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提纲.doc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提纲.doc

基因工程1.质粒的种类及概念:质粒是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在细菌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而存在。

种类:高拷贝数质粒载体,低拷贝数质粒载体,失控型质粒载体,插入失活型质粒载体,正选择的质粒载体2.重组DNA技术概念:是指将一种牛物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牛物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程序, 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

3•限制性内切酶的概念及种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分类:I型限制性内切酶,II型〜, III 型〜4.DNA连接酶的概念及种类:能将两段DNA拼接起来的酶叫做DNA连接酶。

该酶催化DNA 相邻的5,磷酸基和3,疑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DNA单链缺口封合起来。

种类:E - 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可用于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用于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热稳定的DNA连接酶:来源于嗜热高温放线菌,能够在高温下催化两条寡核昔酸探针发生连接作用。

5.操纵子的组成: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启动基因等组成的染色体上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

6.PCR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昔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木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C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 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C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 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品⽣物技术复习资料⾷品⽣物技术复习资料1、⽣物技术:利⽤⽣物体系,应⽤先进的⽣物学和⼯程技术,加⼯或不加⼯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的的⼀门新型跨学科技术。

2.基因:具有⽣物学功能的DNA分⼦⽚断,是⼀个分⼦遗传的功能单位。

其本质是DNA,以线形⽅式存在于染⾊体上。

第⼆章基因⼯程及其在⾷品⼯业中应⽤基因⼯程:DNA重组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组成部分(⼴义的基因⼯程)。

上游技术指的是外源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狭义的基因⼯程);⽽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含有重组外源基因的⽣物细胞(基因⼯程菌或细胞)的⼤规模培养以及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在⾷品⼯业中应⽤是:⾷品原料或⾷品微⽣物的改良。

1、限制性内切酶(⼀)种类I型:切点识别特异性差,应⽤价值不⼤。

II型:切点识别特异性强,识别序列和切割序列⼀致。

⼴泛应⽤于基因⼯程。

2、DNA连接酶由同尾酶产⽣的DNA⽚段,是能够通过其粘性末端之间的互补作⽤彼此连接起来的。

功能:催化DNA中相邻的3`-OH和5`-P之间形成磷酸⼆脂键。

来源:E.coli DNA连接酶:需要NAD作为辅助因⼦3、质粒概念:存在于细菌、放线菌及酵母细胞质中双螺旋共价闭环的DNA(cccDNA),能独⽴复制并保持恒定遗传的复制⼦。

4.⽬的基因采取的两条途径:(1) ⽣物学⽅法(2)酶促合成法或化学合成法5.基因⼯程载体应具备的条件:1、本⾝是⼀个复制⼦,能⾃我复制2、相对分⼦质量要⼩3、有选择标记4、具有单⼀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6.基因重组:将⽬的基因在体外连接构建成重组⼦。

主要靠T4 DNA连接酶7.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游离的DNA⽚段,将其同源部分进⾏碱基配对,组合到⾃⼰的基因中,从⽽获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

8.感受态:指受体细胞能吸收外源DNA分⼦⽽有效地作为转化受体的⽣理状态。

9.基因⼯程在⾷品⼯业中应⽤(1)改良⾷品加⼯原料1、动物:⽜⽣长激素:提⾼母⽜产奶猪⽣长激素:使猪瘦⾁型化2、植物:马铃薯:含较⾼固形物延缓蔬菜成熟、控制果实软化、提⾼抗病和抗冻能⼒⼤⾖、芥花菜:提⾼不饱和脂肪酸的⽐(2)改良微⽣物菌种性能1、改良⾯包酵母:麦芽糖透性酶和麦芽糖酶含量提⾼,⾯包加⼯中CO2量提⾼,产出松软可⼝的⾯包。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 食品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内容: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技术,贯穿于食品制造的全过程(上游过程和下游过程)。

2. 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生物技术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技术,是生物科学和工程学综合交叉的边缘学科。

它是应用生命活动的原理,以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为支撑,又结合诸如化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学等基础学科。

同时还应用了大量的现代化高新仪器及分析检测技术。

第二章基因工程 1. DNA的组成和结构。

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在脱氧核苷酸内部,磷酸基和脱氧核糖是通过3,5磷酸二脂键连接的.DNA是反向(向右)双螺旋结构.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许许多多脱氧核苷酸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连接起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每个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2. 基因工程、食品基因工程的基本定义。

基因工程:用人工的方法把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形成基因重组体,然后再把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中以得到高效表达,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食品基因工程: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和手段,在分子水平上定向重组遗传物质,以改良食品的品质和性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贮藏加工性状以及感官性状的技术3. 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首先,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其次:基因是可切割和转移的;第三,多肽和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并且有着相同的遗传密码;最后,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遗传的。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纲要10页word文档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纲要10页word文档

食品生物技术一、基因工程1、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并切断外来DNA分子的某些部位,使外来DNA失去活性,限制外来噬菌体的繁殖,把这类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分类:1型,2型和3型。

命名:用具有某种限制性内切酶的有机体学名缩写命名。

有机体属名第一个字母和种名前两个字母构成基本名称,加上特殊菌株的名称符号,最后的罗马数字表示同一个细菌中分离出来的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

2型:性状:分子量较少的单体蛋白,需镁离子维持活性。

NaCl有抑制作用,能被Mg2+激活,巯基有保护作用,对热不稳定,通常是溶于含有50%甘油的缓冲液中贮存于–20℃环境下。

取出使用时必须立即置于冰浴中。

功能:在特殊微点切割DNA,产生具有黏性末端或其他形式的DNA分子片段。

作用:特异位点上切割DNA,产生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DNA片段;建立DNA分子限制性内切酶物理图谱;构建基因文库;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以便进行DNA重组。

2、DNA连接酶:能将两段DNA拼接起来的酶,催化两条DNA之间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

分类:T4DNA连接酶由大肠杆菌T4噬菌体DNA编码,和大肠杆菌连接酶由大肠杆菌染色体编码。

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DNA连接酶连接具有互补性粘性末端DNA片段;第二种方法是用T4DNA连接酶直接将平头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或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给具平头末端的DNA片段加上多聚(dA)或多聚(dT)尾巴之后,再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同聚物加尾连接);第三种方法是先在DNA片段末端加上化学合成的衔接物,使之形成粘性末端之后,再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三种方法虽然各有差异,但共同的一点都是利用DNA连接酶所具有的连接和封闭单链DNA的功能。

3、DNA聚合酶共同特点:都能把脱氧核糖核苷酸连续加到双链DNA分子引物链的3’-OH末端,催化核苷酸的聚合,而不发生从引物模板上解离的情况。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1:具有5-3DNA聚合酶活性,3-5外切核酸酶活性(水解错配的碱基对),5-3外切核酸酶活性(切除变异的片段)。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要点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要点

三十四,Monod方程三个成立的假设:(1)细胞的生长为均衡式生长,因此描述细胞生长的唯一变量是细胞浓度;(2)培养基中只有一种基质是生长限制性基质,而其他组分过量不影响细胞生长;(3)细胞的生长视为简单的单一反应,细胞得率为一个常数
三十五,连续发酵的控制方式:(1)恒浊器法 (2)恒化器法
二十三,DNA改组定义:又称DNA洗牌,是指DNA分子的体外同源重组,是基因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有性重组(sexual recombination)。通过改变单个基因(或基因家族)原有的核苷酸序列,创造新基因,并赋予表达产物以新功能。
二十四,容错PCR定义:是指在利用Taq聚合酶进行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的同时引入碱基错配,导致目的基因随机突变的一种DNA体外进化技术。
细胞重组:是细胞工程中将细胞融合技术与细胞核、质分离技术结合,即在融合介于诱导下,使胞质体与完整细胞合并,新构成胞质杂种细胞的过程。
重组方式:(1)胞质体与完整细胞重组形成细胞质杂交细胞;(2)微细胞与完整细胞重组形成微细胞异核体 (3)胞质体与核体重新组合形成重组细胞
四十三,压力推动的过程包括:(1)反渗透;(2)超滤;(3)纳滤;(4)汽化渗透;(5)微孔过滤;(6)气体交换与分离
十一,PCR扩增步骤:变性;退火;延伸
十二,载体应具备的条件:(1)本身是一个复制子,能自我复制,
(2)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小分子DNA异处理,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少,适于接受目的基因
(3)能给宿主细胞提供可选择标记,有可供辨认的表形特征,以便人们进行筛选。多数质粒皆有抗性基因可作为选择标记
(2)上下相密度差小,一般为10-2g/cm3左右,是水的密度的1%。
(3)分相时间短,对于聚合物/无机盐体系,自然分相时间为5-15min,对于聚合物/聚合物体系,自然分相时间为5-60min, 分离过程也就相对缩短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食品生物技术?答: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2.举例说明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答:不同:传统生物技术的研究水平是细胞或组织水平,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水平是在分子水平。

联系: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是以传统生物技术为基础。

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能够促进传统生物技术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和古代利用微生物的酿造技术和近代的发酵技术有发展中的联系,但又有质的区别。

古老的酿造技术和近代的发酵技术只是利用现有的生物或生物机能为人类服务,而现代的生物技术则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和需要创造全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或者改造现有的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包括改造人类自身,从而造福于人类。

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是人类在建立实用生物技术中从必然王国走走向自由王国、从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转向主动向大自然索取的质的飞跃。

3.食品生物技术主要包含哪些内容?答:内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现代分子检测技术。

4.食品生物技术各部分间是怎样的关系?答:在某种意义上,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基因工程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它贯穿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和现代分子检测的技术之中。

而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现代分子检测技术又相互融合,相互穿插,与基因工程技术构成了一个既有中心,又各有侧重点,又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5.食品生物技术各内容在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内容已涉及到食品工业的方方面面,从原料到加工无处不存在食品生物技术的痕迹。

〔1〕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人为地设计新型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基因工程还可以为发酵工程提供更优良的工株,促进食品发酵工业的发展。

食品生物技术2010--2011(1)复习提纲

食品生物技术2010--2011(1)复习提纲

简答题1.动物细胞工程在食品产业的应用有哪些?2.结合生产实际,谈谈啤酒生产中能够改进啤酒的加工工艺、提高啤酒质量的酶有哪些?3.植物细胞工程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4.食品酶工程在食品保鲜、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5.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有哪些?6.结合转基因玉米,在对遗传工程体进行特性分析时应分析哪些内容?7. 微生物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脱壁方法也不同,请简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丝状真菌以及霉菌各采用什么酶进行脱壁?8.请你结合实例简单谈谈蛋白质工程的应用情况。

9、酶技术在治疗、诊断疾病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简述尿激酶、天冬酰胺酶、葡萄糖氧化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等四种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10植物细胞工程相比人工栽培植物其优势有哪些?11.食品酶生产菌的要求有哪些?12.食品生物技术目的产物有哪些特点?13.何为单细胞蛋白?适合于单细胞蛋白发酵生产的底物有哪些?14.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15.试分析在发酵过程当中,发酵液pH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16.简述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发酵温度的选择原则。

17.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改造植物性食品原料的应用。

18.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内容有哪些?19.动物、植物细胞的融合子鉴定方法有何异同?20试举出五种食品酶的生产方法(固体发酵法还是液体发酵法、是间歇生产还是连续生产)、所用菌种、酶的最佳作用底物。

论述题1.结合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遗传重组食品的安全性的?2.食品生物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请结合目前实际,谈谈食品生物技术的利弊所在。

3.多莉羊是细胞核移植的产物,利用所学知识谈谈多莉羊的克隆成功对人类产生的积极影响。

856川农食品微生物_复习提纲

856川农食品微生物_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安东•列文虎克(Antong Van leeuwenhock)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2、Louis Pasteur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创立了巴氏消毒法3、Robert Koch 第一个发明了微生物的纯培养;对病原菌的研究,提出了柯赫法则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食品微生物学技术1、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常用灭菌方法(简述方法原理或操作过程)2、名词解释:菌落、菌苔、灭菌、消毒、防腐、化疗、商业灭菌、无菌、死亡、无菌技术3、微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利用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各种菌种的分离方法有哪四种?4、使用显微镜油镜观察涂片时,在涂片与油镜之间加入香柏油的作用是什么?5、巴氏杀菌法和超高温瞬时杀菌法、间歇杀菌法的操作要点和应用范围。

AA- -* *第二章•名词解释:原生质体、原生质球、L 一细菌、脂多糖、鞭毛、菌毛、糖被(荚膜)、芽抱、伴抱、晶体、支原体、衣原体、模式种、菌株•微生物主要分为哪三类?•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肽聚糖的组成单位是什么?包括哪些成分?•怎样表示细菌大小?描述细菌大小所用的单位是什么?•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分别主要包括哪些?•细胞壁的基本骨架是什么?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肽聚糖层结构有何区别?•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有哪些?其机理如何?•G+细胞壁组成及各结构功能有哪些?•G—菌细胞壁组成及各结构功能有哪些?•细菌群体特征包括哪些方面?液体培养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细菌和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生命三域学说建立的依据是什么?此方法的优点何在?•放线菌菌落特征有哪些?•经典的分类鉴定方法包括哪些步骤?第四章•真菌有哪些繁殖方式?•酵母菌三种典型的生活史情况如何?•真菌的菌落特征•真菌分类原则和依据分别是什么?•霉菌典型生活史•真菌繁殖中主要的无性孢子和有性抱子有哪些(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什么?•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工程1.质粒的种类及概念:质粒是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在细菌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而存在。

种类:高拷贝数质粒载体,低拷贝数质粒载体,失控型质粒载体,插入失活型质粒载体,正选择的质粒载体2.重组DNA技术概念:是指将一种生物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

3.限制性内切酶的概念及种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分类:I型限制性内切酶,II型~,III 型~4.DNA连接酶的概念及种类:能将两段DNA拼接起来的酶叫做DNA连接酶。

该酶催化DNA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DNA单链缺口封合起来。

种类: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可用于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用于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热稳定的DNA连接酶:来源于嗜热高温放线菌,能够在高温下催化两条寡核苷酸探针发生连接作用。

5.操纵子的组成: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启动基因等组成的染色体上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

6.PCR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 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注意事项:1:避免交叉污染。

2:引物设计要正确。

3:DNA 提取要成功。

4:引物和模板和体系所加的比例要合适,模板过量会抑制体系的反应。

5:跑胶时注意区分开EB污染区和清洁区7.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的举例说明。

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食品生产工艺:改良啤酒大麦的加工工艺,改良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烘烤特性,提高马铃薯的加工性能8.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1.的分离或合成2.将与载体DNA连接,构建分子3.将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并获得具有外源基因的个体4.的检测与鉴定5.的。

细胞工程1.细胞融合技术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相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技术,细胞融合又称为体细胞杂交。

2.培养的动物细胞的分类及注意事项:根据细胞是否贴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的特性,培养的细胞可分为:悬浮型和贴附型。

注意事项:对于小规模培养,悬浮培养可采用转瓶和滚瓶培养方式,但悬浮培养的细胞密度低且容易发生变异。

实验材料要新鲜,从活体分离材料后要低温保存,并尽快进行实验。

,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要伤到。

不同的细胞有对中营养的要求不同,根据所分离细胞的特。

3.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4.细胞的生长阶段:单个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

对于群体细胞的生长,一般可分为滞后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酶工程1.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的最主要的催化剂。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2.固定化酶的方法及优缺点:酶的固定方法:吸附法、包埋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热处理优点:1.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4.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5.产物溶液中酶残留低,简化了提纯工艺6.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7.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质量8.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缺点:1.由于多一步固定化操作,存在酶固定化过程中的活性收率损失2.多了固定化载体成本及操作费用,并且固定化酶颗粒的扩散阻力作用会使酶的反应速率下降3.比较适用于水溶性的底物和小分子底物。

蛋白质工程1.蛋白质工程的概念:是指根据蛋白质精细结构与生物活力的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通过生物技术对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改造,以便获得更适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产品的技术。

2.蛋白质工程的一般步骤: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使之结晶并作X晶体衍射分析,结合核磁共振等其他方法的分析结果,得到其空间结构的尽可能多的信息②对目的蛋白的功能作详尽的研究,确定它的功能域③通过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关键的基因和结构④围绕这些关键的基因和结构提出对蛋白质进行改造的方案,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去实施⑤对经过改造的蛋白质进行功能性测定,看看改造的效果如何⑥重复④⑤,直到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发酵工程1.发酵工程的概念:是指利用生物细胞或酶的某种特性,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化生产的技术。

2.固体发酵的概念:固态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下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过程。

3.发酵工程的研究内容:上游工程、下游工程、辅助工程4.菌种保藏:即选择不同发酵菌种的适宜的保藏方法,保持菌种较高的存活率,避免菌种的死亡和生产性状的下降,防止杂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菌种可重新恢复原有的生物学活性而进行生长繁殖。

转基因生物反应器1.生物反应器的概念:是指利用酶或生物体(如微生物)完成生物催化反应的装置,分为细胞反应器和酶反应器。

2.转基因动物反应器的存在问题:动物反应器作为转基因技术的一项应用,受转基因技术本身发展的限制,如转基因动物的低效性等问题。

作为动物反应器本身,还存在一些潜在问题:药品的产量与效率,对于以生产蛋白为目的的生物反应器来讲,高效、大量依然是关键;蛋白表达的组织特异性还不能完全有把握像工业生产线一样;作为药品的加工厂,对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需要仔细测试;转基因动物反应器的遗传稳定性。

还需加大转基因动物生物安全性研究。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概念:是指从基因工程获得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中,从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液)中把目标化合物分离纯化出来,使之达到商业应用目的的过程。

2.反相色谱: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极性,用于分离非极性和弱极性物质。

3.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可使胶体的排斥电位降低而使胶体体系不稳定发生沉淀4.层析分离的分类: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5.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物质分离和产品加工6.澄清过滤适用范围和滤饼过滤适用范围澄清过滤适用于生产悬浮颗粒粒径大,固体含量低或是黏软的絮状物滤饼过滤适用于颗粒含量较高(液体中颗粒体积>1%)的悬浮液7.食品工业中常用的过滤设备: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板框过滤机,真空转鼓过滤机8.细胞破碎方法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1、对象的细胞结构—不同结构的细胞破碎方法的不同2、破碎细胞过程中,对目的物的破坏程度3、提取物需要的保护条件4、破碎温度9.影响高压匀浆法细胞破碎效果的因素:匀浆操作压力适中,一般采用50-70MPa;循环匀浆2-3次,可使细胞破碎率达到70%左右;适当的增加匀浆压力和匀浆循环能提高细胞破碎率;温度;细胞形态:不适用于丝状真菌和含有包涵体的基因工程菌10.层析分离根据流动相的分类:气相层析液相层析超临界流体层析11.临界胶团浓度的范围: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相中能形成反胶团的最小浓度12.过滤的原理:在操作中迫使悬浮液通过固相支承物或过滤介质,截留固相,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13.所有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来自于肽聚糖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越致密,破碎的难度越大14.高压匀浆法的对象:适用于微生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大规模破碎15.凝胶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析须在两相系统间进行。

一相是固定相,需支持物;另一相为流动相。

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由平衡状态到失去平衡到又恢复平衡,即不断经历吸附和解吸的过程。

15.AOT形成的反胶团与蛋白质的萃取的关系16.反胶团: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亲水性基团自发地向内聚集而成,内含微小水滴的,空间尺度仅为纳米级的聚合型胶体。

17.选择下游分离提取加工工艺的原则: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细胞破碎);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预处理的步骤);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差异(离子交换);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溶剂);废液的处理方法等(回收和清洁)。

18.珠磨法中影响细胞破碎的因素:珠体的装量要适中(装量少,不易破粹;装量大,能量消耗大,引起温度升高;面包酵母菌:80%);适当的提高转速能增加破碎率;延长研磨时间,提高操作温度能增加破碎率;珠磨法的破碎率控制在80%(能耗、失活和碎片较小,不易分离)19.简述细胞破碎率的测定:直接测定法(计数法、革兰氏染色);测定释放的蛋白质质量或酶活力;测定导电率(破碎率与导电率成线性关系)转基因食品安全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阶段划分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藏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第二代转基因食品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增加食品营养为特征第三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免疫功能为主要特征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原则1.实质等同性原则2.预先防范的原则3.个案评估的原则4.逐步评估的原则5.风险效益平衡的原则6.熟悉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