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入门指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阅读的相关书籍汇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阅读的相关书籍汇总一、经济学经典著作第1部《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第2部《国富论》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第3部《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第4部《政治经济学概论》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 √第5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 √第6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第7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89—1846) 第8部《政治经济学原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1806—1873)第9部《资本论》卡尔•马克思(德国1818—1883) √第10部《政治经济学理论》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英国1835—1882)第11部《国民经济学原理》卡尔•门格尔(奥地利1840—1921)第12部《纯粹经济学要义》里昂•瓦尔拉斯(法国1834—1910) √第13部《资本与利息》欧根•冯•庞巴维克(奥地利185l一1914)第14部《经济学原理》阿弗里德•马歇尔(英国1842—1924) √第15部《利息与价格》克努特•维克塞尔(瑞典1851—1926)第16部《财富的分配》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第17部《有闲阶级论》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美国1857—1929)第18部《经济发展理论》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奥地利1883—1950) √第19部《福利经济学》阿瑟•赛西尔•庇古(英国1877—1959)第20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琼•罗宾逊(英国1903—1983)第21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 √第22部《价值与资本》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89)第23部《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奥地利1899—1992) √第24部《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15一) √第25部《丰裕社会》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美国1908—)第26部《经济成长的阶段》沃尔特•罗斯托(美国1916—)第27部《人力资本投资》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第28部《资本上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12—)第29部《经济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1943—) √第30部《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费雪(美国)《利息理论》布坎南(美国)《同意的计算》重点阅读打“√”的经济学十部经典著作及简介:1、亚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简介本文介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三门主要课程。
第一门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旨在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战略、政策、制度以及基本情况等。
该课程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推荐教材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参考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
第二门课程是《国际金融》,主要研究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和资本流动的金融活动。
该课程分为微观和市场层面、宏观层面和全球层面三个层面,涉及汇率问题、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与汇率制度选择、金融深化、金融危机、区域货币合作、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等问题的研究。
推荐教材是《国际金融学教程》,主要参考书包括《国际金融新编》和《国际金融新编题指南》。
第三门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需要预修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对外贸易概论。
该课程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操作流程、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国际贸易的合同和信用证等。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推荐教材是《国际贸易实务》,主要参考书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精选》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手册》。
以上三门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实务,以及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旨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理论和实际业务,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结合国际惯例和法律,详细介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和有关知识,并介绍各种贸易方式。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研究,能够全面掌握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推荐教材为《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四版),___主编,___,2003年。
主要参考书为《出口贸易模拟操作教程》(修订本),___编著,___,2002年和《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___先主编,___,2002年。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现代经济信息3《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法探析刘二丽(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国际贸易》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综合性强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使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培养与国际贸易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外贸人才培养的目标。
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探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国际经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课程的特点《国际贸易》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
它是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与实务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的教学目的在于:一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规则,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增强学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实际业务的能力,并培养其自觉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国际贸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一)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理论。
如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比较优势学说、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
二是国际贸易政策。
例如,重商主义、自由贸易政策、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等。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与应用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与应用1. 引言1.1 概述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之间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其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商业合作双方需要使用共同的语言和规则来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而国际贸易术语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全面解析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应用,并对常见的口岸、运输方式以及支付方式等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术语,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与应用。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内容和目标。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国际贸易术语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并对常见国际贸易术语进行详细解释。
第三部分将着重讨论口岸和运输方式相关的术语,并探究它们在实际业务中的作用和选择依据。
第四部分将关注国际支付方式及其相关术语的解释与应用,包括信用证、托收和跟单托运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国际贸易术语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术语,理解其实际应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术语,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并促进与海外商业伙伴的合作。
同时,文章也旨在引起对国际贸易术语的重视,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2.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与应用在国际贸易中,准确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术语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国际贸易术语的定义和重要性、常见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以及这些术语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
2.1 国际贸易术语的定义和重要性国际贸易术语是指为了便于国际买卖双方沟通和理解而约定的一系列专业词汇和短语。
这些术语涉及到交付条件、支付方式、装运方式等方面,帮助双方明确责任和义务,规范交易流程。
对于买卖双方来说,正确理解并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术语是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前提。
国贸导论心得

国贸导论心得国际贸易理论课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
该课程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发展和政策实施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高素质的外贸人才不仅要熟悉外贸行业,掌握从事外贸的各项专业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战略眼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作出正确的抉择。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立恰恰适用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但是,在国际贸易理论学习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自我的宏观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大多知识点在学生毕业后已完成自己的使命而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一点在国际贸易政策中尤其明显。
国际贸易商务对语言的运用要求很高,各种语言把握的精准度是关键。
口语交际是一种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小语种的熟悉与名族风情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渐形成并发展完善。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国际贸易基础学习计划

国际贸易基础学习计划导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国际贸易基础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国际贸易基础是每一个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如何制定国际贸易基础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一系列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习计划的第一步。
在制定国际贸易基础学习计划时,我们可以先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3.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方式;4.学会运用国际贸易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据此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学习内容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原理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等交换的活动。
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同时,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2.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贸易活动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如贸易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国际支付等方面的法规。
学习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规范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避免出现法律风险。
3.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方式国际贸易有很多形式和方式,如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外包加工贸易等。
学习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方式,为将来开展具体的国际贸易活动做好准备。
4.国际贸易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这包括如何选择贸易伙伴、如何确定进出口商品、如何进行交易洽谈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这些内容构成了国际贸易基础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国际经济法入门书籍

国际经济法入门书籍
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等领域。
对于想要了解国际经济法的读者来说,以下是一些入门书籍的推荐。
1. 《国际贸易法》(International Trade Law):作者为庄德平教授。
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机构,以及WTO、GATT、TRIPS、TRIMS等国际贸易协议的规定。
2. 《国际投资法》(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作者为谷瑞琳教授。
本书介绍了国际投资法的概念、历史、原则和机构,以及国际投资协议和仲裁机制等内容。
3. 《跨国公司法》(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Law):作者为郭宏才教授。
本书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分析了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法律责任,以及相关的国际规则和实践。
4. 《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作者为马卫国教授。
本书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和保护方式,以及国际知识产权法和规则的制定和实践。
以上四本书都是较为经典的入门书籍,适合初学者阅读。
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其他相关书籍,不断深入学习和探索国际经济法的世界。
- 1 -。
国际贸易知识入门

INCOTERMS 1936
INCOTERMS 2000 INCOTERMS 2010
划分为C、D、E、F 四组贸易术语
二、国际贸易的达成条件(五)
③ 重点贸易术语 海洋运输:
可运往内陆目的地,然后在内陆海关办理结关手续;
各类运输工具的体积限定、载重限制、危险品规定,散货船船期
二、国际贸易的达成条件(七)
7. 单据 (Documents) ① 重要性 ② 常见单据 (作用及签发人)
n 发票 (Invoice)/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 n 装箱单(Packing List) n 磅码单(Tally Sheet 1 2 ) n 海运提单 (Ocean Bill of Lading B/L)
中性包装 (Neutral Packing)
③ 唛头 (Marks)
商品信息等 喷标
N/M
二、国际贸易的达成条件(三)
3. 数量(Quantity=Qty)
① 单位 (Unit) 件 pieces (pcs) 套 set(s) 米 meter 吨 ton
② 单位制 公制 (metric) 惯用单位制 (customary unit:英制)
二、国际贸易的达成条件(五)
n FCA departure airport/station (启运地,FCA SHANGHAI AIRPORT, CHINA )
n 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 n 卖方通知备妥货物时间
n 买方订舱或车皮、支付运费、购买保险
n CPT destination airport/station (目的地, CPT NEWYORK AIRPORT,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