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阐述作者的观点,分析事实和理由,以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逻辑性强。

1.2 议论文的构成要素论点:作者提出的观点或主张。

论据:用来支持论点的证据或理由。

论证:通过论据来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1.3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理解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分析论据:判断论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判断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技巧2.1 快速阅读与理解浏览文章: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识别论点:找出文章中明确的论点,理解作者的观点。

2.2 分析论据和论证找出论据:找出文章中支持论点的论据,判断其真实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3 批判性思维与评价判断论据的可靠性:评估论据的来源和有效性,判断其是否可靠。

评价论证的合理性:分析论证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判断其是否具有说服力。

第三章:常见议论文结构分析3.1 总分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重申观点。

3.2 总分总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建议或展望。

3.3 并列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并列分述论据,分别论证不同的观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结论。

第四章: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4.1 选择题题型:判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论证方式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分析选项的逻辑关系,排除错误选项。

4.2 阅读理解题题型:理解论点、分析论据、评价论证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准确回答问题。

4.3 主观题题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提出观点等。

解题策略:明确题目要求,梳理文章思路,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说课稿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说课稿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说课稿一、课前研究课标及考纲明确考纲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议论文,能借助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为此,要真正读懂议论文,解答好议论文的问题,就有必要对议论文知识有个充足的认识和把握。

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复习,突出重点;落实知识,培养能力;单项训练,整体综合。

因此把整个议论文复习分为三个课时完成(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结构、语言、生活)。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议论文阅读的基础,寻找、归纳论点最重要,所以我以论点这一知识点为切入口,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教学目标:1、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基本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征等一般常识。

2、掌握论点的位置、引入方法、表述要点等知识。

3、能运用论点知识来阅读议论文,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议论文论点的知识快速寻找、论点的引入方法;论点的表述。

教学难点:论点的概括性表述。

三、教学形式:“三我六步法”(1)议论文阅读内容多,容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作业纸相结合的方法。

(2)讲连结合。

四、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考虑到初三学生已经学过议论文,所以通过布置预习,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从查找论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知识要点,整理归纳,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应对策略,加强学法指导。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与技能的联系,建立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学法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即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兵教兵、兵帮兵”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小组交流,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第一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复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议论文的常见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学习议论文的一般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议论文是我们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考试的难点,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一下前期所学内容,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二):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阐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5.论点形式:什么是(不是)什么6.议论文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7.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8.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三):常见考题类型1A、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概括各段的分论点或段意。

B、解题思路:1.找出论点:如何找中心论点呢?第一,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

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

2.例题分析常见考题类型2A、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1.文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据?2.把某论据换为另一个论据好不好?3.列举某个例子或引用某句话有什么作用?4.为文段选择一个论据,并说明理由。

B、解题思路:1.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

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能否证明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十五里园中学语文教案一、复习思路和内容:1.交待考试要求并作简要说明。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 (2)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4)议论文的种类; (5)议论文的结构; (6)议论方法; (7)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二、复习过程1.按照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考试要求,向学生交待现代文阅读的九点要求。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

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

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②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

“议论文专题复习”说课稿

“议论文专题复习”说课稿

“议论文专题复习”说课稿第一篇:“议论文专题复习”说课稿“议论文专题复习”说课稿同安第十四中学:柯景山一、专题复习教学层次设计:在复习议论文专题时,要严格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先从整体入手,复习议论文的各个知识点(用一个教时),然后把各个“知识点”化为一个个小专题,再进行强化训练,并结合具体篇章、段落,转化为各个“能力点”,最后又从整体入手进行小结,形成“先总——后分——再总”的教学层次。

这样,既抓住文体特点,强化各个“能力点”,又有整体印证,加深记忆。

二、专题复习例课(或例文)的重点、难点设计:1、重点: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相应的课内例文:《谈骨气》、《短论两篇》(2册);《从三到万》、《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短文两篇》、《怀疑与学问》、《发问的精神》、《俭以养德》、《小驳论两则》(4册);《最后一次讲演》(5册),6册所有议论文,课外例文:《一步》。

2、难点:①议论文的语言分析。

分析议论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准确性。

②议论文的结构分析。

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

相应的课文:《理想的阶梯》、《发问的精神》、《怀疑与学问》、《最后一次讲演》、《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课外的第一轮课外练习和第二轮《市编练习》为主。

(详见分发的材料)三、教材来源和处理:在本专题复习中,文章例子是从课内(从第二册至第六册)到课外(课外另选15篇段)选取的。

问题设计围绕每个“知识点”形成的小专题而设计。

如:论点专题、论据专题、论证专题、语言专题和结构专题。

当然,在侧重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也辐射到其它知识点。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手段,即教法。

在复习议论文专题时,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让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

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各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内、外时间完成(有些难点、难题,先在老师的启发后再做)。

议论文阅读复习说课稿

议论文阅读复习说课稿

《议论文阅读复习》说课稿刁芹 2016.3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议论文阅读复习》。

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让学生熟知中考议论文考点,能够掌握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方法,做到做题时心中有考点,心中有方法。

下面向老师们汇报下本节课的具体流程:首先,回顾九年级所学习的议论文,借此复习议论文相关知识: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三要素。

中心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就叫做论证。

然后,通过对2015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试卷和南京市近5年中考试卷的分析,告知学生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

接着,出示《2016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中对议论文体阅读的中考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投影呈现5大考点让学生熟悉。

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

2.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4.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分析。

5.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言特色的品析。

后出示2015年的各地中考题,让学生认识题型并学会自己辨识每题的考点。

这些考点,计划分4课时复习完。

本节课是议论文复习的第一课时,重点复习: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

2.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分析。

这三个考点。

每一个考点的复习都立足于让学生充分地见识考题、了解考法,有明确的考点意识。

(一)复习第1个考点: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

先告知学生什么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全文最核心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呈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原文直接呈现的,一是需要归纳概括的。

然后分这两种分别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教学生怎么把握中心论点。

对于第一种,中心论点在原文直接呈现的,先带着学生回忆课内所学的5篇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标题即论点《敬业与乐业》论点在开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点在结尾《说勤》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理想的阶梯》根据分论点来推出论点从中总结出方法来,进行课中小结:一、看标题论点式标题:标题即论点。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的运用,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议论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议论文的资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中考真题议论文,让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阶段性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议论文阅读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议论文案例,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议论文结构与论证方法(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

2. 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

3. 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2.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逻辑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识别其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并分析逻辑关系。

第二章:论点的寻找与判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判断论点是否明确、合理的能力。

1. 论点的概念及作用。

2. 寻找论点的方法。

3.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点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寻找论点的方法及判断论点明确性与合理性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其中的论点,并判断其明确性与合理性。

第三章:论据的筛选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论据是否可靠、有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据的概念及作用。

2. 筛选论据的方法。

3.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筛选论据的方法及分析论据可靠性、力度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筛选其中的论据,并分析其可靠性及力度。

第四章:论证方法的认识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论证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课说课稿
一、课前研究课标及考纲
明确考纲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议论文,能借助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为此,要真正读懂议论文,解答好议论文的问题,就有必要对议论文知识有个充足的认识和把握。

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复习,突出重点;落实知识,培养能力;单项训练,整体综合。

因此把整个议论文复习分为三个课时完成(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结构、语言、生活)。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议论文阅读的基础,寻找、归纳论点最重要,所以我以论点这一知识点为切入口,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学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基本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征等一般常识。

2、掌握论点的位置、引入方法、表述要点等知识。

3、能运用论点知识来阅读议论文,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议论文论点的知识快速寻找、论点的引入方法;论点的表述。

教学难点:
论点的概括性表述。

三、教学形式:“三我六步法”
(1)议论文阅读内容多,容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作业纸相结合的方法。

(2)讲连结合。

四、教法
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考虑到初三学生已经学过议论文,所以通过布置预习,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从查找论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知识要点,整理归纳,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应对策略,加强学法指导。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与技能的联系,建立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学法
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即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兵教兵、兵帮兵”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小组交流,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思考,把握各个知识要点,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情(课前背景音乐、提醒学生坐姿、学生回答问题音量)ppt1
2、揭题(教师导入语引出课题)ppt2
(二)、检查预习作业,整体复习感知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的基本定义:ppt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者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做议论文。

(学生交换预习作业一,互查、指名两生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ppt4
2、议论文的论据有事实论据有道理论据两大类.ppt5
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ppt6
4、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Ppt7
5、议论文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

Ppt8
(三)、明确教学目标:
1、由此可见,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就是:找论点、理结构、辨论据、品语言、联生活。

Ppt9
2、揭示教学目标:(略)ppt10
(四)、教师点拨、指导方法
1、由预习作业《珍惜有限期限》引出找论点。

2、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与看法ppt11
3、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如《理想的阶梯》ppt12
4、论点位置:ppt14(指名一生回答,其余面对的面说出其它位置)
(1)标题直接提出
(2)放在文章开头
(3)放在文章中间
(4)放在文章结尾
(5)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要读者概括
5、论点的引入 ppt13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

(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

(4)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如比喻、对比等。

6、了解考试中常见题型:ppt15
(1)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者中心论点。

7、论点要求:正确、鲜明ppt22
8、论点表述:ppt23
(1)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2)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3)应该具有概括性(反问句、比喻句原则上不作为论点)(五)、学生合作学习,形成能力
1、小组讨论完成当堂巩固的的5篇文章中的2篇。

Ppt16
2、教师巡回检查、对部分作业当堂批阅。

(引入方法、表述要点强调)
3、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4、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强调方法ppt17---21
(六)、当堂巩固:《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七)、课后巩固、提高能力
1、完成作业。

2、划出《珍惜弱点》、《一根牙签能走多远》、《人总得藐视点什么》、《学习语文不能求速成》、《成功也会成为包袱》中的论据,为下一复习专题“论据、论证方法”做准备。

七、小结
这节议论文阅读复习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媒体的辅助,我认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复习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通过训练把握了议论文的论点的知识点方法,形成了能力。

教学中体现了把议论文文体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共同要提高的能力相融合这一特点。

通过上这节课,我感受到要上好复习课,教师课前研究课标与考纲,认真备课是必备条件,还课堂给学生是关键。

因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