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制图
矿井地质制图PPT课件

选择填图区内典型、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剖面,进行详细测量和研究。按照一 定的比例尺,确定观测路线、观测点距,对露头进行观察、描述,把地质界线(地 层界线、构造线)填绘到图上。
第2页/共86页
(二)利用地质平面图编制地形地质图
已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质剖面 1、绘制经纬网格线 2、投放勘探工程:按钻孔、探井等工程点坐标值,放到相应的平面位置上,其中 同一条直线各工程点的连线—勘探线 3、投放地质点 4、分析连线
布置的底图。
第21页/共86页
二、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1、水平岩层地区 • (1)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 A、剖面尽可能切穿各时代的地层。 • B、剖面尽可能切穿区内最高、最低点,表现区内的地形特征。
第22页/共86页
(2)剖面图的编制:
• A、在地形图上标出剖面位置,在剖面图纸上画一条水平基线,
第5页/共86页
• (5)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及地形坡度: • A、地形坡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岩层厚度成正比。 • B、岩层厚度一定,露头宽度与地形坡角大小成反比,当坡角等于90°时
(陡壁处),岩层的顶底界线重合,露头宽度为0。
第6页/共86页
2、单斜岩层的露头宽度
露头宽度:岩层在地表出露宽度的水平投影。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量
2、生产矿井: 所有煤量为计算期末的煤量。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1、三量可采期限规定: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1年 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4—6月。
第11页/共86页
(二)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新老地层对称分布并且岩层产状有规律地变化,可判断有褶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厚度 岩性描述
1 14
备注
25
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界 系统
组
段
代 号
柱状图
厚度 (m)
岩性描述
二 叠
下
山 西
系统 组
P2s
底部为褐灰厚-中厚层状岩屑石英 60 杂砂岩,向上为粉砂岩、砂质泥岩、
泥岩和煤。
上
上太
古 生 界
石统 炭
原 组
系
中
本 溪
统组
下部为石英砂岩、砂岩、煤层,中
C3t
部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
铁路城市等; • ⑦图名、图例、比例尺等。
• 7、地层标准着色(DZ/T0179-1997,色谱)
➢ 第四系,601~640号色谱; ➢ 侏罗系,699~738号色谱; ➢ 三叠系,743~784号色谱; ➢ 二叠系,789~820号色谱; ➢ 石炭系,825~855号色谱; ➢ 泥盆系,860~907号色谱; ➢ 志留系,912~951号色谱;
5.6cm
图名 单位 组别 制图 清绘 审核 指导老师
巢湖北部狮子口实测地质剖面图 0.8cm
第3小组
图号 比例尺 资料来源 日期
Ⅰ
1:1000 实测 2009-09-12
2.5cm
3.5cm 12cm
2.5cm
3.5cm
实测地质剖面图
100°
导线平面图
0 43°1 2
D2
3 40°
4 5
45° 6
• 3、实测地层柱状图的画法
• (1)岩层厚度的计算和整理
公式:h=L(sin·cos·sin±sin·cos)
当导线前进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即90>->270: h=L[sin·cos+sin·cos·cos(-)]
6+矿井地质制图

置F1和煤层产状158°∠30°(倾向、倾角)、断层产状 202°∠45°,以及垂直断层走向方向落差为X=17m,要求根 据测定的产状作断煤交线,并推测-200m水平见断层的位置。 ⑪ 画出-200煤层及断层等高线; ⑫ 根据断层落差求出断层水平断距; ⑬ 画出上下盘断煤交线; -150 ⑭ 画出下盘-150m及-200m高程线。
2.2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方法……1
2.2 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方法…2
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煤交线的绘制
剖面法
2.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中断煤交线的绘制
断层面等高线法
已知:在-150m煤层平巷中,实测正断层上盘煤层断失点的位
置F1和煤层产状150°∠30°(倾向、倾角)、断层产状 202°∠45°,以及地层断距为X=17m,要求根据测定的产状 作断煤交线,并推测-200m水平见断层的位置。 ⑪ 画出-200煤层及断层等高线; ⑫ 根据地层断距求出地层水平断距; ⑬ 画出上下盘断煤交线; ⑭ 画出下盘-150m及-200m高程线。
断 层 两 侧 煤 层 的 连 接
褶 曲水 转平 折切 端面 的图 绘上 制
四. 煤层立面投影图
煤层立面投影图简称立面图,是以竖直面为投影面的
煤层构造图,是急倾斜煤层矿井特有的必备图件。
4.1 煤层立面投影图的特点
在煤层立面投影图上,煤层走向线均为水平直线,不
能反映煤层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产状变化。
地层断距
剖面方向垂直地层走向
时,上、下盘中同一地 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H0) 。
水平地层断距 铅直地层断距
Hf
0 sin
H0 Hf sin
H0 Hg cos
MAPGIS地质制图用标准

三叠系上统铜川组
1225
三叠系中统铜川组
1227
三叠系下统铜川组
1229
钻孔抽水试验曲线型子图及用色标准
名称
图例
子图号
子图高
子图宽
颜色
注释宽
注释高
字体
水位
585
1.5
1.5
1
流量
206
1.5
1.5
1
稳定水位
586
2
2
1
稳定流量
587
2
2
1
图名
8
8
8
标尺注记
3
3
TIMES NEW ROMAM
文字说明
3
3
1
图例
4
4
1
图例说明
3
3
1
名称
图例
线型
颜色
线宽度
X参数
Y参数
辅助线型
静止水位线
2
1
0.2
10
10
18
连线
1
1
0.2
10
10
图框
1
1
0.8
10
10
责任栏
子图538
高70
宽120
子图540
高70
宽120
钻孔柱状图线型表及用色标准
名称
符号
线型
颜色
线宽
X系数
Y系数
辅助线型
辅助颜色
图框
1
1(K=100)
外框2.0内框0.1
253
0.3
20
20
0
0
陷落坑
42
253
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

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地质制图是一种地质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事务,旨在收集、组织、评估和绘制地质地貌信息。
地质制图能够提供有关活动构造、结构、火山、构造等地质地貌和矿物质的准确信息。
不同的地质制图方法可根据任务的复杂性和对象的细微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
首先,地质制图主要包括实地勘测和绘制设计两个步骤。
实地勘测是地质制图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包括直接观察和拍摄地质地貌,收集地质数据,如火山、构造、结构等,以及对地质样品进行实验检测,获取有关矿物质信息。
其次,完成实地勘测后,有关信息必须经过编辑和整理,以便便于绘制地质制图。
绘制设计的内容包括运用专业的绘图软件绘制地质地貌图像,使用地质符号和地质文字提供相应的解释,以及绘制地质制图等。
此外,地质制图也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横切面地质制图和竖切面地质制图。
前者是以横截面的形式制作的地质地貌图像,主要用于记录岩石的层理、岩性等资料;后者是以竖截面的形式制作的地质地貌图像,主要用于记录不同层段的地质结构和活动构造。
在地质制图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可以用来提高地质制图的精度和可靠性。
首先,地质勘探者在实地勘测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客观、严谨、细致地收集地质数据;其次,地质制图者应根据实地勘测结果,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精确的地质制图;最后,勘探者和地质制图者应该不断完善和更新地质地貌图像,改进既有的地质制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以上是地质制图过程和方法的基本概念。
地质制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事务,需要勘探者和制图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绘制出准确的地质制图,为科学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AutoCAD地质制图的比例尺设置

AutoCAD地质制图的比例尺设置比例尺通常指图上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之比,其表示方法主要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面积比例尺等。
地质图所表示内容的繁简程度与图件的比例尺有关。
一般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内容越概括,以突出总体规律或提供背景材料为主;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质图分为:小比例尺地质图、中比例尺地质图和大比例尺地质图,矿山地质图和大型工程地质图等常常采用大比例尺地质图。
手工绘图时,是在一定大小的图纸上(一般最大只能是 1 189 mm ×841 mm的0#图纸或加长图纸)按照一定比例尺来绘制各种地质图的,也就是说先确定比例,再按比例进行绘图。
在使用Aut oCAD绘制地质图时,也可以用类似手工制图方法,首先根据实际得到的工程测量数据,在Aut oCAD绘图系统中换算成实际图形的计算机表示,再根据实际情况,在图形上添加或者编辑各种图形要素,得到一幅综合地质图,然后再用绘图仪或者打印机将绘制好的地质图形打印出来,实现地质内容的图形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按比例绘制地质图” 工作方式。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用户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图形的编辑及整饰上,不够注重理解实际测量得到的数据与计算机图形的表示以及计算机图形表示与实际出图之间的关系,常不能精确有效地表示图形的比例尺问题。
使用Aut oCAD进行地质制图时,一般是在模型空间中进行的,那么Aut oCAD的比例如何确定? 这是困扰绝大多数人的一个问题。
我们经常听说的是“ 在Aut oCAD中按1∶1绘图” ,即绘图时采用以m为单位直接输入尺寸大小数据。
其实要弄清楚Aut oCAD的比例,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搞明白“ 绘图比例” 、“ 打印比例” 及“ 图纸比例” 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
1绘图比例首先,Aut oCAD使用的比例是“足尺比例” ,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大的坐标值,在Aut oCAD中都可以表示。
(完整)工程地质制图规定(CAD)

内容
实体线型
颜色
出图线宽
备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临时辅助线
Continue
白色(7)
不打印
地层
岩层界线
实测岩层界线
60
0.35
推测岩层界线
绿色(3)
0.25
岩层代号、产状及倾角
Continue
白色(7)
0。2
构造
Ⅲ级及以上结构面界线
ontinue
红色(1)
0.35
推测断层界线
Ⅲ级以下结构面界线
Continue
10
白色(7)
0.2
蚀变
蚀变界线
蚀变线
44
0。25
蚀变编号
Continue
白色(7)
0。2
勘探
钻孔、平硐及坑槽
勘探投影线
紫色(6)
0.25
Continue
编号等文字
Continue
白色(7)
0。2
工程
水工建筑物,正常蓄水位线
Continue
21
0。25
建筑物名称等文字
Continue
白色(7)
0。2
地形
地形线及地名
Continue
白色(7)
0.2
剖面
剖面线及编号
Continue
白色(7)
0.2
水文地质
地下水位线及极微透水线
Continue
青色(4)
0。25
文字
Continue
白色(7)
0.2
其它
图名、比例标尺、图框、标题栏等不属于以上图层的内容
Continue
白色(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 :城市、杉树、黄绵土等
定名量表可用于形象的、几何的和 组合的点状符号
定性关系 定名量表 无定量关系
2.顺序量表 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 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称为顺序量表。
如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
分级定性:大小、主次、新旧等
顺序量表
有等级,无数量 排序标志:(1)单因素或多因素: 河流长、宽 (2)定性:长年河、时令河 (3)某种数量关系:港口吞吐量大小
如:高程、河流长度等
将加工后数据表示于地图上
如:平均气温、人口密度等
(二)加工方法 1.平均值 (1)算术平均值:广泛使用
如:粮食亩产、人均收入、 人均占有耕地、多年平均气温等
x X n
i
(2)加权平均值:
如:用各乡平均亩产计算全县的平均亩产 等问题
a x X a
i i
i
其中:X: 平均值 xi:各乡平均亩产 ai: 各乡面积
2.比率: 指两个数之比。派生的定量数据。 (1)比率:两类物体或现象的数值之比。
如:牲猪的出栏头数和存栏头数之比
n x n
a
(同量纲的值)
b
(2)比例:某类物体或现象的数值与其总数 之比。
如:全年降水天数同全年天数之比
n x N
a
(3)百分比:将上述比例换算成百分率的形式 即为百分比。 3.密度:一种特殊的比率形式,通常指单位面 积内的平均值,反映离散现象的密集程 度。
§3.3
地图数据的加工
一、数据加工的类型 (一)加工类型 1. 把来源不同的数据换算为可比的数据
制图数据的预处理,将有差异的数据统一到同 一标准中,具有可比性。
2. 将统计数据加工成为派生的制图数据 根据地图上数据的性质,制图数据分为 实测数据 派生数据
实测数据直接表示于地图上
实测数据地图
派生数据地图
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河网密度: 千米/平方千米
推广: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病床数;
城市居民拥有的住房面积、绿地面积等
N D A
4.位能: 任何点的位能值都与相邻各点的数量 成正比,与其位置间的距离成反比.
多用于经济要素和人文要素制图
x p x D
i i
j
ij
其中: xij:每点上包含的X值 Dij: i和j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说明:任何一点的位能值是所有其他各点对该 点的影响之和.
第三讲 地图数据
§3.1 地理变量与制图数据
一、地理变量的基本类型 (一)基本概念
(1)地理变量: 地理现象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即构成地理 变量。 (2)制图数据 : 当地理变量用于制图时,这些变量就转化 成了制图数据。
制图:
地理变量
分类、分级处理
制图数据
符号化
地图符号
制图实质:研究表达各ຫໍສະໝຸດ 地理数据的符号例: 城市: A B C D E 货币量: 30 25 70 63 52(亿元) 距离: AB(80),AC(60),AD(120),AE(200)(KM) 则; Pa=32.26(亿元)
二、制图数据的分级 1. 分级数量确定 (1) 符号法分级 艺术符号: 3级 几何符号: 5-7级 线状符号: 3级 (2) 颜色分级 单色版: 5级 多色版: 7-8级
3.全国性指标图
如:山系图、河网密度图、居民地密度图等
4.国界(系列)图
如:系列国界标准样图
二、影象资料:大比例尺地图和更新地图的依据 1. 卫星像片 2. 航空像片:影象地图 3. 地面摄影像片
三、统计资料
年鉴
四、文字资料 1. 地理考察资料 2. 各种区划资料 3. 政府文告、报刊消息 4. 各种地理学文献
四种量表的精度顺序:
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比率量表
四种量表数据的转化:
比率量表 间隔量表 顺序量表 比率量表
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
§3.2 数据源
一、地图资料 1.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
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情况 鉴别其它地图质量 编图时的地理地图
2.各种专题地图
如:地质图、土壤图等
和图形在地 图上的位置。 (二)基本类型 1.按性质分为:
空间数据:构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形状、
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属性数据: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地理事物
的性质和特征。
2. 作为制图数据分 ①点位数据:以单独的位置存在的事物,在 地图上以点(坐标)来描述,称为点位数据
具体概念:
三角点、河流交叉点 抽象概念: 定位图表、居民地等
3.间隔量表: 给顺序量表赋予一定的量的概念,即利 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就成了间隔 量表。 间隔量表:顺序量表+距离(量的差别)
如:表示城市人口的顺序量表大、中、小 间隔量表为: 100万人以下 [100--200)万人 [200--300)万人 300万人以上
4.比率量表 一种完整的定量化方法,可描述客体的 绝对量。
2.标定分级界限的方法 左闭右开 右闭左开 3.分级系统的种类 (1)等间隔分级 (2)有系统地向量表高端变大或变小的间隔 分级 (3)按某种变量系统确定分级间隔
§3.4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一、图形数据: 1.基本概念: 用来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状、大 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的信息.又称空间数据 2.作用: -空间定位:确定位置 -空间量度:长度、面积、体积等 -空间结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聚合:空间数据与专题数据的结合
3.基本形式 -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
二、属性数据 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专题属性和质量描述等数据, 表示地理物体的本质特性.又称非空间数 据.
特点:定义地图要素. 如:河流的名称、性质等
形式:特征码--数字编码
三、地图数据的存储方式 1.全栅格矩阵式 2.行程格式 3.矢量格式
客观实体:
土石方、降水量等 抽象概念: 城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
二、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
将地理变量描述在地图上时,首先必须:
(1)确定位置
空间属性和序列
空间数据
(2)特征分类
将数据进一步划分
属性数据
1. 基本概念 按数据的不同精度程度将它们分成有序 排列的四种量表,称为量表系统。 (1)定名量表 在研究事物时只使用定性关系,这种类 型的关系称为定名量表数据。
②线性数据:以线状存在的事物,用坐标串来 描述,具有一维特征,称为线性数据。
客观实体: 道路、河流等
抽象概念
磁力线、风速、境界等
③面积数据:描述区域范围的数据,用封闭的 线性数据描述,具有二维特征。
客观实体: 湖泊、水库、森林等 视觉感受: 几何形、自由等
④体积数据:在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加上第三 维的值,有三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