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参考文献及其标识码

合集下载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2011-07-09 16:40:30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M——专著Monograph ;C——-论文集Collection ;N——报纸文章News;J——期刊文章Journal;D——学位论文Degree;R——报告Report;S——标准Standard;P——专利Patent;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rticle;Z——其它末说明文献(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1.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论文参考文献中标识码的分类

论文参考文献中标识码的分类

论文参考文献中标识码的分类在发表了两篇英文论文后,发现中文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是对参考文献的种类和出处的偏执(不入流的期刊,他们会怀疑你所写论文的结论),更多的是对这些文献的真实性的考证。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对发表论文中的参考文献进行分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在参考文献后[]中的标注字母,查阅网上信息,借助百度知道,总结如下:参考文献的标识分类码学名称为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其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

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有一个文献标识码,并且规定了与每种文献标识码相对应的文献应的数据项,即格式。

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

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 题名[M]: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柯斯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扣1550116010 、766085044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

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⑶:1-3.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8).4)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 起页-止页.示例:别林斯基.论俄国俄中篇小说如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蠡.西方论文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77-380.6)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序号]GB7714-3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S].8)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9)科技报告——[序号]……[R]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标注代码

参考文献标注代码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三、举例1、期刊论文〔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2、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3、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4、学位论文〔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2 〕Chrisstoffels L A J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6、技术标准文献〔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7、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8、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9、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文末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之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文末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之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4 典型病案高某,男,44岁。

2018年7月17日初诊。

主诉“反复烧心反酸3年”来诊。

患者烧心甚,反酸水较少,嗳气较多,胸骨后有烧灼感,时胃胀,无胃痛,咽干,胃中怕凉,大便不成形,日1~4次,纳可,眠浅易醒,舌暗红、苔微黄,脉滑。

2017年12月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LA-B),食管裂孔功能障碍。

患者曾于2018年4月服用2个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效果不佳。

西医诊断: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诊断:吐酸。

辨证:肝胃郁热,脾虚血瘀证。

治疗:清热泄肝,健脾化瘀。

处方:柴胡10g,旋覆花(包煎)30g,煅赭石(先煎)10g,姜半夏9g,黄连3g,海螵蛸15g,浙贝母10g,炒白术15g,醋香附10g,炒神曲10g,甘草6g,生黄芪15g,炒白芍15g,三七粉(冲服)6g,生蒲黄(包煎)10g,五灵脂10g。

水煎服,日1剂。

7月31日二诊:反酸水烧心较前好转,仍有嗳气频,咽部烧灼感,时胃胀,无胃痛,纳可,大便较前稍成形,日2~3次,舌暗红、苔薄黄,脉滑。

药已取效,原方加减继服:柴胡10g,旋覆花(包煎)30g,煅赭石(先煎)10g,姜半夏9g,黄芩10g,海螵蛸15g,浙贝母10g,炒白术15g,香橼10g,红花10g,甘草6g,黄芪15g,炒白芍15g,三七粉(冲服)6g,玄参15g,延胡索10g。

水煎服,日1剂。

8月20日三诊:患者反酸消失,偶有嗳气,时胃胀,无胃痛,无咽部不适,纳可,大便溏,日1次,舌暗红、苔微黄,脉滑。

效不更方,因患者仍有嗳气频,故原方加陈皮、莱菔子以理气降气,继服14剂以善其后。

按语:患者因反复烧心反酸3年,曾服用PPI2个月后症状仍不缓解,故可诊断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烧心较甚,偶有反酸,有胸骨后烧灼感,咽干,嗳气频,胃胀,胃中怕凉,大便频且不成形,眠浅易醒,结合舌脉,舌暗红,苔黄,脉滑,可辨为肝胃郁热,脾虚血瘀证。

治以清热疏肝,健脾化瘀。

方中旋覆花降气止呕、煅赭石平肝降逆;半夏辛温,入脾胃燥湿化痰以除湿邪,防止湿邪困脾而影响脾胃纳运功能;少佐黄连加强清热燥湿的功效;海螵蛸、浙贝母组成乌贝散以制酸止痛;因患者胃部怕凉,大便不成形,次数多,以炒白术健脾止泻,其性苦甘而温,主入脾经;柴胡与白芍相须为用,调达肝气疏肝解郁,配以香附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同时柴胡又可升举阳气,黄芪补中益气,同能升举阳气以调和中焦之气机;炒神曲、甘草顾护脾胃;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生蒲黄、五灵脂组成失笑散以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文末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之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文末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之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合征,予甲泼尼龙片(4片/次,1次/d)和羟氯喹(2片/次,2次/d)治疗后,症状稍缓。

近日腮腺肿痛复作,口干喜冷饮,伴吞咽困难,纳欠佳,脘腹胀满,时有嗳气,情绪欠佳,大便偏稀,日2~3行,小便色黄,寐差。

舌红、苔黄少津中部稍腻,脉弦数略细滑。

证属热毒炽盛、气滞湿阻。

治以清热解毒,行气燥湿,少佐养阴。

方拟五味消毒饮合平胃散加减。

处方: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连翘15 g,栀子10 g,蝉蜕5 g,陈皮15 g,厚朴12 g,佛手12 g,柴胡12 g,白术12 g,茯苓15 g,川芎9 g,桔梗9 g,麦冬15 g,北沙参15 g,大枣12 g,生甘草6 g。

1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0月8日二诊:口干、腮腺肿痛较前缓解,纳欠佳,大便偏稀。

上方去蒲公英、厚朴,柴胡减为9 g,加鲜石斛12 g、太子参15 g、黄芪15 g。

14剂,煎服法如前。

10月22日三诊:口干大为好转,腮腺肿痛已愈,纳寐好转,双眼较干涩。

上方去栀子、蝉蜕、川芎,减金银花、连翘、陈皮为9 g,加枸杞子15 g、当归12 g。

续进14剂。

其后患者复查IgG 14.2 g/L,血沉12 mm/h。

患者定期复诊,原方加减治疗近半年,激素逐渐减量并停用,羟氯喹减量至1片/次、2次/d维持,病情稳定。

按语:患者病属“燥痹”范畴,初诊时腮腺肿痛、口干喜饮、腹胀便稀,总以热毒炽盛、气滞湿阻为主要病机,治当以清、散二法为主。

方中金银花、连翘、栀子、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腮腺之肿痛;火毒上炎,取“火郁发之”之意,用蝉蜕辛凉透表散热;陈皮、厚朴、佛手、柴胡调畅气机,合白术、茯苓可达燥湿去饮之效;因恐苦寒药物败胃,茯苓、白术合大枣、甘草顾护中焦胃气;川芎行气兼可活血,桔梗载药上行,并可达宣肺布津之效;麦冬、北沙参养阴生津。

二诊时,火毒、气滞稍减,而气阴两亏之象仍存,故减清热、行气之药,而加石斛养阴生津,太子参、黄芪补脾助运。

三诊时,患者实证已衰大半,而现肝肾精血不足之虚象,故续减清、散二法,而以枸杞子、当归荣养肝血,渐以润、补二法为主。

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及标注

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及标注

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及标注,脚注和尾注,[EB/OL](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 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

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

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

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

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

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

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

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

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

主要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符号、文献标识码符号及其代表的意义

主要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符号、文献标识码符号及其代表的意义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 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 (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 (database) 、计算机程序 (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word引用参考文献及编号修改方法

word引用参考文献及编号修改方法

word引用参考文献及编号修改方法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

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

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

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处理参考文献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
三、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四、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