高C O2浓度可提升暗反应速率,使磷酸丙糖生成加快;高C O2浓度会抑制T P T的活性,减少磷酸丙糖从叶绿体输出,有利于合成更多的淀粉(4分).(3)适当增施磷肥(2分)30.(10分)(1)较高(1分)㊀㊀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实验过程中2,4-D溶液浓度相对稳定(2分) (2)能(1分)㊀㊀a~d浓度促进生根,e浓度抑制生根(2分)(3)取两组备用液适当稀释后处理同样的月季插条,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根的长度.插条生根长度较大的一组为d浓度,插条生根长度较小的一组为a浓度.(4分)理科综合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3㊀页(共5页)理科综合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4㊀页(共5页)31.(9分)(1)多个(1分)㊀㊀神经递质结合ң特异性受体引发ң电位变化产生ң神经冲动(2分)(2)双向(2分)㊀㊀更快(2分)㊀㊀带电离子能迅速地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或没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间的转换)(2分)32.(10分)(1)显性(2分)㊀㊀常(2分)㊀㊀该对相对性状在子代的表现无性别差异(2分)(2)2和3(2分)㊀㊀2和4(2分)(二)选考题33 [物理 选修3-3](1)(5分)A C E(2)(10分)解:(ⅰ)设充气结束后的胎内气体压强为p 2,体积为V 2充气结束后的状态:压强p 2=2 4a t m ,体积V 2=V 0+10%V 0=1 1V 0(1分)理论状态:压强p 理=1 7a t m ,体积V 理由玻意耳定律有:p 2V 2=p 理V 理(2分)代入数据解得:V 理=13285V 0(2分)(ⅱ)设充气时间为t 充入胎内的气体在压强为1 7a t m 时的体积为:V ᶄ=V 理-V 0=13285V 0-V 0=4785V 0(1分)对充入胎内的气体:初态压强p 1=1a t m ,体积V 1=60t ΔV =t2V 0(1分)理论状态:压强p 理=1 7a t m ,体积V ᶄ=4785V 0由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理V ᶄ(1分)代入数据解得:t =4725m i n(2分)(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34 [物理 选修3-4](1)(5分)B C E(2)(10分)解:(ⅰ)当øA O B =106ʎ时,光在A O 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光路如答图1所示由几何关系得:C =90ʎ-øA O B2=37ʎ(1分)又:s i n C =1n (2分)联立求解得:n =53(1分)因n =53<2 42,故该钻石是假钻石(1分)(ⅱ)继续打磨该钻石后,光在A O 边的入射角增大,发生全反射后接着射到B O 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光路如答图2所示由反射定律得:θ2=θ1=øA O B2(1分)由几何关系得:θ4=90ʎ-θ3=C=37ʎ(1分)θ3=180ʎ-θ2-øA O B=53ʎ(1分)联立上式解得:øA O B=84 67ʎ(2分)(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35.(15分)(1)3(1分)㊀<(1分)(2)①O㊀(1分)㊀s p3㊁s p2杂化(2分)㊀②b㊁d㊁e(2分)(3)[C o(N H3)4C l2]+(2分)㊀变大(1分)(4)①面心立方堆积(1分)㊀②F e3(Ⅱ)F e(Ⅲ)N(2分,写F e4N也给分)㊀③1193ρN A(2分)36.(15分)(1)甲苯(2分)㊀㊀光照(1分)(2)(2分)(3)(2分)(4)(2分)㊀消去反应(1分)(5)②(1分)(6)3(2分)㊀㊀㊀(2分)说明:1.本试卷中其它合理答案,可参照此评分标准酌情给分2.方程式未写条件或条件不完全㊁不写 ˌ 或 ʏ 均扣一分,不配平不得分37.(15分)(1)高压蒸汽灭菌法(2分)㊀㊀提高溶解氧㊁同时让菌体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2分) (2)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㊀㊀B㊁C培养皿中的菌种接种位置相同(2分)㊀㊀(3)便于观察菌落特征和分离目的菌株(2分)㊀㊀B(2分)在培养皿B中有菌落,而在培养皿C中的对应位置没有菌落(3分)38.(15分)(1)限制性核酸内切(2分)㊀㊀质粒㊁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3分)(2)g R N A的碱基序列与靶D N A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3分)碱基序列越短,与其他D N A序列配对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g R N A与目的基因以外的序列结合(4分)(3)可以人为的选择D N 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目的性更强(3分)理科综合 一诊 参考答案㊀第5㊀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