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7课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二)精品课件:第二单元 7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35张ppt)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二)精品课件:第二单元 7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35张ppt)
(4)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中国刚刚从“文革”的浩 劫中走出来,百废待兴,抚平创伤的人们迫切地想了解外面的 世界,产生了冲破文化桎梏的强烈愿望。《山民字音识记
(1)单音字
芦笛.( dí )
簌.簌( sù )
潺.潺(chán )
彷.徨(páng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满街狼犬,一片黑暗。《雨巷》诗中的追求与惆怅,表现的正是 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下因找 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的心境。
(3)诗人焦桐说过:“面对山水,我仿佛见到生命深刻的启 示,又仿佛听闻某种神秘而亲切的召唤,童年般的召唤。”这 种创作心理在《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得到很好的彰显。
惆.怅(chóu )
颓圮.( pǐ )
荡漾.(yàng )
鹳.鸟(guàn )
蔷.薇(qiáng )
召唤.(huàn)
寂寥.( liáo )
叮.咛(dīng )
彳.亍. ( chì)( chù )
鹧.鸪.( zhè ) (gū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多音字
作振作作坊((
zuò) zuō )
解解押除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背景资料 (1)20 世纪 30 年代初,何其芳步入诗坛,当时正是新月派 后期和现代派兴盛之时。在当时那个黑暗时代,诗人时时苦闷 着,哀怨着。他所接触的西方世纪末文学的神秘主义,也给他 烙上了悲观、怀疑的印记。这首《欢乐》便是当时他思想和情 绪的写照。 (2)戴望舒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接触了不少革命志士,在大 革命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 2 月遭拘捕, 经保释后又遭通缉,先后避居于杭州与松江。《雨巷》便作于大 革命失败之际。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革命者被害,进步者受压,

粤教版语文高一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雨巷》课件粤教版必修二

粤教版语文高一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雨巷》课件粤教版必修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诗人把美好生活摩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 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般美,又像梦一般远 去。
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 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 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 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 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 界的表露。
诗 虽仍 人 然然 继 理怀 续 想着 追 渺对 寻 茫理 着 难想 丁 以的 香 实追 一 现求 样 ,和 的 但憧 姑 诗憬 娘人
➢➢
“我”是个怎样的形象?
是个怀着“希望”的,有美好理想追求的青年 形象,但又是孤独、迷茫的。
丁香先生
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 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又带着淡淡忧愁的姑 娘,这个姑娘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 出路,同时又希望自已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一 点希望也消失了。“消散了她……眼光”,而“我”仍 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 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一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 美,飘渺,哀怨。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也表现了理想幻灭后空虚和伤感的心境。
丁香先生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 娘,实际上是在 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 以实现,心情是 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粤教必修2)

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粤教必修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简要分析《雨巷》在“音乐美”方面的体现。 《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气效果
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 A、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
精华第鉴9章赏扩声系统调音
1、你认为诗中哪几个意象最美?怎样理 解欣赏这些意象?
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 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 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 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 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 “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 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 “我”期待着什么?
《雨巷》写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 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诗人 希望能遇上一个丁香般结着忧愁的姑娘,这 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地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诗人的想像似乎变 成了一种现实,丁香姑娘真的走近了,飘过 了,投出“太息般”“凄婉迷茫”的眼光, 最终又消失在雨巷尽头处。诗中塑造了两位 彷徨者的形象,他们在彷徨中探寻着,相互 走近又相互远离。这是诗人与理想的邂逅, 又是诗人与理想的失之交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935年何其芳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到天津南 开中学和山东莱阳师范任教。开始接触广阔的社会 生活,思想上发生很大变化,写了一批关注现实的 作品,如散文集《还乡杂记》等。1938年他奔赴延 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歌颂新生活、歌 唱光明的主题和朴素明快的艺术风格,构成他这个 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散文集 《星火集》,诗集《夜歌》。1942年5月,他参加 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彻底的 变化,他不再做个人延安》标志着他的创 作出现另一个新起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7课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2020/1/13
父辈安于命运、固守乡土、不知向外发展,这 是封闭性的社会中保守、惰性力量的表现,是封闭 性社会成员劣根性的体现,它使人“疲倦”、沮丧。 诗中的“他”,虽和父辈的想法不同:他知道群山 外面有广阔的世界,有走出群山去看大海的想法, 甚至有即使自己走出不出群山,也要让子辈继续走 下去的筹划;但路途的漫长、遥远、艰辛,使他 “疲倦”而怯于前行。结尾“他”的“遗憾”,更 具有讽刺意味。父辈不知而不为,“他”却知而不 为,耽于幻想而却不行动,不愿种树,只想乘凉。 “他”和父辈实质上并无两样,都缺乏冲破传统的 开拓意识和披荆斩棘的精神,“他”也是被针砭的 对20象20/1。/13 揭示精神弊端,是本诗的题旨所在。
2020/1/1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简介作者
韩东,1961年生于南京市。8岁随父母 下放到苏北农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 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现从事专 业写作。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1984 年冬,与诗人丁当、于坚等创办《他们》文 学社团,出版民间刊物《他们》。除在国内 外发表大量诗歌外,还写有诗学论文及小说。 其诗歌《有关大雁塔》被作为日常主义诗歌 的代表作。
第7课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2020/1/13
2020/1/13
2020/1/13
简介作者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 县人。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曾发表新 诗。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京沪的一 些刊物上发表作品。
何其芳20年代末开始写诗,是30年代现代派 的重要诗人。1935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汉 园集》,初次显示他艺术创作的才华。他早期的著 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刻意集》 等。这个时期的作品倾向于表现个人,表现作者对 美好生活的梦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在现实 中20找20/1不/13 到出路的郁悒与苦闷。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2-优质公开课-粤教版-必修二-精品课件PPT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2-优质公开课-粤教版-必修二-精品课件PPT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忍耐是意志的磨练、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 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忍耐中发愤,在忍耐中拼 搏。 学会忍耐,学会在忍耐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耐中成为 更醒目的明星。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修身名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赏读:山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 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比喻绝境中的希望和转机给人以安慰和 鼓励,告诉我们在绝境中不能灰心,要顽强地努力下去。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2.写作背景 (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何其芳步入诗坛,当时正是新 月派后期和现代派兴盛之时。在当时那个黑暗时代,诗人时时 苦闷着,哀怨着。他所接触的西方世纪末文学的神秘主义,也 给他烙上了悲观、怀疑的印记。这首《欢乐》便是当时他思想 和情绪的写照。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氤氲书香篇(2)戴望舒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接触了不少革命志士,在 大革命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 2 月遭拘 捕,经保释后又遭通缉,先后避居于杭州与松江。《雨巷》便 作于大革命失败之际。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革命者被害,进步 者受压,满街狼犬,一片黑暗。《雨巷》诗中的追求与惆怅, 表现的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 高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的心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何其芳(1912—1977)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 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是“汉园三诗人”之一。 著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 言》,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粤教版必修2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粤教版必修2

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 ◎写法指导
象征是一种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种具体形象 以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文章立 意高远,含蓄深刻。使用象征要注意以下三点:
1.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 正如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 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 以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2.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的,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的; 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会出现 本体。象征是写作手法,而比喻属于修辞手法。
3.象征一般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它通 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 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 产生愉悦的美感的表达技巧。
5.《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行文的? [名师指津] 分别总结各个诗节的意思即可。 [我的理解] 诗歌的行文思路是:①几乎忘了盟约,因为阴雨 和是非;②万物在召唤,春天在霜雪中久等;③“我”要启程, 携带半生荣辱与悲喜;④迟到的脚步走在自由路上,万物相迎; ⑤想起和春天的约会,所有心事放晴。
◎范文示例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
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 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 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 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 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 树。哪怕只有碗口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 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2.《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第四节诗采用了哪些意象?《山民》 中“山民”为何最终没有离开群山? [我的理解] 第一问:蜻蜓、野兔、被东风吹暖的湖畔、被阳 光晒绿了的桦树林以及鹳鸟等。第二问:他觉得路十分遥远, 走不完,会死在半路。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课件粤教版必修2
林、鹳鸟、草木 都悄然放晴荣辱、悲喜
三、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的运用 (1)《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就是诗人美丽而又朦 胧的理想的象征,诗人通过对充满象征意味的“雨巷” 与“丁香姑娘”的描写,在凄婉迷茫的氛围中表达了自 己的彷徨与追求。 (2)《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中的“春天”也是象征 着年少时美好的梦想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创新》中的 “母亲”和“孩子”分别象征既往的历史和创新。
二、内容梳理



《欢乐》

什 什 是是是么 么 否否否颜 声 可可会色 音 握看使住见心灵颤抖如同悲伤( 触视 觉觉 、、 嗅听 觉觉 )、



怎样来的

从什么地方来的如我的忧郁

彷徨求索(1~2)→寻找理想 诗人的 《雨巷》理 距想 离出 渐现 远( (35~ ~47) )→ →可 继望 续而 彷不 徨可 追即 求精神追求 《我和春天 云雷、声风、筝虫、鸣杜、鹃行、春天起←程人间是 霜非 雪 有一个约会》兔鹧、鸪湖、畔蜻、蜓桦、树野、↓所有的心事老板、城市
《雨巷》就是这部分人的心境的反映。因此诗歌以“雨 巷”为题,以“丁香般的姑娘”为中心意象,反复咏叹, 反复求索,整首诗由迷茫的凄风苦雨和微茫的希望交织出 梦幻朦胧的意境。戴望舒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与法 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音乐美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被叶圣 陶称为“替中国新诗开了新纪元”的《雨巷》,为初创期 的中国白话新诗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李商隐、李煜的冶艳之词,着迷于文字的色彩图案。这首 诗是诗人赴延安以前写的。诗歌的感情基调与文题截然不 同,虽然是写欢乐,但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快乐,而 是充满了迷惘和忧郁。青春的热情和美好的梦想,使他早 期这些作品有着各种“欢乐”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朦胧”形容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曚昽”形容日光 不明。“蒙眬”指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段落,理清诗作的思路,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节次
描写的主要内容
第1节
欢乐的颜色、声音
第2节
欢乐的形状、作用
第3节
欢乐的来源
第4节
心中的忧郁
答案
答案
重点突破
1.作者为了能营造出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请找出并解析。 答案 雨巷、油纸伞、篱墙。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 “雨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 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再看“油纸伞”, 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还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 凄凉之感。这两个意象和“雨巷”一起构成了一个凄清、破败、空寂的 意境,是这个故事发生和主人公出现的一个大的背景。
答案
2.在诗中,“春天”被诗人赋予特殊的意义,是一种和“人间是非”、 “老板”、“城市”对立的象征体。请发挥想象,你认为“春天”还 可以象征哪些美好的事物? 答案 少年的梦想,人生的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等。
答案
疑点探究
诗人描写了蜻蜓、野兔、被东风吹暖的湖畔、阳光晒绿了的桦树林, 以及鹳鸟这些美丽的景物,用细腻的笔触叙写了与春天约会的历程,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诗人实写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写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力,表 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钟爱;同时流露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 踏上行程追求理想的决心。
⑥桦树林(huà) ⑦鹧鸪( zhè) ⑧鹳鸟(ɡuàn ) ⑨召唤(zhào )
基础积累
答案
(2)多音字 颤抖(chàn )
①颤 寒颤( zhàn )
雨巷(xiànɡ) ③巷 巷道(hànɡ )
消散( sàn ) ②散
散文( sǎn )
倒影( dào ) ④倒
倒闭( dǎo )
答案
2.辨形组词 惋( 惋惜 )
(1) 婉( 凄婉 )
寥( 寂寥 ) (2)
廖( 姓廖 )
圮( 颓圮 ) (3)
杞( 杞人忧天 )
悠( 悠长 )
阴( 树阴 )
(4)
(7)
攸( 生死攸关 )
荫( 荫蔽 )
憾( 遗憾 ) (5)
撼( 震撼 )
桦( 桦树 ) (6)
铧( 犁铧 )
答案
3.理解词义 (1)彳亍:_慢__慢__走__,__走__走__停__停__。 (2)寂寥:_寂__静__,__空__旷__。_ (3)彷徨:_走__来__走__去__,__犹__疑__不__决__,__不__知__往__哪__个__方__向__去__。_
答案
2.《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 这女郎”,能否将句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答案 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 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 组合。总之,“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 朦胧的特点。所以,诗中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
重点突破
1.在这首诗里,诗人从颜色、声音、气息、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运 用哪些具体形象来比喻“欢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具体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怎样理解“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欢乐,这种欢乐也许是历尽艰辛后的意外收获, 也许是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的那种欢乐。欢乐与悲伤往往是一个硬币的 两面,相伴相随,相生相长。
答案
美点赏析
那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是个象征性的抒情形象,南唐李璟 早就把丁香结和雨中的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中就有“丁 香空结雨中愁”的佳句。那么,这个“姑娘”到底象征着什么呢?
答案
返回
整体把握
全诗共5小节,请概括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第1节:_点__明__忘__记__了__和__春__天__约__会__的__原__因__:__人__间__的__是__非__太__忙__。 第2节:__春__天__对__“__我__”__的__“__召__唤__”__“__久__等__”__,__催__“__我__”__起__程_ 。 第3节: _“__我__”__要__起__程__去__和__春__天__约__会__。 第4节: 描__写__了__春__天__的__温__暖__和__生__命__力__。 第5节:_追__忆__预__约__时__的__美__好__情__景__。_
第二单元 诗歌
第7课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文本导学
学习重点 1.背诵描写丁香的诗句。 2.朗读各首诗,准确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赏析 比喻、象征、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基础积累
《欢乐》 《雨巷》 《我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山民》
索引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潺潺(chán) ②簌簌( sù ) ③寂寥( liáo) ④颓圮( pǐ ) ⑤彳亍( chìchù )
答案
4.选词填空 (1)健忘·健旺 ①虽说王老师已年近七十,但人还很_健__旺__。 ②由于年龄偏大,不少人都有_健__忘__的毛病。 解析 “健忘”重在“忘”,容易忘事。“健旺”,身体健康,精力 旺盛。
解析答案
(2)朦胧·曚昽·蒙眬 ①月色___朦__胧___笼罩着山村,清风吹响了树林。 ②酒到中旬,醉眼___蒙__眬___,面前的桌椅也跟着晃动起来。 ③天气阴沉,日光___曚__昽___,秋风中带着些凉意。
答案
疑点探究
如何理解“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 忧郁”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诗人以“欢乐”的意象组合,写出应该享受的欢乐,反衬出现实 生活的痛苦和忧郁。诗人处在黑暗的时代,他当时的心情是忧郁苦闷的。
答案
返回
整体把握
《雨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答案 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营造了一个富有浓 重象征色彩的迷离、缥缈、超然、朦胧的抒情意境。
答案
重点突破
1.说出加颜色词语的深层含义。 “我要辞别我的老板,以及这座曾经流连的城市,携带一叠发黄
的稿纸,几本未读完的旧书,和半生的荣辱与悲喜起程——” (1)“老板”、“城市”比喻_现__实__中__的__是__非__。_ (2)“稿纸”、“旧书”象征_少__年__美__好__的__理__想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