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北师大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春天的雨点(教案)2

合集下载

2018-2019年度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2018-2019年度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春天的雨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情感目标: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1. 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一)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唇(chú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罕娜老师发现。

)3.乌罕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乌罕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小黑板出示)(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给达丽玛补课时,乌罕娜老师是怎样做呢?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雨点》教学设计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是本课设计的特点。

教学目标:2、通过阅读,走进达丽玛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达丽玛的情感变化。

3、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层涵义。

4、感受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的首尾照应,引发对达丽玛情感变化的探究。

教学难点:深入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能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阅读与想象中进行探究。

2、抓住重点句子,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春雨滋润,感受草原的将来充满希望。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地想象,在阅读与想象中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子,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是散文式的记叙文,其较长的篇幅和散文式的句子给学生增加了朗读的难度。

因此,课堂上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

有些句子含义较深(例如: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以读和积累为本,不一定给学生挖深挖透。

课文最后一段与课题呼应,是理解的难点,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到位,但是只要有所感悟就行了。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女孩和老师的言行进行朗读、讨论、感悟。

本课有许多比喻句和好句子,让学生记下来。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以及春天草原景*片、背景、文中插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而春天的雨丝,洒向大地,润泽万物,有时也洒在人的心田!使人感到温暖、幸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回顾、复习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想课文讲述了哪几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是主要人物?教师相机板书。

同学们,有句话叫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节课,咱们要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

北师大版《春天的雨点》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

北师大版《春天的雨点》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

北师大版《春天的雨点》语文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案《春天的雨点》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点题之语的含义。

3、理解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体会乌老师对同学的关心和保护。

教学重点:1、正确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

2、从人物的言行推断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通过第一课节的学习,俺们已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运用读书记号,划出描写达丽玛的重点句进行品读,知道达丽玛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同学。

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11课《春天的雨点》(同学齐读课题)。

主要是来研讨乌汉娜老师的特点,感受她的内容世界。

二、同学自读课文。

1、同学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用“~~~”划出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

2、交流划出的重点句,并及时纠正。

三、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1、由组长组织,抓住其中几句重点句进行学习。

要求组员认真读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的意思,并向组内的同学说说自身的体会或感受?2、组一起讨论是否说得有道理,可以补充,可以纠正。

3、选一名代表汇报其中一处的讨论结果。

四、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同学说到哪句就出示哪句)例(一)出示:“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搂在身边。

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小朋友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1、说哪些地方让你很感动?(或哪些在方让你感受很深?)(1)“解开、搂在身边”要说明为什么?(看文章插图理解)“搂”的意思。

示范“搂”的动作。

谁经常这样搂着你?现在搂着达丽玛的是妈妈吗?像妈妈吗?真的像妈妈吗?为什么?小结:乌汉娜老师从年龄上看不像妈妈,而像一位大姐姐,但从动作上、从感情上看却像一个关心保护小朋友的妈妈。

板书:乌汉娜关心保护谁能把这种感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呢?自由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春天的雨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春天的雨点

2 春天的脚步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会两个多音字。

2.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两课时1春天的雨点2丽玛坐在教室里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正看着老师乌罕(hǎn )娜,但是,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噢,我那雪团似的小羊羔儿,在撞着羊妈妈的奶头跪着吃奶吧?我那刚拱出犄角的小牛犊儿,又在互相顶架吧?我那黑油油的叭儿狗正在追赶鹰映在地上的影子吧?3[①连续使用三个问句表明了什么?]段导读:达丽玛上课时不专心听讲。

“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

”乌罕娜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溜了号的眼睛。

4[②老师能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这双溜了号的眼睛”,说明了什么?]5达丽玛站起来,她怎么能听到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她脸羞得红红的,低下了头。

[③“羞得红红的、低下了头”说明了什么?]“放学后你留下来,到办公室,我为你补这堂课。

”6[④乌罕娜老师的话反映了什么?] 1知识点详解 ☜23 ①表明达丽玛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心早已飞向了草原,说明达丽玛上课时不专心。

4 ②说明乌罕娜老师非常细心,讲课时留心观察学生们的听课情况。

5 ③描述了达丽玛的神态和动作,说明她为自己“溜号”而感到惭愧。

6④乌罕娜老师的话简短有力,反映了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达丽玛坐下来,她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7[⑤“竭力忍住”说明了什么?]她多像一只渴望飞出笼子的小鸟,偏偏还要多关一会儿![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8段导读:达丽玛感到很委屈,特别渴望马上回到草原上。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小达丽玛上课时不专心听讲,老师要她放学后留下来补课。

孩子们活蹦乱跳地背上书包回家了,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9[⑦“低着头”说明了什么?]老师们都下班了,只有乌罕娜一人留下,她让达丽玛坐在自己对面,就像是对着四十二位学生,又开始讲起了课。

北师大版语文《春天的雨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春天的雨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春天的雨点》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抽象词语的理解。

2.2课文中的情感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颗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雨点带来的美好。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课文理解3.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生字词学习4.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5.小组合作5.1教师提出小组合作任务:探讨春天的特点。

5.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成果。

6.课堂讨论6.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春天的雨点给你带来了哪些美好回忆?6.2学生分享自己的回忆,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8.课后作业8.1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内容,完成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

8.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后作业,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比如男生女生分段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不同的情感表达。

对于生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尝试用生字词造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幺?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 春天的雨点 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 春天的雨点 ?
3、为什幺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关心爱护 达丽玛
发现 补课 护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 (知错就改)
3、用 ~~~ 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 流。
a. 发誓 什幺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幺?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幺?
d. 说说自己在什幺时候发过什幺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 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②、读句子
③、想句子。说一说怎样理解 走神 发现 这说明了什幺呢?
④、证明,说理由。从 发现 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2、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分析、朗读重点句子。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 1、2、3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
2、师:《春天的雨点》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故事,请大家听一
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幺事?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教育部审定)春天的雨点(教案)2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教育部审定)春天的雨点(教案)2

《春天的雨点》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个生字,读写“补课、竭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设计思路:本课教学我会以达丽玛的心理活动展开教学,走神、溜号(想到了小羊羔、小牛犊、叭儿狗等等)——委屈(忍住眼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都走了,只留下我一个)——转变情感(老师嗓子沙哑、嘴唇发干)——送我回家(感情深入)——送伞(学生对老师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二、学生分组学习课文。

要求(1)通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点拨重点字音:竭、誓、唇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补、袍、襟(是衣字旁)(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二、朗读感悟再读课文体会乌罕娜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达丽玛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重点以下几点“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3)你觉得怎样才能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像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北师大版三下电子教案春天的雨点2

北师大版三下电子教案春天的雨点2
三、课堂
小结:
(老师着重带领学生记忆“调、蒙”两个字)
7、在小组内进一步交流自己记忆困难生字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记忆方法)
8、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3、出示这三种结构的生字
7、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
(老师范写,学生模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课题
春天的雨点
设计者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5个,读准发音,记清字形。学习多音字“调、蒙”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用法。
技能目标:学会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
情感目标: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读准发音,记清字形。学会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今天我们学习了10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三类: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10、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教学反思
检查评定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的雨点》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读写“补课、竭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我会以达丽玛的心理活动展开教学,走神、溜号(想到了小羊羔、小牛犊、叭儿狗等等)——委屈(忍住眼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都走了,只留下我一个)——转变情感(老师嗓子沙哑、嘴唇发干)——送我回家(感情深入)——送伞(学生对老师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学生分组学习课文。

要求
(1)通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点拨重点
字音:竭、誓、唇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补、袍、襟(是衣字旁)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朗读感悟
再读课文体会乌罕娜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达丽玛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重点以下几点
“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3)你觉得怎样才能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像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你没有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老师问。

达丽玛摇摇头。

(达丽玛为什么“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
3、默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4、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

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三、小结
四、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