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教案
六年级毛笔字写字指导教案

六年级毛笔字写字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毛笔的基本用法和书写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毛笔字,提高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毛笔的基本用法: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掌握毛笔的蘸墨、运笔、收笔等基本技巧。
2. 汉字基本结构:了解汉字的笔画顺序、结构规律,掌握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3. 字体特点:学习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字体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毛笔的基本用法,写出规范、漂亮的汉字。
2. 教学难点:汉字的结构规律,不同字体的书写技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毛笔的用法和书写技巧。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汉字的结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领。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毛笔字的书写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毛笔字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毛笔的基本用法,示范书写技巧。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毛笔字的书写方法。
4. 讲解汉字结构规律:教师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领。
5.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书写不同结构的汉字。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继续练习毛笔字。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古代书法家:向学生介绍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古代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和书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书法作品:组织学生欣赏古代书法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程度和书写进步。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成果,评估他们的书写水平。
3. 定期测试:定期举行毛笔字书写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反思课堂教学,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书法培训班毛笔字教案大全

书法培训班毛笔字教案大全教案标题:书法培训班毛笔字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了解毛笔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毛笔字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毛笔字书写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毛笔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
2. 毛笔字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
3. 不同字体的毛笔字书写技巧。
4. 毛笔字的艺术表达和创作。
教学步骤:第一课:毛笔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1. 引入:通过展示毛笔字的美丽作品,激发学生对毛笔字的兴趣。
2. 讲解毛笔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等。
3. 演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第二课:毛笔字的基本规范和写作方法1. 复习上节课的笔画构造,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
2. 讲解毛笔字的基本规范,包括字形大小、字间距、笔画顺序等。
3. 演示正确的写字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课:不同字体的毛笔字书写技巧1. 引入不同字体的毛笔字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字体的魅力。
2. 讲解不同字体的特点和书写技巧,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3. 演示不同字体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
第四课:毛笔字的艺术表达和创作1. 分享一些优秀的毛笔字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引导学生进行毛笔字的艺术表达,如情感表达、意境描绘等。
3. 鼓励学生进行毛笔字的创作,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毛笔字基本构造和笔画的掌握情况。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毛笔字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3. 阶段性考核:定期进行阶段性考核,检验学生对毛笔字书写技巧和艺术表达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毛笔字书法教材和练习册。
2. 毛笔、宣纸、砚台等书法工具。
3. 毛笔字书法作品集和艺术欣赏资料。
教学延伸:1. 参观书法展览或邀请书法名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和自信心。
3. 鼓励学生进行毛笔字的创新实践,如设计书法字体、制作书法作品等。
六年级毛笔字写字指导教案

六年级毛笔字写字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毛笔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执笔、运笔,书写出流畅的毛笔字。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笔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毛笔字的书写规范性。
3. 通过毛笔字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毛笔的基本使用方法:执笔、运笔、收笔。
2. 汉字的基本结构:横、竖、撇、捺、折等。
3. 常用笔画和笔顺。
4. 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5. 欣赏和分析经典毛笔字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毛笔的基本使用方法,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
2. 难点:书写姿势的规范性,以及对经典毛笔字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写工具。
2. 经典毛笔字作品示例。
3. PPT或黑板等展示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经典毛笔字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论,激发学生对毛笔字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毛笔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执笔、运笔、收笔等,并示范书写。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手法上的错误。
4. 讲解: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常用的笔画和笔顺。
5.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汉字,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毛笔字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毛笔字书写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练习。
9.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的重要性。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书写姿势的规范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规范、字形准确性等。
3. 作品展示:定期组织学生的毛笔字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毛笔字教案

毛笔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毛笔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知识和书写技巧。
2.培养学生对毛笔字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书写质量。
二、教学内容1.毛笔字的起源和发展2.毛笔字的基本知识3.毛笔字的书写技巧4.毛笔字的书写练习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毛笔字的起源和发展,毛笔字的基本知识和书写技巧。
2.示范法:示范毛笔字的书写技巧,让学生模仿练习。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进步。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秀的毛笔字作品,让学生感受毛笔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毛笔字的起源和发展毛笔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甲骨文,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发展阶段。
毛笔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艺术之魂”。
3.讲解毛笔字的基本知识毛笔字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书写材料是宣纸。
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等,笔画的变化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字体和风格。
毛笔字的书写姿势有坐姿和立姿两种,书写时要保持身体的放松和呼吸的平稳。
4.讲解毛笔字的书写技巧毛笔字的书写技巧包括笔画的起笔、转笔、收笔等,要注意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等变化。
毛笔字的书写速度要适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保持笔画的流畅和自然。
5.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让学生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从基本的笔画开始,逐步过渡到字、词、句的书写。
教师要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6.进行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毛笔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
7.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毛笔字的书写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笔画的规范、字形的准确、书写的流畅等方面。
毛笔字作品简单幼儿园教案

毛笔字作品简单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字的基本知识
2.能够写出简单的毛笔字作品
教学准备
1.毛笔
2.毛笔字纸
3.墨汁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毛笔字
老师向幼儿们讲解毛笔字的历史和起源,以及毛笔字的基本知识。
引导幼儿们
观察毛笔,了解毛笔的形状、用途和特点。
同时,播放一些毛笔字的视频,帮助幼儿们理解毛笔字的美妙之处。
第二步:练习毛笔字基本笔画
让幼儿们用毛笔和墨汁来模拟基本笔画。
老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如:“这个笔画是一个横,它由两个起笔组成”、“这个笔画是一个撇,它由一个起笔和
一下划组成”。
这样让幼儿们更容易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笔画,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第三步:教学写简单的毛笔字作品
在学习基本笔画后,让幼儿们动手写简单的字,如“一”,“二”,“人”等。
让幼儿们先模仿老师的字,逐渐掌握毛笔字的要领。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逐一指导每位幼儿的手势和技巧,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
第四步:创作自己的毛笔字作品
在学会基本的毛笔字后,让幼儿们自由创作自己的毛笔字作品。
这里可以让幼
儿们写自己名字的毛笔字,或者一些简单的词语。
同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柳公权的《欧阳询行书谱》和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等名作给幼儿们欣赏,以激发幼儿们的创作灵感。
教学小结
毛笔字不仅有作为艺术的价值,在教学上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毛笔字,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的提升。
美术教案-毛笔字

美术教案-毛笔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毛笔书写字。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毛笔字的书写技巧。
教学重点:1.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毛笔书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毛笔字书写质量。
教学准备:1. 毛笔和墨汁。
2. 毛笔字的范例作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毛笔书写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错误。
2. 提问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毛笔字书写技巧。
Step 2:介绍毛笔字的规范写法1. 展示毛笔字的范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解释毛笔字的规范写法,包括笔画的起始和结束位置,笔画的厚度和长度等。
3. 示范正确的毛笔字书写方法,通过慢速书写展示每个笔画的写法和顺序。
4. 强调重要的毛笔字书写技巧,比如用力和用笔的角度。
Step 3:练习1.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毛笔字练习,包括基本的笔画和常见的字。
2. 指导学生逐渐提高书写质量,包括字形的规整和笔画的连贯。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进步和困难,互相帮助。
Step 4:展示和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毛笔字作品,与其他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鼓励学生用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提高毛笔字的书写质量。
Step 5:总结和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毛笔字书写技巧和方法。
2.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制定进一步提高的计划。
教学扩展:1. 给学生布置毛笔字作业,要求他们在家里继续练习并提交作品。
2. 鼓励学生参加毛笔字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进步。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书写的规范程度和书写速度。
2. 评价学生在展示作品中的毛笔字书写质量和创意。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级上册毛笔字教案

五级上册毛笔字教案第一章:毛笔字的书写工具与姿势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毛笔字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墨、纸、砚等。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1.2 教学内容介绍毛笔字的书写工具及其特点。
演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毛笔字的书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第二章:基本笔画的学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等。
培养学生对基本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用笔方法的掌握。
2.2 教学内容介绍毛笔字的基本笔画及其书写特点。
讲解基本笔画的书写顺序和用笔方法。
2.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基本笔画的书写,并讲解用笔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笔画,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三章:简单汉字的书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汉字,掌握笔画的组合和结构。
培养学生的字形意识和空间感。
3.2 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汉字进行书写练习。
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的组合。
3.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书写简单的汉字,并讲解笔画组合和结构。
学生进行实际书写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第四章:书法作品的设计与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作品的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字体选择等。
培养学生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书法作品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实践。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书法作品的设计原则,并展示一些优秀作品。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五章:毛笔字的鉴赏与欣赏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毛笔字的审美标准,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毛笔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毛笔字的审美标准,包括笔力、墨色、结构等。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毛笔字作品。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毛笔字的审美标准,并展示一些优秀作品。
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毛笔字入门教案(共1)(2024)

转折是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 笔技法。一般分为圆转和方折两 种。圆转多用于草书中,方折则 多用于楷、隶、行书中。
9
藏锋与露锋用笔
藏锋用笔
藏锋起笔时,笔锋从相反方向逆入着纸,随即转锋行笔,使笔毫平铺纸上,而 令笔身端直;或略作顿挫,以调整笔锋指向后顺势行笔。
露锋用笔
露锋起笔时,顺笔而入,笔锋外露,或轻或重,灵活多变。露锋的取势在于直 率、方整和精神外耀。
协调。
2024/1/27
右偏旁
如立刀旁、反文旁等,要注意 与左半部分的呼应和平衡。
字头
包括草字头、竹字头等,书写 时要考虑与下半部分的搭配和 整体效果。
字底
如心字底、四点底等,要注意 与上半部分的协调和平衡。
17
汉字的间架结构原则
平衡对称
汉字的结构要平衡对称,左右或 上下部分要相互呼应,保持整体
稳定。
• 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 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 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 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2024/1/27
12
点、提、钩、折的书写
• 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 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左 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竖点,实际上是右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 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 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笔执笔方法1.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是: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1、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
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
使之松紧适度。
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
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稳定。
”2、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
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
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3、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
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4、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
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
因为管直则锋正,这于运腕、掌声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
5、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
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写字姿势1.身手头足均正,平衡为要。
使心运臂、运腕、经指及于毫端成为一体,灵活自然为上。
2.心态要轻松、自然、舒适,才能持久,精神要专注。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
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纸;并有安定平衡的作用。
4.笔管略向右内倾无妨,但不可过于偏斜;致运笔时,易成偏锋。
5.执笔高低,握笔方式,或站或,坐书体或草或楷,态度都不尽然相同,但原则上是稳定灵活的。
执笔高,运行方便灵活,利于表现流畅;执笔低,利于表现沉稳雄强。
字大宜站,字小宜坐。
6.写小字用枕腕法(2寸以下),写中字用提腕法(3寸4寸),写大字(4寸以上)或行草用悬腕法。
基本笔划之介绍(八种)1.点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
下笔峻落,侧于一方,势足而收笔。
2.横横划又称「勒」。
勒笔劲涩,亡其流滑。
逆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竖划又称「努」。
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
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4.撇长撇又称「掠」。
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稳之病。
短撇又称「啄」。
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
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捺划又称「磔」。
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
6.挑挑划又称「策」。
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钩划,贵紧而圆。
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
驻锋而后钩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8.厥厥划又称「趯」。
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一、永字八法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唐代僧智永提出)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努,竖为努,用力也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掠,左下为掠,如篦之掠发啄,右上为啄如鸟之啄物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一、横的写法1、长横⏹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6、顿笔向右下回锋2、短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6、提笔回锋收笔3、凸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4、细腰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5、左尖横⏹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6、右尖横⏹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1、向左逆锋起笔⏹2、折锋右下顿笔⏹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二、竖1、垂露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6、回锋向上收笔2、悬针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4、左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5、细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5、向右下稍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6、粗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5、向右下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7、上尖竖⏹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5、向右下轻顿⏹6、回锋向上收笔8、竖弯⏹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5、底端处向右圆转⏹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三、点1、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2、下点(杏仁点)⏹1、逆锋向上起笔⏹2、折笔向左下稍顿⏹3、转笔向右下稍驻⏹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3、左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5、向右上出锋4、右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5、右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6、左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7、左下点⏹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8、右下点⏹1、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四、撇1、竖弧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2、细腰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3、兰叶撇⏹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2、边行笔边按笔⏹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笔端。
4、弯头撇⏹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5、弧钩撇⏹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6、长曲撇⏹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2、起笔写横⏹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7、短曲撇⏹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2、起笔写短横⏹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4、然后行笔写撇五、捺柳公权的笔法欧阳询的笔法1、直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2、弧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3、方头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4、长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5、尖头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6、短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7、反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8、曲反捺⏹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2、先逆锋写撇⏹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4、角度应大于90度六、钩1、竖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
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2、弯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
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3、横折钩⏹1、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竖钩⏹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4、横折弯钩⏹1、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弯钩⏹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5、横折斜钩⏹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6、竖钩(向右)⏹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8、浮鹅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4、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出锋9、卧钩⏹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10、右弯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1、右向挑⏹1、左下方逆锋起笔⏹2、右下顿笔⏹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2、上向挑⏹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挑出,力至笔端八、折⏹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突。
⏹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
“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
“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
1、横折斜⏹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2、横折折撇⏹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3、横折撇弯钩⏹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上挑横⏹2、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撇⏹3、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4、撇折提⏹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写提,力至笔端笔画的应用⏹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