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建设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情况汇报

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情况汇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群众面临巨大压力,这也导致了近年来心身问题的发生率大幅提高,发生年龄逐步提前,疾病的治疗要求也较以往有了大幅的提高。

民康医院心身科承担着我院绝大部分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等各种心身疾病的治疗。

我院的医务工作人员,一直以来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迅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创建“医学重点扶植学科(专科)”,必将促进我院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推进本学科专业进步,提高科研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我院一直来在心身医学科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我院申报了重点扶植学科建设以来,不仅是理念上的重视,我们更是通过切实的活动,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调整配置专业团队,引进学科前沿技术、理念,提高科研水平,增加交流学习的力度,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加大科普和社会宣传,增加心身学科的普及和社会影响力。

一、重点学科建设情况1.1重点建设学科建设的主要进展1.1.1 推进“人才工程”,建设高素质的心身医学团队医疗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医疗工作人员,要把心身学科建设切实落实到让人民群众受益的角度上,首先要建设一只高素质的心身医学团队。

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三个方面把握人才建设方向:一、加强学科组成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学科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学科办组织开展了频繁的学科学习以及定期的小组专业活动,对小组活动和学习督导体验内容做了一些严密的设置。

截止至2009年9月,学科集体活动累计讲课5次,各学组共开展活动累计小讲课18次,教学查房20次,学科外派学习8次,2个月以上的进修1人次。

一年以来,我院的“人才工程”不但培养出了多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以此带动了一大批医师、心理工作者迅速提高了知识、技能、专业技术。

二、吸纳部分在本学科有专长的人员进入学科组;2008年申报课题之初,我院共有11名医疗工作人员参加本学科,其中副高4人,中级3人,初级4人,在人才引进各方面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学科秉持开放的用人观念,在院内吸纳了一批业务能力强、在学科方面有特长的成员,形成了有力的团队成员。

(总结)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总结)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1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将建成一批“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疗效水平地区优先、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医院的重点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设备投入、分配奖励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建设及医院的发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科管理我院现有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五个,其中皮肤科、脑病科为湖北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为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点建设专科。

重点专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特色,把专科做大做强是医院的发展方向。

为了做好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和管理,医院成立了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财务科、院办、设备科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专科领导小组,重点中医专科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重点专科日常管理工作,人事、财务、设备对重点专科建设提供保障。

我院按照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在“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医院“传承光大中医,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实施科教兴院工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

在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各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将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业务职称晋升与下乡对口支援考核工作挂钩。

医院狠抓医务人员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院班子坚持常态化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医疗骨干,采用传、帮、带模式整体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在保证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和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诊疗水平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重点专科的中医特色得以彰显。

科室对重点病种实施单病种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

专科医生收治优势病种病人,病床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临床科室。

中医科重点专科年度总结(3篇)

中医科重点专科年度总结(3篇)

第1篇标题:中医科重点专科年度总结摘要:本年度,我院中医科重点专科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中医特色优势为核心,以提高疗效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专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中医科重点专科建设总结如下:一、专科管理1. 人才队伍建设:本年度,中医科重点专科引进了2名省级基层名中医(药)专家,组建了2个中医技术团队,提高了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

2. 硬件建设:科室购置了先进的治疗设备,如龙氏治脊仪、张氏头疗仪等,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3. 设备投入:加大设备投入,确保科室设备齐全,满足临床需求。

4. 分配奖励政策: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激发科室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二、专科特色1. 针灸科:以疼痛类疾病为主攻方向,推广古法针刺技术,打造以治疗痹症为主的颈肩腰腿痛特色专科。

2. 推拿科:采用龙氏治脊和张氏头疗技术,针对中老年常见病、神志类疾病,发挥推拿、微针浅刺技术,治疗失眠、焦虑、记忆力减退等疾病。

3. 康复科:将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融合,以彭氏眼针为技术特色,主要针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骨外伤康复和神经康复治疗。

4. 中医经典科:专注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使用经方结合埋线等技术,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疲劳综合征等疾病。

5. 中医内科:打造脾胃病特色专科,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6. 中西医结合儿科:以小儿三字经推拿技术为特色,治疗多种儿科疾病。

三、专科建设成效1. 患者满意度:本年度,中医科重点专科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 疗效水平:专科疾病治愈率、好转率显著提高,部分疑难杂症得到有效治疗。

3. 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科室知名度。

4. 科研成果:本年度,科室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申报市级中医药科技项目2项。

四、未来展望1. 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2. 深化专科特色,拓展诊疗范围,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

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工作总结(通用4篇)

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工作总结(通用4篇)

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工作总结(通用4篇)一、医院基本情况医院现有职工315人,其中退休75人,在职240人,开放床位240张,在原有临床科室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外三科和儿科,共有临床科室7个,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形成西医有实力、中医有特色、中西医结合有优势的格局,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上级部门的认可,也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急诊的应急能力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人越来越多,院内会诊、讨论增多,收治病种较前广泛,医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我院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细节管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年初确定工作计划,大力推进重点专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狠抓医疗质量,拓展医疗业务,改进服务方式和态度,改善医院环境,有条不紊的推进医院各项工作。

2023年完成门诊量77426人次,同比增长;收治住院病人7058人次,同比增长28%;手术人次1291例;病床使用率90%;完成业务收入2176万元,同比增长20%;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1、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不断改善诊疗环境医院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

2023年医院耗仅四百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的引进:对内一科病房进行了全面装修,增加了病房空调,安装了热水系统及直饮水系统,添置了新生儿心电监护仪、新生儿恒温箱、蓝光治疗仪、微量元素测定仪、动态心电血压仪、臭氧治疗仪、依维柯救护车等诊疗设备,在全县范围内首家引进了西门子四维彩超、英国佳乐牌前列腺电切仪,随着大批高新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我院的诊疗技术和硬件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医院业务的发展。

2、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是病人选择医院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医院增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XX县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根据省中医药局《关于召开中医专科建设工作座谈会的通知》(粤中医办)〔2013〕57号文件要求,为推进我省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

我院接通知后,当即召开工作部署会议, 要求责任到科,任务到人,领导到位,层层落实。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重点专科周期建设目标到一阶段。

现总结如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技下,县中医医院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过程中,能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知难而进,自始至终坚守中医特色优势,不断努力打造我县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康复科)品牌。

发挥中医的传统优势和品牌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得到了上级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

为提高中医治疗比例, 优势病种临床疗效,开展辩证施治及评价等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中医特色临床诊疗经验。

、基础条件XX县中医医院是一家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县级综合性中医医院,是社保、工伤保、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也是本县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创伤急救、骨伤及康复医疗中心。

20XX年后相继成为韶关学院医学院教学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东省药学院附院联合医疗基地及协作医院;,省长期派驻专家在县中医院工作,在医疗技术、培训进修、教学查房、科研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

医院建设面积近7千平方米,开设病床120张,年门诊量约8万人次, 年出院病人约近2千人次,年手术量约500人次。

现有职工157人, 卫生技术人员121人(中、高级职称人员29名)。

总资产2168万元, 固定资产1172万元,大型设备总值430万元,编制床位120张,康复科病床30张。

设有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和中药制剂室。

配置有螺旋CT DR日本岛津500毫安X光机、C 臂机、可移动床边X光机、数码三维脑电地形图、全身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及经颅多普勒、数码彩色B超、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生化分析仪、呼吸机及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及心电监护仪、骨科手术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心脑血管专科年度总结(3篇)

心脑血管专科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1年,心脑血管专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21年度心脑血管专科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诊疗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心脑血管专科共接诊患者XX人次,同比增长XX%。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了我科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 科研成果丰硕2021年,心脑血管专科共开展科研项目XX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XX项,省级科研项目XX项。

发表学术论文XX篇,其中SCI论文XX篇。

这些科研成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人才培养成果显著2021年,我科共培养进修医生XX名,实习生XX名。

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了我科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4. 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2021年,心脑血管专科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开展联合科研等途径,提升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水平。

5.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2021年,我科积极开展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群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全年共开展义诊活动XX场,受益群众XX人次。

三、工作亮点1. 引进先进设备,提升诊疗能力2021年,我科引进了XX台先进设备,如XX、XX等,提高了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2. 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我科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团队拓展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3. 深化医改,优化诊疗流程2021年,我科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通过实施预约挂号、分级诊疗等措施,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

四、展望未来2022年,心脑血管专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诊疗能力继续引进先进设备,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我科在心脑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综合实力。

心病科重点专科年度总结(3篇)

心病科重点专科年度总结(3篇)

第1篇在过去的一年里,莱州市中医医院心病一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紧紧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专科建设、推进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科室建设1. 专科规模扩大:本年度,心病一科床位由原来的40张增加到51张,其中心脏重症监护病床11张,满足了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2. 人才队伍建设: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医学硕士7名。

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和培养年轻医生,为科室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 技术设备更新:科室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心脏远程监护中心、胶东半岛心衰中心联盟等,提高了诊疗水平。

二、临床工作1. 优势病种及诊疗技术:科室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优势病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科室可独立完成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操作;在高血压病治疗方面,结合患者病情合理选取降压药物,同时结合中医诊疗优势,辨证论治;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可完成起搏器治疗及射频消融术。

2. 中医特色疗法:科室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开展了胸痹心痛病、眩晕病、心悸病等多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病治疗,并将艾灸、穴位贴敷、拔罐、针灸、熏洗等传统中医疗法用于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3. 患者满意度:本年度,科室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得到了患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科研与教学1. 科研立项: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 教学培训:科室承担了潍坊医学院等院校的实习、进修任务,为培养医学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莱州市中医医院心病一科将继续努力,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专科建设为重点,以科研教学为支撑,不断提升科室整体实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学科建设:继续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科室整体实力。

医院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专科建设工作总结医院专科建设工作总结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加医院实力和服务功能,圆满完成医院管理活动各项工作,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对照《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标准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一、科室基本情况我院____年成立中医科、20__年成立中医康复理疗中心,20__年成立风湿骨病科,引进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康复理疗设备,偏振光治疗机、电子针灸仪、红外线治疗仪、中高频治疗设备、熏蒸床、蜡疗机、牵引床、病后康复治疗全套设备等共计20余台件。

二、人员配备风湿骨病科共有医护人员1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高年资医师1名,住院医师6名,中医专科护士6名。

院长龚学全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___于20__年被评为“酒泉地区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29年;我院风湿骨病科以“强化技术、热忱服务”为发展战略,狠抓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相关技术人员进修学习,近年来我院已安排多名中医技术人员去中日友好医院、广东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培训,积极开展“西医学中医”活动,对年轻医生进行中医师承教育。

三、科室设置风湿骨病科占地面积860平方米,设置了单独的住院病区,开设了中医科、中医专家门诊、中医儿科门诊,风湿骨病科共有病床41张,每床净使用面积8平米,科室病床使用率101%。

科室设置磁疗室、高频室、蜡疗室、牵引室、治疗室、针刀室、针灸大厅等单独进行服务、教学、科研的教学基地。

四、科学研究___的省级科研项目成果《红芪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葛根、天麻素注射液配牵正散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___撰写的《中西药结合针灸尿路结石临床疗效观察》一文,在“20__年中国创新医学优秀理论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建设总结报告
中医医院内一科是以心内科为主攻方向的学科,科室建设于2021年被列为“十三五”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医院的大类支持下,沿着“中医为主,中西并用”的发展思路,锐意进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床位规模
内一科起源于大内科,是医院发展最早的科室,由于专业的细分化,于2021年正式分科为内一科,以心血管疾病为主攻方向,科室自成立以来,床位数57张,有单独的护理单元,有独立的专科门诊诊室,由副主任医生坐诊,2021年全年门诊二次8881人,2021年全年门诊人次9036人。

二、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人才梯队,使每个人特长充分发挥。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为本科学术带头人,为湖南省基层名老中医。

科主任向芳,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为学术继承人,已经完成名老中医继承人学习,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出师证。

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本科室医师10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2名。

护士共17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10人,护士6人。

科室护士先后送至人民医院心内科进修半年,医院进修3月,今年安排副主任医院进修1年心脏介入,并拟定再送一名医生,两名护士至上级医院进修介入。

并安排医师参加省、市多种学术活动。

全科业务水平有了一定提升。

三、特色优势
严格执行诊疗规划,优势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自开展以来,实施临床路径率达95%以上。

加大力度提高中医中药服务能力。

科室开展了多项中医特色项目,如耳针、穴位贴敷、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穴位注射等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西医医生加强中医培训,使辨证论治优良率达92%以上。

目前科室门诊中药汤剂参与率35%,住院病人中药汤剂参与率达85%。

中药特色使用使用率80%。

有专科院内制剂冠心通络片。

四、服务能力
我院为二甲医院,临床医疗水平、床位规模与同级医院水平相当。

建设周期内,根据科室发展引进电复律、心包穿刺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临时
起搏器植入术、食道调搏术、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等新项目,在科室开展或拟于开展。

五、课题与论文
撰写的《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室重构的预防效果》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发表。

《救心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3级及以上患者脑钠肽的临床疗效》在《世界临床医学》发表。

六、设备设施
我科门诊、住院诊疗环境舒适。

现科室有心电图机、除颤仪、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测仪、中央监护系统、快速心梗监测仪、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仪、中频治疗仪等多种设备。

今年又购置大血管造影机,并拟于采购临时起搏器、主动脉球囊泵,准备开展心脏介入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