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三视图(含详细解法)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理科数学三视图和参数方程(含详细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理科数学三视图和参数方程(含详细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理科数学三视图和参数方程(含详细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理科数学三视图和参数方程(含详细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理科数学三视图和参数方程(含详细答案)的全部内容。

三视图及参数方程(含答案)一.选择题(共9小题)1.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商鞅督造一种标准量器﹣﹣商鞅铜方升,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寸),若π取3,其体积为12。

6(立方寸),则图中的x为()A.1.2 B.1。

6 C.1.8 D.2.4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面中,面积最大的是()A.8 B.C.12 D.163.如图是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依次为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A.B.C.D.4.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其中左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2cm2B.cm3C.3cm3D.3cm3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体积为()A.80 B.40 C.D.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中,面积最大的侧面的面积为()A.B.C.D.3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πB.8+8πC.16+16πD.8+16π8.高为4的直三棱柱被削去一部分后得到一个几何体,它的直观图和三视图中的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原直三棱柱的体积的()A.B.C.D.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B.1 C.D.2二.选择题(共21小题)10.已知椭圆C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Ⅱ)若直线l:y=kx+m(k≠0)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M、N不是左、右顶点),且以MN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右顶点A.求证:直线l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1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半径r=3.(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2)若点Q在圆C上运动,P在OQ的延长线上,且|OQ|:|QP|=3:2,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12.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是参数),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1)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C的普通方程;(2)设点P为曲线C上任意一点,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大值.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P(2,)且倾斜角为α,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θ﹣),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求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值.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2.(Ⅰ)求C1和C2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普通方程;(Ⅱ)已知直线l:y=x和曲线C1交于M,N两点,求弦MN中点的极坐标.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C1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P为曲线C1上一点,Q曲线C2上一点,求|PQ|的最小值.16.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级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ρsin(π+)=4(I)求曲线C1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P为曲线C1上的动点,求点P到曲线C2上的距离的最小值的值.17.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C1的方程为ρ(ρ﹣4sinθ)=12,定点A(6,0),点P是曲线C1上的动点,Q为AP的中点.(1)求点Q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与直线C2交于M,N两点,若|MN|≥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8.已知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θ﹣6sinθ,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若直线l与圆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P,Q.(1)写出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圆心的坐标与半径;(2)若弦长|PQ|=4,求直线l的斜率.19.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ρsinθ+2=0,曲线C2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将曲线C2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得到曲线C3.(1)写出曲线C1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3的普通方程;(2)已知点P(0,2),曲线C1与曲线C3相交于A,B,求|PA|+|PB|.20.在极坐标系中,射线l:θ=与圆C:ρ=2交于点A,椭圆Γ的方程为ρ2=,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Ⅰ)求点A的直角坐标和椭圆Γ的参数方程;(Ⅱ)若E为椭圆Γ的下顶点,F为椭圆Γ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21.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α为参数)(1)将C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P(0,2),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ρsinθ+2=0,Q为C上的动点,求线段PQ的中点M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22.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C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在曲线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若存在,求出距离的最小值及点P的直角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psin(θ﹣)=2.(1)把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系方程;(2)已知P为椭圆C:上一点,求P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为参数).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以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长.25.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Ⅰ)写出曲线C1,C2的普通方程;(Ⅱ)过曲线C1的左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l交曲线C2于A,B两点,求|AB|.26.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1:ρ=2cosθ,曲线.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Ⅰ)求C1,C2的直角坐标方程;(Ⅱ)C与C1,C2交于不同四点,这四点在C上的排列顺次为P,Q,R,S,求||PQ|﹣|RS||的值.27.极坐标系的极点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两种坐标系中的长度单位相同,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sinθ).(1)求C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为参数)与曲线C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E,求|EA|+|EB|的值.28.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为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曲线C:(α为参数);直线l:ρ(cosθ+sinθ)=4.(Ⅰ)写出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Ⅱ)求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最大距离.29.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ρ=4cosθ.(Ⅰ)求圆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Ⅱ)若圆C与直线l相切,求实数a的值.30.已知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圆C的极坐标是ρ=2asinθ,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1)若a=2,M为直线l与x轴的交点,N是圆C上一动点,求|MN|的最大值;(2)若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求a的值.2017年02月14日茕翾熙的高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17•武昌区模拟)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商鞅督造一种标准量器﹣﹣商鞅铜方升,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寸),若π取3,其体积为12。

高三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专题复习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专题复习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专题复习题含答案1.已知一个几何体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组合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图中圆的半径为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43πB .2πC .83πD .103π2.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πB .12πC .2πD .π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54 B .60 C .66 D .724.已知体积为3的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且侧棱垂直底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三棱柱的高为A .31B .32C .1D .34 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21222俯视图左视图正视图32545.已知四棱锥P 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 ABCD-的四个侧面中的最大面积为A.3B.C.6D.8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2B.4C.2+D.57.已知一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A.5B.52CD.3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28 3B.3C.28D.22+222433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11215212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22224422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俯视图中的圆以及侧视图中的圆弧的半径都相等,侧视图中的两条半径互相垂直,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则它的表面积是A.πB .4π3C.3πD.4π10.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A.4πB.3πC.4πD.4 3π11.已知某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3,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均为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B.16 3C.8 3D.8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15B.20C.25D.303 3侧视图2俯视图正视图13.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体的边长是1,粗实数及粗虚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8πB.25 2πC.12πD.41 4π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3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体积是A.4B.4 3C.8 3D.2正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16.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的六条棱中,长度最长的是 A.B. C. D.17.若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1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1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正(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3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复习题详解1.已知一个几何体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组合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图中圆的半径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43πB .2πC .83πD .103π解: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半径为1的半球,和底面半径为1, 高为2的圆锥的组合体,所以3314141122333V π=⨯π⨯+⨯π⨯⨯=.故选A .2.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πB .12πC .2πD .π解:分析知该几何体为圆柱的一半,故体积为()2122V =⨯π⨯1⨯=π.故选D .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54 B .60 C .66 D .72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正视图32542543解: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易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矩形组成的,则其表面积()()25525411343535602222S +⨯+⨯=⨯⨯+⨯⨯+++⨯=.故选B . 4.已知体积为3的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且侧棱垂直底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三棱柱的高为A .31B .32C .1D .34解:由正三棱柱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据侧视图知,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3,则其边长为2,11123234ABC A B C ABC V S h h -=⋅=⨯⨯=△,1h =.故选C .5.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四棱锥P ABCD -的四个侧面中的最大面积为A .3B .25C .6D .8 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画出其立体图形P ABCD -,如图所示.由题可知,顶点P 在底面上的投影是边CD 的中点,底面是边长为4AB =,2BC =的矩形.PCD △的高为22325-=,所以侧面PCD △的面积为C 1B 1A 1CBA222433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D CBAP243322142⨯=. 两个侧面PAD △,PBC △的面积相等为12332⨯⨯=.侧面PAB △的面积为1462⨯=.所以四个侧面中的最大面积为6.故选C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A .2B .4C .2+D .5 解:据三棱锥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P ABC -,且PA ⊥平面ABC ,底面ABC △为等腰三角形,12222ABC S =⨯⨯=△,1122PAB PAC S S ==⨯=△△,122PBC S =⨯=△2222PAB PAC ABC PBC S S S S +++=+++=+△△△△.7.已知一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A.5B.52C.33D.3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11215212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2111P CB A解: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直三棱柱,如图所示. 解法一:3个侧面的面积为2(125)S =++侧,由余弦定理可以求得底面的钝角为34π,所以一个底面三角形的面积为13112sin 242S π=⨯⨯=底,所以总面积为2S 底+S 侧=122(125)322252⨯+++=++.故选D .解法二:侧面积同解法一.由左视图中的1得棱锥的底面三角形的高为1,所以一个底面三角形的面积为111122S =⨯⨯=底,所以总面积为2S 底+S 侧=32225++.故选D . 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83B .2823C .28D .2263+ 解:由题意,还原的几何体ABC DEF -如图所示,上底面ABC △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下底面DEF △是直角边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2CF =.则几何体ABC DEF -的体积为11112844422232323⨯⨯⨯⨯-⨯⨯⨯⨯=.故选A .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俯视图中的圆以及侧视图中的圆弧的半径都相等,侧视图中的两条半径互相垂直,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则它的表面积是 A .π22224422FEDCBAB .4π3C .3πD .4π 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为球体挖去14的部分而形成的几何体,设球的半径为r ,334=43V r =⨯ππ,1r =,2234+=44S r r =⨯πππ.故选D .10.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A .4πB .3πC .4πD .43π 解:由三视图可得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其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4PA =,所以5PB PD ==,所以13462PAD PAB S S ==⨯⨯=△△,115=3522PCD PBC S S =⨯⨯=△△,239ABCD S ==,所以11491233P ABCD ABCD V PA S -=⋅⋅=⨯⨯=,1562+2+9=362P ABCD S -=⨯⨯.设内切圆半径为R ,则球心到棱锥各面的距离均为R ,所以13P ABCD P ABCD S R V --⋅=,所以1R =,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244S R =π=π.故选C .11,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均为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俯视图正视图PDABCB .163C .83D .8 解:为了便于理解,在正方体中还原此几何体,如图所示.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323a =,得2a =, 三棱锥的体积1182224222323V =⨯⨯-⨯⨯⨯⨯⨯=.故选C .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15 B .20 C .25 D .30 解: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1134345520232V ⨯=⨯⨯⨯-⨯⨯=.故选B .13.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体的边长是1,粗实数及粗虚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8π B .252π C .12π D .414π 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四棱锥S ABCD -,如图所示,四棱锥所在正方体的棱长为2,SC BC ==()222223cos 52SCB ⨯-∠==⨯,则4sin 5SCB ∠=,所以SBC △的外接圆的半径152sin 4SB r SCB =⋅=∠,所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4R ==,故外接球的表面积24144S R π=π=.故选D . 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BC.3 D.3解:体积为1(12)2×32+⨯=.故选B .1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体积是 A .4B .43C .83D .2正视图俯视图122PC BA俯视图侧(左)视图正(主)视图解:借助长方体,在长方体中构建几何体.据三视图分析可得,还原后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 -.该几何体的体积1142323V =⨯⨯⨯=.故选B .16.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的六条棱中,长度最长的是 A.B. C.D. 解: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四棱锥D ABC -,如图所示,由主视图知CD ABC ⊥平面,设AC 的中点为E ,则BE AC ⊥,BE =2AE CE ==,由左视图得4CD =,BE =Rt BCE △中,4BC ===,同理4AB =,在Rt BCD△中,BD == 在Rt ACD△中,AD ===综上,四面体的六条棱中,长度最长的是A .DCBA正(主)视图俯视图1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17.若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 解:由三视图得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为三棱锥A BCD -,且该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图中的长方体的外接球,得()222222219R =++=,则249S R =π=π表.1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在长为22的长方体中,还原其立体图形,如图中所示的AEF BCD -.故13V S h S h =-柱锥底底=11122212323⨯-⨯⨯=. 1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DCBA 122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32侧视图俯视图正视图解:如图所示,还原该几何体为四棱锥B ACED -,其中CE ⊥底面ABC ,AD ⊥底面ABC ,且四边形ACED 为矩形,ABC △为等腰三角形,AC AB ⊥,2EC DA BC ===,AC AB ==则=ABC DAB ECB EDB ACED S S S S S S ++++△△△△四边形=21111222232222+⨯⨯⨯+=+故填3+.EDCBA。

2015高考数学热点精讲精练07之三视图(含答案)

2015高考数学热点精讲精练07之三视图(含答案)

(第三轮) 第七讲三视图与空间结构知识要点知识点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1) 正视图: 物体前后方向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 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长度.(2) 侧视图: 物体左右方向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 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 俯视图: 物体上下方向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 它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圆柱的三视图圆锥的三视图注: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 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侧视图---宽相等.(4)直观图: 一个物体, 从直观看上去的图形, 叫做直观图, 一般可用斜二测画法实现.①画出相应的x′ 轴和y′ 轴, 且使∠x′O′y′=45°或135° ;②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出平行于x′ 轴和y′轴的线段.③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保持不变, 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变成原来的一半.典例精析1、(2008广东)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分别是GHI△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 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2、(2009广东)用单位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 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它的体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 )A. 9与13B. 7与10C. 10与16D. 10与153、(2008海南、宁夏)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 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 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 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 则a+b的最大值为( )A. 22B. 23C. 4D. 25EFDIAH GB CEFDAB C侧视图1 图2BEA.BEB.BEC.BED.nmk俯视图主视图4、(2006辽宁)如图, 半径为2的半球内有一内接正六棱锥, 则此正六棱锥的侧面积是.P ABCDEF5、一个物体由几块相同的正方体叠成, 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方格中的数字对应该正方体对应的层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物体共有层?(2) 画出正视图与侧视图, 并涂黑以标记最高位置相应正方体.(3) 一共需要个小正方体?6、一个画家有14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 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成如右图所示的形式, 分别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 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 那么被涂上颜色的总面积为.8、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求该几何体的体积.9、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0. 右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1) 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各种可能的左视图;(2) 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形的块数为n, 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基础过关1、(2010广东)如图1, △ ABC为三角形, AA'//BB' //CC', CC'⊥平面ABC 且3AA'=3 2BB'=CC'=AB, 则多面体△ABC -A B C'''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是( )2、(2013安徽)如图是一个简单的组合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下面是一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 正上面放一个球, 且球的一部分嵌入正方体中, 则球的半径是( )A.12B.1 C.32D.2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1直观图3、如图, 动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BD 上. 过点P 作垂直于平面11BB D D 的直线, 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M N ,. 设BP x =, MN y =,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4、(2011浙江)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5、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后, 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6、(2010湖南)下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为20cm 2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则h =cm.7、(2009泰安一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8、(2009番禺一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其中正视图中△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俯视图为正六边形, 那么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9、有一堆小正方体如下图放置, 从上面拿掉一个或者几个小正方体(不能直接拿掉被压在下面的小正方体)而不改变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方法有__________种.A B CD MNP A 1B 1 C1D 1y xA . Oy xB . Oy xC . OyxD . O10、己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其表面积为 .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 求这个几 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参考答案典例精析1、(2008广东)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 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A )2、(2009广东)用单位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 使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如右图所示, 则它的体积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 C ) A. 9与13 B. 7与10 C. 10与16 D. 10与15A B C1C1A1BD 1DEF DIA H G BC EF DABC侧视 图1图2 BEA .BEB .BEC .B ED .俯视图主视图3、(2008海南、宁夏)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 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 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 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 则a+b的最大值为( C)A. 22B. 23C. 4D. 25解: 结合长方体的对角线在三个面的投影来理解计算. 如图设长方体的高宽高分别为,,m n k, 由题意得2227m n k++=, 226m k+=1n⇒=,21k a+=,21m b+=, 所以22(1)(1)6a b-+-=228a b⇒+=, 22222()282816a b a ab b ab a b+=++=+≤++=∴, 4a b⇒+≤当且仅当2a b==时取等号.4、(2006辽宁)如图, 半径为2的半球内有一内接正六棱锥P ABCDEF-, 则此正六棱锥的侧面积是.解: 显然正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的外接圆是球的一个大圆, 于是可求得底面边长为2, 又正六棱锥P ABCDEF-的高依题意可得为2, 依此可求得67.5、一个物体由几块相同的正方体叠成, 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方格中的数字对应该正方体对应的层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物体共有层?(2) 画出正视图与侧视图, 并涂黑以标记最高位置相应正方体.(3) 一共需要个小正方体?解: (1) 三层.(2) 如右图所示.(3) 需要11块小正方体.6、一个画家有14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 他在地面上把它们摆成如右图所示的形式, 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 那么被涂上颜色的总面积为.解: 分别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三视图可知其露出的表面积为6×2+6×2+9=33(m2).nmkABCPDEF8、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解: 该空间几何体为一圆柱和一四棱锥组成的,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 高为2, 体积为2π, 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 高为3, 体积为()21232333⨯⨯=, 故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323π+. 9、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0. 右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1) 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各种可能的左视图; 解: 左视图有以下五种情形:(2) 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形的块数为n , 请你写出n 的所有可能值.解: n =8, 9, 10, 11.基础过关)如图1, △ ABC 为三角形, AA '//BB ' //CC ', CC '⊥平面ABC 且3AA '=32BB '=CC '=AB, 则多面体△ABC -A B C '''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是( D )2、(2013安徽)如图是一个简单的组合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下面是一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 正上面放一个球, 且球的一部分嵌入正方体中, 则球的半径是( B )A.12B.1C.32D.23、如图, 动点P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的对角线1BD上. 过点P作垂直于平面11BB D D的直线, 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M N,. 设BP x=, MN y=, 则函数()y f x=的图象大致是( B )4、(2011浙江)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B )5、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后, 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C )6、(2010湖南)下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为20cm2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则h=cm. (答案: 4).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1直观图A BCDMNPA1 B1C1D1yxOyxOyxOyxO7、(2009泰安一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答案: 4).8、(2009番禺一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其中正视图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俯视图为正六边形, 那么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答案:23.9、有一堆小正方体如下图放置, 从上面拿掉一个或者几个小正方体(不能直接拿掉被压在下面的小正方体)而不改变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方法有__________种. (答案: 4).10、己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其表面积为 .解: 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直三棱柱, 如图所示,111111111,2,2,1,2,2222,224,=2+2422464 2.CBC B ABA BCBC B ABC ABA BCD AB BB AB CD CBS SS S S SΛ⊥====∴=⨯==⨯=∴+=++=+表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 求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ABC1C1A1BD1D。

三视图(高三)

三视图(高三)

三视图(⾼三)三视图⼀、简单⼏何体型【知识点1.1】三视图还原⽅法(1)画长⽅体;(2)只画俯视图,交点处并画上圆圈,因为这些点同时竞争,竞争可能垂直上拉;(3)看正视图和侧视图,看他有没有直⾓;若有直⾓,直⾓点垂直上拉,若没有,什么都不动;若不能够往上拉的点直接划掉;能够拉点与下⾯的圆圈点直接连起来;这样就还原出来了。

【知识点1.2】空间⼏何体的表⾯积与体积⑴圆柱侧⾯积;l r S ??=π2侧⾯;⑵圆锥侧⾯积:l r S ??=π侧⾯;⑶圆台侧⾯积:l R l r S ??+??=ππ侧⾯⑷体积公式:h S V =柱体;h S V ?=31锥体;()h S S S S V 下下上上台体+?+=31⑸球的表⾯积和体积:32344R V R S ππ==球球,.【例1.1】(2012·北京⾼考⽂、理科·T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该三棱锥的表⾯积是()(A )28+(B )30+(C )56+(D )60+【解题指南】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再求表⾯积.【解析】选B.直观图如图所⽰,底⾯是边长AC=5,BC=4的直⾓三⾓形,且过顶点P 向底⾯作垂线PH ,垂⾜在AC 上,AH=2,HC=3,侧(左)视图俯视图PH=4.145102ABC S ?==,154102PAC S ?=??=.因为PH ⊥⾯平ABC ⊥⾯,所以PH BC ⊥.⼜因为所以BC PC ⊥,所以145102PBC S ?==.在PAB ?中,PA PB AB ===PA 中点E ,连结BE ,则6BE =,所以162PAB S ?=?=因此三棱锥的表⾯积为10101030+++=+【变式1】(2013·⼴东⾼考⽂科·T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 .16 B .13 C .23D .1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空间想象能⼒,要能由三视图还原出⼏何体的形状. 【解析】选B. 由三视图判断底⾯为等腰直⾓三⾓形,三棱锥的⾼为2,则111=112=323V .【变式2】(2013·浙江⾼考⽂科·T5)已知某⼏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则该⼏何体的体积是 ( )A.108cm 3B.100cm 3C.92cm 3D.84cm 3 【解题指南】根据⼏何体的三视图,还原成⼏何体,再求体积. 【解析】选B.由三视图可知原⼏何体如图所⽰,所以111111ABCD A B C D M A D N V V V --=-1166334410032=??-?=. 【变式3】(2013·浙江⾼考理科·T12)若某⼏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则此⼏何体的体积等于 cm 3 .【解题指南】先由三视图,画出⼏何体,再根据⼏何体求解.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原⼏何体如图所⽰,所以111ABC A B C M ABC V V V --=-111153345343306243232ABC ABC S S =?-=-=-= . 【答案】24 【变式4】(2011·新课标全国⾼考理科·T6)在⼀个⼏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A )(B )(C )(D )【思路点拨】由正视图和俯视图可联想到⼏何体的直观图,然后再推出侧视图.【精讲精析】选D. 由正视图和俯视图可以推测⼏何体为半圆锥和三棱锥的组合体(如图所⽰),且顶点BCA在底⾯的射影恰是底⾯半圆的圆⼼,可知侧视图为等腰三⾓形,且轮廓线为实线,故选D【变式5】(2014·四川⾼考⽂科·T4)某三棱锥的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锥体体积公式:13V Sh=,其中S 为底⾯⾯积,h 为⾼)A .3 B .2 C D .1【解题提⽰】由三视图得到该三棱锥的直观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选D.根据所给的侧视图和俯视图,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下图所⽰.从俯视图可知,三棱锥的顶点A 在底⾯内的投影O 为边BD 的中点,所以AO 即为三棱锥的⾼,其体积为21213V ==.【变式6】(2014·湖南⾼考理科·T7)7.⼀块⽯材表⽰的⼏何何的三视图如图2所⽰,将该⽯材切削、打磨,加⼯成球,则能得到的最⼤球的半径等于 ( )A .1B .2C .3D .4【解题提⽰】先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判断这个⼏何体是底⾯是边长为6,8,10的直⾓三⾓形,⾼为12的躺下的直三棱柱,底⾯的内切圆的半径就是做成的最⼤球的半径。

2015届高三数学(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45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三视图、直观图

2015届高三数学(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45讲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三视图、直观图
14
)
学海导航
文数
解析: 选 B.如图所示.
15
学海导航
文数
【拓展演练 1】 一正方体表面沿着几条棱裁开放平得到如图的展开图, 则在原正方体中( A.AB∥CD B.AB∥EF C.CD∥GH D.AB∥GH )
16
学海导航
文数
解析:折回原正方体如图, 则 C 与 E 重合,D 与 B 重合. 显然 CD∥GH.
21
学海导航
文数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例 3】已知正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a,求用斜二测画法
作出的△ABC 的直观图△A′B′C′的面积.
22
学海导航
文数
解析:图①、②分别表示实际图形和直观图.
1 3 由②可知,A′B′=AB=a,O′C′= OC= a. 2 4 2 在图②中作 C′D′⊥ A′B′于 D′,则 C′D′ = 2 6 O′C′= a. 8 1 1 6 6 2 所以 S△A′B′C′= A′B′· C′D′= ×a× a= a . 2 2 8 16
17
学海导航
文数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 2】把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BD 折起,
形成三棱锥 CABD,其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侧视图的 面积为____________.
18
学海导航
文数
解析:根据这两个视图可以推知折起后二面角 CBDA 为直 2 二面角,其侧视图是一个两直角边长为 的直角三角形,其面 2 1 积为 . 4
25
学海导航
文数

空间几何体的简单组合
【例 4】 一个正方体内接于高为 40 cm, 底面半径为 30 cm

201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精品课件:第13章 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201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精品课件:第13章 第1讲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4-5 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
图 13-4-5
A
B
C
D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四分。
解析:(1)由俯视图和正视图可以得到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的 组合体,是由一个三棱锥和被轴截面截开的半个圆锥组成, ∴侧视图是一个中间有分界线的三角形.故选 D.
答案:D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四分。
直线旋转,其余各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
周形成的几何体.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四分。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_______正__视__图_、_______侧__视__图_、 ___俯_视__图______,又称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三视图的长度特征:“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即 __正____视图和___侧___视图一样高,____正__视图和______俯视图一 样长,___侧___视图和_____俯_视图一样宽. 注意: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 界线,在三视图中,要注意实、虚线的画法.
(2)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 多边形的中心的棱锥叫做正棱锥.特别地,各棱均相等的正棱
锥叫做正多面体.反过来,正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
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十四分。
2.旋转体的几何特征 (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将矩形旋转 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2)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 轴,将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3)圆台:类似于棱台,圆台可看作是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 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类似于圆锥的形 成过程,圆台还可以看作是一直角梯形绕垂直于底的腰所在的

2015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7.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2015高考数学(文)一轮总复习课件:7.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图和俯视图一样宽,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规律总结:画三视图之前,应把几何体的结构弄清楚,明确几何体的摆放
位置.一般先画正视图,其次画俯视图,最后画侧视图.画的时候要把轮
廓线画出来,被遮住的轮廓线要画成虚线.物体上每一组成部分的三视图 都应符合三条投射规律.
迁移发散 2.(2013·四川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 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
使问题得到解决.
规范解答: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该空间几何体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可以 是正四棱柱或圆柱,也都可以是一个正四棱柱被一个对角面截取的三棱柱, ∴①②③都是可能的,④也是可能的,⑤显然不可能,故选D.
易错提示:解决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常见的图形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实线、
虚线的区别.
点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和俯视图一样长,侧视
规范解答:由俯视图为同心圆,排除A,B,C,选D.
题型3 · 几何体的直观图
例3.已知△ABC的直观图△A′B′C′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求△ABC的面积.
思路点拨:首先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还原得出△ABC,然后求出 △ABC相应的边和角,进而求得面积.
规范解答:如图是△ABC 的平面直观图△A′B′C′,作 C′D′∥y′轴交 x′ 轴于点 D′,则 C′D′对应△ABC 的高 CD.(2 分)
迁移发散1.在正方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体的4个 顶点,这些几何体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矩形; 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规范解答: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所取四点共面,则只能为表面 或对角面,即为正方形或长方形.∴①正确,②错误;棱锥A-BDA1符合③, ∴③正确;棱锥A1-BDC1符合④,∴④正确;棱锥B1-BCD符合⑤,∴⑤正 确.

2015届高三数学(文)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7章 第1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2015届高三数学(文)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7章 第1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2.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得圆台上、下 底面的面积之比为 1∶16,截去的圆锥的母线长是 3 cm,则 圆台的母线长为________ cm. 解析:抓住轴截面,利用相似比,由底面 积之比为 1∶16,设半径分别为 r,4r. 设圆台的母线长为 l,截得圆台的上、下底 面半径分别为 r、4r.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得3+3 l=4rr,解得 l=9. 所以,圆台的母线长为 9 cm. 答案:9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三分。
结束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1.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方法 定底面 根据俯视图确定
定棱及侧面
根据正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侧棱与侧面 特征,调整实线、虚线对应棱的位置
定形状 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三分。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三分。
结束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1.台体可以看成是由锥体截得的,易忽视截面与底面平行且 侧棱延长后必交于一点.
2.空间几何体不同放置时其三视图不一定相同. 3.对于简单组合体,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 是它们的分界线,在三视图中,易忽视实虚线的画法.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四十三分。
结束
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视图与直观图
[试一试]
1.沿一个正方体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惠州模拟)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cm3.A.18 B.21 C.24 D.28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再利用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几何体为三棱柱去掉一个三棱锥后的几何体,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3,4,棱柱的高为5,被截取的棱锥的高为3.如图:V=V棱柱﹣V三棱锥==30﹣6=24(cm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应用,利用三视图还原成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要求熟练掌握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2.(2014•武汉模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πB.8+8πC.16+16πD.8+16π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压轴题;图表型.分析: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依据三视图的数据,得出组合体长、宽、高,即可求出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如图,其中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4,2,2,半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长方体的体积=4×2×2=16,半个圆柱的体积=×22×π×4=8π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6+8π;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直观图的画法,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关系,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空间想象能力3.(2014•四川)某三棱锥的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锥体体积公式:V=Sh,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A.3B.2C.D.1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根据三棱锥的俯视图与侧视图判定三棱锥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判断三棱锥的高与底面三角形的形状及边长,把数据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棱锥的俯视图与侧视图知:三棱锥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高为,底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三棱锥的体积V=××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棱锥的侧视图与俯视图求体积,判断三棱锥的结构特征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4.(2014•辽宁)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8﹣2πB.8﹣πC.8﹣D.8﹣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是正方体切去两个圆柱,根据三视图判断正方体的棱长及切去的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把数据代入正方体与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正方体切去两个圆柱,正方体的棱长为2,切去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几何体的体积V=23﹣2××π×12×2=8﹣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5.(2014•重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54 B.60 C.66 D.72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是三棱柱消去一个同底的三棱锥,根据三视图判断各面的形状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把数据代入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消去一个同底的三棱锥,如图:三棱柱的高为5,消去的三棱锥的高为3,三棱锥与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平面BEFC,∴AB⊥BC,BC=5,FC=2,AD=BE=5,DF=5∴几何体的表面积S=×3×4+×3×5+×4+×5+3×5=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6.(2014•安徽)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A.B.C.6D.7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判断几何体的形状,结合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是由正方体截去两个正三棱锥所成的几何体,如图,正方体棱长为2,正三棱锥侧棱互相垂直,侧棱长为1,故几何体的体积为:V正方体﹣2V棱锥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解几何体的体积,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7.(2014•河南)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A.6B.6C.4D.4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画出图形,结合三视图的数据求出棱长,推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AB=4,BD=4,C到BD的中点的距离为:4,∴.AC==6,AD=4,显然AC最长.长为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解几何体的棱长,考查计算能力.8.(2014•安庆三模)已知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后所得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8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三视图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几何体为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三棱台,根据已知中正方体的棱长为2,我们根据三视图中所标识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和三棱台的体积,进而可以求出该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分析已知中的三视图得:几何体是正方体截去一个三棱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其中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答醒的关键点,同时也是解答本题的难点.9.(2014•郴州三模)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10cm3B.20cm3C.30cm3D.40cm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直三削去一个三棱锥,画出其直观图,根据棱柱的高为5;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3、4,计算三棱柱与三棱锥的体积,再求差可得答案.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三角形削去一个三棱锥如图:棱柱的高为5;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3、4,∴几何体的体积V=×3×4×5﹣××3×4×5=20(cm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10.(2014•南海区模拟)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结合三视图的数据,利用体积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1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四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且侧棱长为1,∴四棱锥的体积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并且求几何体的体积,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所给的几何体的形状和长度,熟练应用体积公式,本题是一个基础题.11.(2014•齐齐哈尔一模)一个直棱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9B.10 C.11 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2,3的直棱柱,截去了一个底面两直角边为1,2,高为3的三棱锥,代入体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2,3的直棱柱,截去了一个底面两直角边为1,2,高为3的三棱锥,故V=2×2×3﹣××1×2×3=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几何体的三视图,棱柱和棱锥的体积,其中分析出几何体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12.(2014•阳泉二模)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B.3πC.D.π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此能求出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解答:解: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正方体中,所以我们可以在正方体中寻找此四面体.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满足题意,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V==.故选C.点评:本题的考点是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需要由三视图判断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根据三视图求出每个几何体中几何元素的长度,代入对应的体积公式分别求解,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13.(2014•河南模拟)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2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是四棱锥,结合其直观图,利用四棱锥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作四棱锥的高线,求出棱锥的高,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四棱锥,其直观图如图:四棱锥的一个侧面SAB与底面ABCD垂直,过S作SO⊥AB,垂足为O,∴SO⊥底面ABCD,SO=2×,底面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几何体的体积V=×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判断几何体的几何特征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关键.14.(2014•北京模拟)一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四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A.2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探究型.分析:根据三视图,得到四面体的直观图,然后判断四个面中的最大面积即可.解答:解:将该几何体放入边长为2的正方体中,由三视图可知该四面体为D﹣BD1C1,由直观图可知,最大的面为BDC1.在正三角形BDC1中,BD=,所以面积S=.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和判断,将几何体放入正方体中去研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2014•南昌模拟)已知以下三视图中有三个同时表示某一个三棱锥,则不是该三棱锥的三视图是()A.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已知中的四个三视图,可知四个三视图,分别表示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同一个棱锥,但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根据A与C中俯视图正好旋转180°,故应是从相反方向进行观察,而其正视图和侧视图中三角形斜边倾斜方向相反,满足实际情况,可得A,C均正确,而根据AC可判断B正确,D错误.解答:解:三棱锥的三视图均为三角形,四个答案均满足;且四个三视图均表示一个高为3,底面为两直角边分别为1,2的棱锥A与C中俯视图正好旋转180°,故应是从相反方向进行观察,而其正视图和侧视图中三角形斜边倾斜方向相反,满足实际情况,故A,C表示同一棱锥设A中观察的正方向为标准正方向,以C表示从后面观察该棱锥B与D中俯视图正好旋转180°,故应是从相反方向进行观察,但侧视图中三角形斜边倾斜方向相同,不满足实际情况,故B,D中有一个不与其它三个一样表示同一个棱锥,根据B中正视图与A中侧视图相同,侧视图与C中正视图相同,可判断B是从左边观察该棱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本题要求具有超强的空间想像能力,难度较大.16.(2014•福建模拟)若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多面体的体积是()A.cm3B.cm3C.cm3D.cm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作图题;转化思想.分析:三视图复原后几何体是正方体去掉一个角后的几何体,根据三视图的数据,用正方体的体积减去三棱锥的体积,可得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三视图复原几何体如图:是正方体去掉一个角后的几何体,它的体积是:1﹣cm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题.17.(2014•包头二模)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棱锥的体积为()A.28 B.24 C.72 D.36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三视图中长对正,高对齐,宽相等,由三视图可知,该棱锥为三棱锥.解答:解:该棱锥为三棱锥,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S=×6×6=18,体高h=4,则其体积V=×Sh=×18×4=2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属于基础题.18.(2014•张掖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为边长为2的正方体消去一个三棱锥,再判断消去三棱锥的高及底面三角形的形状,求相关几何量的数据,代入正方体与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边长为2的正方体消去一个三棱锥,消去三棱锥的高为2,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1,∴几何体的体积V=23﹣××1×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9.(2014•九江三模)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8πB.12πC.16πD.48π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是三棱锥,结合直观图判断三棱锥的结构特征,根据三视图的数据求得外接球的半径,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三棱锥,如图三棱锥S=ABC,其中SD⊥平面ACBD,四边形ACBD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SD=2,∴外接球的球心为SC是中点O,∴外接球的半径R==,∴外接球的表面积S=4π×3=12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20.(2014•开封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为三棱锥,结合直观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把数据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三棱锥S﹣ABC,如图:其中SA⊥平面ABC,CO⊥平面OSA,OB=BC=AO=SA=1,∴几何体的体积V=×S△ABC×SA=××1×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21.(2014•宁波模拟)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其中左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2cm2B.cm3C.3cm3D.3cm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到原几何体的底面积与高,进而得到该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是直角梯形,高为的四棱锥,其中直角梯形两底长分别为1和2,高是2.故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2)×2]×=(cm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由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原几何体的体积问题,属于基础题.22.(2014•上饶一模)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度中,最大的是()A.2B.2C.2D.4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本题只要画出原几何体,理清位置及数量关系,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三棱锥,其中底面△ABC为俯视图中的钝角三角形,∠BCA为钝角,其中BC=2,BC边上的高为2,PC⊥底面ABC,且PC=2,由以上条件可知,∠PCA为直角,最长的棱为PA或AB,在直角三角形PAC中,由勾股定理得,PA===2,又在钝角三角形ABC中,AB==.故选C.点评:本题为几何体的还原,与垂直关系的确定,属基础题.23.(2014•合肥模拟)一个直棱柱被一平面截去一部分所得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A.8B.9C.10 D.11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四棱柱去掉一个三棱锥,的几何体,结合三视图的数据,求出体积即可.解答:解: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棱长垂直底面高为3,上底面是一个梯形一边长为1,四棱柱去掉一个三棱锥,所以几何体的体积是:2×2×3﹣=1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是中档题.24.(2014•福建模拟)用一些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码放成一个几何体,图1为其俯视图,图2为其主视图(或正视图),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7cm3,则其左视图为()A.B.C.D.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几何体的体积,判断几何体中正方体的个数,排除选项A、D;从俯视图正视图推出正确选项.解答:解:由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7cm3可知共有7个小正方体.通过俯视图可以排除选项A、D,结合俯视图与主视图即可选出正确答案为C(若左视图为D,则只需要6个小正方体即可).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明确三视图的画法,几何体的形状是解好本题的关键.25.(2011•河南模拟)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均为边长是的菱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B.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组几何体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四棱锥底面对在一起形成的组合体,首先求出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根据勾股定理做出底面边长再求出底面面积,利用四棱锥的公式求出四棱锥的体积,再求要求的几何体体积.解答:解:由三视图知,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四棱锥底面对在一起形成的组合体,底面的边长是2=1,∴一个四棱锥的体积是=,∴组合体的体积是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直观图,本题是一个不好看出直观图的题目,也不好做出底面的边长,本题是一个易错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26.(2014•怀化一模)已知几何体A﹣BCDE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正视图为直角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V的大小为.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四棱锥,画出其直观图,根据三视图的数据求底面面积与高,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四棱锥,其直观图如图:四棱锥的高为4,底面为直角梯形的面积S=×4=10,∴几何体的体积V=×10×4=.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解题的关键是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三视图的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27.(2014•沈阳模拟)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最长棱长的值为.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画出几何体直观图,结合三视图数据,求出棱长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还原得到的几何体如图:只需求出AB,AC,BC即可得到最长棱长.由题意可知:AD=2,DC=2,BD==2,BC==2.AC=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棱长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28.(2014•诸暨市模拟)将边长为2cm的正方体割除若干部分后得一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cm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是四棱锥,结合直观图,判断四棱锥的底面矩形的边长及四棱锥高,把数据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四棱锥,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四棱锥的底面为ABCD,其中AB=2,AD=2,四棱锥的高为PN=.∴几何体的体积为(cm3).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条件,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是关键.29.(2014•东城区模拟)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4.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几何体是四棱锥,结合几何体的直观图,求出几何体的高,把数据代入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四棱锥,其直观图如图:底面是矩形,矩形的长、宽分别为2、4,由侧视图知侧面SAB与SCD的斜高都为,EF=2,∴棱锥的高SO=2.∴几何体的体积V=×3×2×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小题)3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为PD的两个三等分点.(Ⅰ)求证BE∥平面ACF;(Ⅱ)若平面PAC⊥平面PCD,求证:PC⊥CD.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连结BD,AC相交于O,证明BE∥OF,即可证明BE∥平面ACF;(Ⅱ)过A作AH⊥PC于H,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AH⊥平面PCD,从而证明AH⊥CD,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PC⊥CD.解答:解:(Ⅰ)连接BD、AC,两线交于O,∴O是BD的中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F是DE的中点(由三等分点得到),∴OF是△DEB的中位线,∴BE∥OF,∵OF⊂面ACF,BE⊄面ACF,∴BE平行平面ACF.(Ⅱ)过A作AH⊥PC于H,∵平面PAC⊥平面PCD,∴AH⊥平面PCD,∵CD⊂平面PCD,∴AH⊥CD,∵PA⊥平面ABCD,CD⊂平面ABCD,∴PA⊥CD.又∵PA∩AH=A,∴CD⊥平面PAC,∵PC⊂平面PAC,∴PC⊥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以及面面垂直的性质应用,综合性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