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油墨标准
你所不知道的丝印技术标准

丝网印刷技术要求及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展示类丝网印刷术语、产品分类及其结构、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上的丝网印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应促成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年代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9761-2008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3.术语定义丝网印刷: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方式,以下简称“丝印”。
丝网:是印刷中常用的丝网有绢网、尼龙丝网、涤纶丝网、不锈钢丝网。
网框:网框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木料、中空铝型材、铸铝成型框、钢材等几种材料。
最常用的则是铝型材制作的网框。
感光胶:感光胶有重铬酸盐系,重氮盐系、铁盐系。
感光光谱范围在340~440nm,显影性能好,分辩力高,稳定性好,便于贮存,且经济卫生,无毒无公害。
印刷对感光材料的要求是:感光材料形成的版膜适应不同种类油墨的性能要求。
具有相当的耐印力,能承受刮墨板相当次数的刮压,与丝网的结合力好,印刷时不产生脱膜故障;易剥离,利于丝网版材的再生利用。
刮板:由于刮板在印刷中接触各种油墨及溶剂,并要求耐磨性高,有一定的硬度。
为了满足丝印要求,用于制作刮扳的材料一般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手工印刷中多使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以及聚胺酯橡胶等材料所制成的刮板。
中国网印特印网3.6 油墨: 丝印用着色剂。
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等组成。
4 丝印加工流程及质量要求4.1丝印的工艺流程:制作原稿--制作丝网印版--印刷--油墨干燥。
丝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是什么

丝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是什么丝印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领域的油墨。
它以其多种颜色、良好的附着力和高品质的成品而闻名。
丝印油墨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被用于制作各种标识、商标、海报、标签、玻璃、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同时也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工业、医药包装和建筑等领域。
丝印油墨在众多的应用领域中,其印刷品质的要求也不容小视。
那么,丝印油墨的印刷品质要求究竟是什么呢?1. 颜色鲜艳,色调准确作为一种彩色印刷产品,丝印油墨的颜色鲜艳度是相对重要的,一个好的丝印油墨应该有足够的覆盖力并且能够持久保持色彩的亮丽和均匀。
因此,在丝印油墨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颜料和助剂的质量,避免混杂或变质,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以确保丝印油墨的颜色和色调准确。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助剂以按要求的色调、均匀度和恰当的透明度来配制丝印油墨。
2. 附着力强,粘度合适在丝印印刷中,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丝印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良好的附着力将使得油墨能够均匀而牢固地附着在印刷材料表面上,降低了印刷品对油墨的剥离,并增加生产的效率,因此,必须采用可靠的丝印油墨,以确保印刷过程中油墨的附着力是可靠、持久和令人满意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监控粘度,使油墨的粘度达到最合适的水平。
如果油墨的粘度过高,将增加印刷的难度和失效的风险,如果粘度过低,将使得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流动性差、亮度低,降低印刷品质的水平。
因此,要求丝印油墨的粘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采用的油墨必须具有合适的粘度范围。
3. 含量稳定,无污染丝印油墨质量的稳定,是丝印油墨的又一重要特点。
要求丝印油墨具有的稳定性是指产品中所含的成分及其量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出现浓度波动,从而使印刷色彩产生巨大变化,而且也不会受灰尘等污染物的影响。
4. 耐磨损,抗紫外线完成印刷品,其耐久、耐磨损也变得十分重要,因此,丝印油墨耐磨损特性是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耐磨性指的是油墨表面在物理磨损(与磨砂布或抛光纸接触)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和油墨产生的损失。
丝印PE油墨

1.产品特性:抗划伤性能好、耐酒精.亮光、遮盖力高、附着力佳、特耐酒精、耐化学品。
2.稀释剂:用我司专用稀释剂。
3.固化剂:不需添加。
4.油墨调配方法:开罐先搅拌均匀,取所需量油墨稀释到合适印刷粘度使用,没有用完的请密封好下次使用。
5.干燥时间:常温干燥,表干时间5-10分钟,实干时间在24小时以内,48小时后达最佳性能。
4、油墨:稀释剂=1∶0.1+-0.3(比重)。
5、表干时间自然挥发5-15分钟;彻干实干时间在24小时以内
使用方法:
1.建议用我公司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不建议使用783慢干稀释剂稀释,使用前应充分搅拌,用后随时密封。
2.搅拌时加本公司配套开油水10-12%,稀释到印刷适合粘度,移印稀释使用移印专用稀释剂;用718洗网水清洗。
原厂批发 免处理PP油墨 处理PE油墨
PP油墨|彩晖丝印网印油墨|EP系列免处理PP网印油墨 |EP系列免处理PP移印油墨 |火焰处理PP油墨厂家|免处理PP油墨
PP油墨
彩晖PE油墨[性能特点] 本系列是一种高光泽度、中等干速、超强耐酒精、耐白电油、优异附着力、优秀抗划伤性、色泽鲜艳、可高速印刷而不致飞墨、糊边,也可以满足移印所用之高档油墨。
太仓免处理PE油墨-PE油墨-PE免处理油墨
EP系列PE油墨[性能特点]
本系列是一种高光泽度、中等干速、超强耐酒精、耐白电油、优异附着力、优秀抗划伤性、色泽鲜艳、可高速印刷而不致飞墨、糊边,也可以满足移印所用之高档油墨。
品名:欧莱斯:PE免处理油墨系列:英文名:The rice: PE free of treatment ink series:
浦东耐手汗PE免处理油墨-PE油墨-耐手汗免处理PE油墨
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

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丝印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的特殊油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成色和质量。
因此,对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展开讨论,以期帮助广大印刷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丝印油墨的质量检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丝印油墨的颜色和色泽。
油墨的颜色应该与样品一致,不应出现色差。
同时,油墨的色泽应该饱满均匀,不能出现色块或色斑。
在检验时,可以将油墨均匀地涂抹在白色的基材上,通过肉眼观察和比较来判断其颜色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油墨的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油墨的粘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太稀薄导致印刷时失真,也不能太浓稠导致印刷品干燥缓慢。
一般来说,可以利用粘度计来进行检验,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油墨的粘度范围,以确保印刷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此外,油墨的附着力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检验项目之一。
油墨在印刷后应该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上,不易脱落和剥离。
为了检验油墨的附着力,可以利用划格试验或粘结强度测试等方法,来评估油墨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以确保印刷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最后,还需要关注油墨的干燥速度和耐磨性。
油墨的干燥速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快导致印刷过程中出现干燥堵网的问题,也不能过慢导致印刷品易粘连和污染。
同时,油墨的耐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油墨在印刷后应该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不易褪色和掉色。
综上所述,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涉及颜色和色泽、粘度、附着力、干燥速度和耐磨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和可靠,从而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印刷从业者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丝印油墨的质量检验方法,为印刷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丝网印刷的油墨性能有哪些

丝网印刷的油墨性能有哪些丝印油墨应满足储备、印刷、耐用、经济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但就技术性能来说,主要是印刷适性和应用适性。
一、印刷适性印刷适性也叫作业特性,总的来说,油墨在印刷中应能顺利地从印版漏印到承印物上,在丝网上不堵网,在承印物上干燥快,印迹再现性好。
印刷适性的影响因素很复杂,约有60个变量,这里谈几个主要的性能。
粘度是油墨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粘度单位为帕秒(Pa·s)。
丝印油墨的粘度,在各类油墨中属中,高水平(见表4-4)。
粘度对印刷效果影响很大。
粘度过大,会使油墨转移发生困难,印迹完整性、附着牢度及光泽度都会变差,甚至造成拉丝、网节缺墨及堵网等毛病;粘度过小,会使印迹扩大,清晰度差,易脏印版和印品。
油墨粘度比较表4-4油墨类型粘度(Pa·s)凸版油墨10-100苯胺油墨0.1-0.2凹版油墨0.05-0.20丝印油墨1-100胶印油墨100通常油墨的制备粘度大于4Pa·s,而使用粘度,需视丝网目数、图形尺寸、印刷速度、承印面性能及印刷温度等情况适当调整,允许在1-100Pa·s范围内变化。
有些丝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其粘度有可能发生变化,如溶剂的挥发,使油墨变稠,粘度也变大。
有的油墨粘度随剪切速度而异,这有3种情况,如图4-2所示,其中曲线a 表示牛顿流体,如低粘度(小于10Pa·s)连结料和液体油墨,粘度为一常数,不受剪切速度影响;曲线b假塑性流体,粘度随剪切速度增大而减小,亦称剪切变稀流体,如纤维素溶液、乳液及多数丝印油墨。
这类油墨流平性好,即粘度随剪切速度的增大而变大,亦称剪切变稠流体,一些高含固量(颜料及填料)的油墨,容易产生剪切膨胀现象。
有的油墨粘度,随剪切速度或剪切时间或两者的增大而减小,且在剪切停止后,粘度又可恢复(图4-3),称此现象为触变性。
粘度变化与印刷适性的关系是,油墨在印版上,粘度愈稳定愈好,但转移到印件上后,粘度变大愈快愈好。
丝网印刷标准

一、范围目前适用于土耳其塑料喷漆罩光面丝网印刷。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9761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三、术语定义1、丝网印刷: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方式,以下简称“丝印”。
2、丝网:是印刷中常用的丝网有绢网、尼龙丝网、涤纶丝网、不锈钢丝网。
3、网框:网框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木料、中空铝型材、铸铝成型框、钢材等几种材料。
最常用的则是铝型材制作的网框。
4、刮板:由于刮板在印刷中接触各种油墨及溶剂,并要求耐磨性高,有一定的硬度。
为了满足丝印要求,用于制作刮扳的材料一般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手工印刷中多使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以及聚胺酯橡胶等材料所制成的刮板。
5、油墨: 丝印用着色剂。
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等组成。
四、油墨的准备1)油墨的选择使用专用油墨、固化剂、慢干水等。
2)油墨的调配适量,按此比例充分调匀。
油墨混合调配后要求在6小时内用完,超出6小时后该配置油墨作报废处理。
建议配制时用多少配多少。
五、油墨干燥1、自然干燥放置在通风,无尘环境中固化24小时;2、若因时间原因紧急使用,可使用烘箱60度温度烘烤1小时。
六、注意事项1、丝印的产品不可放置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2、标示摆放必须清楚明了﹐不同产品区分应明显。
3、搬运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不可有撞击、摔打等不良动作出现。
4、丝印固化24小时检验合格后,产品方可用软纸或塑料袋包装入箱。
5、该配方油墨丝印时停顿时间超过2分钟必须清洗丝印网板,防止网孔堵塞,导致丝印缺陷七、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1、尺寸要求按照规定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丝印,要求尺寸偏差±5mm内,目视无偏斜。
2、外观要求1)检查条件:距观测面300mm,在日光下用眼睛对丝印效果分别以正视和45°角度对外观进行观察。
油墨进料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油墨的检验方法及标准
2、适用范围
丝印用油墨进料时的检验
3、定义
油墨指我厂所用的各类油墨、油漆、稀料、助剂等
4、职责
品管部严格按本规范进行检验作业
5、作业内容
按《品管部检验抽样方案》进行检测,检验项目及标准如下:
备注:进料时,IQC对公司采购进的油漆和油墨进行检验,对有效期进行确认.油漆、油墨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初始采购进的油漆和油墨的有效期不可少于10个月,如产品进到公司时有效期少于10个月,则要求供应商退回货品,重新送货。
6 、REACH/ROHS检测报告
油墨供应商必须每年提供REACH/ROHS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由品管部存档。
如何进行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

如何进行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丝印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和电子制造等行业的油墨类型,具有颜色鲜艳、质地坚韧和印刷精度高等优点。
在制作丝印油墨时,颜色调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合理的颜色调配才能确保油墨印刷的品质和效果。
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如何进行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
一、了解丝印油墨颜色系统在进行丝印油墨调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颜色系统。
在印刷行业中,最常用的颜色系统是RGB和CMYK。
RGB颜色系统是指红、绿、蓝三原色,CMYK颜色系统是指青、品红、黄、黑四种颜色。
而丝印油墨采用的颜色系统则与这两种颜色系统不同,它使用的是Pantone(潘通)颜色系统,这是一种由美国一家公司开发的专业颜色系统。
二、按比例进行颜色调配在进行丝印油墨颜色调配时,需要精准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油墨的各个颜色,以获得所需的颜色效果。
通常情况下,丝印油墨的调配比例为5:3:2:1,也就是说,每调配5部份中性油墨,就需要分别添加3部份黄色、2部份品红和1部份品红。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通过配色卡等工具来帮助计算和调配颜色比例。
三、适时调整颜色深浅除了按比例混合油墨的各个颜色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颜色深浅。
在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中,深浅程度的调整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通常对于需要深浅调整的颜色,可以添加其它颜色来进行调整,或者改变中性油墨和彩色油墨的混合比例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四、优化颜色调配的工艺参数除了颜色深浅之外,丝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其颜色表现效果还受到多个工艺参数的影响,如网版、印刷速度、温度、湿度等。
因此,在进行丝印油墨颜色调配时,还需要注意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印刷效果和色彩还原度。
五、进行油墨配方的标准化管理为了保证丝印油墨颜色调配的精度和可重复性,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制定丝印油墨配方标准,规定各个颜色成分的比例和配制流程,并使用专业仪器来辅助调配。
同时,还需将油墨配方信息记录在台账中,以备查证和跟踪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印油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
GB/T 15962油墨术语
GB/T 13217.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
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 14624.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
GB/T 14624.1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
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
GB/T 18724 印刷技术_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解释
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
3.1 油墨
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 颜色
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
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
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 细度
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 粘度
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η”为代号。
3.5 着色力
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 标样
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3.7 耐光性
指油墨印品在日光下或在曝晒机内曝晒一定时间后的颜色变化过程。
4 要求
4.1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油墨质量要求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
颜色与标样接近
细度≤15μm
粘度商定
着色力90—110%
附着力无可视性脱落
耐酒精性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耐汽油性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耐溶剂性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耐酸性面粗(盐酸)
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硫酸)
耐碱性允许字体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但要求字体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
耐光性3年以上
4.2 净含量
净含量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
4.3 储存稳定性
自生产日期起,有效储存期为1年。
5 实验方法
5.1在容器中的状态
打开容器后,目视检查,样品应该呈颜色均匀的粘稠液体。
5.2 颜色按GB/T 14624.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3 细度按GB/T 13217.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4 粘度按GB/T 172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5 着色力按GB/T 14624.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6 附着力按GB/T 13217.7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7 耐酒精性按GB/T 1872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具体实验方法为:用布浸99.5%的酒精、在实干后的丝印样品上,以20mm 左右的行程,往返涂50次。
5.8 耐汽油性按GB/T 1872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具体实验方法为:用布浸汽油、在实干后的丝印样品上,以20mm 左右的行程,往返涂50次。
5.9 耐溶剂性GB/T 1872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具体的实验方法为:用布浸1%醋酸,在实干后的丝印样品上,以20mm 左右的行程,往返涂50次。
5.10耐酸、碱性 GB/T 1872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具体的实验方法为:取实干后丝印样品分别浸泡1%的盐酸(体积百分数)、1%硫酸(体积百分数)和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4h后,取出与样板对比。
5.11 耐光性按GB/T 22771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5.12 储存稳定性按GB/T 6753.3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6.2 出厂检验项目为颜色、细度、粘度、附着力、耐酒精、耐溶剂和着色力。
6.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6.4 型式检验项目为耐酸碱、耐汽油、耐光性和贮存稳定性。
6.5 检验要求
公司品管部应按本标准所列技术指标,对所有到厂的丝印油墨按6.2、6.3(耐光性除外)、7.3的要求进行检验。
6.6 抽样要求
同一颜色,同期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每批取样不少于50克,并注意样品的清洁和密封。
6.7 检验判定
检验结果如有不合格项目,应从同批产品中重新取双倍样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6.8 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无法协商解决时,可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丝印油墨用塑料桶或铁盒密封包装,铁盒再装入外包装箱内。
7.2 塑料桶外应贴或印有商标、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标准号、重量、批号及出厂日期。
7.3 外包装表面也应有商标、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产品标准号、数量、重量、批号、出厂日期及不得倒置的标志。
7.4 产品在符合7.1的包装要求下,可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
7.5 在运输及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摔、碰、撞,以防包装破损、油墨溢出。
7.6 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
7.7 产品在符合7.6的存放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一年,期满后应重新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附则:
本标准归技术部管理并解释,品管部负责执行。
本标准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起草人:毛禹和
本标准审定人:曾良德
本标准批准人:万建文
本标准批准日期:201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