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优.选)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4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内部的药品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系列制度。
其中,麻药和精一药品是医疗机构中使用频率较高、管理较为重要的药品。
为确保麻药和精一药品的使用安全和合理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剩余麻药、精一药品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流程、责任分工、药品流程及控制措施等方面,总计约____字。
一、剩余麻药、精一药品管理制度的背景和意义麻药是指麻醉科、手术室等特殊部门使用的药品,特点是药物效果强、副作用大。
精一药品是指药物成分稳定、剂量准确的药品,由临床各科使用。
麻药和精一药品具有药物安全风险较高和压力大的特点。
合理管理这些药品是医疗机构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剩余麻药、精一药品管理流程(一)剩余麻药、精一药品的产生1. 临床科室在使用麻药和精一药品时,应按照临床需要合理使用,遵守相关用药规范。
2. 麻药和精一药品一般由特定药品库房配发给临床科室,发药前要进行核对和记录。
3. 临床科室在使用麻药和精一药品时,应及时登记使用情况,包括麻药和精一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等信息。
4.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果存在剩余麻药和精一药品,需要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给药剂科室。
(二)剩余麻药、精一药品的上报和退库1. 临床科室在发现剩余麻药和精一药品后,应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药剂科室。
2. 药剂科室收到剩余麻药和精一药品信息后,进行核查,并核实与临床科室登记的信息是否一致。
3. 药剂科室将核查无误的剩余麻药和精一药品进行分类和登记,同时将退库信息上报给药物采购部门。
4. 药物采购部门按照退库信息进行退库操作,同时将退库的麻药和精一药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三)剩余麻药、精一药品的处理1. 麻药和精一药品的处理应根据药物类型、性质和剩余量来决定。
2. 如果剩余的麻药和精一药品超过一定保质期或已经过期,应进行销毁处理。
3. 未过期的剩余麻药和精一药品,如果能够再利用,可以进行再分配给其他临床科室或向药品供应商回收。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四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剩余药物和过期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的制度。
1.药物清点:医疗机构应每天对药房、临床科室和病房等使用药物的地方进行清点,统计剩余麻、精一药品的数量和种类,并记录在相应的清点表中。
2.分类管理:剩余麻、精一药品应按照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包括麻醉药、精一药品、危险药品等。
每种分类应有专门的存放位置和标识,以便于管理和监控。
3.定期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剩余麻、精一药品进行检查,查看药物是否过期,是否损坏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封存处理:对于过期、损坏或其他原因不能再使用的剩余麻、精一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封存处理,保证其不会被误用或误取。
5.记录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剩余麻、精一药品的使用和处理记录,包括入库记录、领用记录、退库记录等,以便于追溯和监督。
6.合理利用:医疗机构可探索合理利用剩余麻、精一药品的方式,如进行捐赠、合理调配等,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7.培训教育:医疗机构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药品管理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以上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医疗机构内的剩余麻、精一药品,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和滥用,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二)是指对医疗机构中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的框架:1. 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避免滥用和浪费。
2. 对医疗机构中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进行定期清点,确保药物数量与记录一致。
3. 对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进行分类存储,区分不同药品的特性和用途,防止混淆和交叉感染。
4. 建立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领用、使用和归还登记制度,包括药物名称、规格、数量、领用人员、领用日期等信息。
5. 严格控制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领用权限,只有具有相关资质和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才能领用和使用这些药物。
6. 对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麻、精一类药品的采购、销售、存储和使用过程,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麻、精一类药品管理工作。
三、定义1. 麻、精一类药品:指国家药监局鉴定的具有麻醉、精神药品作用的药物。
2. 麻醉科:医疗机构的专门从事麻醉工作的科室。
3. 采购:指医疗机构从合法渠道购买麻、精一类药品的活动。
4. 销售:指医疗机构将麻、精一类药品出售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活动。
5. 存储:指医疗机构对麻、精一类药品进行储存和保管的活动。
6. 使用:指医务人员依照临床需要使用麻、精一类药品的活动。
四、采购管理1. 采购准备:医疗机构应建立麻、精一类药品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品种和数量。
2. 采购渠道:医疗机构应选择合法、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麻、精一类药品的采购。
3. 采购程序:a. 询价比较:医疗机构应向多家供应商询价并比较,选择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b. 采购合同:医疗机构与供应商之间应签订合格的采购合同,明确药品的品种、数量、价格等信息。
c. 采购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麻、精一类药品采购记录,包括采购品种、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五、存储管理1. 存储环境:医疗机构应为麻、精一类药品提供适宜的存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
2. 存储条件:医疗机构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合理摆放、分类存储麻、精一类药品。
3. 存储措施:医疗机构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麻、精一类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受潮、受热、曝光等情况。
4. 定期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存储的麻、精一类药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销售管理1. 销售凭证:医疗机构应为销售的麻、精一类药品开具凭证,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限等信息。
2. 销售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销售记录,包括销售日期、销售数量、购买单位等信息。
3. 销售管控:医疗机构应建立销售管控机制,加强对麻、精一类药品销售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超额销售或非法销售的情况发生。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
麻、精一药品指的是具有麻醉作用或精神活性的药品,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和潜在危险性,因此需要严格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的要点:
1. 购买和管理:剩余麻、精一药品必须由经过相关许可的药品供应商或药店购买,不能从非法渠道购买或出售。
2. 登记记录:医疗机构或药店应当建立麻、精一药品的购买、使用和库存管理登记记录,记录剩余药品的名称、批号、数量、购买日期等信息。
3. 零库存原则:医疗机构或药店应当尽量减少库存货物的数量,避免造成剩余麻、精一药品的过多积压,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货物管理。
4. 定期清点:医疗机构或药店应当定期对剩余麻、精一药品进行清点,核对库存与记录是否一致,并及时调整库存数量。
5. 双人操作:对于剩余麻、精一药品的领取、使用和报废等操作,应当实行双人操作,确保过程的安全和监督。
6. 安全存放:医疗机构或药店应当将剩余麻、精一药品存放在安全、密封、固定的地方,确保其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
7. 监管机构的配合:医疗机构或药店应当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审计,确保剩余麻、精一药品的管理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管理要求应当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执行。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中,麻药和精一药品的管理更加严格,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特殊的用途。
下面将介绍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以保证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营。
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麻、精一药品的管理制度。
对于这些药品的管理,应制定详细的政策、措施和规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麻药的管理麻药是一类具有麻醉作用的药品,需要特别的管理措施。
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1.麻药的采购和进货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采购程序进行麻药的采购,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对于所有的麻药采购都要进行记录,包括采购数量、供应商、日期等信息。
2.麻药的存储和保管: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麻药库房,并严格控制麻药的存储环境和温湿度。
麻药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麻药的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补充和替换过期的药品。
3.麻药的分发和使用:医疗机构必须建立麻药分发和使用的登记制度,记录麻药的领用和使用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麻药应由专门的麻醉科医师或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分发和使用,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精一药品的管理精一药品是一类毒性较大的药品,需要特别的管理措施。
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1.精一药品的保管和使用: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药品保管室或保险柜,将精一药品集中存放。
精一药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药品保管室或保险柜的钥匙应由专门负责的人员保管,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2.精一药品的分配和使用:医疗机构必须建立精一药品的分配和使用的登记制度,记录药品的领用和使用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精一药品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分配和使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3.精一药品的销毁和报废: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过期、损坏和剩余的精一药品进行清点、销毁和报废。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文麻、精一药品是指具有麻醉、精神作用的药品,其管理具有特殊性。
为了保证麻、精一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预防滥用和泄露,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仅供参考:一、麻、精一药品的归口管理1. 由医院(或药房、药库)设立专门的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负责麻、精一药品的管理工作。
2. 确定专业人员,由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组成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的工作人员。
二、麻、精一药品的供应与采购1. 麻、精一药品的供应由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
2. 麻醉用药品采购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凭购销合同进行采购,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麻、精一药品的储存与保管1. 将麻、精一药品密封保管在指定的药库内,并设立专门的保险柜进行存放,防止药品被泄露或盗窃。
2. 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储存,避免与不相容药品混存。
四、麻、精一药品的记录与使用1. 对每一次麻、精一药品的采购、领用、使用和退回等操作,要详细记录,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领用人等相关信息。
2. 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应根据医院麻醉和精神科的需求,合理设置药品配给规则,保证合理用药。
3. 医务人员在使用麻、精一药品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并按照规定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
4. 对于使用过的麻、精一药品,必须进行登记,不得遗漏,防止滥用和泄露。
五、麻、精一药品的处置与报废1. 对于过期、变质或者失效的麻、精一药品,必须立即予以销毁或者报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麻、精一药品的处置和报废应由专人负责,且要遵守相关规定,防止药品被非法使用或泄露。
六、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的监督与考核1. 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应定期组织对药品的管理进行内部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管理部门要对麻醉药剂科或精神药剂科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巡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范本药品管理制度范文 - 剩余药品、精一药品管理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障医疗机构内剩余药品和精一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减少药品浪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剩余药品和精一药品管理。
二、主要内容1. 定义(1) 剩余药品:指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后尚未完全消耗的药品。
(2) 精一药品:指具有较高价值、易于被盗窃、滥用的药品。
2. 剩余药品管理(1) 剩余药品清点:每天由药库管理员清点一次,记录剩余药品的种类、数量和有效期,并及时上报给药事管理部门。
(2) 剩余药品回收:医护人员应按规定将剩余药品及时归还给药库,并填写剩余药品回收登记表,以便进行核对和管理。
(3) 剩余药品存储:剩余药品应单独存放于药库指定的区域,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
(4) 剩余药品处理:药物过期或已损坏的剩余药品应按规定采取安全、环保的方式处理,不可随意丢弃或销毁。
3. 精一药品管理(1) 精一药品登记:医疗机构应建立精一药品登记簿,记录每次精一药品的领取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途、领取人等信息。
(2) 精一药品存放:精一药品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存放于专用的药品柜或安全柜中,确保安全。
(3) 精一药品使用:医护人员在使用精一药品前,应填写使用登记表,并经过相关医疗人员的审批才能使用。
(4) 精一药品盘点:每月进行一次精一药品盘点,确保存量与登记记录一致。
4. 监督和考核(1) 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对剩余药品和精一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和考核。
(2) 定期进行药品库存清点,与剩余药品和精一药品的记录进行核对。
(3) 对于不按规定操作的医护人员,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责任和要求(1) 药库管理员负责剩余药品的清点、回收、存储和处理工作。
(2) 医护人员应按规定归还剩余药品,并如实填写相关登记表。
(3) 精一药品的保管人应做好存放和使用记录,并负责精一药品的安全。
(4) 所有相关人员应遵守药品管理制度,提高药品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
2024年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模版(二篇)

2024年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模版1)麻、一精药品注射剂的使用仅限于医疗机构内,除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
2)医疗机构需要求长期使用麻、一精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____个月进行一次复诊或随诊。
3)麻、一精药品的处方流程如下:a) 首次使用时,首诊医师需亲自诊断患者,确认患者需要使用此类药品。
医生和患者需共同签署《麻、一精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患者持此文件到病案室建立门诊病历,病案室保存原件,复制患者身份证明,并在代办时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将两者与知情同意书复印件一同贴在门诊病历中,并盖章确认。
b) 其他门诊、急诊患者需持已盖章的门诊病历直接到医生办公室开药。
4)麻、一精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限一次用量;控缓释制剂不超过____日用量;其他剂型不超过____日用量。
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超过____日用量。
5)第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一般不超过____日用量,特殊情况需注明理由。
____日用量;控缓释制剂不超过____日用量;其他剂型不超过____日用量。
6)住院患者麻、一精药品处方应逐日开具,每张处方限____日用量。
对于特定管制的药品,如盐酸二氢埃托啡和盐酸哌替啶,其使用有更严格限制,仅限于特定医疗机构内使用。
7)麻、一精药品处方需经过调配人和核对人仔细核对并签名登记,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将被拒绝。
____年。
麻、一精药品处方至少保存____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____年。
8)使用注射剂或贴剂后,须将空安瓿或废贴交回并记录。
回收的麻、一精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由专人负责销毁并记录。
剩余的麻、一精药品不得退药,需无偿交回药剂科并按规定销毁。
9)门诊药房应设立固定发药窗口,指定专人负责麻、一精药品的调配。
10)麻、一精药品需在专库或专柜储存,专库需有防盗和报警装置,专柜需使用保险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
1.各病区、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做记录。
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最小包装,单位为支、片)应办理退药、退库手续。
2.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最小包装,单位为支、片)无偿交回我院,由药房按照规定处理。
3.临时使用时,护士给患者用药后出现剩余量,必须现场销毁,残余的麻、精一药品应在当班医生以及护士两人同时在场时,通过用清水冲洗安瓿或者把注射器内残余药品推出的方法,将残余的麻、精一药品销毁。
销毁后,认真填写销毁记录,并双人签名以示负责。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1 / 1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