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偶发事件处理艺术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4.以退为进法 5.幽默化解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4.以退为进法 5.幽默化解法 6.其他方法
第一节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班级偶发事件(班级突发事件): 指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 出现频率不高,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 特殊处理的事件。
班主任——考验、积累经验、塑形 学生 ——成长契机(积极性) 班级 ——秩序、舆论导向、班风
1.及时平息,防止பைடு நூலகம்态扩大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 3.正确处理,尽量挽回影响
1.控制情绪,沉着冷静 2.实事求是,公平民主 3.即兴发挥,机敏幽默 4.机智巧妙,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抓住教育契机
教育性原则: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教育全班
1.及时平息,防止事态扩大 2.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 3.正确处理,尽量挽回影响 4.协调善后,巩固处理效果
1.趁热打铁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1.趁热打铁法 2.降温处理法 3.移花接木法 4.以退为进法
一位老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突然提
问了他。可这个同学站起来嬉皮笑脸地说:“这个问 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全班哄堂大笑。 这时老师沉着地说:“好啊!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 题讨论,下周进行,你来做中心发言。”那个学生一 下子泄了气。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 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老师表扬了 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了歉。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方法和步骤一、调查分析,掌握突发事件的全过程。
突发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其发生和发展过程往往不为班主任所了解,因此班主任对事件发生不可能做到事先心中有数,认真进行调查分析,弄清事件真相,这对处理好突发事件非常重要。
要掌握事件的全过程、弄清事件真相要注意以下二点:1、对突发事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突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要对已掌握的一些基本事实和有关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弄清事件的性质,如是打架现象要弄清是属于一般性的纠纷,还是团伙斗殴;如是违犯纪律现象,要弄清是出于学生爱动、调皮的天性,还是对老师有成见故意捣乱,然后结合平时的表现,对突发事件有一个清醒的思路和判断。
2、调查分析必须深入细致。
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不能浮在表面上,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全面的、细致地进行调查分析,要通过对当事者、知情者的全面了解分析,真正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事件性质,切实把握当事者的思想动机。
要搞好调查分析。
首先要搞好对当事者的询问及调查,多次实践表明,学生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了“心事”或“心里话”,不愿意轻意向家长、老师及同学吐露,因此,要弄清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班主任必须切实做好当事者的思想工作,启发、引导学生讲明情况,道出缘由。
其次,要对当事者交往密切的同学、朋友进行调查研究。
二、分析原因,弄清实质通过分析调查,掌握了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后,就要分析事发原因,弄清实质。
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分析原因要坚持实事求是。
有的班主任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来分析事件原因,有时是有局限性的。
2、分析事件原因不能脱离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逻辑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特点,不能以成人化的模式去评价,以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产生逆反心理,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处于被动。
三、慎重处理,以理服人。
掌握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了解了事件实质后,处理问题不要草率从事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切实细致的做工作,切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处理事件不能“一板一眼”、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情绪低落而又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正面疏导,要进行个别谈话,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脾气暴躁,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要心平气和、推心置腹,防止出现顶牛局面和抵触情绪,更不能用粗鲁的语言讽刺挖苦。
偶发事件 智慧应对 ——浅谈班主任对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偶发事件智慧应对——浅谈班主任对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摘要:学校免不了会遇到偶发事件,作为最基层管理者的班主任无时无刻不身处其中,不能不有妥善处理的能力和智慧应对的方法。
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应对和处理了不少偶发事件。
本文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主要从“及时跟进处置,多方合力化解”、“明确相关程序,依规依法应对”及“班会偶发事件,也能因势助力”三个方面论述对班级偶发事件妥善处理方法,旨在抛砖引玉,探讨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班级偶发事件智慧应对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它是一个集体,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所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件,偶然性、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影响大是其特点。
因是偶发,所以是最头痛的。
但不能不及时处理,班主任的智慧和临场应对尤为重要!班主任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处理偶发事件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突破。
一、及时跟进处置,多方合力化解担任班主任多年,班级发生的偶发事件不少。
但是,要说印象特别深刻的肯定是学生离校出走。
学生离校出走,必然是身心受创。
且不说对学校、对老师,对家庭、对同学的负面影响,学生个人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还将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
记得2017年11月的一天,本人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突然,班长来报告说:黎英没有回来上课。
“刚刚前十分钟还在,无端端去了哪里?”本人及时安排了几个得力的班干到校园里可能的地方寻找之后,马上向保安打听有无学生离校。
在得知刚有学生翻墙而出后,第一时间翻看校园监控。
果不其然,翻墙的正是正是黎英。
通过及时跟进,本人掌握了黎英离校这一偶发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为接下来处理提供了保障。
黎英同学,情况相当特殊。
小学四年级时因憎恨爸妈的管教和唠叨而毒杀父亲,后在少管所接受了两年教育。
该同学性格孤僻,无心上学,情绪起伏不定,平时独来独往,手腕有多处刀痕,有明显的自残倾向。
鉴于此,本人马上电话告知她的监护人(她的亲叔叔),并嘱咐看看黎英有没有回到家里;接着,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告该学生的情况;随后又跟帮扶结对的李检察官联系。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既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又需要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娴熟的教育技巧;既要对偶发事件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又要有一定的胆识和决策能力。
这些都是班主任应变能力的必要基础。
具体地说,班主任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控力强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很可能令人十分恼火,或让人措手不及。
此时,班主任的头脑一定要冷静,要有当怒不怒的自控力,即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动怒发火。
须知咄咄逼人的震怒、粗声大气的训斥、尖酸刻薄的嘲讽、粗暴野蛮的体罚,并不能显示出教育的威力。
下面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一位戴眼镜的班主任,接班后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发现全班学生情绪紧张地盯着黑板,回头一看,原来黑板上画了一个戴眼镜的头像,旁边还写着“四眼狗”三个字。
这位班主任一下子怒火中烧,真想来个“杀鸡给猴看”。
可是,他最终冷静下来,控制住即将爆发的怒火,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回头把黑板擦干净,然后风趣地说:“这幅画画得还不错,画画的同学一定是为了考验班主任,但不应当采取有损老师人格的做法。
”此时,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画画的同学的脸上,这个学生红着脸低下了头。
班主任见此情景又说:“我想画画的同学此时一定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不过不要紧,你要将功补过,用你的绘画才能为班集体服务。
”后来,这个学生真的成了班上的宣传委员,师生间的感情也非常融洽。
试想,如果这位班主任大动肝火,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效果会怎样呢?起码师生之间的情感会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也达不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判断准确偶发事件出现后,便要求班主任迅速选择正确的方法予以解决,这种选择的依据来源于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原因的分析和判断。
准确的判断是班主任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的基础。
偶发事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总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的。
如有些意外伤害事故是由于学生逞能、好胜、爱表现造成的;班里丢失钱物并不一定是学生具有不良的偷窃动机,而可能是因为青少年爱开玩笑所致。
班主任偶发事件处理艺术

班主任偶发事件处理艺术班主任偶发事件处理艺术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响,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
偶发事件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性格异常、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天灾人祸、外来干扰等。
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最头痛的事,处理偶发事件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考验。
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往往影响很大,处理不好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有时后果虽不严重,但造成的影响却对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十分不利,所以,班主任必须十分注意偶发事件的处理。
注意研究偶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处理方法,努力防偶发事于未发,即使偶发事件突发,班主任心中因有备而无患。
一、偶发事件的特点是:1.突发性。
偶发事件的常常以突然的方式爆发,常常和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的重大变故或学生本人的意外遭遇联系在一起,在教师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学生在校严重伤害、病患--骨折、眼伤、急腹症等。
由于偶发事件的突发性,常常搞得班主任手足无措。
2.偶然性。
偶发事件往往是出于人们意料之外。
偶发事件一旦发生便在班级和学生个体中造成爆炸性的反响,轻那么中断正常的课堂授课,重那么影响全校教学秩序。
3.紧迫性。
偶发事件,一旦发生必须马上予以处理,班主任必须当机立断,妥善解决。
处理偶发事件,首先,班主任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沉着冷静,不慌不乱。
控制感情,做到沉着冷静,对于人命关天的事尤为重要。
其次,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了解是教育的钥匙,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
在偶发事件发生之后,班主任要注意调查研究,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再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给予处理。
再次,当偶发事件发生之后,班主任要善于依靠集体的力量,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那么偶发事件因其突发和难以预料,常常令班主任措手不及,心理容易失衡。
特别是有些事件纯属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所致,有的甚至是个别学生对教师的公然挑衅,很容易使班主任产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情绪,并产生使出杀手锏、杀鸡儆猴的想法。
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突发事件是指班级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或矛盾冲突。
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师生冲突等。
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往往给全班学生带来一定的震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聚焦于事件的发展,会对多数人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冲击性很大。
基于上述特点,班主任对突发事件处理得好坏,最能体现一名教师的师德、教育的机智,理论修养的水平。
1班主任要重视自己的预感在教室里出现突发事件之前,一般总会有某种异常感,班主任走进教室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说话、表情、衣着、教室气氛等的变化。
如果感觉异常,如特别严肃、特别闹、某个同学哭或不安,某些同学窃窃私语等,就说明可能有某种突发事件要发生。
班主任要敏锐地意识到,并通过调查了解、个别谈心、安抚情绪、指定个别学生随时报告等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2班主任遇到事应当冷静对待虽然有些事情能预感到,但总会有一些始料不及的。
如,打架事件。
班主任处理学生打架事情的原则就是要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消除学生的怨气,避免再次打架。
刚打架后的学生都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各说各的理。
如果教师此时“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采用严厉批评、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而且会使全班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件上,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
因此,作为班主任遇事应当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有话好好说,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
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
2003年的一天下午第二节课间,班长急匆匆的跑进办公室说:“老师,快点,刘涛和李明浩打起来了。
”我急忙跑到教室,只见两人已被同学拉开,但还在大声地对骂着,刘涛的脸上有几道血印,李明浩的脖子也有掐痕。
我一手领着一个来到办公室。
《班主任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教育案例

班主任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在学校里与学生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最辛苦的莫过于班主任,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
班主任每天清晨走进班级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着许多需要你去处理解决的事情。
在班级中,突发事件都不同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何处理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在我班主任生涯中,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
因此,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如果一遇到发生的事情就“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而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件上,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损教师的形象。
有一次,中午休息时,有学生来告诉邱建哲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把姜宁的胳膊划破了。
我听了,顿时火冒三丈,这个学生三番五次的欺负同学,不是把同学的胳膊扭伤,就是把小同学给推到,没少挨批评,可是每一次出去玩的时候还是这样。
这次应该如何处置,在我找同学找他的过程中,我提醒自己要冷静。
等他们来了以后,我先查看一下女生的情况,不是很严重。
我又简单问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并没有立即训斥邱建哲,我把邱建哲叫到身边,让他说说当时的情况,他如实说了。
我对他说:“你今天很诚实,你觉得轻轻碰了一下别人,可是别人就会受伤,因为你长得比别人高大,你想一想,同学胳膊破了多疼啊,家长看了和会很心疼的,现在你要说说你准备怎样取得同学的原谅呢?”他想了想,表示要对她说对不起,还要等家长来接同学的时候,向家长说对不起。
我肯定了他的做法。
还有一个案例:在我教六年级的时候,班级有个叫陈天宇的同学,脾气非常暴躁,遇到事情很不冷静。
有一次也是在中午,他和宋子明在操场上打起来了,他把宋子明的脖子挠伤了。
被同学领到我面前的时候还是怒气冲冲,挣着要去打宋子明,我一看气不打一处来。
刚要发火,但理智告诉我:冷静冷静。
对这样的学生,你越发火他越叛逆。
我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他挣扎了一会,看我没动静,他也静下来了。
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中的偶发事件作者:汤华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20期“偶发事件”,即预想之外、偶然发生的事件。
学生中的偶发事件,有的发生在校外(如社会上、家庭里),有的发生在校内,有的发生在课堂上。
比如课堂上个别学生突然捣乱,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个别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怪问题,捉弄老师;个别学生不服老师的正确批评无理顶撞,等等。
笔者认为,学生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最后的妥善解决,关键在教师,特别是在班主任。
对此,本人根据过去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谈些个人的认识。
一、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面对发生在眼前的偶发事件,还是面对发生之后的偶发事件,作为一位班主任教师,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约束住自己“即时反应”的言行。
学生中的偶发事件,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事件人情绪波动较大、头脑“发胀”的情况下发生的,并往往不计后果。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也都极易出现情绪异常,这是十分正常的,但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抑制不住自己激动情绪,不约束自己的言行,立即采取批评、训斥、甚至体罚,不但利于解决问题,还将会造成师生对立,给偶发事件的解决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上午第一堂课上课铃声响过二十分钟之后,一位从不迟到的学生才气喘吁吁地推门走进教室。
这位学生从不迟到。
问题出在昨天这个班有两名学生迟到,校长在课间操时间批评了这个班,这位班主任感到很没面子,于是抓住今天这位迟到学生便问:“你今天怎么迟到了?”这位学生低头回答:“我……吃饭晚了。
”班主任说:“你吃饭碗(晚)了,没把菜碟子也吃了吗?”这位学生听后,白眼珠一翻反问老师:“老师吃饭吃碟子吗?”班主任火了:“你竟敢顶老师?我这个班不要你,你给我走!”这位学生白眼珠子又一翻:“走就走!”说着,扭头跑出教室。
这位班主任见这位学生真的走了,又加了一句:“你走了,就永远别回来!”这位学生听了,连头也没回,拔腿跑出校门。
……后来,这位学生一周没到校。
……一位从不迟到的学生偶然迟到,对这位学生来说,是一件偶发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偶发事件处理艺术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
偶发事件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学生性格异常、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天灾人祸、外来干扰等。
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最头痛的事,处理偶发事件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考验。
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往往影响很大,处理不好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有时后果虽不严重,但造成的影响却对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十分不利,所以,班主任必须十分注意偶发事件的处理。
注意研究偶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处理方法,努力防偶发事件于未发,即使偶发事件突发,班主任心中因有备而无患。
偶发事件的特点是:
突发性。
偶发事件的常常以突然的方式爆发,常常和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的重大变故或学生本人的意外遭遇联系在一起,在教师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学生在校严重伤害、病患--骨折、眼伤、急腹症等。
由于偶发事件的突发性,常常搞得班主任手足无措。
例如,北方某校,一位学生上课时说肚子痛,老师说,能坚持的话就坚持到下课。
学生于是坚持上课。
下课之后,教师认为是一般的小病也没有特别注意,就让这位学生一个人回家了。
没想到,这位学生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死去了。
原来,这位
学生患的是心脏病。
(此事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中播出)
偶然性。
偶发事件往往是出于人们意料之外。
例如,南方某一学校学生上体育课,一个学生把足球踢到了校外,于是这位学生便翻墙去找。
其它学生在校内等,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回来,喊也没有回音,另一位学生爬上墙头一看,原来第一位学生掉在了农民化粪池中。
这一事件是非常偶然的,同时又是突发的。
偶发事件一旦发生便在班级和学生个体中造成爆炸性的反应,轻则中断正常的课堂授课,重则影响全校教学秩序。
紧迫性。
偶发事件,一旦发生必须马上予以处理,班主任必须当机立断,妥善解决。
上面所举两个例子,说明偶发事件一旦发生,教师必须想出解决的办法,采取果断措施,给予妥善处理。
由于偶发事件的特殊性,处理偶发事件往往不能依靠常规办法解决问题,而需要班主任运用高度的教育机智加以特殊处理。
处理偶发事件,首先,班主任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沉着冷静,不慌不乱。
控制感情,做到沉着冷静,对于人命关天的事尤为重要。
其次,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了解"是教育的钥匙,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
在偶发事件发生之后,班主任要注意调查研究,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再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给予处理。
再次,当偶发事件发生之后,班主任要善于依靠集体的力量,运用集
体的智慧来解决。
李政道博士虽人到高龄,但仍旧是那样地风度翩,方形脸上棱角分明,华发向后拢着,整齐而有序。
他喜欢笑,微上的嘴角带着幽默。
他喜欢动,灵活的眼睛像在在说话,有时候,站着不说,学生也知道他要讲什么,在他的无声的表情中师生们爆发出春雨般的笑声。
他的西服笔挺而平民有,穿一双皮鞋,显得稳重、沉着、镇静、安详。
他干净无须的下巴的铁青更显出一种钢铁般的美。
我们为数不少的教师,喉咙里发出来的声音是沙哑的,方言谁也听不懂。
无激情,必然得到无激情的听课。
台上台下,死水一潭。
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宽容"往往和"大度"连在一起,学会宽容,是一个教师高超教育艺术的又一把利剑。
这是在美国加州一所中学的课堂上,教师正在讲数学,突然,从教室的后面传来了粗犷的浒歌曲的声音。
这声音很大,全班都能听到,以至于讲课的这位数学教师不得不停下来,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向学生们:"这么美妙的歌声真把我陶醉了。
这首歌曲我也特别喜欢,就是我自己唱不好。
我们今天下午制个时间,一起请这位同学给我们唱一遍,好不好"政里一片掌声,"那么,我们继续来解这道题……"原来,那位学生在头天晚上看电视,被走红一时的一个摇歌星迷住了,到校上课,仍不能从头晚的兴奋中出走出来。
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做为一名教
师的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帘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