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动机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作用。

直线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洛伦兹力、直线电机的结构和应用。

一、电磁感应1.1 简介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直线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产生力。

1.2 磁场的生成直线电机中通常采用永磁体或电磁铁来产生磁场。

永磁体可以提供恒定的磁场,而电磁铁的磁场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来调节。

磁场的生成是直线电机工作的基础。

1.3 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当导体通过磁场时,磁场会与导体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导致电子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力就是洛伦兹力,是直线电机工作的关键。

二、洛伦兹力2.1 洛伦兹力的定义洛伦兹力是指当导体中的电子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时,产生的一种力。

它的大小与电子的速度、磁场的强度以及电子所受力的方向有关。

2.2 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即当磁场方向、电子速度方向和洛伦兹力方向构成一个右手坐标系时,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和电子速度的方向。

2.3 洛伦兹力的大小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电子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改变电子速度或磁场强度来调节洛伦兹力的大小。

三、直线电机的结构3.1 定子直线电机的定子通常由导体线圈组成,导体线圈中通过电流,产生磁场。

定子的结构和形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定。

3.2 激励源直线电机的激励源可以是永磁体或电磁铁。

激励源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要求,以及对磁场强度和方向的控制。

3.3 移动部件直线电机的移动部件是由导体制成的,当洛伦兹力作用于导体时,导体会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移动部件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力的平衡和稳定性。

四、直线电机的应用4.1 工业自动化直线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机械加工、物料搬运等。

直线电机的高速度和高精度使其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理想选择。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和传统的旋转电机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磁场作用、电流流动、力的产生等方面。

一、磁场作用1.1 磁场的建立:直线电机中通常会有一组永久磁铁,通过这些永磁体建立一个恒定的磁场。

1.2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通常是垂直于直线电机的运动方向,这样可以产生最大的力。

1.3 磁场的调节:通过改变永磁体的位置或者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调节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二、电流流动2.1 电流的输入:直线电机通常需要外部电源输入电流,通过电流流经导体产生磁场。

2.2 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会影响导体受力的方向,进而影响直线电机的运动方向。

2.3 电流的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直线电机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力的产生3.1 洛伦兹力:当导体中的电流流经磁场时,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这个力会使导体产生运动。

3.2 力的大小: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磁场的强度以及导体的长度等因素有关。

3.3 力的方向:根据洛伦兹力的方向规律,可以确定导体受力的方向,从而确定直线电机的运动方向。

四、运动控制4.1 位置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直线电机的位置控制,使其在特定位置停止或者运动。

4.2 速度控制: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直线电机的速度,实现速度控制。

4.3 加速度控制:通过改变电流的变化率,可以控制直线电机的加速度,实现加速度控制。

五、应用领域5.1 工业自动化:直线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实现输送、定位等功能。

5.2 机床加工:直线电机在机床加工中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等设备。

5.3 医疗设备:直线电机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应用,例如CT机、核磁共振等设备中的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直线电机。

结论:直线电机通过磁场作用、电流流动和力的产生实现了直线运动,通过运动控制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直线电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直线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旋转电机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其构造、工作过程以及应用领域。

正文内容:1. 直线电机的构造1.1 定子:直线电机的定子通常由一系列绕组组成,这些绕组被安装在一块磁性材料上,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结构。

1.2 动子:直线电机的动子通常由一块磁性材料制成,其形状与定子相似。

动子上有一系列的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用于产生磁场。

2. 直线电机的工作过程2.1 磁场产生:当电流通过动子上的绕组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定子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使动子开始运动。

2.2 运动控制: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动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这使得直线电机具有良好的运动控制性能。

2.3 反馈系统:为了实现更精确的运动控制,直线电机通常配备有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动子的位置和速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3.1 工业自动化:直线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快速的运动。

3.2 交通运输:直线电机可用于磁悬浮列车、磁浮飞行器等交通工具中,实现高速、平稳的运动。

3.3 医疗设备:直线电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用于手术机器人、医疗床等设备中,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效率。

4. 直线电机的优势4.1 高效率:直线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较高。

4.2 高加速度:直线电机具有较高的加速度,能够实现快速的起停和精确的位置控制。

4.3 高精度:直线电机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实现微米级的位置控制,满足高精度的应用需求。

5. 直线电机的发展趋势5.1 小型化:直线电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5.2 高速化:直线电机的速度越来越高,满足快速运动的需求。

5.3 集成化:直线电机与传感器、控制器等组件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总结:综上所述,直线电机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加速度和高精度的电动机。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

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动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

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

在实际应用时,将初级和次级制造成不同的长度,以保证在所需行程范围内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耦合保持不变。

直线电动机可以是短初级长次级,也可以是长初级短次级。

考虑到制造成本、运行费用,以直线感应电动机为例:当初级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便在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次级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

如果初级固定,则次级在推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反之,则初级做直线运动。

一个直线电动机应用系统不仅要有性能良好的直线电动机,还必须具有能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实现技术与经济要求的控制系统。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线电动机的控制方法越来越多。

对直线电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3个方面:一是传统控制技术;二是现代控制技术;三是智能控制技术。

传统的控制技术(如PID反馈控制、解耦控制等)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PID控制蕴涵动态控制过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为了提高控制效果,往往采用解耦控制和矢量控制技术。

在对象模型确定、不变化且是线性的,操作条件、运行环境是确定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传统控制技术是简单有效的。

但是在高精度微进给的高性能场合,就必须考虑对象结构与参数的变化。

各种非线性的影响、运行环境的改变及环境干扰等时变和不确定因数,都会影响控制效果。

因此,现代控制技术在直线伺服电动机控制的研究中引起了很大的重视。

常用控制方法有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及智能控制。

目前主要是将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与PID、H∞控制等现有的成熟的控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动机,它将电能转化为直线运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的相互作用。

1. 结构组成直线电机主要由定子、滑块和磁体组成。

定子是由电磁铁组成的,它产生一个磁场。

滑块则是连接到负载上的移动部件,它通过与定子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直线运动。

磁体通常是永磁体,也可以是电磁铁。

2. 工作原理当直线电机通电时,定子中的电磁铁会产生一个磁场。

如果滑块上有一个导体,当导体进入磁场中时,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会产生一个电流,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电流会与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力,推动滑块运动。

3. 磁场与电流方向直线电机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会产生最大的推力。

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或反平行,推力将为零。

4. 控制方法直线电机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

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滑块的运动方向,而改变电流大小可以改变滑块的运动速度和推力大小。

通常使用电子控制器来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5. 应用领域直线电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直线电机常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传送带、机械臂和机器人等设备中。

在交通运输领域,直线电机可以用于地铁和高铁的驱动系统。

在医疗领域,直线电机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定位和运动控制。

此外,直线电机还可以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和科研等领域。

总结:直线电机通过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直线运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定子产生的磁场和滑块上的导体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直线电机的运动方向、速度和推力大小。

直线电机在工业、交通运输、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一、引言直线电动机是一种重要的电动机类型,其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速度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印刷机械、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

本文将对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二、直线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直线电动机由定子和移动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包括铁芯和绕组,绕组通常采用螺旋形绕制而成。

移动子则由磁场铁芯和导体组成。

三、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 磁场生成在直线电动机中,定子上的绕组通以交流电源,产生交变磁场。

这个磁场会穿过移动子中的磁场铁芯,在铁芯内部形成一个磁场。

2. 动力发生当移动子中的导体进入这个磁场时,就会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从而开始运转。

由于导体本身带有电流,所以它会在磁场中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并且开始运转。

3. 速度调节为了调节直线电动机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实现。

当电源的频率增加时,磁场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移动子中的导体受到更大的力,速度也会相应地提高。

反之亦然。

四、直线电动机的优点1. 结构简单:直线电动机由定子和移动子两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2. 运行平稳:直线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没有转子滑环或刷子等部件,因此运行平稳。

3. 速度范围广:直线电动机的速度范围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 能耗低:由于直线电动机没有转子滑环或刷子等部件,其能耗较低。

五、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直线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对磁场生成、动力发生和速度调节等方面进行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类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动机,它与传统的旋转电机不同,能够提供直接的线性运动。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磁场产生力的原理。

直线电机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固定部分(也称为定子)和可移动部分(也称为滑块)。

定子由绕组和磁场产生器组成,滑块上则搭载有永磁体或者电磁体。

当通电时,通过交替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产生一个沿着线性轴向的旋转磁场。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洛仑兹力的原理。

当电流通过直线电机的绕组时,会在滑块上的磁场产生一个线性力。

这个力是由洛仑兹力定律决定的,根据定律,一个带电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与电流、磁场强度以及两者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当电流通过滑块上的磁场时,会产生一个力使滑块沿着固定轨道的方向运动。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旋转电机,但是它们的结构和运动方向有所不同。

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磁场产生转动力矩,而直线电机通过线性磁场产生直线运动的力。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也可以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来解释。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电动势。

在直线电机中,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强度会导致滑块上的磁场的变化,从而在绕组中产生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会驱动电流通过绕组,进而产生电磁力。

直线电机通常用于需要直线运动的应用,如印刷机械、自动化机械和医疗设备等。

与传统的旋转电机相比,直线电机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精度和响应速度,因为它们可以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而无需转动部件的转换。

总的来说,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绕组中通电产生磁场,从而产生线性力,实现直线运动。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直线电机在需要高精度和高响应速度的应用中具有许多优势。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来驱动物体沿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磁学和力学的知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1. 磁场的生成直线电机中通常会有一个固定的磁场和一个可移动的导体。

固定的磁场通常由永磁体或电磁铁产生,它会在空间中形成一个磁场。

可移动的导体则通常是一根导线或者导体板,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2. 洛伦兹力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它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磁场。

而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洛伦兹力是由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其大小和方向由洛伦兹力定律给出。

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由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3. 直线运动在直线电机中,通常会有一个可移动的导体和一个固定的磁场。

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时,导体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直线运动。

这种直线运动的原理和电动机中旋转运动的原理是类似的,只不过直线电机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4. 控制系统直线电机通常会配备一个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导体的运动。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导体的快慢运动以及正反运动。

这样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

5. 应用领域直线电机由于其直线运动的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直线电机可以用来驱动输送带和机械臂,实现物料的输送和装配;在航天领域,直线电机可以用来驱动航天器的姿态调整和推进系统;在医疗设备中,直线电机可以用来驱动医疗器械的运动,如CT扫描仪和X射线机等。

总结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学和力学的知识,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来驱动导体的直线运动。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导体的快慢运动和正反运动。

直线电机在工业生产、航天领域、医疗设备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电动机
linear motor
直线电动机
利用电能直接产生直线运动的电动机。

其原理与相应的旋转式电动机相似,在结构上可看作是由相应旋转电机沿径向切开,拉直演变而成(图1)。

直线电动机包括定子和动子两个主要部分。

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动子带动外界负载运动作功。

在需要直线运动的地方,采用直线电动机可使装置的总体结构得到简化。

直线电动机较多地应用于各种定位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大功率的直线电动机还常用于电气铁路高速列车的牵引、鱼雷的发射等装备中。

直线电动机按原理分为直流直线电动机、交流直线异步电动机、直线步进电动机和交流直线同步电动机。

以前3种应用较多。

按结构可分为单边型和双边型两种。

在单边型结构中,定子和动子之间受有较大的单边磁拉力;双边型结构由于两边磁拉力互相平衡,支承部分摩擦力较小,动作比较灵活。

直线电动机
直流直线电动机直流供电的直线电动机。

由一套磁极和一组绕组构成。

绕组中的电流有的通过电刷和换向片结构引入,称刷型;有的不经换向器和电刷,直接用导线引入,称无刷型。

直流直线电动机从结构上还可分为动极式和动圈式两种。

图2所示为圆柱式直流
动圈式直线电动机,由于其结构与扬声器的音圈相似,故又称为音圈式直线电动机,简称音圈电动机。

其中图2a为短线圈音圈电动机,图2b为长线圈音圈电动机。

直流直线电动机由于推力与电枢电流成正比,速度与电枢电压成正比,故具有良好的线性控制特性,它与闭环控制系统配合,可以进行精密的调节和控制,适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例如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磁头定位系统。

交流直线异步电动机由旋转式异步电动机演变而来。

其工作原理和旋转式异步电动机相同。

主要由原边和副边两部分组成,嵌有线圈的部分为原边。

当多相绕组中通入电流后,电机气隙中就产生一个磁场行波,切割副边的导体而感生电流。

此电流与磁场作用产生电磁力使原边和副边发生相对运动。

直线异步电动机可以做成原边固定、副边可动的短副边型和副边固定、原边可动的短原边型两种结构。

短原边型所用线圈数量少,比较经济,应用较多;短副边型常用于金属物体的投射。

直线异步电动机常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作为操作杆的动力,用它操作自动门窗、自动开关和阀门以及各种机械手,也可用于电气铁路高速列车的牵引和鱼雷发射等。

直线步进电动机作直线步进运动的电动机。

按其电磁推力产生的原理可以分为反应式和永磁感应子式两大类。

①反应式直线步进电动机:其定子是一条开有均匀齿槽的导轨,动子是一个绕有三相绕组的E形铁心。

每个铁心柱上都开有和定子齿距相等的齿槽,且各相铁心柱上的齿槽相对于定子齿槽依次错开1/3齿距。

如果输入三相绕组电脉冲的顺序依次为A→B→C→A,则动子就会向左作步进运动。

如果通电顺序改为A→C→B→A,则动子就向右作步进运动。

在结构上也可以把E形铁心固定,让齿条作为动子。

齿条的运动将与上述运动方向相反。

②永磁感应子式直线步进电动机:定子由软铁材料制成,上面铣有均匀间隔的齿槽;动子由永久磁铁加上两个带齿的形电磁铁组成。

两个电磁铁上的齿相互错开一定距离。

在电磁铁线圈不通电时,动子位置由永久磁铁决定。

而在两个电磁铁按一定顺序轮流通电时,将使动子以一定齿距作步进运动。

如果对两个电磁铁不是轮流通电,而是使其中的电流一个按正弦变化,一个按余弦变化,则可使动子运动平滑,步距很小。

其步距(位置)分辨率可以达到0.01mm以下。

在要求高精度定位的场合,例如绘图仪、磁头定位机构、激光定位器和数控系统中得到较多的应用。

线性马达(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所谓线性马达又称为直线电机,是一种将传统的旋转电机沿轴线方向切开后,将旋转电机的初级展开作为直线电机(线性马达)的定子,次级通电后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初级做直线运动,成为直线电机(线性马达)的动子。

我们常说的磁悬浮,往往和直线电机(线性马达)驱动有着很大联系。

磁浮运输系统通常采用“线性马达”也就是直线电机作为推进系统的。

线性马达的构成原理
设靠三相交流电力励磁的移动用电磁石(作为定子),分左右两排夹装在铝板两旁(但不接触),磁力线与铝板垂直相交,铝板即感应而生电流,因而产生驱动力。

由于线性感应马达的定子装在列车上,较导轨短,因此线性感应马达又称为“短定子线性马达”(Short-stator
Motor);线性同步马达的原理则是将超导电磁石装于列车上(当作转子),轨道上则装有三相电枢线圈(作为定子),当轨道上的线圈供应以可变周波数的三相交流电时,即能驱动车辆。

由于车辆移动的速度系依与三相交流电周波数成比例的同步速度移动,故称为线性同步马达,而又由于线性同步马达的定子装于轨道上,与轨道同长,故线性同步马达又称为“长定子线性马达”(Long-stator Motor)。

传统轨道运输系统由于使用专用轨道,并以钢轮作为支撑与导引,因此随着速度的增加,行驶阻力会递增,而牵引力则递减,列车行驶阻力大于牵引力时即无法再加速,故一直无法突破地面运输系统理论上最高速度每小时375公里的瓶颈。

虽然法国TGV曾创下传统轨道运输系统时速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但因轮轨材料会有过热疲乏的问题,故现今德、法、西、日等国之高铁商业营运时速均不超过300公里。

因此,如要进一步提升车辆速度,必须放弃传统以车轮行驶之方式,而采用“磁力悬浮”(Magnetic Levitation,简称“磁浮”Maglev) 的方式,使列车浮离车道行驶,以减少摩擦力、大幅提高车辆的速度。

此一浮离车道的作法,除不会造成噪音或空气污染外,并可增进能源使用之效率。

另外采用“线性马达”(Linear Motor) 亦可加快该磁浮运输系统的速度,因此使用线性马达的磁浮运输系统应运而生。

所谓磁浮运输系统就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使列车浮离车道,此磁力的来源可分为“常电导磁石”(Permanent Magnets) 或“超导磁石”(Super Conducting Magnets, SCM)。

所谓的常电导磁石就是一般的电磁铁,即只有通电时才具有磁性,电流一切断则磁性消失,由于列车在极高速时集电困难,故常电导磁石仅能适用于采用磁力相斥原理、速度相对较慢(约300kph) 的磁浮列车;至于速度高达500kph以上的磁浮列车(利用磁力相吸原理),就非使用通一次电就永久具有磁性(因此列车可以不用集电) 之超导磁石不可。

因磁浮运输系统是利用磁力相吸或相斥的原理,故导致其分为“电动悬浮”(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EDS) 与“电磁悬浮”(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两种型态。

电动悬浮(EDS) 是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当列车经由外力而移动,装置于列车上的常电导磁石产生移动磁场,而在轨道上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此电流再生磁场,由于此二磁场方向相同,故列车与轨道间产生互斥力,列车随即由此互斥力举升而悬浮。

因列车的悬浮是靠两磁场作用力相互平衡而达成,故其悬浮高度可固定不变(约10 ~ 15mm),列车即因此具有相当之稳定性。

此外,列车必须先以其他方式启动,其所带之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与磁场,车辆才会悬浮;因此,列车必须装置车轮以便“起飞”与“降落”之用,当速度达40kph 以上时,列车开始悬浮(即“起飞”),车轮自动收起;同理当速度渐减不再悬浮时,车轮自动放下以便滑行(即“降落”)。

通常采用电动悬浮(EDS) 的系统,只能以“线性同步马达”(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 作为推进系统,且其速度相对较慢(约300kph)。

电动悬浮系统(EDS) 与线性同步马达(LSM) 的组合
电磁悬浮(EMS) 则是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列车两侧向导轨环抱(类似跨座式单轨系统),列车环抱的下部装有电磁石,导轨的底部装有钢板代替线圈,此时导轨之钢板在上,而列车之电磁石在下,当通电励磁时,电磁石产生之磁场吸引力吸引列车向上,列车因重力而下沉,两力平衡时使列车与导轨间产生间隙(Gap),列车即因此悬浮,其悬浮高度(约10 ~ 15mm) 因磁力强弱而产生变化,故磁场之励磁电流须采封闭回路以保持磁力稳定。

此外,列车一开始(速度为零时) 即可产生悬浮,因此列车不须装置车轮。

通常采用电磁悬浮(EMS) 的系统,可采用“线性感应马达”(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或线性同步马达(LSM) 作为推进系统,其速度可高达500kph以上。

直线电机(线性马达)除了用于磁悬浮列车外,还广泛地用于其他方面,例如用于传送系统、电气锤、电磁搅拌器等.在我国,直线电机(线性马达)也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直线电机的原理虽不复杂,但在设计、制造方面有它自己的特点,产品尚不如旋转电机那样成熟,
因此直线电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对于直线电机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