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与反思(四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
主题: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
一、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理解感恩的意义,知道每个人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学会表达感谢之情。

3. 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

二、活动准备:
1. 故事绘本《感恩的心》
2. 感恩卡片和彩色笔
3. 音乐《感恩的心》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如《乌鸦反哺》等,引导孩子们理解感恩的意义。

2. 主体部分:
(1) 小组讨论:请孩子们分享他们想要感谢的人,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比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等。

(2) 制作感恩卡:给每个孩子分发一张感恩卡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想要感谢的人,并写上自己的感谢话语。

(3) 表演环节: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孩子们一起唱这首歌,并用手势表达出对别人的感谢之情。

3.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再次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感谢之情。

四、活动延伸:
1.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作感恩墙,将孩子想要感谢的人和事贴在墙上,让孩子时刻记住要感恩。

2. 学校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比如教师节、母亲节等,组织孩子们为他们想要感谢的人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孩子们对于感恩的理解和表达,他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的心教案与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的心教案与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的心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感恩的含义,增强感恩之心,爱护周围的人和事物。

2.了解社会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关注社会公共事业。

3.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社会活动:大班孩子们通过一次集体社会活动来学习感恩之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2.感恩:通过自身体验和集体活动来感受感恩的重要性,了解感恩的含义和方式。

3.反思:通过分析活动中的问题,来寻找自身的不足,提高自我反思和担当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观察自然环境、社会活动过程和反思结果。

2.体验法:通过社会活动的体验来培养孩子集体参与和感恩之心。

3.合作探究法:通过团队合作来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前准备1.老师准备相关材料和设备,如活动各项规则,餐具,水壶,安全带等。

2.师生共同商议活动主题、目标,准备活动内容。

2. 活动过程1.安排集体活动:老师与家长一起安排好活动进程,同时介绍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2.集体行动:带领孩子们行走于社区,感受自然风光,了解当地故事。

3.分组协作:将孩子们分为小组,让他们自行分配任务,完成小组目标。

4.反思分享:活动结束,回到校园后,组织孩子们回顾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法。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1.教学效果: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明白感恩的含义和方式,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2.反思:教学过程中对于规划和安排活动的时间、步骤存在一定不足,最好能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减少办事时间。

3.反思目标: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方案,积极沟通。

六、教学体会本次活动让我明白,通过一次集体活动来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及时反思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自身能力。

我们要不断寻找问题,学习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方案,为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恩心情;2.通过感恩活动,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3.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反思题目卡片;2.准备感恩活动所需材料。

三、教学活动:1.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一轮简单的游戏,如“捉迷藏”或“站起来,坐下去”。

2.导入话题:教师用幼儿容易理解的语言引入感恩话题,如:“你们知道感恩是什么吗?为什么要感恩呢?”3.课堂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有被别人帮助过吗?你们帮助过别人吗?你们对爸爸妈妈做过感恩的事情吗?”4.感恩故事分享: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些与感恩相关的故事,如“小鸟谢谢树”或“小草感恩雨水”。

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幼儿深刻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5.感恩活动:(1)感恩信: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感恩信纸和笔,让他们写下自己想要感恩的人或事情,并鼓励他们把感恩信送给相关的人。

(2)感恩合作:将幼儿分为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清理教室、收拾玩具等。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感恩合作的伙伴。

6.反思活动:教师将准备好的反思题目卡片发放给幼儿,每个幼儿取一张卡片,并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思考。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反思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

7.总结复习: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课堂内容,并总结感恩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恩他人,并提醒他们要时刻关心家人和朋友。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参与和表现,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合作、表达自己的感恩心情;2.观察幼儿在反思环节是否能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并能从中得出启发。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幼儿在感恩活动中展现了积极的参与和表达,他们不仅学会了感恩他人,也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通过反思活动,幼儿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入思考,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的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的心》含反思

《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感恩的概念,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感恩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感谢身边的人。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增进他们与他人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3. 学会感谢的语言和行为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图片或故事书籍。

2. 准备一些感谢卡片或礼物。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感恩的概念。

2. 讲解与讨论:讲解感恩的意义,让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或看到过的感恩的事情。

3.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感谢的话语和行为。

4. 制作感谢卡片:让幼儿制作感谢卡片或礼物,送给他们想要感谢的人。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制作的感谢卡片或礼物,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询问幼儿对感恩的认识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反思:在本次教案中,我通过故事引入、讲解、小组活动和制作感谢卡片等环节,让幼儿了解感恩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感。

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互相分享感谢的话语和行为,表现出对感恩的认同和理解。

我也发现部分幼儿在制作感谢卡片时,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总体来说,本次教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感恩情感方面还有待提高。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到感恩的情感。

2. 观看感恩视频:播放一些关于感恩的短视频,让幼儿感受感恩的力量。

3. 感恩演讲:让幼儿准备一篇简短的感恩演讲,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七、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讲解、故事、情景等方式,引导幼儿产生感恩的情感。

2. 实践操作:让幼儿通过制作卡片、赠送礼物等实际行动,表达对别人的感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感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概念,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会感谢他人的情感。

3. 增强学生对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感恩之心。

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

2. 学生学会感谢他人的方式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故事书、多媒体课件等。

2. 感恩日记本。

3. 感恩卡片和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感恩的图片或播放感恩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感恩的事情和人物。

Step 2 学习故事(15分钟)1. 选择一本关于感恩的故事书,如《小兔子感恩记》等。

2. 读给学生听故事,适当引导学生讨论主题和故事情节。

Step 3 探究感恩的方式(15分钟)1. 和学生一起讨论感恩的方式,如说谢谢、写卡片、做手工礼物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好的习惯和什么是坏的习惯,在家里、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应该感恩的对象和事情。

Step 4 制作感恩卡片(20分钟)1. 分发感恩卡片和笔给学生。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感谢的人,帮助他们写下感谢的话语。

3. 学生可以在卡片上绘画,或者用手工制作一些小礼物,表达感恩之情。

Step 5 互相交流感恩之心(10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位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恩卡片。

2. 引导学生互相表扬和分享感恩的话语。

Step 6 感恩日记(15分钟)1. 给每个学生一本感恩日记本。

2. 鼓励学生每天写下一个自己感恩的事情和人物,养成感恩的习惯。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主题,总结感恩的意义和方式。

2. 引导学生承诺再次感恩的事情和人物。

六、课后延伸1. 带领学生到社区或者孤寡老人院等地方开展感恩活动,理解社会习俗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感受帮助他人和回报社会的快乐。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开展,学生了解了感恩的概念,培养了感恩的意识和习惯。

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

幼儿园大班教案《感恩》教案名称:《感恩》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感恩的含义,知道要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帮助和关心表示感谢。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体验到感恩带来的快乐,并愿意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他人。

3.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感恩的故事或视频材料。

2. 学习资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想自己生活中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或者关爱,如父母、老师、朋友等。

2. 提问:“我们应不应该对他们表示感谢?为什么?”引发孩子们思考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解释感恩的含义,告诉孩子们感恩就是对别人的帮助和关心表示感谢,是我们的基本道德素养。

2. 通过播放故事或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三、实践操作1. 教师指导孩子们制作感恩卡,写上他们想说的话,送给他们想要感谢的人。

2. 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

四、总结归纳1. 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如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希望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常怀感激之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感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感恩的习惯,这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附录:1. 有关感恩的故事或视频链接。

2. 手工制作材料清单。

3. 角色扮演剧本。

幼儿园大班感恩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感恩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感恩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感恩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感恩教学反思一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为让幼儿懂得。

为使感恩活动融入幼儿园生活,使感恩深入幼儿的内心深处,植入幼儿心田,作为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社会活动:《感恩》,引导幼儿体会父母、老师、同伴及周边所有人对自己的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

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知恩、惜恩、感恩、报恩之心。

通过此活动,我意识到预设总是美好的,想像总是无可挑剔的,但能经得起检验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好活动。

尽管自己花了大量心思设计教案、准备教具,但实施下来却发现与预设相比,在效果上还是有所差别。

为完善此活动,现进行如下反思:在教学中,整个活动教态很好,亲切自然,流程很清晰,一环扣一环,特别是活动导入部分我引导幼儿观看倾听最美孝心少年《卖烧烤的小女孩》的故事来震撼幼儿的心灵,能切入主题引发幼儿迁移自身的家庭环境,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但整个活动中,时间过长,活动内容过多,涵盖的面太广,所谓面面俱到,反而会导致蜻蜓点水,没有将每个环节的教育价值挖深挖透,使活动紧凑,达到教育目标,深入幼儿心田。

因此,此教学内容可拆分为两个活动进行,活动一以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激发幼儿感恩父母之情,乐意用实际行动帮父母为主体,进行展开。

第二环节出示妈妈照顾自己的多媒体图片,并请相应的幼儿向全班幼儿讲述照顾的辛劳。

激发幼儿迁移经验,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妈妈辛劳的照顾自己的过程,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应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而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出发,激发幼儿的感恩之心,报恩之情。

再延伸身边还有许多人都在帮助着自己,可引伸出身边的老师、同伴等等,让幼儿变小爱为大爱,感恩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凡是人,皆须爱”。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多读、多学、多问,以此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优秀。

大班感恩活动教案7篇

大班感恩活动教案7篇

大班感恩活动教案7篇大班感恩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2、知道在自己的成长中有很多的人在付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初步培育感谢之情、感恩之心。

4、激发幼儿在集风光前大胆表达、沟通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1、课件:口渴的蚂蚁2、音乐:感恩的心3、心形彩色纸、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一、观赏课件,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含义。

1、分段观赏,了解故事情节(观赏第一段)今日孙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那你知道什么是口渴吗?小蚂蚁口渴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口渴)后来小蚂蚁有没有喝到水呢?(幼儿体验喝到水时的心情)提问:那一滴水是哪来的呢?(幼儿争论)(观赏其次段)提问: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姑娘为什么流泪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忙小姑娘呢?(观赏第三段)提问:小姑娘有没有被吃掉呀?是谁想了什么方法救了小姑娘?小蚂蚁为什么要救小姑娘呢?为什么说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也救了她自己?(由于小姑娘的泪水救了蚂蚁,所以小蚂蚁为了感谢小姑娘,就想方法帮忙了小姑娘。

可以说小姑娘的泪水既救了小蚂蚁,也救了她自己。

)2、完整观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

提问:你们喜爱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故事中的小蚂蚁在得到小姑娘的帮忙以后,他也能想方法主动去帮忙小姑娘,他真是一只聪慧、英勇、和善、乐于助人、知道感恩的小蚂蚁,所以我们大家都喜爱他。

)二、迁移阅历,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怀、被帮忙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怀、被帮忙的情景。

在我们生活中,你又被谁关怀过,被谁帮忙过呢?(幼儿争论)在家里你被谁关怀过、帮忙过,他们是怎样关怀帮忙你的?在幼儿园,谁又来关怀帮忙我们小朋友呢?(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教师教本事、阿姨铺床、叔叔做饭(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2、小结三、探讨沟通感恩的方法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人在关怀帮忙着我们,那我们应当怎样感谢他们呢?那你们就将感谢的方法画在这张卡片上,制成一张精致的感恩卡,送给你们想要感谢的人,好吗?(1)集体沟通(2)画出感谢的方法(3)总结,送卡片活动延长:制作感恩卡在日常活动、嬉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懂得感谢,学习主动关怀、帮忙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与反思(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与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社会《整理图书》教案与反思二
幼儿园大班社会《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三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四
幼儿园大班社会《感恩》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生活中发现、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2.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参与交流与表达。

3.愿意用积极的情感和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1.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

2.社会各行各业人工作的图片。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

1.播放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引起情感共鸣。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融入卖烧烤的小女孩的精神世界。

师:刚才的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呀?
师:除了卖烧烤小雨欣还做一些什么事?
师小结:小雨欣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妈妈卖烧烤,回家后还要做很多的家务。

师:小雨欣为什么要帮妈妈做那么多事呢?
师:妈妈生病了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家人她每天都要去卖烧烤。

师:那你觉得小雨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是的,小雨欣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每天帮助妈妈做那么多事,就是她在用自己小小的双手来感恩回报妈妈。

师: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她还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来感恩回报妈妈。

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还被评为了最美孝心少年。

二、感恩父母、家人。

了解家人对自己的养育之苦。

师:小雨欣的妈妈一个人那么辛苦的照顾着家人,那你觉得你自己的妈妈辛苦吗?
师:那你的妈妈每天都忙些什么?
师:妈妈平时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
师小结:我们的妈妈把可爱的小朋友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又含辛茹苦把你们养育大,很辛苦很累的。

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谢谢妈妈呢?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事?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们可以给妈妈送一句祝福,还可以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让妈妈操心。

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感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整理图书》教案与反
思二
设计意图:
现在的小朋友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整理物品和书藉的好习惯,我想通过《整理图书》这个活动,让小朋友们学会并养成整理物品和图书的好习惯,同时提高小朋友们整理物品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整理图书活动,让幼儿掌握整理图书的方法和技巧。

2.幼儿会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独立整理物品的能力。

3.促进和培养幼儿爱惜图书,爱看书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通过整理图书活动,让幼儿掌握整理图书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难点:
幼儿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整理好班级里的书架。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图书,图书架6个,图书摆放整齐的图书架样例。

活动过程:
1.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书放在一起,堆在桌子上。

这么多书,放的这么乱,你打算怎么把书放整齐?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整理图书的方法。

每个人的整理方法尽可能说的不一样。

3.请一名幼儿利用图书架演示——整理图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