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接地技术

合集下载

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3篇)

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3篇)

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一、背景介绍防爆电气设备是指用于危险区域的电气安全设备,其工作环境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蒸汽或粉尘。

为了确保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接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要求。

接地可以有效地排除电气设备中的静电,减少爆炸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二、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原则1. 单点接地:每台防爆电气设备应该只有一个接地点,以保证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 低阻抗接地: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该足够低,一般不大于10欧姆,以便及时排除设备内的静电。

3. 防止电流积聚:接地系统应该及时排除设备内产生的电流,防止电流积聚,增加爆炸的风险。

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二)1. 接地导体的选择:接地导体应该选择适当的材料,并符合防爆要求。

一般情况下,铜导体是常用的选择,由于其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性强。

2. 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应该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3. 接地装置的安装:接地装置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确安装,确保其与电气设备的良好连接。

4. 接地系统的连通性:接地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连通性,确保各个接点之间的连接可靠。

5. 防止电流回流:接地系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电流在接地回路中回流,导致电流积聚。

6. 接地系统的维护:接地系统应该得到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状态良好,减少接地电阻。

四、防爆电气设备接地的检验方法1. 接地电阻的测量:通过万用表等工具测量接地电阻,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2. 直流电阻测试:通过直流电阻测试仪,对接地系统进行全面的直流电阻测试,检查接地连通性是否良好。

3. 接地装置的视察:对接地装置进行视察,检查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松动或腐蚀现象。

4. 接地系统的维护记录:记录接地系统的维护情况,包括检修记录、维护日期等。

五、结论防爆电气设备接地是确保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适当的接地导体、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正确安装接地装置,并对接地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静电积聚,降低爆炸的风险。

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原则和标准

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原则和标准

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原则和标准
电气设备的接地原则取决于电气设备的种类,依据国家规定,任何电气设备都要设置接地装置,保证电气设备使用人员的平安。

第一,在人工安装体积较小的总接地体时,规定将其安装在建筑物内,并且要尽可能减小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其次,假如遇到电压不同,用途相同的电气设备,一般是等电位连接要求连接到一个总接地体,并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与总接地体相连接,有特别要求除外,如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不能简洁地根据上述要求进行操作;第三,对于计算机系统、中压系统和弱电系统等具有特别要求的接地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设置。

接地装置的零部件、管道、管芯以及各个配件都是镀锌材料,留意要平整、严密的连接各个部件,按要求位置安放设备,连接部分不用刷漆,在焊接部分刷防腐银粉漆;爱护装置和爱护线路之间用具有绝缘爱护装置的电缆设备相连,不需要接地,局部接地的装置须有生产合格证,安装时要留意位置,连接正确,操作规范,高压连接器应分别由两端接地螺栓引出合格接地导线至局部接地母线或接地极上;必需在接地导线穿越架空回流轨道的时候加装绝缘套管;局部接地与帮助接地要安装在行人少的地方,并且保证距离,用电设备实行统一模式从用电设备的外壳右侧直接与导出连接线相接。

1。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操作方法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操作方法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操作方法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操作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位设备:首先确定需要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

2. 清理接地环境:确保接地区域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以确保接地的效果。

3. 确定接地点:根据设备保护接地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接地点。

接地点应选择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或接地极等容易与地质层连接的导电材料。

4. 接地准备:清理接地点周围的表面,去除油污和腐蚀物质,确保接地良好的接触表面。

5. 连接接地导线:将接地导线与设备的接地端子连接好,确保接地线与设备的接地端子有牢固的接触。

6. 连接接地体:将接地导线与接地体相连接。

接地体一般埋在地下,可以选择连接到接地极或接地网上。

7. 测试接地: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工具测量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的质量合格。

通常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一定的限值。

8. 标记和记录:在接地点和相关设备上标记清楚接地位置,并记录接地点情况和测试结果等相关信息,以备后续维护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技术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技术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技术电气设备接地和接零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设备接地和接零保护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技术1.1 电气设备的接地概念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设备的中性点(即中性线)和地之间形成一条低阻抗的电气连接。

接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二是保护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 电气设备接地的类型电气设备接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2.1 保护地保护地是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形成一条低阻抗的电气连接,以防止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防止人体触电。

一般情况下,保护地的电阻应小于4Ω,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

1.2.2 电气中性点接地电气中性点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即中性线)接地,以防止设备出现失压和接地电流过大的情况下,给设备带来二次故障。

电气中性点接地通常采用星形接地和Z形接地两种方式。

1.2.3 静电接地静电接地是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之间进行电气连接,以防止设备产生静电积聚,引起火花放电,从而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1.3 电气设备接地的方法电气设备的接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3.1 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中性点和地之间形成一个公共的接地点,通过连接导线将各个电气设备的接地点连接在一起。

单点接地便于维护和管理,但在设备故障时,可能会造成电气设备间的相互影响,增加故障范围和修复难度。

1.3.2 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中性点和地之间分别形成独立的接地点,通过连接导线将各个电气设备的接地点连接在一起。

多点接地可以减小设备故障时的相互影响,提高故障查找和修复的效率。

1.3.3 整体接地整体接地是利用一根导线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中性点和地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接地回路。

整体接地适用于一些建筑物设备接地和大型电力设备接地,可以减小接地回路的阻抗,提高接地的效果。

电气设备接地的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接地的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接地的规范要求电气设备接地是一项确保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电气安全方面,接地是一项基本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接地的规范要求,包括接地原理、接地形式、接地电阻要求以及接地系统的设计。

一、接地原理电气设备接地的原理是为了确保人身安全,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通过将电气设备与地进行连接,可以将设备的故障电流引入地下,从而消除电气设备的潜在危险。

二、接地形式根据电气设备的不同类型和用途,接地形式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接地形式包括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等电位接地。

1. 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与地进行连接,通常用于低压配电系统。

单点接地的好处是易于实施和维护,但在发生线间短路时可能导致设备受损。

2. 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将电气系统的多个设备进行接地,可以避免单点接地时设备受损的问题。

多点接地适用于中压配电系统,其接地电阻要求较低。

3. 等电位接地等电位接地是在电气系统中同时接地多个设备,使得这些设备的接地电势相同。

等电位接地主要用于高压电力系统和对地电位要求较高的场所,能够有效地防止设备之间的电位差。

三、接地电阻要求为了确保电气设备接地系统的工作可靠,国家标准对接地电阻有一定的要求。

常见的接地电阻要求为:1.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Ω;2. 中压配电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Ω;3. 高压电力系统:接地电阻小于0.5Ω。

接地电阻的测量应采用合适的仪器,并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四、接地系统的设计电气设备接地系统的设计涉及到接地电极的布置、导体截面的选择等方面。

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接地电极:接地电极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地下接地电极应埋入湿度较高的土壤中,以提高接地效果。

2. 导体截面:导体截面的选择应满足电流负荷的要求,并考虑导体的热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3. 接地回路:接地回路应设计为可靠的闭合回路,以确保故障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4. 设备保护:接地系统还应与设备的保护系统进行配合,确保在短路和过载等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电流。

电气设备接地工艺要求

电气设备接地工艺要求

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要求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要求一、目的:为规范设计、生产过程中接地装置的统一性,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以可靠保护检修人员和设备安全。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艺要求。

二、高压开关柜的接地1、柜体接地:在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沿高压开关柜的宽度方向设TMY-25×3的铜排作为专用接地母线。

每个功能单元应设与该接地母线连接的M12的接地桩或接地螺母。

用截面相当于接地母线的铜排或软导线与该接地母线可靠连接,或通过与接地母线保持可靠电气连接的柜体与接地母线相连。

该接地母线末端还要设有与接地网相连的M12的固定连接端子,并设有明显的保护接地标识。

2、柜内元器件的工作接地2.1接地开关、三工位负荷开关的接地刀1)接地导体:选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圆形铜编织线(一般元器件自带)2)接地点:根据实际需要,在以下3种方式中选择:①焊接在框架上的M12专用接地螺母或接地桩,表面去油漆层或喷塑层及油污;②冷板制作的金属框架,需在元件接地点附近配钻φ13孔,清除接地点表面油漆层或喷塑层后,涂工业用凡士林(禁止不按上述要求处理,而单用接地垫圈的方式接地);③覆铝锌板制作的金属框架,需在元件接地点附近配钻φ13孔,揭净板材表面覆膜。

3)接地位置:就近原则。

2.2避雷器的接地端接地1)接地导体:选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圆形铜编织线,也可用TMY-25×3的铜排代替铜编织线。

2)接地点和接地位置要求同“接地开关”的要求,但接地螺母或接地栓由M12改为M8,配孔由φ13改为φ9。

3、柜内元器件的外壳保护接地3.1站用变、高压电容器的外壳接地1)接地导体:选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圆形铜编织线,也可用TMY-25×3的铜排代替铜编织线。

2)接地点:焊接在开关柜底座上的M12专用接地螺母或接地桩,表面去油漆层或喷塑层及油污。

3)接地位置:就近原则。

3.2其它一次元器件的外壳保护接地要求例如:断路器、隔离开关、CT、PT等只需要外壳保护接地的一次元器件1)外壳不直接安装紧固在接地金属框架上时选用25mm2圆形铜编织线做导体,与焊接在框架上的M8接地桩就近进行连接。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
1.接地类型按功能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以及静电接地四种方式。

2.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线路的塔杆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所有部分接地,这一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1)接地保护的形式:一种是将设备外壳通过设各自的接的体与大地紧密相接,称“保护接地”属于IT系统和TT系统。

(2)另一种是将设备外壳通过公共的PE线或PEN线接地,称“保护接零”属于TN系统.
3.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各种工作接地都有其各自的功能。

如变压器、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能维持三相系统中相线中电压不变等。

4.雷电保护接地:是给防雷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提供通道。

5.防静电接地:是为了防止静电对易燃易爆气液体造成火灾爆炸,而对储气液体管道,容器等设置的接地。

电气设备的接地规范

电气设备的接地规范

电气设备的接地规范随着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接地规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气设备接地规范是指针对电气设备接地进行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安全可靠地使用电气设备。

本文将从接地原理、接地方式、接地检测等方面对电气设备接地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接地原理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体与地面相连,使其与地面形成一个低阻抗回路。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和保护电器设备不受到雷击等电磁干扰。

接地的原理是利用地面的导电性,通过接地线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体连接到地面上,形成一个电路。

当电流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会通过接地线排出,从而避免对人的危害。

二、接地方式常见的接地方式有以下几种:1. PE接地:PE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外壳通过接地线连接到地面的集中接地系统上。

这种接地方式广泛用于低压设备和家用电器中,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接地方式。

2. TN接地:TN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导体通过接地线连接到地面的集中接地系统上,同时在电源处加装保护零线。

这种接地方式主要用于中低压设备和建筑物。

3. TT接地:TT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导体通过接地线连接到独立的地底电极或地网上。

这种接地方式适用于高压设备和特殊场所。

三、接地检测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接地符合规范,需要进行接地检测。

接地检测包括接地电阻检测和接地绝缘电阻检测。

1. 接地电阻检测:接地电阻检测是指检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以确定接地是否正常。

检测时需要使用专用的万用表或接地电阻测试仪。

2. 接地绝缘电阻检测:接地绝缘电阻检测是指检测电气设备和地面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以确保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良好。

检测时需要使用电子绝缘电阻测试仪。

四、总结电气设备接地规范是保障人员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正确选择接地方式、建立良好的接地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测是确保电气设备接地安全可靠的重要步骤。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应该认真遵守相关要求,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保障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
[摘要]将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

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线(或导体)称为接地线。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914x(2013)07-0038-01
1 接地的种类和目的
(一)安全保护接地。

主要包括:为防止电力设施或电子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累,引起触电或爆炸而设的静电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或屏蔽线外皮所进行的屏蔽接地。

(二)系统接地。

这种接地给电路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参考电位),同时也可将干扰引走。

此种接地目的是为了抵制外部的干扰。

(三)防雷接地。

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

(四)重复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中,为防止因中性线
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

系统中的重复接地点为: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点;四芯电缆的中性线;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

(五)防静电接地。

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如将某些液体或气体的金属输送管道或车辆的接地。

(六)屏蔽接地。

为防止电气设备因受电磁干扰,而影响其工作或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屏蔽设备的接地。

2 接地的作用
(一)防止电击。

人体阻抗和所处环境的状况有极大的关系,环境越潮湿,人体的阻抗越低,也越容易遭受电击。

接地是防止电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接地后,使电气设备的电位接近地电位。

由于接地电阻的存在,电气设备对地电位总是存在的,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电气设备的对地电位也越大,人触及时的危险性也越大。

但是,如果不设置接地装置,故障设备外壳的电压就和相线对地电压相同,比起接地电压还是高出很多的,因此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的接地,又称工作接地,一般在变电站或变电所对中性点进行接地。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很小,对大型的变电站要求有一个接地网,保证接地电阻小而且可靠。

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电网的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位接近于零。

低压配电系统无法避免相线碰壳或相线断裂后碰地,如果
中性点对地绝缘,就会使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的相电压,其结果可能把工作电压为220的电气设备烧坏。

对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即使一相与地短路,另外二相仍可接近相电压,因此接于其他二相的电气设备不会损坏。

此外可防止系统振荡,电气设备和线路只要按相电压考虑其绝缘水平。

(三)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

雷电发生时,除了直接雷外,还会生产感应雷,感应雷又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3 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原则
(一)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作其他用途。

(二)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连接要求,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与总接地体相连接。

(三)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求。

(四)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4 电气设备接地方法
(一)安全保护接地
1、保护接零。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线,即为保护接零线,它是电路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电子电气设备应保护接零。

将电子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当一相发生漏电或碰壳时,由于金属外壳与零线相连,形成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使电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在采用接零保护时,电源中线不允许断开,如果中线断开,将会失去保护作用。

通常系统中采用零线重复接地的方法实现保护作用。

2、保护接地。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装设的接地,称之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仅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

凡在这个电网中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支架及相连的金属部分均应接地。

中性点接地的电路系统不宜采用保护接地。

(二)系统接地
系统接地线既是各电路中的静态、动态电流通道,又是各级电路通过共同的接地阻抗而相互耦合的途径,从而形成电路间相互干扰的薄弱环节。

所以,电子电气仪器设备中的一切抗干扰技术,都和接地有关。

正确的接地是抵制噪声和防止干扰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能保证电子电气设备正常、稳定和可靠地工作,而且能提高电路的工作精度。

电子电气仪器设备中的系统接地是否要接大地和如何接大地,与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有4种方式。

1、浮地方式。

浮地就是不接大地,是一种悬浮的方式,其目的
是将电路或设备与公共地或可能引起环流的公共导线隔离开来,从而抑制来自接地线的干扰。

这种接地方式的缺点是设备不与大地直接相连,容易出现静电积累现象,这样积累起来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设备和大地之间会产生具有强大放电电流的静电击穿现象,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干扰源。

为此,在采用浮地方式时,应在设备与大地之间接一个阻值很大的泄放电阻,以消除静电积累的影响。

2、单点接地方式。

由于2点接地易形成接地环路,所以一点接地的功能是消除和防止形成接地环路。

单点接地有串联和并联2种方式。

单点接地是为许多接在一起的电路系统提供共同参考点。

电流流过接地导线时,导线中或多或少有阻抗。

串联接地电路电流i1,i2, in都经过阻抗z1,z1是电路1,2……n共有的共同阻抗,因此,电路1,2……n的电位受i1,i2……in共同影响,它们之间互相牵制。

而并联接地方式没有公共阻抗,电路1,2……n互不干扰,所以并联接地最为简单实用。

一点接地方式适合工作频率低于1mhz以下的低频电路。

3、多点接地方式。

对于高频电路(信号频率为10mhz以上),由于各元器件的引线和电路本身布局的电感都将增加接地线的阻抗,一点接地方式已不再适用。

为了降低接地线阻抗及减少地线间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所造成的电路间的相互耦合,应短距离把各元器件接地端子接在此地面上。

4、混合接地。

电路系统既有低频电路,又有高频电路或数字电
路时,在系统中应采用混合接地方式。

电路系统中的低频部分采用单点接地,而高频部分则需要多点接地,这样的接地方式既包含了单点接地的特性,又包含了多点接地的特性,从而达到最佳抑制干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怡,浅谈电气设备的接地及其测量,安徽电力,2005,(02).
[2]苏晓华,闻映红,电子设备的接地技术,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