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阁夜》阅读训练及答案
阁夜阅读题及赏析

阁夜阅读题及赏析阁夜清梁佩兰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
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
群生静息鸿蒙①里,秋气森归耳目中。
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注:①鸿蒙,此处指朦胧的夜色。
(1)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写画面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清幽(1分)。
在夜色笼罩下,山谷本来幽黑难辨略显凄清,但慢慢地,点点星光衬出了它依稀的身影。
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闪烁,于是画面显出了与凄清不同的清幽。
〔2分)(2)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着到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1分)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1分),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2分)【解析】(1)试题分析: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临空,哀壑,我们可以想想幽静的山谷就在阁楼之下,山谷中有点点光亮,这光是月光,是星光,还是火光呢?这就是诗歌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了。
作者站在阁楼上向下看,这是俯视的角度,看到了山谷在下和星在底,那为什么星在底而不在天上呢?这就要从诗人所站的位置说起,诗人站在阁楼上向远处看,天上的星星就像是在山谷之中一样,所谓星垂平野阔,而不是山谷静立于星星之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我在黑夜之中能够保持清醒,等待在海门迎接初升的太阳。
而这里的'日初红,也是有象征意义的,指的是新的王朝的到来。
答案说: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看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此处的乐观积极倒也不能算错,但是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纯属无中生有,作者仅仅是表达别人都在蒙昧之中,而我能够窥见时代大趋势。
后面的怎么能看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和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更是无稽之谈,诗歌的颔联还说星在底和明河无影月临空,怎么到尾联突然天就亮了,太阳就升起来了?很显然,日初红并非真实的太阳升起,而是虚写,既是作者的想象之词,也是包含象征意义的用语。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第12课阁夜+Word版含答案.doc

第12课阁夜大凡爱国志士都是忧国忧民在先的。
屈原被放逐后仍然心系楚王,“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身居茅屋,心忧黎民,宁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纵观历史,从“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到解放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千百年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陶冶着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生生不息。
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
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雪霁.(jì)侪.辈(qí)天涯.(yá)悬崖.(yá)B.渔樵.(qiáo)挣.脱(zhènɡ)寂寥.(liáo)创.伤(chuānɡ)C.朔.漠(shuò)回溯.(sù)攻讦.(jué)囹圄.(wǔ)D.泾.渭分明(jìnɡ)发酵.(xiào)信笺.(jiān)角.色(jué)解析:A项,“侪”应读chái;C项,“圄”应读yǔ;D项,“泾”应读jīnɡ,“酵”应读jiào。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B.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C.三峡星河..影动摇星河:天上的群星D.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徒然、白白地解析:A项,“景”,同“影”,日光。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夷歌数.处起渔樵(数词,几,几个)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名词,数目,数量)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词,概率)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C.岁暮阴.阳催短景(名词,指晚上)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名词,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D.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形容词,阴冷)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副词,暗中,暗地里)解析:B项,“则胜负之数”的“数”为名词,命运。
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杜甫《阁夜》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原文】: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景:同“影”,日光。
②卧龙跃马: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凭借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左思《蜀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③漫:任凭,听任。
【翻译】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诗人从几个侧面抒写了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激越悲凉,感情真挚。
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
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
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唐诗直解》云:"光芒四射,令人不敢正视"。
《杜诗解》云:"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气百倍"。
《批点唐诗正声》云:"全首悲壮慷慨,无不适意。
中二联皆将明之景,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
次联哀乐皆眼前景,人亦难道。
结以忠逆同归自慰,然音节犹婉曲"。
《阁夜》杜甫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作者流浪到三峡附近,在冬日夜宿阁楼时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
B. 首句的“催”字写出冬天夜长昼短,光阴荏苒,岁月逼人,给人紧迫压抑之感。
C. 颔联写了三峡夜晚之景,两句均从侧面烘托出局势动荡战争频仍的时代气氛。
D. 本诗大开大合,气象雄盖宇宙,笔势沉郁精悍,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气概。
15.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风格,“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请结合诗的后两联谈谈“沉郁”的特点有怎样的表现。
【参考答案】14. C15. ①杜甫流落三峡,却心系战乱中的百姓,个人的悲痛源于对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
②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的情绪。
③相比现实生活中民不聊生,作者的寂寥孤独无足轻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
作答本类题型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
然后针对选项回到原诗句中去,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比较、辨析,需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
C项,“……从侧面烘托”错误。
颔联上句为正面描写。
故选C。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风格特点的鉴赏能力。
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理解题干中的“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确定答题区间为“后两联”,然后从内容、情感两方面分析其诗歌风格特点,注意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分点作答。
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写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
诗人心系为战乱所苦的百姓,对百姓苦难展现深沉的忧思。
“夷歌数处起渔樵”写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
诗人地处偏远的夔州“野哭”、“ 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阁夜》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

《阁夜》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阁夜》阅读答案与解析-杜甫阁夜①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②,天涯霜雪霁寒宵。
(完整版)杜甫《阁夜》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阁夜》阅读答案附赏析时间:2014-09—28海博网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吐蕃入侵.李白、严威、高適等人均先后去世。
②跃马:指公孙述,自立为天子。
①景:同“影”,日光.②卧龙跃马: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凭借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
左思《蜀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③漫:任凭,听任。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C.“鼓角”是军中服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
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D.作者深夜不寐,听到野外传来众多家庭的哀哭声,也听到几处渔人樵夫唱起少数民族的歌谣。
E.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②这首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两句,与《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诗的颔联,而且写到了江水和夜景。
它们在意境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试作分析。
(4分)参考答案:①AD(B项,“霁"指雨雪停止,云雾散开,天色放晴。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天涯”是作者所处之地.C项,“五更"不是“五遍”,是接近天明的意思。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E项,“人事"是亲朋的存亡情况,“音书"是消息和书信.消息和书信断绝,只好任凭寂寞孤独。
(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两项得3分)②(示例)相似之处:“三峡"、“星河”、“平野“大江”都是辽阔、浩荡的意象,这两联都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
《阁夜》练习答案

阁夜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雪霁(jì)侪辈(qí) 天涯(yá) 悬崖(yá)B. 渔樵(qiáo)挣脱(zhènɡ) 寂寥(liáo)创伤(chuānɡ)C. 朔漠(shuò) 回溯(sù) 攻讦(jié) 囹圄(wǔ)D. 发酵(xiào) 信笺(jiān)角色(jué)泾渭分明(jìnɡ)【答案】B【解析】A项,“侪辈”中的“侪”应读“chái”;C项,“囹圄”中的“圄”应读“yǔ”;D项,“发酵”中的“酵”应读“jiào”,“泾渭分明”中的“泾”应读“jīnɡ”。
2、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
B. 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
C. 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徒然,白白地。
D. 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答案】A【解析】A项,“岁暮阴阳催短景”中“景”的意思是“日光”。
3、下列对《阁夜》一诗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和典故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五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段,夜里的每个时段被称为“更”。
五更在寅时,相当于现在3—5点,这时鸡打鸣,人逐渐从睡梦中清醒,迎接新的一天。
B. 鼓角:战鼓和号角,二者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C. 夷歌: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为“夷”,也泛称周边的民族为“夷”。
诗中的“夷歌”指的是当时东方民族的歌谣。
D. 卧龙:比喻隐居尚未显露才能的人,诗中指诸葛亮。
杜甫常借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C.诗中的“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时间,渲染环境,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的基调。
人教版初中语文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1.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岁暮时节,在远离家乡的偏远的夔州,霜雪彻夜飘飞,寒气逼人。
B.颔联:拂晓时分,听到军中悲壮的鼓角声,看到峡江中星河的倒影随波摇动。
C.颈联:征战的消息引起千家恸哭,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D.尾联: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都终归于黄土,我的寂寞苦闷又算得了什么呢?
12.杜诗用字凝练,请赏析首联中的“催”字。
(3分)
13.这首诗非为一时一事所作,而是诗人饱经沧桑之后,把多种悲慨集于笔端。
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诗人有哪些悲慨?(4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1. A(3分)
12. 答案示例:
催,催促。
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晖。
一个“催”字,既是写景,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又有人生感受,诗人被光阴催促着到了暮年,写出了光阴荏苒、来日无多的紧迫感。
(3分。
解字或解句,1分;分析,2分。
)
13. 答案示例:
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孤寂;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4分。
答出四点即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9分)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14.下列对于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的。
此时作者的好友李白、高适等相继离世,并且各
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作者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心情。
体味百姓疾苦,心情异常沉重。
B.首句点明冬夜寒怆,写出“日短”之冬日景象。
“催”字既写出了夜长昼短的冬日景象,而且写出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岁月逼人的感慨与无奈,也有对人世无常、朋友离世的缅
怀追忆。
C.颔联承接首句而来,描写夜间晴朗的夜空鼓角格外响亮却带了些悲凉。
“星河”一词写出了天上星星在三峡中投下影子时的壮美景象,表达作者对三峡美景的赞叹,但又蕴含悲壮深沉的情怀。
D.颈联以声写情,实写千家万户听到征战之声后的悲惨景象,鱼子樵夫不时传来阵阵少数民族的歌谣。
“数处”强调不止一处,突出百姓境况之凄惨,这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15.本诗尾联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试品析尾联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心境的异同。
(6分)
参考答案:
14.(3分)C(“星河”指的是银河,而不是“星星在三峡中投下影子时的壮美景象”)
15.(6分)都有舍己为人的胸怀(1分),《茅屋》中反映的是为了天下士人甘愿自己受冻的慷慨大义,本诗反映的是在国家危难面前自己与家人分别等痛苦就可以抛却了的牺牲精神(2分)不同的是《茅屋》是自己一贫如洗而受孩童欺凌的无可奈何,本诗是国家危难关头作者的忧国忧民,内心沉痛。
(3分)
评分标准:同的总结1分,分述各1分,不同2点总3分,少1点扣2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