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3章第4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
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已学的电路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电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电路元件,如灯泡、开关、电流表、电阻等,以及多种电路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学生需要根据电路图和元件,分析电路的原理,完成电路的创新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能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电路的创新设计。
难点:如何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如何进行电路的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路图、电路元件(灯泡、开关、电流表、电阻等)、导线。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电路元件、导线、电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充电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作用和原理。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设计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电路。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然后示范如何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解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3. 学生分组讨论与创新设计(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电路图和元件,分析电路的原理,并尝试进行电路的创新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电路创新设计,并简要介绍电路的原理和创意。
其他学生对展示的电路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电路图,学生独立完成电路的连接。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原理、连接方式、创新设计等关键知识点。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电路创新设计展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电路的创新设计。
2.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路图绘制软件、电路元件(电阻、灯泡、开关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笔、电路元件(电阻、灯泡、开关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学生上台,给他一个电路元件,让他尝试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 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绘制电路图: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如何表示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4. 电路创新设计: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创新的电路,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电路,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电路。
要求电路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5. 电路展示:每组学生将自己的电路设计图和实际电路展示给大家,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创新之处。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也可以给予掌声鼓励。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活动难点:电路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电路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实用的电路,如一个简单的电路控制系统,或者一个创意的电路装置,并实际制作和测试。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组装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用组装的电路探究开关的作用。
2.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加以验证。
能把所设计的电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会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电路,了解身边电路实际应用的实例,激发学习物理电学的积极性。
4.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用电路,能对一些特别电路提出实用性、创新性的改进意见。
教学重点会根据要求设计一些创新电路。
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在家里,我们通过按墙上的开关就可以打开灯照明,旋转墙上的电扇旋钮,就可以打开电扇吹吹风,那这些电器的电路是怎样设计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组装和设计串联电路自主阅读教材P4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用铅笔将下列各灯泡连成串联电路。
答:如图所示2.请画出教材P47图3-4-2的电路图。
答:3.上述的串联电路,随意将其中一个小灯泡拧松,将导致整个电路断路,该电路的缺点是如果有一个小灯泡烧毁,将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我们对此电路可适当改进,将小灯泡并联在电源上。
(二)组装和设计并联电路自主阅读教材P48~4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根据如图所示的器材按要求设计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要求铃响、灯亮就知道是哪个病房中的病人需要医生。
(L1、L2分别是病房1、2的指示灯)答:归纳总结: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1)要审清题意,明确设计要求;(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用电器、开关和电源的连接方式;(3)画出草图,对照设计要求进行验证;(4)验证符合要求后再画出规范的电路图。
三、合作探究1.对学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深入掌握电路的基本构成,了解电路的常用元器件,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出自己的电路作品,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探讨,提高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活动准备2.1 教师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和流程。
2.熟悉教材中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知识点。
3.准备活动用具和材料,包括元器件、工具、多用电表、实验台等。
4.安排电路作品展示和评比的场所及设备,如会议室及对应的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2 学生准备1.提前阅读电路知识相关章节,了解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常用元器件。
2.携带常见的元器件、工具,并准备一些素材,如彩带、纸板等,用于创意设计。
3.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电路作品,并注重审美和实用性。
3. 活动流程3.1 活动开始•介绍活动英文标题:“Circuit Innovation Design Exhibition”。
•引入本次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电路的奥秘!”•展示教师提供的电路制作样例,以及几张创意设计灵感图。
3.2 制作电路作品1.学生自由组成3~4人小组,展开在活动场地创作。
2.阐述电路的基本构成、电路中常见的元器件等,指导学生们设计出自己的电路作品。
3.教师帮助学生们正确连接元器件,并安排必要的测试环节,如测量电路中某些元器件的电压、电流等。
4.学生在制作电路作品时,可以采用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利用各种素材,如彩带、纸板等,使电路作品更加美观。
3.3 展示电路作品1.学生小组按照相应顺序,向全班介绍他们设计的电路作品。
2.演示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们注意自己的表现,如语言表达、姿态等。
3.学生通过展示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收获。
3.4 评比活动1.设计评比活动,根据设计创意、实用性和美观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2.在评比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自己的评分标准,也可以与学生协商确定评分标准。
3.所有作品完成后,由评委组成的小组对其进行打分。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上三单元第4课《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出示病房呼叫电路
展示由学生设计的呼叫电路。
每张床边都有一个开关,每个开关与护士值班室里的一个灯泡相对应,某一床位病人按下开关后值班室中对应的电灯亮。
提出问题:如果在值班室,当病人呼叫时,不仅有灯光显示,还需有声音呼叫,应当怎样改进呼叫电路?
由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拓展设计
1.中考试卷库大门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有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如图所示选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省级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找出串联、并联,两种连接的不同。
2使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对串并联电路的概念、特点以及电路图的区分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识图、绘图能力还不强,创新设计难度就更大。
重点难点
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并留出接线头A、B ,提问者把接线头A与左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回答者把线头B与右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选出一个答案。只有选择正确答案时,小灯泡才亮,错误时灯不亮。让学生讨论硬纸板后面的电路连线,并对这个小制作进行评价。
提出问题:能不能设计出一个回答正确时绿灯亮,回答错误时红灯亮的装置?
2.楼道声光控电路
楼道里,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尝试画出这种“智能”电路电路图.
3.前后门值班室电路图
某仓库有前后两个门,值班室只有一个,请帮助值班大爷设计一个前门来人红灯亮,后门来人绿灯亮的电路。最好再给他装上电铃,以防大爷睡着了。
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电路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公式:I = U/R
5.电路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功能齐全:设计电路时应考虑实现所需功能。
-结构简单:电路结构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安全可靠:电路设计应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
-美观实用:电路设计应注重外观美观,同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6.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
对于电路创新作品的评价,可以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从功能、结构、安全、美观等方面对学生的电路创新作品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两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电路创新作品的评价,包括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学习电路创新作品的评价,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评价标准,对电路创新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当堂检测:
1.请简述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的定义及作用。
2.请解释电路的两种状态,即通路和开路(断路),并说明如何判断电路的这两种状态。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路创新设计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电路创新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电路创新设计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电路创新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路:电流能够顺利通过的电路状态。
-开路(断路):电流无法通过的电路状态,分为完全开路和部分开路。
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教科版)

教案:3.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九年级学期:上学期科目:物理教材: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第三章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电路创新设计展开,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电路创新设计活动,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难点:如何进行电路创新设计,以及如何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路实验器材。
学具:电路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应用实例,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让学生了解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电路的连接方式等。
然后,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进行电路创新设计,并引导学生思考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探讨电路创新设计的可能性,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4. 活动展示(10分钟)每组学生将自己的电路创新设计方案展示给大家,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路创新设计1. 电路的基本原理2. 电路的应用3. 电路创新设计的方法4. 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电路创新方案,并说明其原理和应用。
答案:略。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掌握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活动介绍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本学期物理课对电路方面的学习,掌握电路中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通过实际制作电路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并展示学生在电路创新设计上的成果。
2. 活动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电路中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制作电路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创新设计锻炼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学生能够展示在电路创新设计上的成果。
3. 活动步骤3.1 学习课程相关知识通过本学期的物理课学习电路相关内容,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等知识。
3.2 创新设计学生在了解电路相关知识后,开始进行创新设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想要制作的电路作品,要求电路作品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实用性。
3.3 实际制作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作品进行实际制作,通过动手操作进行电路元件的组装和连接,实现电路作品的功能。
3.4 电路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电路作品展示出来,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展示评选出优秀的电路作品。
4. 活动评价4.1 评分标准本次活动评分主要根据学生掌握电路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电路作品的美观程度、作品的创新程度、作品的实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4.2 评分方式每位学生的电路作品将由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评选,评出本次活动的优秀作品,老师根据学生的电路知识掌握情况和电路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
5. 知识点回顾本次活动中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等,参加活动的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路中的关键知识,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6. 后续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路技能和科研能力,学校将持续开展电路相关项目研究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科研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组装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用组装的电路探究开关的作用。
2.能根据要求设计出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并加以验证。
能把所设计的电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会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电路,了解身边电路实际应用的实例,激发学习物理电学的积极性。
4.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用电路,能对一些特别电路提出实用性、创新性的改进意见。
教学重点
会根据要求设计一些创新电路。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图,在家里,我们通过按墙上的开关就可以打开灯照明,旋转墙上的电扇旋钮,就可以打开电扇吹吹风,那这些电器的电路是怎样设计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板书设
计)
二、自学互研
(一)组装和设计串联电路
自主阅读教材P4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用铅笔将下列各灯泡连成串联电路。
答:如图所示
2.请画出教材P47图3-4-2的电路图。
答:
3.上述的串联电路,随意将其中一个小灯泡拧松,将导致整个电路断路,该电路的缺点是如果有一个小灯泡烧毁,将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我们对此电路可适当改进,将小灯泡并联在电源上。
(二)组装和设计并联电路
自主阅读教材P48~4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根据如图所示的器材按要求设计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要求铃响、灯亮就知道是哪个病房中的病人需要医生。
(L1、L2分别是病房1、2的指示灯)
答:
归纳总结:
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1)要审清题意,明确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用电器、开关和电源的连接方式;
(3)画出草图,对照设计要求进行验证;
(4)验证符合要求后再画出规范的电路图。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某花园,花草相间,景色宜人,为了保护花草、树林,防止人畜闯入花园,请利用节能小灯泡、电铃、电池组、开关各一个,以足够长的细导线,设计一个值班人员和看护花园的报警器,要求正常情况下,值班室内灯亮铃不响,有人畜闯入花园时,碰到栅栏后会拉断细导线,灯亮同时铃响,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1.组装和设计串联电路
2.组装和设计并联电路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