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胆道系统护理试题答案

胆道系统护理试题答案

胆道系统护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胆道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分泌胆汁B. 储存胆汁C. 排泄胆汁D. 吸收胆汁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胆石形成的原因?A. 胆固醇过高B. 胆汁成分异常C. 胆囊功能减退D. 饮食习惯健康答案:D3. 胆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链球菌D. 寄生虫答案:B4. 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 鼓励患者多饮水B. 给予低脂肪饮食C. 限制患者活动D. 定期更换卧位答案:C5. 胆道系统疾病术后护理中,护士应特别注意()。

A.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B. 防止术后出血C. 监测生命体征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胆囊炎患者应严格禁食。

()答案:错误2. 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术前不需要特殊准备。

()答案:正确3. 胆道蛔虫症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

()答案:正确4. 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

()答案:正确5. 胆石症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溶解胆石。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胆道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胆道系统主要包括肝脏内的肝管、肝外的胆总管、胆囊和胆囊管。

肝脏产生胆汁,通过肝管流入胆囊储存,需要时再通过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2. 描述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术前的护理措施。

答:术前护理措施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解释术前准备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空腹和清洁肠道,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3. 阐述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

答:术后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预防感染,管理疼痛,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以及提供合适的饮食指导。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45岁,因右上腹疼痛入院,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

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体温38.5℃,白细胞计数升高。

问题:1.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和脉搏,提供适当的降温措施;观察和记录呕吐情况,避免患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提供清淡、低脂肪的饮食,避免刺激胆囊收缩;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胆道蛔虫病护理课件

胆道蛔虫病护理课件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卫生 习惯、均衡的饮食等,以预防胆道蛔 虫病的发生。
加强学校教育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 授有关胆道蛔虫病的知识,提高他们 的健康意识。
谢谢
THANKS
胆道蛔虫病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胆道蛔虫病概述 • 胆道蛔虫病的症状与诊断 • 胆道蛔虫病的护理措施 • 胆道蛔虫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 预防与保健
01 胆道蛔虫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 生虫病,由蛔虫寄生于胆道系统 引起。
特点
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多见于儿 童和青少年,且女性发病率略高 于男性。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有无不洁饮食史、肠 道蛔虫感染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有无黄疸、过敏反应 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粪便检查可发现蛔虫卵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 于诊断,可显示胆道蛔虫的形
态和位置。
鉴别诊断
急性胆囊炎
与胆道蛔虫病相似,均有右上腹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 加剧,但急性胆囊炎疼痛多在右上腹,较少放射至肩背部, 一般无发热,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鉴 别。
急性胰腺炎
腹痛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位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常伴 有恶心、呕吐,但呕吐后疼痛不缓解,血尿淀粉酶升高,超 声和CT检查有助于诊断。
03 胆道蛔虫病的护理措施
CHAPTER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 持床单清洁、干燥、 平整。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别名】胆道蛔虫病【概述】胆道蛔虫症(ascariasis of biliary tract)是寄生于肠道的蛔虫逆行进入胆道而引发的疾病,在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多见,发病率占胆道疾病的8%~12%。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患者有典型的蛔虫引起的胆绞痛症状,有肠道蛔虫史,高度怀疑胆道蛔虫,经B超或ERCP、MRCP检查可确立诊断。

临床表现1.临床症状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痛,向右肩背部放散,出大汗,可突然缓解,此时患者无任何症状。

症状可反复发作。

并发胆管炎症时,则表现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的三联征,蛔虫死于胆道后则裂解分段,蛔虫体成为结石的核心,形成胆管结石,而表现胆系结石的症状。

2.体征蛔虫初进入胆道时,表现右上腹深压痛,并发胆系感染时,有皮肤、巩膜黄染,体温升高,墨菲征阳性,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嗜酸细胞升高,并发细菌感染的病例,中性粒细胞升高。

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于胆管或胆囊内可见双管征象,活虫可见其蠕动。

2.逆行胰胆管造影可于乳头处见到下段虫体,于胆管或胆囊内存在条索状边缘光滑的负影,虫体死后可见条状结石。

3.磁共振胆管成像与ERCP表现一致。

【治疗概述】药物治疗确诊为胆道蛔虫后,可用山莨菪碱、阿托口、度冷丁、吗啡等止痛药;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补充水、电解质,纠正患者因呕吐导致的水电解质失衡;促进胆道排虫,如口服50%硫酸镁30ml,3~4/d,同时使用肠道内驱虫药物。

手术治疗对驱虫、取虫无效的患者或并发严重胆道感染、胆囊化脓性炎症、肝脓肿,胆囊、胆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者,可行手术治疗。

治疗技术内镜下取蛔虫在十二指肠镜下,将取石网篮插入胆管,套取蛔虫,简便易行;对并发胆道感染的患者,可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放置鼻胆引流管,但此法对胆囊内蛔虫效果不佳。

执业护士实践能力A1型题-试卷1

执业护士实践能力A1型题-试卷1

执业护士实践能力A1型题-试卷1一、 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患者,女性,25岁,肛瘘。

当瘘口出现假性愈合时,该患者可出现A.内痔表现B.混合痔表现C.慢性肛裂表现D.直肠息肉表现E.肛管周围脓肿表现√解析:肛瘘的管道迂曲、引流不畅,而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致假性愈合,脓液不能从外口排出,可再次形成脓肿而出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表现。

2.患者,男性,37岁,3天前肛门周围持续性跳痛,肛周皮肤红肿,有硬结和压痛,他最可能患了A.内痔B.外痔C.肛裂D.直肠息肉E.肛门周围脓肿√解析:肛门周围脓肿的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跳痛,排便、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肛周皮肤红肿,伴硬结或压痛,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所以依据该患者出现的症状,他最有可能患有的是肛门周围脓肿。

3.患者,女性,27岁,肛门周围脓肿。

下列符合其临床表现的是A.肛周疼痛较轻B.是慢性化脓性感染C.排便、受压或咳嗽时疼痛减轻D.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中最多见√E.多有高热、寒战、全身疲乏不适解析:肛门周围脓肿是最常见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

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跳痛,排便、受压或咳嗽时加重。

肛周皮肤红肿,伴硬结或压痛,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4.患者,男性,25岁,肛门胀痛,排尿困难5天。

畏寒,高热,肛门外观无异常,直肠指检:肛管左侧局限性隆起,压痛明显,考虑可能为A.骨盆直肠间隙脓肿B.肠后间隙脓肿C.坐骨肛管间隙脓肿√D.前列腺脓肿E.直肠黏膜下脓肿解析: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开始表现为患侧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有时有里急后重或排尿困难。

直肠指诊可触及患侧压痛性肿块,甚至有波动感。

5.患者,女性,42岁,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符合早期切开引流的指征是A.体温升高B.白细胞数升高C.局部有波动感√D.局部发红,触痛明显E.伴有排尿困难解析:局部有波动感说明有脓腔形成,此时适宜切开引流。

【大学】胆道蛔虫病必考点

【大学】胆道蛔虫病必考点

84外护-胆道蛔虫病必考点↑(一)病因、病理蛔虫——喜爱钻孔——上达胃十二指肠内+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钻入胆道。

蛔虫引起的机械性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诱发剧烈绞痛,亦可并发急性胰腺炎。

虫体带入的肠道细菌——胆道感染,甚至肝脓肿。

经胆囊管进入胆囊——胆囊穿孔。

在胆道内死亡——尸体及虫卵可成为胆结石形成的核心。

(二)临床表现1.症状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

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常人。

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

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

2.体征——轻微。

单纯性胆道蛔虫病一般仅剑突下或稍右方有轻度深压痛。

若并发胆道感染、胰腺炎、肝脓肿等,则会出现相应症状。

本病的特点和诊断要点是剧烈的腹部绞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即症状与体征不符。

3.辅助检查——首选B 超。

(三)治疗原则——非手术——绝大多数。

(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才考虑。

)(1)解痉镇痛:普鲁苯辛、阿司匹林和食醋。

重者可注射阿托品、654-2,必要时可注射哌替啶。

(2)利胆驱虫:在症状缓解期进行——左旋咪唑等。

乌梅汤、硫酸镁。

(3)控制感染——氨基糖苷类和甲硝唑。

(4)ERCP:如蛔虫有部分留在胆道外——取石钳取出。

(四)护理措施1.评估疼痛发作情况,遵医嘱给解痉镇痛药物。

2.驱虫药应选择清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服用。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句话总结全部考点】:胆道蛔虫病的特点:剧烈的腹部纹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即症状与体征不符。

主要表现:突发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

驱虫最好在症状缓解期进行,可用左旋咪唑等,应于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

【历年高校护综真题已考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夏科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是急性胆管炎和肝外胆管结石的典型表现。

★★★★【中南大学2004年名词解释】2.Murphy征:检查者将左手压于病人右上肋缘下,嘱病人腹式呼吸,如出现突然吸气暂停称为Murphy征阳性。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A1型题:1、关于胆石症的叙述错误的是()A.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胆管结石B.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C.男性发病高于女性D.胆固醇结石主要发生于胆囊内E.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在胆管内2、普查和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A:X线平片B:B超C:CT D:MRI E:ERCP3、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常发生于()A:睡眠时B:剧烈运动时C:空腹时D:油腻餐后E:紧张工作时4、急性胆囊炎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若出现胆囊穿孔,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A: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B:药物止痛C:非药物止痛D:物理降温E:药物降温5、急性胆囊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A.胆囊管梗阻B.致病菌入侵C.创伤D.化学损伤E.胰液反流6、不符合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的是()A.起病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B.右上腹阵发性绞痛C.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D.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疸E.Murphy征阴性7、急性胆囊炎的护理措施不恰当的是()A.心理护理B.警惕感染性休克C.取平卧位,有腹膜炎者宜取半卧位D.给予吗啡止痛E.改善凝血机制8、胆道手术后,T管一般留置的时间是()A:5天B:7天C:14天D:20天E:24天9、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为腹痛、寒战高热和()A:呕吐B:腹泻C:黄疸D:腹水E:胸痛10、胆道手术患者在T管拔管前,下列哪项护理措施必不可少()A:无菌盐水冲洗B:B超C:抗生素D:试验性夹管1~2天E:检查血胆红素11、AOSC的临床表现为()A:Charcot三联征B:Reynolds五联征C:MODS D:Murphy征E:Mirizzi综合症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A:输血输液B:大量抗生素C:纠正酸中毒D:营养自持E:胆道减压手术13、Charcot三联征是指()A.腹痛、畏寒发热、呕吐B.腹痛、黄疸、胆囊肿大C.腹痛、寒战高热、黄疸D.腹痛、寒战高热、低血压E.腹痛、黄疸、休克14、T管拔管指征是()A.无引流液引出B.引流液颜色正常C.大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转D.黄疸逐日消退、无发热、腹痛E.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1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A.胆道肿瘤B.胆道蛔虫C.胆道结石D.胆道扭转E.胆道狭窄16、墨菲氏征阳性常见于()A.急性阑尾炎B.急性胆囊炎C.急性胆管炎D.急性胰腺炎E.急性胃肠炎17、急性重症胆管炎最常见的病因是()A.胆管结石B.胆管蛔虫C.胆管肿瘤D.胆道狭窄E.胆管畸形18、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A.增大腹腔B.减少局部出血C.减轻中毒反应D.减少静脉血回流E.减轻伤口缝合张力19、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原则是()A.抗感染B.内引流术+抗感染C.抗休克D.抗休克+胆总管切开引流E.胆囊造口+抗休克治疗20、关于T管的作用,不包括()A、引流胆汁B、引流残余结石C、引流血液D、引流造影剂E、减少副作用21、除哪项外均是T管拔管指征()A.术后12~14天B.黄疸消退C.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D.无胆汁引流出E.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22、关于T形管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妥善固定,保持通畅B.一般术后3~6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形管C.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D.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E.拔管后1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23、胆管结石患者腹痛性质是()A.持续性胀痛B.阵发性胀痛C.持续性绞痛D.阵发性刀割样绞痛E.阵发性烧灼痛24、胆管结石患者的热型是()A.弛张热B.稽留热C.不规则热D.间歇热E.回归热25、不符合胆管结石临床表现的是()A.腹部阵发性、刀割样绞痛B.体温可高达39~40℃,呈弛张热C.胆汁逆流入血,病人出现黄疸D.黄疸多呈间歇性和波动性变化E.常伴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呃逆、暖气等26、Reynolds五联征是在寒战高热、黄疸、腹痛的基础上加()A.休克、呕吐B.恶心、呕吐C.休克、神经精神症状D.腹胀、休克E.腹胀、神经精神症状2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措施不当的是()A.禁食B.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C.高热时物理降温D.胆绞痛发作时,按医嘱给予吗啡止痛E.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8、胆道手术后T形管引流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妥善固定T形管B.观察24小时胆汁引流量C.不通畅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D.置管7天可以拔管E.拔管前需试行夹管1-2天A2型题:29、患者男性,中午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放射至右肩部,伴有恶心、呕吐,皮肤轻度发黄。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手术非因蛔虫症故手术资料不要也罢)入院记录主诉:反复右上腹痛30余年,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伴有腰背部放射痛,疼痛剧烈,伴有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憋气等不适。

到博兴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胆道蛔虫”,给予输液治疗,治疗有效,腹痛缓解。

但之后仍反复发作右上腹痛,疼痛不重,无黄疸,无寒战高热,一般每年发作2~3次,口服消炎利胆片有效,一直未行系统诊治。

近半年来患者右上腹痛发作较前频繁,程度加重,半月前再次发作,伴高热,到博兴县人民医院就诊,仍诊断为“胆道蛔虫”,行输液治疗,腹痛缓解。

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转入我院。

患者平时进食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近半月未进食。

既往史:患者10年前摔倒致右前臂骨折,行夹板固定已痊愈,有冠心病病史5年,平时自行服药;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生活规律,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毒物接触史。

月经婚育史:月经15,2-4天/28-30天,绝经年龄不详,月经规律,量中等,色鲜红,无痛经史。

适龄结婚,夫妻和睦,育2子3女,孩子及丈夫均健康。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无结核及肝炎患者,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7.2 ℃ P 78 次/分 R 18 次/分BP 133/96 mmHg 老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可;答语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无水肿及紫癜;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扪及肿大。

头颅形态正常,五官端正;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听力较差,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腔无异常分泌物,通气良好;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音对称,双侧触觉语颤对称,叩诊未及局部实变区,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7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预防并发症
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为什么需要护理?
提升生活质量
良好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通过适当的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 情。
为什么需要护理?
促进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中需包含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 。
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复发风险。
谢谢观看
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胆道蛔虫病?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需要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为什么需要护理?
什么是胆道蛔虫病?
什么是胆道蛔虫病?
定义
胆道蛔虫病是由于蛔虫感染导致的胆道疾病,主 要影响胆囊、胆管及肝脏。
这种病症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蛔虫通过 食物或水传播。
如何进行护理?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的舒适,提供适当的饮食和水分补充。 确保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食物。
如何进行护理?
监测病情
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干预。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可以通过倾听和提供相关知识来帮助患者。
此外,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的人群也更容易受到影 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卫生意识和消毒措施是高 风险因素。
家庭环境及社区卫生水平也会影响感染率。
谁会受到影响?
流行病学
在某些地区,这种疾病的流行率较高,尤其是在 发展中国家。
流行病学数据有助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稍增高,嗜酸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 白细胞计数稍增高,嗜酸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计数稍增高 2、对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考虑采用静脉胆道造影,观察胆总管 、对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考虑采用静脉胆道造影, 内有无条状充盈缺损,或应用十二指肠引流术采取胆液, 内有无条状充盈缺损,或应用十二指肠引流术采取胆液,来检查蛔 虫卵的存在,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虫卵的存在,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3、B超检查 胆总管下段可探及双管征,有助于诊断。 、 超检查 胆总管下段可探及双管征,有助于诊断。 4、内镜检查 发作时胃镜或十二指肠可发现露出肠腔蛔虫的尾部。 、 发作时胃镜或十二指肠可发现露出肠腔蛔虫的尾部。
疼痛 与蛔虫引起肠道、 与蛔虫引起肠道、胆道痉挛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知 知识缺乏:缺乏个人卫生、 识
六、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① ② ③ ④
减轻疼痛 观察驱虫药疗效及副作用 加强 营养 密切观察病情
(二 )健康教育
胆道蛔虫症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胆道蛔虫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 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 感染,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症。 多见于农村儿童和青壮年。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蛔虫喜碱、恶酸,有钻孔习性,当人体全身 及消化道功能紊乱、肠内环境不适宜蛔虫生 活时,如驱蛔不当、腹泻、饥饿、胃酸减低、 发热、饮食不节等因素,蛔虫受到激惹而异 常运动,上窜胆道。
四、治疗原则
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控制感染
1、阿托品,异丙嗪 m 或静滴。 、阿托品, 或静滴。 2、口服驱虫药:阿苯咪唑或甲苯达唑 。 、口服驱虫药: 3、发热者应用抗感染药。 、发热者应用抗感染药。
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 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者应手术治疗
五、常用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蛔 虫 进 入 胆 道
→机械刺激→ Oddi括约肌痉挛收缩 →胆绞痛 括约肌痉挛收缩 → → → →

→ →胆 →

→胆
三、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评估
1.症状 症状 腹痛: 腹痛: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 部分患者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散。腹痛多为 阵发性、间歇性,疼痛间歇期可完全无任何 症状及体征,为本病特点之一。 恶心、 恶心、呕吐 全身症状: 当并发及急 全身症状:早期无明显发热,当并发 当并发 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时可有发冷、发热、 黄疸后期由于胆道感染,可引起发热、畏寒、 出汗等表现。如并发 如并发肝脓肿、膈下感染则出 如并发 现寒战高热,甚至中毒性休克。 2.体征 体征 仅于剑突下有轻微深压痛,无肌 卫。故剧烈上腹部疼痛而局部体征 轻微(征症不符),是诊断本病的 主要临床依据。 晚期出现肝、胆化脓性感染、腹 膜炎,可有腹膜刺激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