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2 巧妙的结构》教案_4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2 巧妙的结构》教案_13

巧妙的结构(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能观察分析出各种建筑物结构的特点。
2、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3、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用具:PPT、教科书四、教学时间:一课时(常见建筑物的结构)五、教学过程:㈠、导入:1、复习上一节不同风格的房子,出示幻灯片6张,分别是傣家竹楼、四川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伊斯兰特色的房屋、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请学生说出这些不同风格房屋的名称。
2、师小结:这些不同风格的房屋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结构比较简单,有的结构比较复杂。
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筑物的巧妙地结构。
3、板书课题. 2、巧妙的结构(板书)㈡、学习新课:▲常见建筑物的结构1、引入。
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⑴、师出示几幅典型建筑物的幻灯片,如赵州桥、球形结构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让学生观察这些建筑物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赵州桥—拱形结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泰姬·马哈尔陵--圆屋顶结构,埃菲尔铁塔、大厦大楼—框架结构,三峡大坝、纪念碑—实心结构,金字塔—三角结构,独山隧道—柱型结构、悉尼歌剧院、香港国际会展中心—薄壳结构)⑵、在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结构的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2、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
(I)教师提出活动的任务通过观察幻灯片建筑物的图片,观察它们什么形状和结构的;(2)学生分组观察建筑物的图片,并小组谈论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用幻灯展示各组典型的建筑物图片,鼓励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强调某些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如赵州桥是拱形结构.美国佛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是球形结构,泰姬·马哈尔陵是圆屋顶结构,英吉利海峡地下隧道是柱形结构,金字塔是三角结构,埃菲尔铁塔是框架结构。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2 巧妙的结构》教案_4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思想:在学生认识了房屋的产生、外形和功能、结构与层次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房屋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培养学生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讲述: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2.板书课题:巧妙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1.讲述: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
2.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发言。
4.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
5.讲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6.分组讨论并填图。
7.汇报讨论结果。
8.讲述: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第二课巧妙的结构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常见的建筑教学目标:1、能力:能收集有关房屋建筑的资料;能根据资料分析不同地区房屋的外行、材料和功能的不同;能根据一定标准给建筑进行分类。
2、知识:对建筑发展史有一个简要的认知;了解不同地区房屋建筑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劳动人民在建筑中融入的汗水和智慧,以及科技对建筑发展的推进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房屋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能分析不同地区房屋的外形、材料和功能的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房屋、建筑的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房屋、建筑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收集有关房屋建筑的资料;能根据资料分析不同地区房屋的外行、材料和功能的不同;能根据一定标准给建筑进行分类。
2、对建筑发展史有一个简要的认知3、感受劳动人民在建筑中融入的汗水和智慧,以及科技对建筑发展的推进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课件出示组图(不同时期的房屋)。
学生:欣赏。
老师: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房屋)关于房屋,你知道哪些?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扳谈。
活动XXX的变化老师:课件出示刚才所有的图片。
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的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学生: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老师:提问:从古至今房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讨论;整理资料,填写记录表。
汇报交流。
结论:人们的糊口需要、科学手艺的发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收集有关衡宇建筑的资料;能按照资料分析不同地域衡宇的外行、资料和功能的不同;能按照肯定尺度给建筑进行分类。
2、了解不同地域衡宇建筑的特点。
3、感受劳动人民在建筑中融入的汗水和智慧,以及科技对建筑发展的推进作用。
教学进程:活动不同风格的房屋[不同点]老师:课件出示不同风格的房屋图片。
这些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2 巧妙的结构》教案_19

(此时出示如:长城、泰姬陵、金字塔、雅典神庙、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师生互动说出建筑物的名称和结构)
师:这些建筑物都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了,经受过常年的风吹,水冲、地震、雷击等力的作用都没有倒塌,这说明它们都很稳固,很结实。
……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每座建筑物所特有的结构可能就是它们长久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建筑物体结构与受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评:科学探究始于问题,问题的提出基于一定的科学事实。王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组古老的建筑物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建筑物的古老和它们的特殊结构;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使这些古老建筑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相互质疑过程中形成本课要研究的问题。该问题的形成是在学生分析思考,判断推测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
师:是的,前几天春游我们正是“赏梨花,游古桥”呢!那么,关于赵州桥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1:赵州桥是拱形桥,整个桥没有一个桥墩;
生2:赵州桥上除了有一个大拱,两边还有各两个小拱;
生3:赵州桥是现存全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它已经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诱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建筑物会长久稳固的存在呢?
学生讨论后进行交流。
生:①我们认为是与建筑的材料有关,比如:金字塔,它是用巨石建的,所以很结实。
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狮身人面像也是巨石建造的,它就不完整了,所以我认为和建筑物的外形有关。
③我看过的资料上说狮身人面像是被拿破仑命人用炮轰坏的,所以我认为建筑物是不是稳固与人类是否破坏有关。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2 巧妙的结构》教案_11

第二课、巧妙的结构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2.学习在实验中运用对比的方法。
3.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4.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了解仿生建筑。
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结构与力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学生实验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材料引入: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不同建筑物的结构。
那么像赵州桥等这样的建筑为什么历经千年的风雨、地震、战乱而仍然屹立于洨河之上?这与它的结构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出示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有特色的建筑的图片。
1.提问:A.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B.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C.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2.方法指导:几个实验项目中同学们可任意选择一个实验进行研究(一个小组合作一个项目)。
同学门可采取对比的方法,比如三角形结构能否承受更大的力量,可以和四边形等结构进行推拉对比的思路进行探究。
3、探究步骤:(1)根据实验材料交流、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2)将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模型进行实验(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4)分组展示。
4、教师总结。
5.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联系实际分析赵州桥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二、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大家看看书上第11页的几幅图片:1.描述图中各种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2、看看这些生物的结构与建筑物有哪些相似之处三、阅读科学在线:思考:想一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仿生建筑?小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发扬探索精神,多观察、多思考,你们将来也能成为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第二课、巧妙的结构空心结构:承受更大的力量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拱形结构:支撑力强。
仿生建筑。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2《巧妙结构》教案1翼教版

2.奇妙的构造教课方案思想:在学生认识了房子的产生、外形和功能、构造与层次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指引学生认识房子的内部构造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筑物中力与构造的关系。
经过活动,指引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中某些构造的奇美,培育学生定性或定量地研究力与构造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课目的:一、科学研究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构造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构造的角度剖析出增添建筑物蒙受力的道理。
4.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到各样奇妙自然的构造。
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剖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构造有哪些基本种类。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构造与功能相适应。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剖析出各样建筑构造与哪些自然构造有相像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勇敢设计。
教课要点和难点:培育学生经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研究力与构造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课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联合的互动教课法。
教课媒体:多媒体设施,各样建筑的图片。
课时建议: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课11.叙述:各样建筑物都有必定的构造,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构造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2.板书课题:奇妙的构造。
(二)新课教课◆活动1:常有建筑物的构造1.叙述:上节课部署了查找对于建筑物构造的资料的作业,此刻全班分组议论,察看我们四周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构造。
2.报告议论结果。
3.教师总结讲话。
4.全班一同议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构造。
5.叙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构造,大家还可以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6.分组议论并填图。
7.报告议论结果。
8.叙述:想想你还可以拟订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报告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构造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第二课奇妙的构造赵州桥:拱形构造。
美国佛罗里达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构造。
泰姬·马哈尔陵:圆屋顶构造。
冀人版(2024秋)科学六年级下册5.17《建筑物的结构》教案

冀人版(2024秋)科学六年级下册5.17《建筑物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冀人版(2024秋)科学六年级下册第5章的第17节《建筑物的结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基、墙体、屋顶等部分;2. 探究不同结构对于建筑物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影响;3. 学习建筑物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建筑学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对于建筑物结构的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如下:1.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与实践能力:在学习建筑物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探究和设计,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相互沟通、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4.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建筑物结构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逻辑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建筑物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识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建筑物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6.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1)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基、墙体、屋顶等部分。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受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墙体起到承重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屋顶则是建筑物的覆盖部分,起到防水、防风、保暖等作用。
(2)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与承重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探究不同结构对于建筑物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了解梁、柱、墙等结构在建筑物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结构对于建筑物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的影响。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教案2(2023春)

第五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17.建筑物的结构【教材分析】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目的是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及在自然界中类似的原型。
活动2“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受力的关系”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应用与拓展“制作仿生建筑手抄报”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来认识仿生建筑的类型,体验仿生建筑与原型之间的关系,感受仿生建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材料、新的方法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受力大小关系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证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
本课重点是建筑物结构与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从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4.能说出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物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2.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实践]1.能从建筑物结构与受力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设计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受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建筑物结构与受力的信息。
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态度责任]1.能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受力大小的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大家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师准备】A4纸、小木棍、皮筋、建筑物形状与结构的课件等。
【学生准备】尺子、鸡蛋、棋子若干、《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同学们,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
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5、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6、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7、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8、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
9、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二、教学准备
微机室、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教具、鸡蛋、贝壳、细铁管、铁棍、小木棒100根、橡皮筋、16开白纸。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在我们学校操场南面的杨树上有一个喜鹊窝,据门卫老爷爷说,喜鹊窝非常结实,不管刮多大风,它都不会掉下来。
根据喜鹊窝的结构,我国建成了一个奇妙的建筑——鸟巢。
出示课件“鸟
巢”,它的结构非常巧妙。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建筑物巧妙的结构。
板书课题。
2、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1)师生交流:说一说我们学校周围建筑物或你看到的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不要求使用科学术语),教师补充开发区的一些特殊建筑:手机信号塔、大学城的凯旋门、中国银行圆形屋顶、塔吊等。
(2)出示课件“建筑结构、筒体结构……折板结构”讲授建筑物的结构
教师强调建筑结构不止这些。
(3)根据建筑结构对学校周围建筑物或你看到的建筑物进行分类。
3、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1)、选择课本中一个或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2)将自己的研究方案和结果与同学交流。
(3)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4)出示课件“汶川地震、汶川可怜的孩子”
(5)出示课件“血的事实告诉我们,校舍的建筑结构形式再也不能采用砖混结构”
4、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1)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的物体的结构非常巧妙,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2)阅读课本第11页内容;
(3)思考交流周围物体的巧妙结构;
(4)讨论交流建筑物的结构与这些物体的结构有哪些相似之处?举出实例并加以分析。
(5)学习科学在线“仿生建筑”;
(6)在百度中搜索“仿生建筑”资料;
(7)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做一名小小仿生建筑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