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摘要】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既要利用其有效的一面,也要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危害,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力求减少和防止其发生。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联合用药【中图分类号】r 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49- 02为了治疗细菌感染的需要,目前抗菌药广泛用于临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例如毒性反应,耐药性,过敏反应,交叉感染等。

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

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使用。

1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1.1 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1.2 不作退热用。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轻易采用抗菌素。

以抗菌药物作为确立诊断的捷径的依据并不可靠。

1.3 抗菌药物尽量不供皮肤、粘膜等疾患局部应用。

特别是青霉素的局部应用要避免。

2 选用抗菌素要考虑临床疗效及耐药性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明确药理作用,严格掌握适应证,临床用药要全面考虑,掌握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是:2.1 抗菌疗效高;2.2 抗菌副作用小;2.3 使用方便;2.4 价廉易得。

在临床上应用抗菌药时,绝大多数感染用一种抗菌药治疗有效时,不需要采用二种抗菌药。

发热待查者不宜使用抗菌药。

预防性、治疗性和联合使用抗菌药品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3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3.1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发挥抗菌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扩大抗菌谱,有利于混合感染的治疗。

防止或延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3.2 联合用药的指征3.2.1 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难于控制病情者,如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2.2 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如慢性尿路感染等。

3.2.3 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为了减少或不发生耐药性,要联合用药。

3.2.4 有些抗菌药物不易渗入感染病灶所在部位时,所以在治疗流性脑脊膜炎时常和氯霉素联用。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论文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法论文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探讨【摘要】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大量耐药菌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重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刻不容缓,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也就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管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58-02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了解和掌握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对抗菌药物的供应管理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现针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 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1 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确定,尤其是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为求疗效好,应在开始实施抗菌治疗前预先留取相应标本,及时送往细菌培养室进行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选用抗生素。

然而,目前国内抗菌药物的选择多根据临床经验,细菌培养送检率很低仅为16.24%。

1.2 用药方法、剂量不当临床治疗中,对于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次数和给药途径不尽合理,特别是门诊患者在治疗时,为了静脉给药方便。

一般是每日给药一次,而难以维持较为稳态的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还有给药途径不当影响疗效,如庆大霉素口服给药时,不能用于治疗肠道以外的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此外,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的目的且易产生耐药,剂量过大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过量应用青霉素时,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外,还可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

1.3 联合用药搭配不当联合用药、合理搭配,可增强抗生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但如果多药并用,配伍不当,则可增加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例如头孢哌酮与阿奇霉素长期联合使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引言: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抗菌药物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对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

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日益突出,不仅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确保其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

一、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重要性1. 减少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细菌长期暴露于抗菌药物环境中,会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逐渐失去作用。

一旦细菌耐药性广泛传播,将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无药可用的局面。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控制用药指征和剂量,可以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2.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通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3. 提高医疗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准确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同时,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也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1. 医生用药不规范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把握不准确,存在过度使用、滥用的现象。

有些医生仅凭经验用药,未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导致用药针对性不强。

此外,部分医生在联合用药时缺乏合理性,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 患者自行用药一些患者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在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时,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服用。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还会导致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论文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摘要】抗菌药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过去许多致死性疾病得以控制。

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严重问题,如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

另外,抗菌药的滥用也造成资源浪费、医疗费用上升等社会问题。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其抗菌作用,降低毒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必须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的合理用药;生理病理情【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50-021 明确病因,针对性选药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的敏感度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前提。

对患者患细菌性感染,在临床症断的基础上预测最有可能地致病菌,根据其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度与耐药的变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经验治疗。

病情严重者,应对各种条件标本进行图片染色检查、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在需要时做联合药敏与血清杀菌实验。

故经验治疗不佳者,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用药。

然而,任何实验室检查方法都有其固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微生物检查更是如此,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完全拒绝,必须结合临床实际。

2 依据药动学/药效学原理指导临床用药2.1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即药物的杀菌活性与与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时间的长短有关,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和速率并无明显改变,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菌可重新生长繁殖,此类抗菌药物抗菌后效应较弱,如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类,部分大环内酯类。

该类抗菌药采用小剂量多次给药,甚至持续给药(静脉滴注),是延长其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重要办法,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2 浓度依赖性药物即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即药物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此类药一般具有首剂效应。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案论文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案论文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案【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00-02【摘要】本文论述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阐述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结合我国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提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案,以期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方案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目前,抗菌药物滥用在我国非常严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过30%,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到60%-70%,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2公众安全用药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备抗生素类药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选择使用抗生素,仅40.1%的居民会在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以抗生素为主的抗菌药物滥用问题依然非常严重[1]。

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导致细菌耐药性强势崛起,而抗菌药物研发速度滞后,耐药菌感染可能面临无有效药物可用的境况,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细菌耐药成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扭转滥用抗菌素的现状,世卫组织今年推出了6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包括与社会多方合作并制定国家计划、加强监测和实验室能力、确保有质量保证的基本药物的连续可及、减少抗菌素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支持创新和研发新工具等。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我国政府和各级卫生机构管理措施逐年升级,2011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随后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但抗菌药物滥用与细菌耐药性泛滥防不胜防,日趋恶化。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管理论文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管理论文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与管理【摘要】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管控水平。

随机抽查2010年的住院病历共20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显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95%,存在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合理现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19%。

建议医院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力度,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日趋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统计分析;管理【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19-02引言:抗菌药物是医院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4个国家47所医院的监测报告,住院患者中30%应用了抗菌药物[1]。

目前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引起许多医源性疾患及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

所以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是当代医务工作者与卫生行政系统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昌邑市人民医院为一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笔者随机抽取了2000份昌邑市人民医院2010年住院病历,逐一统计应用抗菌药物的品名、剂型、用药天数、剂量、用药人次、用药目的(治疗用和预防用),对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详细分类、登记。

1 统计数据与分析共抽取住院病历2000份,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占1139份,使用率为56.95%,接近于中国药学会对我国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的统计结果[2]。

抗菌药物联用率为19.43%,其中二联者为18.29%,三联者为1.2 4%,低于全国水平(3 1%和1 0%)[3]。

这符合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联即可,不必要三联或四药联用的观点[4]。

其中静脉用抗菌药物共1 1类、4 4个品种,用药人次排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类,其中单个品种头孢哌酮钠、培佛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排前3位;口服抗菌药物共9类、22个品种,用药人次排前3位的分别是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

简析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论文

简析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论文

简析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摘要】抗菌药物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过量和长期或不该使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临床中,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患者疾病治疗转归难度加大。

为此,国家卫生部适时颁布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办法,要求医学界和人民群众一定要正确认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求合理使用,本文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原则进行了分析,对用药指征、用法和剂量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和探索,希望能为广大医务人员和普通民众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有所思忖和帮助,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菌药物;适应症;合理使用提起抗菌药物,人们并不陌生。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和某些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1]。

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反应或后果,严重的可以致残或致死。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感染,尽可能地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机会,合理选择和应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是要掌握用药的指征,即该不该用和该用哪一种抗菌药物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同时要注意用法和剂量的适当。

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药物的体内动态、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特点均是正确选药、给药的基本依据。

1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抗菌药物主要是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因此必须首先明确感染的病原和感染的部位。

但在临床上常因病情紧急,需要在确定病原和感染部位之前靠经验性判断选用抗菌药物。

此时,针对临床感染中毒症状的认识相当重要,这是区分感染和非感染的基本手段。

根据感染中毒症状,再结合血常规检查,对感染的病情作出初步判断,依据临床经验应用抗菌药物,同时注意采集有关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以获得的阳性培养结果,对抗菌药物适时进行调整。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适应症有: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外耳道流脓;②鼻窦炎,表现为流脓性鼻涕;③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④细菌性感冒合并高烧(体温超过39.5℃),持续增长1-2天不退或有高热惊厥者;⑤细菌性肺炎;⑥血常规报告白细胞超过12000个/㎜3,嗜中性粒细胞超过80%。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论文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
近年来,抗菌药耐药的现象日趋严重,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甚至被当成了“万能药”,滥用的情况严重,抗菌药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不合理使用抗菌药,会导致耐药性、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危害。

所以,合理应用抗菌药是目前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提出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我国现阶段抗生素使用情况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非常普扁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适应证过宽或失控、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社会因素及经济利益的影响。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我国抗菌药物的总体使用率偏高,为70%~80%,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用药。

合理选用抗菌药的概念就是安全、有效、经济、适用。

合理使用抗菌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适应证,适应证必须是细菌性感染,并且有明确的感染部位、感染性质和感染诊断[1]。

如感冒发烧吃抗菌药,但感冒是病毒感染,只需对症处理。

大部分需要患者的自身恢复。

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化脓是要用抗菌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效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方法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234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22.90%;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后,2010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56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5.48%。

2010年度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较2009年度显著降低,(χ2=34.1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细菌感染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中所占比例最高,所以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临床药物种类,抗菌药物在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1]。

其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

为探讨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的效果,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督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

1.2方法本院从2010年起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随机抽查本院2009年度和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22张,对两年度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进行抗菌药物的临床监督管理;加强临床医生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抗菌药物的治疗原则、治疗范围、治疗剂量、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3];查明感染病源,再根据病源的种类以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相关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明确的指征[4]。

2结果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部分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例如:病毒性感冒给予抗生素治疗[5]。

或者轻度感染就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

所以,从2010年本院加大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力度,本文经研究发现,2009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234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22.90%;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后,2010年度调查的102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56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为5.48%。

2010年度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率较2009年度显著降低,(χ2=34.15,p<0.05),有统计学意义。

常见抗菌药物不
合理应用的情况有:使用方案不合理;药物用量过大;重复用药;联合应用存在药理拮抗[6];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疾病而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文光,蒋景华,章泽豹,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4):447-461.
[2]闫亚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a):103-103.
[3]王帮亚.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693-694.
[4]沈少林.门诊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65-167.
[5]骆王敏,陈久艳.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68-70.
[6]谢健,李江,王尧,等.215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164-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