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节---课时·知能·训练

合集下载

第6章---第4节

第6章---第4节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第四节 基本不等式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答案】
D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2.(2011· 陕西高考)设 0<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b A.a<b< ab< 2 a+b C.a< ab<b< 2 a+b B.a< ab< <b 2 a+b D. ab<a< <b 2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若将本例条件改为“a>0,b>0,c>0,且 a+b+c=1”,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x+5x+2 (1)本例(1)改为“若 x>-1, 试求函数 y= 的值域” x+1 3 4 (2)本例(2)中的条件改为 x>0, y>0, + =1, 且 试求 x+y 的最小值. x y x+5x+2 x+12+5x+1+4 【解】 (1)函数 y= = x+1 x+1 4 =(x+1)+ +5, x+1 ∵x>-1,∴x+1>0, 4 4 ∴x+1+ ≥2 x+1· =4, x+1 x+1 4 当且仅当 x+1= ,即 x=1 时取“=”, x+1 4 ∴y=(x+1)+ +5≥9, x+1 x+5x+2 ∴函数 y= 的最小值为 9. x+1

第9章---第2节

第9章---第2节

【解析】 用二分法原理求x2-2=0的解应用含有循环结构的程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序流程图.
【答案】 B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3.下列结构图中要素之间表示从属关系的是(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易错辨析之十八 工序流程图出现循环回路致误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某工厂加工某种零件有三道工序:粗加工、返修加工和精加 工.每道工序完成时,都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粗加工的合格品进入精 加工,不合格品进入返修加工,返修加工的合格品进入精加工,不合 格品为废品,用流程图表示该零件的加工过程.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第二节 流程图与结构图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错解】 工序流程图为: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错因分析:本题的解答过程中出现了循环回路现象,使工序 流程进入了“死循环”,不能正常运行.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防范措施:在绘制工序流程图时,一定不能出现几道工序首

第6章---第2节

第6章---第2节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ax2-2≥2x-ax(a>-2)”,又如何求解?
【解】 原不等式变形为 ax2+(a-2)x-2≥0, (1)当 a=0 时,x≤-1, 2 (2)当 a>0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a)(x+1)≥0, 2 2 ∵a>-1,∴x≥a或 x≤-1. 2 (3)当-2<a<0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a)(x+1)≤0 2 2 此时 <-1.∴ ≤x≤-1, a a 2 综上知,a=0 时,解集为{x|x≤-1};a>0 时,解集为{x|x≥ ,或 a 2 x≤-1};-2<a<0 时,解集为{x| ≤x≤-1}., a
B.(-2,2) C.(-∞,-2)∪(2,+∞)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D.(-∞,-1)∪(1,+∞) 【解析】 ∵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Δ=m2-4>0,∴m>2或m<-2.
【答案】 C


新课标 ·数学(文)(广东专用)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1.(教材改编题)已知集合A={x|x2-16<0},B={x|x2-4x+3>0},
则A∩B=( A.R C.{x|3<x<4} ) B.{x|-4<x<1} D.{x|-4<x<1或3<x<4}
高 考 体 验 · 明 考 情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解析】
∵A={x|-4<x<4},B={x|x>3,或x<1},
典 例 探 究 · 提 知 能
要使每天利润在 300 元以上,则有-10x2+80x+200>300,即 x2 -8x+10<0,解得 4- 6<x<4+ 6. 故每件定价在(14- 6)元到(14+ 6)元之间时,能确保每天赚 300 元 以上.

2013年物理选修3-4册课件:第6章第1、2节

2013年物理选修3-4册课件:第6章第1、2节

课前自主学案
一、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1.表述一: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 _______. 相同的 2.表述二:通过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发现 绝对静止 惯 性 系 是 处 于 __________ 状 态 还 是 在 做 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力学实 验测得惯性系的____________. 绝对速度
择有关.
图6-1-1
汽车以较快的速度匀速行驶,分别以地面和汽 车为参考系.一个观察者在地面S′处,另一观 察者在汽车车厢中央S处,且S处上方有一闪光 光源.当汽车经过S′时,车厢中央的光源发出 闪光,对车上的观察者,这个闪光照到车厢前 壁和后壁这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对车下的 观察者,他观察到闪光先到达后壁后到达前壁, 这两个事件是不同时发生的.
(1)如果火车上的人运动方向与火车的运动方 向相反,则 u′取负值. vu′ (2)如果 v<<c,u′<<c,这时 2 可以忽略不 c 计, 此时相对论的速度叠加公式近似变为 u= u′+v,这就是经典力学的速度叠加公式. (3)此公式只适用于一维情况,如果 u′与 v 的方向垂直或成其他角度, 情况比较复杂, 该 公式不再适用
第6章 相对论与天体物理
第1节 牛顿眼中的世界
第2节 爱因斯坦眼中的世界
课标定位
课前自主学案 第 2 节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基本原 理和主要结论. 2.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 别.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3.体会科学探究活动中猜想、假设、发散性思维、 逻辑思维、实验验证等研究方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1.“同时”的相对性和空间相对性的验 证. 2.长度的相对性及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时规范练 第5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时规范练 第5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2节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第2课时氨和铵盐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B.氨是无色无臭的气体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D.氨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2.下列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氨呈碱性B.氨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C.氨易液化D.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是由于胶头滴管挤入的少量水可使烧瓶内的氨迅速溶于水,烧瓶内外产生了压强差。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的有( )。

A.加热浓氨水B.加热NH4Cl和浓NaOH的混合溶液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D.加热饱和NH4Cl溶液4.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NaOH溶液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并冷却D.加入水受热没有明显变化,NH4Cl加热分解,同时生成的NH3和HCl气体导出后又能迅速化合生成NH4Cl。

5.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所以氨具有制冷作用,液氨常用作制冷剂,A项错误;氨中氮元素为最低负化合价-3价,氨能够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B项正确;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项错误;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D项错误。

6.下列装置用于进行指定实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B.用装置乙除去氨中的少量水C.用装置丙收集氨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A错误;氨能与浓硫酸反应,B错误;装置丙中只有进气口,没有出气口,C错误;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被水吸收时容易发生倒吸,装置丁可以防止倒吸,D正确。

7.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第11章---第2节 课时知能训练2

第11章---第2节  课时知能训练2

一、选择题1.(2010·济南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焦点议题之一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减少空气中CO2含量的是()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B.使用节能产品,推广节能环保汽车C.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面积D.用脱硫处理的煤代替原煤作燃料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属于有机化合物B.在物质变化类型上,煤的干馏过程包含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C.煤中含有大量的苯等芳香烃,煤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D.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3.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B.便于分馏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D.提高汽油的质量4.(2011·苏州模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世博会前期,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B.世博会期间,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C.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 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是一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下面是有关天然气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天然气与煤、柴油相比是较清洁的能源②等质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也是前者大③燃烧天然气也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④CH4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生产甲醇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6.利用天然气或煤气与水蒸气生产出的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以天然气生产合成气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②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③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以得到不同产物;④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⑤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液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⑥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

2013新课标高中物理总复习第6章---第3讲

2013新课标高中物理总复习第6章---第3讲

U 上移动,d 增大,则由 E= 可知,板间电场强度减小,Eq<mg,故油滴向下运 d 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将增大,由 φP=Ed 可知,P 点电势降低,故 B 正确, εrS A、C 错误;由 C= 可知,d 增大,C 变小,电容器的电量 Q=CU 也变小, 4πkd 故 D 错误.
随 堂 检 测 · 紧 练 兵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随 堂 检 测 · 紧 练 兵
考 点 突 破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答案】


新课标 ·物理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2. (多选)如图 6-3-6 所示,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充电后板间形成匀强 电场,板间距离为 d,一个带负电的液滴带电荷量大小为 q,质量为 m,从下 板边缘射入电场,沿直线从上板边缘射出,则( A.液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液滴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C.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mgd q )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答案】

A

新课标 ·物理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的处理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 ,一般都不考虑重力(但并不忽略质量). (2)带电颗粒:如液滴、油滴、尘埃、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的暗示以
1.示波管装置 示波管由 电子枪 、 偏转电极 图6-3-3所示. 和 荧光屏 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
随 堂 检 测 · 紧 练 兵
考 点 突 破 · 提 知 能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新课标 ·物理
2.工作原理
自 主 落 实 · 固 基 础

第1章第二节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第1章第二节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学生用书 P 26] 1.(2010年四川雅安市高一检测)以下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的是( )B .将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C .将1 L 10 mol/L 的浓盐酸与9 L 水混合D .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 溶液解析:选D 。

A 项NaOH 固体溶于1 L 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 ,故NaOH 溶液的浓度不是1 mol/L ;B 项22.4 L HCl 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不确定,其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是1 mol/L ;C 项混合后溶液体积并不是10 L ,则浓度不是1 mol/L ;D 项中c (NaOH)=n (NaOH )V =10 g 40 g/mol 0.25 L=1 mol/L 。

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g)溶于1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a 22.4mol·L -1 B.ab 22400mol·L -1 C.ab 22400+36.5amol·L -1 D.1000ab 22400+36.5amol·L -1 解析:选D 。

据公式n =V (标况)22.4 L·mol -1得,n (HCl)=a 22.4mol 。

因为m (溶液)=n (HCl)×M (HCl)+1000 g ,所以V (aq)=m (aq )ρ(aq )=a 22.4 mol ×36.5 g·mol -1+1000 g b ×1000 g·L -1,最后根据c =n V 得,c =1000ab 22400+36.5amol·L -1。

3.利用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来配制1.0 mol·L -1 Na 2CO 3溶液500 mL ,假设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以下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称取碳酸钠晶体53.0 gB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C .移液时,对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实行冲洗D .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解析:选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知能·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6-2-8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φa、φb、φc和E a、E b、E 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图6-2-8A.φa>φb>φc B.E a>E b>E cC.φa-φb=φb-φc D.E a=E b=E c2.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 V,b点的电势是24 V,d点的电势是4 V,如图6-2-9所示.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图6-2-9A.4 V B.8 V C.12 V D.24 V3.(2010·茂名质检)在负点电荷Q形成的辐射场中,以Q为中心由近及远画出若干个球面,将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分别置于各个球面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同一球面上各点的场强相同B.离Q越远的球面上的各点的场强越大C. q在离Q越远的球面上所具有的电势能越大D.离Q越远的球面上的各点的电势越低4.(2010·长春调研)如图6-2-10(a)所示,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且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由点A运动到点B,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6-2-10A.A、B两点的电场强度E A>E BB.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 A<v BC.A、B两点的电势φA<φBD.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 p A>E p B5.如图6-2-11所示,光滑曲面上方有一固定的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现有一带电量为+q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在A点以初速度v0沿曲面射入,小球与曲面相互绝缘,则()图6-2-11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B.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其动能的减少量C.小球在C点时受到+Q的库仑力最大,所以对曲面的压力最大D.小球在曲面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始终守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图6-2-12(2010·无锡模拟)如图6-2-12所示,真空中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虚线A、B为该匀强电场的两个等势面.现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等量正电荷的小球a、b、c,从等势面A上的某点同时以相同速率v0向不同方向开始运动,其中a的初速度方向垂直指向等势面B;b的初速度方向平行于等势面;c的初速度方向与a相反.经过一段时间,三个小球先后通过等势面B,已知三个小球始终在该匀强电场中运动,不计重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势面A的电势高于等势面B的电势B. a、c两小球通过等势面B时的速度相同C.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a、b两小球的动能总是相同D.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三个小球电势能总是相等图6-2-137.(2010·抚顺二模)如图6-2-13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6-2-13中虚线所示.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 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C. 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减小图6-2-148.(2009·上海高考)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势分布如图6-2-14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9.(2010·沈阳模拟)如图6-2-15所示,点电荷+4Q与+Q分别固定在A、B两点,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从C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检验电荷的重力.则关于该电荷在CD之间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图6-2-15A.一直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变小B.做先减速后加速的运动C.一直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变小D.做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0.图6-2-16(2010·杨浦期末)(14分)匀强电场中的A、B、C三点构成一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如图6-2-16所示,场强方向平行于纸面.具有初速度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到A动能减少E0,质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C到A动能增加E0,求匀强电场的场强.(不计重力)图6-2-1711.(2011·滨海检测)(16分)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 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6.0×105N/C,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电荷量q=-5.0×10-8 C、质量m=1.0×10-2 kg的绝缘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v0=2.0 m/s,如图6-2-17所示.求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g取10 m/s2)图6-2-1812.(17分)如图6-2-18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自A 点垂直电场线方向进入有界的匀强电场,它从B点飞出时速度为v B,v B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的夹角为120°,已知AB沿电场线方向相距d,不计重力,求:(1)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U;(2)粒子从A运动到B的时间t;(3)匀强电场的宽度L.答案及解析1.【解析】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即φa>φb>φc,故A选项正确.只有一条电场线,不能比较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故不能确定a、b、c三点处的场强E a、E b、E c的相对大小,即B、D选项错误.相应地φa-φb与φb-φc的相对大小也就不能确定,C项错误.【答案】 A2.【解析】运用一个结论: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一组平行线上等距离的两点的电势差相等,所以Uab=Ucd,所以c点电势为8 V.【答案】 B3.【解析】场强是矢量,同一球面上各点场强方向不同,A错误;离点电荷越近场强越大,B错误;正电荷离负点电荷越远具有的电势能越大,C正确;电场线方向沿半径指向Q,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故D错误.【答案】 C4.【解析】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ΔφΔx,图(b)切线的斜率代表场强大小,由图可看出E A>E B,A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电场线方向由A指向B,φA>φB,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线方向相反,从A至B,电子减速,v A>v B,B、C选项错误;电子从A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D选项错误.【答案】 A5.【解析】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受到Q的库仑力做负功,速度逐渐减小,A正确;从A点到C点小球库仑力和重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知,B不正确;由于小球在曲面上运动,F N=F库+mg-m v2R且受到的库仑力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不能确定小球在C点对曲面的压力最大,C不正确;库仑力做功,则机械能不守恒,D不正确.【答案】 A6.【解析】由a、b、c三球经过一段时间后均通过等势面B,可知它们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下,则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故A正确;由动能定理得,三个小球通过等势面B时,电场力做功相等,三球的速度大小相同,且a、c方向相同,B正确;对a、b两球,由于运动方向不同,同一时间,电场力做功不同,因此同一时刻的动能不相同,C错误;三个小球运动的方向不同,不可能在同一时刻位于同一等势面上,故电势能不可能相等,D错误.【答案】AB7.【解析】由a、b两粒子的轨迹可以判断两粒子飞入电场时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一定为异种电荷,因不知电场线的方向,所以无法确定两粒子的电性,A错误;因电场力对a、b均做正功,两粒子的速度都增大,电势能都减小,B 错误,D正确;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判断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C正确.【答案】CD8.【解析】同一检验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不同,所以A错误;因为A、B两处为负电荷,所以等势线由外向内表示的电势越来越低.将正电荷从c 点移到d点,正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B错误;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C正确;正电荷沿虚线从e点移到f点的过程中,电势先降低再升高,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正确.【答案】CD9.【解析】由k·4Qr2A=kQr2B可得:r A=2r B.对应图示可知,AB连线上的D点电场强度为零,因此负电荷在CD 间所受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若电荷的初速度较大,恰能运动到D 点,则电荷一直向右减速,加速度也逐渐变小,若电荷初速度较小,没到达D ;又反向向C 点运动,此过程先减速后反向加速,故A 、B 正确,C 、D 错误.【答案】 AB10.【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子从B 到A 过程中-eU BA =-E 0,U BA =E 0e ①质子从C 到A 过程中eU CA =E 0,U CA =E 0e ②由①②可知B 、C 两点电势相等且大于A 点电势,即φB =φC >φA因为电场为匀强电场,所以BC 连线为等势面(如图中虚线),与BC 垂直为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以E =U BA a sin 60°=E 0/e 3a /2=2 3E 03ae ,方向垂直BC 指向A . 【答案】 2 3E 03ae ,方向垂直BC 指向A11.【解析】 物块先在电场中向右减速,设运动的位移为x 1,由动能定理得:-(qE +μmg )x 1=0-12m v 20所以x 1=m v 202(qE +μmg ) 代入数据得x 1=0.4 m可知,当物块向右运动0.4 m时速度减为零,因物块所受的电场力F=qE=0.03 N>F f=μmg=0.02 N,所以物块将沿x轴负方向加速,跨过O点之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减速,最终停止在O点左侧某处,设该点距O点距离为x2,则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2x1+x2)=0-12m v 2 0 .解得x2=0.2 m.【答案】在O点左侧距O点0.2 m处12.【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受水平向左的电场力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垂直电场线方向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1)由运动的分解得:v A=32v B①由动能定理得:qU=12m v 2B -12m v2A②联立①②解得:U=m v2B8q. (2)电场线方向:v B sin 30°=at③粒子的加速度a=qUmd④联立③④解得:t=4d vB.(3)由L=v A t得:L=32v B t=23d.【答案】(1)m v2B8q(2)4dv B(3)2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