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训练伤防治

合集下载

军事训练伤防治ppt课件

军事训练伤防治ppt课件

发生原因
01
02
03
训练强度过大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容易导 致肌肉疲劳和关节损伤。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训练场地不规范、设备故 障等原因可能增加训练伤 的发生风险。
个体差异
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心 理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训 练伤的发生率。
防治意义
提高战斗力
有效的军事训练伤防治能 够降低士兵因伤病导致的 战斗力下降,保障部队的 作战能力。
保障官兵健康
预防和治疗军事训练伤对 于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提 高士气和战斗力具有重要 意义。
降低医疗负担
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可 以降低军队医疗系统的负 担,节约医疗资源。
军事训练伤的预防
02
措施
科学安排训练计划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注重训练前的热身和拉伸
根据官兵的体能状况和训练目标,科 学安排训练科目和强度,避免过度训 练和疲劳损伤。
注重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对于防止跌倒和扭伤非常 重要,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眼站 立等练习来提高平衡能力。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01
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和设备,为官兵提02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官兵对常见训练伤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
少伤病发生。
建立伤病档案和跟踪制度
03
为官兵建立伤病档案,对伤病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军事训练伤的救治
03
措施
现场急救
止血
对于出血伤口,应迅速采用适当 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等,以减少失血量

固定
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应使用临 时固定器材,如夹板、绷带等, 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疼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

训练伤防治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近期的训练伤防治情况进行汇报。

近期我们部队在训练中,加强了对训练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情况如下:一、预防措施:1、加强体能训练: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使官兵的肌肉、骨骼等身体部位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强了身体的抗伤能力。

2、加强训练技术指导: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官兵训练技术的指导和纠正,确保训练动作正确规范,减少因错误动作造成的伤害风险。

3、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根据官兵的身体状况和训练需求,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引发训练伤。

4、加强休息和恢复:在训练中,注重官兵的休息和恢复,使身体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持续的训练造成的身体疲劳导致的伤害。

二、防治措施:1、及时发现和诊断:加强训练中的伤情监测和诊断工作,对官兵出现的疼痛、不适等症状进行及时发现和诊断,确保训练伤得到及时治疗。

2、合理治疗: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休息等手段,使伤情恢复得到快速和有效的治疗。

3、康复护理:对治疗后的官兵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营养补充、康复训练等,帮助伤员恢复身体功能,尽快回到正常训练状态。

4、加强研究和交流: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队的研究和交流,学习先进的训练伤防治方法和经验,完善我部队的防治工作。

三、成效分析:近期的训练伤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能明显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率。

在已出现的训练伤病例中,通过及时发现和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伤员迅速康复,尽快回到训练中。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包括对训练伤预防的重视不够、对伤员康复护理工作的不够细致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训练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对官兵的训练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和效果。

加强与其他部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我部队训练伤防治的水平和能力。

部队训练伤防治..

部队训练伤防治..

正确对待训练
• 要有疲劳,不要过度疲劳:
疲劳是军事训练后正常的生理现象,适度疲劳对提 高训练成绩是有益的,但过度疲劳对身体是有害的。人 有一个特点,就是已疲劳的机体在恢复工作能力时,不 仅可以达到原来的水平,而且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比 如健美运动员。反之,一次不太累的训练,能轻松的完 成,但对机体起不到一种强有力的刺激作用。过度疲劳 可导致注意力涣散、训练成绩下降,训练中易发生意外 损伤。
常见的军事训练伤
• 训练中鼻出血:
鼻为面部突出的器官,鼻中隔将鼻子分为左右两 腔.鼻腔粘膜毛细血管丰富,纵横交错,医学上称为鼻 中隔血管区。在训练中,如果鼻中隔血管区或其附近受 到外力打击时,多数会发生鼻出血。 发生鼻出血后,首先要进行快速止血,通常采取压 迫法止血,用拇、食指捏住鼻翼2—5 min,一般可立即 止血。同时可作头颈部冷敷。对一般出血,可用棉球漫 上1%麻黄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有收缩血管作用)塞入鼻腔 中,过一会即可止血。对反复出血或出血量较多者应到 医院进一步诊治。
常见的军事训练伤
• 疲劳性骨折:
骨骼受到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力,并不断 积聚,一旦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就会出现骨质的裂断, 称为疲劳性骨折或应力性骨折。例如正步训练造成的胫 骨下端骨折,队列及长跑训练造成的小腿胫骨骨折,部 队长途行军拉练造成的第2跖骨骨折等均为疲劳性骨折。
反复超负荷的应力、张力、剪力等因素的作用,或者 疲劳损伤的肌肉不协调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均可造成骨折 的断裂。疲劳骨折早期只是骨组织结构的轻微损伤,局 部可有肿痛。但x线检查不容易发现,但积累到一定程度, 一些轻微的外伤就会引发骨质断裂。
常见的军事训练伤
•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早期主要表现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 受限,自觉关节弹响和撕裂感,有时出现交锁现象,膝 关节突然不能伸直,经屈膝、左右转动膝关节往往可以 “解锁”。多数病人感觉患肢无力,上下楼梯时尤其明 显。另有一些病人走路时突然出现关节酸软,支持不住, 有欲扑倒感觉。病程长,治疗不当者可出现持久性关节 痛和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并可出现大腿肌肉萎缩。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器械训练伤器械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面提高官兵身体素质(特别是柔韧性、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军事训练大纲中规定的器械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单杠练习。

在单杠训练中,参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要特别注重要领的掌握。

此外,还要重视训练中的组织、管理与保护。

只要科学组织,措施得力,器械训练伤一般就不会发生。

预防器械训练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较好地完成单杠简单练习后再进行下一内容的练习;②加强臂力、腕力的训练,可辅以俯卧撑、哑铃扩胸、双臂贴墙倒立等力量性训练;③训练中如出现肘部周围肿痛,应停训就诊,因为局部肿痛往往是疲劳性(应力)骨折的信号。

匍匐训练伤匍匐前进是步兵战术动作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训练中如果动作要领掌握得不当,很容易发生急、慢性损伤。

一般在进行该科目训练1~2周后,个别参训人员会发现自己的肘部关节后方长出一个圆形包块,早期微红、肿胀、疼痛,继而长成无痛性包块,并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及时间的推移而增大。

此现象在医学上多被诊断为“尺骨鹰嘴滑囊炎”,民间则有“矿工肘”、“学生肘”的俗称。

正常人肘后骨突处有滑囊组织,可分泌少量滑液,起到润滑作用。

当该处遭到反复摩擦或肱三头肌腱过度屈伸活动时,可发生局部滑囊充血、滑液分泌过多,进而形成有(无)痛性及无功能障碍的囊性包块。

如果早期发现,可进行囊肿抽液,并注入可的松类药物,治疗后加压包扎,限制活动3~7天,大多能治愈。

如果上述治疗无效,手术切除可达到治愈目的。

格斗训练伤格斗是侦察兵、防暴部队及某些军事比武项目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

由于格斗训练强度大、对抗性强,极易导致软组织及关节损伤。

格斗训练伤常见的损伤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训练前的准备活动(热身活动)不充分;②反应及应急能力差;③场地条件差;④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或动作要领掌握得不好。

训练伤的预防安全预案情况设想

训练伤的预防安全预案情况设想

一、背景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事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不断提高,官兵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伤病的情况日益增多。

为有效预防训练伤,保障官兵身心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目标1. 提高官兵对训练伤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全预防训练伤的规章制度,确保训练安全。

3. 完善训练伤的防治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训练伤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官兵对训练伤的认识。

(2)利用宣传栏、网络等渠道,普及训练伤防治知识。

2. 建立健全预防训练伤的规章制度(1)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强度适宜。

(2)明确训练伤报告、调查、处理流程,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3)加强训练场地、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3. 完善训练伤的防治措施(1)加强训练前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

(2)根据训练项目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3)加强训练过程中的保护措施,确保官兵安全。

(4)对训练伤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和康复训练,提高治愈率。

4. 加强个体化指导(1)针对不同官兵的体质和训练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3)对有特殊情况的官兵,加强个别辅导和关心。

5. 加强监督检查(1)定期对训练伤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对违反训练伤防治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四、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

(2)组织开展预防训练伤知识培训,提高官兵自我防护能力。

(3)对训练伤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措施。

2. 评估指标(1)训练伤发生率。

(2)官兵对训练伤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3)训练伤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五、结语预防训练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全体官兵共同努力。

通过实施本预案,旨在提高官兵的预防意识,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保障官兵身心健康和部队战斗力。

军事训练伤防治知识

军事训练伤防治知识
• 性格内向。这些战友在受伤后,往往不 好意思表现出来,忍着,结果耽误治疗, 小伤引发大伤。
•睡眠不良、思想麻痹、精神紧张、未做准 备活动、着装不当、未从易到难、技术动 作不熟练均显著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
•此外,吸烟、食物摄入过多或限制都是危 险因素。
四、训练伤的预防原则和处置方法
(一)训练伤的预防原则
1、加强对军事训练计划的安排
• 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计划是预防军 事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军事训练计 划的制定必须按照军事训练条例和大纲 的要求,在完成制定的军事训练任务的 前提下,既保证军事训练质量的达标, 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 ,既要保护部队官兵的军事训练热情, 又要考虑人体心理生理的适应及承受能 力。
注意饮食营养与食品卫生
军事训练期间,体力消耗大,尤其是新 兵。一方面是大运动量的体能消耗,需 要更多的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糖、无 机物、维生素等。另一方面是新到一个 陌生的地方,生活习惯、饮食口味以至 人体免疫力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和 适应。
最容易受伤的战士类型
•体质差。一些战士入伍前锻炼较少,体能 素质差,入伍后由于训练强度大,节奏快, 难以完成全部课目,勉强而为之,训练强 度超过承受能力,加上耐受力差,容易形 成累积性疲劳而受伤。
• 肥胖者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更重,增加 损伤机会,导致受伤的机会越多。
• 异常的身体结构:扁平足症、先天髋过 度外旋、足过度旋前,肘提携角过大、 膝内外翻、膝外翻等。均可导致应力骨 折高发。
• 心理素质差。这类战士对耐力、爆发力、 反应能力要求很高、高强度体能训练课 目、尤其是进行器械训练时往往产生恐 惧、紧张等,产生心理障碍,不能发挥 其应有的训练水平,容易受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队预防训练伤心得体会

部队预防训练伤心得体会

部队预防训练伤心得体会在部队中,训练是士兵成长和锻炼的关键环节。

然而,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也很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为了保证部队的训练效果和士兵的身体健康,预防训练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我多年的服役中,我积累了一些预防训练伤的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首先,正确的体能训练是预防训练伤的基础。

在训练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

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因突然剧烈运动导致的伤害风险。

此外,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时,要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拉伤、关节炎等伤病的发生。

其次,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预防训练伤也非常重要。

我们要注重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修复肌肉组织。

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也不能忽视,它们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在训练期间,我们要保持饮食的多样性,注意补充大量的水分,避免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另外,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也是预防训练伤的关键。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长时间持续的高强度训练。

同时,在训练后要及时进行适度的放松活动和拉伸,有助于恢复疲劳的肌肉和关节。

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身体恢复的关键环节,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康复。

在部队中,团队合作也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方面。

通过与战友的密切合作和配合,可以共同分担训练的压力和危险。

在训练中,我们要互相照顾,遵循指挥,确保训练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如果有战友受伤,我们要及时报告和提供援助,避免局部伤害扩大化。

最后,科学训练方法和器材也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保障。

在训练中,我们要正确使用训练器材,保证器材的安全和适用性。

同时,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训练需求,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避免盲目跟风或者过度训练。

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器材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训练伤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预防训练伤是每一位士兵和指挥员的重要任务。

通过正确的体能训练、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的休息和恢复、团队合作,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器材,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概率。

训练伤预防

训练伤预防

训练伤预防部队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训练,而训练就不可避免会产生训练伤。

从解剖学得角度,人体结构存在某些弱点:如腰部负担重保护相对少,肌肉得活动复杂。

踝关节,外踝长、内踝短,外踝得韧带较薄弱,内翻肌群得力量较外翻肌群得力量大。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弱点关不表现出来,但这些弱点与动作结合时,就会成为损伤得因素,就很容易使战士在运动中受伤。

而且小伤小病往往不会引起重视,带伤坚持锻炼,而导致损伤发生,不易恢复,不易治疗。

一、训练伤得分类1.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⑶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曩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2.按摄伤得缓急分可区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都就是一次性外伤所致。

慢性损伤得产生,一就是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为慢性二就是由于局部训练过度逐渐发生,如骨膜炎、腰肌劳损,膑骨劳损等,慢性损伤在运动中较为常见。

3.按损伤程度分:⑴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二、几种常见训练伤及处理1.肌肉酸痛高强度得军事训练,会使肌肉耗氧量增加糖无氧代谢增加•肌肉内酸性代谢产物积累,肌细胞肿胀,导致肌肉内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产生肌肉酸痛。

严重时会影响正常得训练、执勤.甚至发生肌肉损伤。

紧急处理:训练后可洗热水浴,按摩肌肉丰富处。

可用热毛巾热敷。

擦些松节油,都可起到缓解与预防肌肉酸痛得目得。

2.抽筋抽筋,就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得强制收缩而不能主动放松引起得局部疼痛与活动障碍得现象。

紧急处理:一旦出现"抽筋",不宜立即牵引或按摩,应平卧或坐于舒适位置,缓慢牵引痉挛肌肉或做伸展运动,最好在她人帮助下轻缓牵引。

3.训练性晕厥训练性晕厥就是指在军事训练中,由于大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得短暂意识丧失,它极易造成参训者外伤,也就是猝死得高危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常见的军事训练伤
1、训练性晕厥
训练性晕厥是指在军事训练中,由于大脑血流暂时降低或 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它极易造成参训者 外伤,也是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1)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 等,血压特别是收缩压下降是训练性晕厥的常见症状,而脉 搏很少有变化。
(2)紧急处理: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将其平卧,头部稍低 并侧向一方,解开衣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下肢,自小 腿向心脏方向作推摩和揉捏,冬天防寒保暖,夏天防暑通风。 重者立即掐人中穴或让其闻氨水。经过休息和处理,晕厥多 可纠正,不留任何后遗症。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 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集训期。由于集训人员来自 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 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 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 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 导致训练中受伤。
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
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 证。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 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
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 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
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女性肌肉 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 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一、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 因素
训练伤的概念
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 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 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简称训练 伤。
(一)、训练伤分类
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2)软组织损伤。 (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 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4)其它:肌腱炎、腱 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二是感觉不协调的战友。这些战友,往往因自我保护 意识和个体动作悟性不同,训练中的动作协调性不够, 在训练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而造成受伤。
三是心理素质差的战友。这类战士对耐力、爆发力、 反应能力要求很高、高强度体能训练课目、尤其是进 行器械训练时往往产生恐惧、紧张等,产生心理障碍,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训练水平,容易受伤。
2、落实预防训练伤的具体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现场指导 加强体能训练时的防护 大强度训练后不要马上停下来 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 采取综合的训练伤干预措施 多我保护训练很重要
(四)、训练受伤最常见的处置方式
在训练场上万一不慎发生了损伤,应及时科学处 理,常用的处理措施如下: 首先,要及时让受伤官兵休息,停止患部活动。通过 休息减轻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如果有了渗出和肿胀, 应进行局部冷敷,损伤24小时内不能热敷或按摩、揉 搓及药酒类涂擦,因为这些方式会加重组织渗出,加 重肿胀。可用弹力绷带或普通绷带对伤处进行压迫包 扎,防止皮下小血管破裂发生皮下血肿。 其次,抬高受伤的肢体,利于肢体远端血液和淋巴液 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对于皮肤的破损,则 可用碘酒和酒精局部消毒,以防止感染。当急性期过 后,要抓紧时机,及早治疗,早日康复。根据损伤的 状况,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日常训练中各类受伤 的表现
①训练性 “膝关节痛”:即训练所致膝关节创伤性滑膜 炎。调查表明,此类损伤的发生率占训练所致骨关节损伤 的45.3%,其中80%以上集中在初训的2—4周内。 ②胫骨内压增高症:即训练后小腿内侧痛。实验证明,小 腿内侧痛的重要原因为胫骨髓腔内压增高,其发生率占骨 与关节损伤的20%左右。 ③下肢应力骨折即疲劳骨折:据有关资料显示,外军的应 力骨折50%以上发生在训练的第2—4周。我军训练伤防 治研究中心调查认为,应力骨折发生有两个时期即第2、4 周为多。
急性韧带损伤最常见的部位是踝关节的外侧副 韧带,还有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 带。因为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主要依靠其周 围坚固丰富的韧带来维持稳定。所以比较容易发生 损伤,一旦损伤,均可使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
部 队 训 练 伤 防 治
预防和减少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 高部队战斗力,是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伤 教育的根本目的。
部队军事训练伤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 有人体本身的内因,也有训练场环境和 气候的外因,因而制定预防措施,进行 科学的训练和组织实施,加强卫生监督 管理和教育,保证健全的心理健康等显 得尤为重要。
四是性格内向的战友。这些战友在受伤后,往往不好 意思表现出来,常常强忍着,结果耽误治疗,小伤引 发大伤。
(三)、训练伤的预防原则
1、加强对军事训练计划的安排
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计划是预防军事训练伤发生 的重要环节。军事训练计划的制定必须按照军事训练 条例和大纲的要求,在完成制定的军事训练任务的前 提下,既保证军事训练质量的达标,又要最大限度地 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既要保护部队官兵的军事训 练热情,又要考虑人体心理生理的适应及承受能力。 如训练中常见的膝关节痛、小腿内侧痛、甚至下肢应 力(疲劳)性骨折等,往往发生于军事训练高峰或新 兵入营后及炎热季节,尤其上在突击达标、考核前的 训练中更易发生。 这主要上由于肌体短时间重复单一动作,引起过度负 荷,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损伤所致。所以科学制定 军事训练计划和严密组织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 训练中容易致伤的内外因素,从而降低军事训练伤发 生率,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供军事训练质量和效果。
训练 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 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 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睡眠不良、思想麻痹、精神紧张、未做准备 活动、未从易到难、技术动作不熟练及组织工作不 力均显著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
二、训练伤的预防原则和处置 方法
④踝关节韧带扭伤及骨折:我军训练伤防治研究中心调查 发现:绝大部分训练性足踝部损伤发生在基础训练的2—4 周内,发生此类损伤多与训练环境和着地因素有关。另外, 软组织损伤及挫伤也较为多见。由于场地适应性差,缺乏 自我保护意识,训练中易导致软组织的摔伤及挫伤,症状 多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均可继续参加训练。
但对付抽筋,关键在于预防,只要训练前充分做好 准备活动,大部分抽筋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
6、急性韧带损伤
急性韧带损伤是训练中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 多为关 节扭伤所引起。一般无明显关节症状。仅 为局部轻微肿,严重者发生韧带完全断裂,且有关 节囊部分破裂,关节出现明显不稳.此时应及时根 据具体损伤情况予以制动和手术修复。
(3)预防措施:①强调训练后放松活动。训练后的放松活动 有利于人体从训练的紧张状态逐步过渡到正常生理状态,防 止血液的突然再分布而使脑组织处于短暂缺血状态。②每年 开训前要对参训者进行体格检查,特别是对训练中发生过晕 厥的参训者,要做运动试验检查,排除心血管疾患,避免再 发生晕厥。
2、训练性低血糖
员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此时,首先应 采取冷敷治疗。因为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 缩,减轻出血、疼痛和体液的渗出。并可 降低细菌活力和细胞代谢,制止炎症扩散
和化脓。冷敷常用的方法有冰袋、冷水浸 泡等。可在头24h进行,每次持续时间15 -20分钟。
热敷是一种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期及慢性损伤常用
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利用热的效应使皮肤和皮下组织 温度升高。能减轻局部组织充血。使肌肉松弛、血管 扩张而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有消炎、消肿止痛 作用,利于损伤的愈合。
训练科目的影响:
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 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 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 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 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
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 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 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 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 伤等。
⑤肌肉、韧带挫伤或撕裂伤:各类器械训练时,易发生皮 肤擦伤和肌肉、韧带挫伤或撕裂伤;
部队进行战术训练时,除了可能发生上述损伤外,还可能 发生骨折和关节脱臼
(二)、最容易受伤的战友类型
分析训练中受伤的情形,四类人员伤情突出。
一是体质差的战友。一些战士入伍前锻炼较少,体能 素质差,入伍后由于训练强度大,节奏快,难以完成 全部课目,勉强而为之,训练强度超过承受能力,加 上耐受力差,容易形成累积性疲劳而受伤。
军事训练引起的低血糖称为训练性低血糖。多发生在急行 军、越野跑等科目的训练过程中或结束后。主要原因是: 训练紧张.强度大,体内能量稍耗过多.导致大脑皮层糖 代谢的功能紊乱,胰岛素的分泌过多。
(1)临床表现:参训者感到明显的饥饿、极度疲乏、头晕、 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较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语 言不清、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瞳孔散大。血糖明显下降。
其次要重视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放松练习,加快肌肉中乳 酸的排除和氧化。
第三,训练要科学,开始训练要按排上下肢交替训练, 降低肌肉负荷减少乳酸的产生。
第四.训练量应从小到大,有条件的单位训练后可洗 热水浴,按摩肌肉丰富处。可用热毛巾热敷。擦些松节油, 都可起到缓解和预防肌肉酸痛的目的。
5、如何正确处理抽筋?
训练环境的影响
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场地过硬、过滑、不 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 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 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 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
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 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 用是否起效等。
所谓抽筋,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 而不能主动放松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现象。
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肌肉突然猛力收缩 时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和活动障碍;
二是长时间的剧烈训练,身体大量出汗,热量及盐的 丧失,引起肌肉的不自主强直收缩而发生“抽筋”;
三是寒冷刺激、疲劳、饥饿、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诱 发的肌肉痉挛。一旦出现“抽筋”,不宜立即牵引或 按摩,应平卧或坐于舒适位置,缓慢牵引痉挛肌肉或 做伸展运动,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轻缓牵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