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高一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通用46篇)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通用4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1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在不同的地方,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习俗。
在温州水头这一带,有许多很惊悚但又很好玩的习俗。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温州水头的习俗吧!首先,我们温州水头人大部分都是信佛的。
每到除夕的时侯,广大群众就会选出一个有神或神运降临在他头上的人,让他从20多米长的,有火的,很烫的地面走过。
每次见到那场面,都让人我看着直起鸡皮疙瘩。
但是,那个人还是大胆地从有火的路面走过。
一切好像真如有神助一般,那人就好像一点儿也没事,直挺挺地走过去。
还有一个更让人激动地一蹦三尺高的习俗,就是——如果走过火地的那个人没事,那么就还得坐在一个“刺猬椅”。
那是一个个长满铁刺的座椅。
只见那个人就直接走上前去,用力地坐了下去,竟也没事,吓死我了!你说呢?温州的非文化传统习俗是不是很神奇很独特?是不是好玩又有趣呢?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2红山文化,是指活动在赤峰红山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古老文明,现存大量文物遗迹废弃的祭坛。
而红山文化节,便是由此延伸而来。
那红山文化又是怎样被发明的呢?一个在山路上走着的农民,遇到了一块形状规则,有加工痕迹的石头,这本不足为奇,谁知又向前一段距离,遇到了一个石头摆成的,类似“法阵”的建筑,于是,他联系了考察人员。
考察发明,四面还有很多附属的小祭坛,又在四面发明了一些古饰品,显然,这就近有过古老文明,但灭绝原因不得而知。
红山文化,由一个古老文明,化身为一个节日,走进我们的视野,并融入了许多现代化的多民族的元素。
节日期间的活动内容有:焰火晚会红山文物精华系列展那达慕盛会红山先民遗址大型祭祀活动红山文化旅游纪念品展评活动红山文化书画摄影作品展红山文化遗址考察等。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川北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更美。
民俗文化中,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每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了。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我们老家,村民们苦不堪言。
后来经高僧指点,知道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蛴蟆”是方言,即“癞蛤蟆”),于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亲们模仿蛴蟆圆鼓鼓的形状,用竹子制作蛴蟆灯,祭奠后,将蛴蟆灯扔进河里,以赶走“蛴蟆”,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从此,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正月十四,午饭后,大人们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为孩子们精心制作蛴蟆灯。
蛴蟆灯用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砍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竹节划破,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编扎进去。
接着,在竹节下方,填上一些湿泥巴,里面插一根蜡烛或者自制的煤油灯。
最后,在竹灯的表面糊上一层纸,并留一个小孔点灯使用。
蛴蟆灯可以做成了很多样式:如方形的、圆形的、鱼儿形状的、五角星形状的,应有尽有……看到各家门外摆放的蛴蟆灯,我们无不盼望夜晚早早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夜幕终于降临了,先是村里一两个蛴蟆灯亮了,沿着田坎向前移动,红红的蛴蟆灯,倒影在水田里,岸上、水里相映成趣。
接着,村子里左边、右边,提着蛴蟆灯的人都纷纷走出了家门,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世界。
我按捺不住了,拿起靠在磨盘上的蛴蟆灯,掀开纸糊的门,把蜡烛点上,蛴蟆灯立即映红了大家的脸,爸爸在一旁再三嘱咐,“拿端正,拿端正,火不要烧着纸了”……送蛴蟆的人越来越多,一路上,大伙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大家朝场镇上涌来,顿时,街道上变成了“火”的海洋,一股股“红流”不约而同地向西溪河涌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作文(精品12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作文(精品12篇)家乡的风俗作文作文篇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这天人们总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
这不,我们一家也不例外。
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8月15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仲秋。
因为秋季天高气爽,八月十五的月亮看起来总是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
”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相传,那天晚上如果你仔细看月亮,就会发现圆月上有黑色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在忙着飘散花香,分发月饼,和人间一起过节呢。
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
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绕着一抹叫”思念”的愁云。
这令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
”大概就是我此时的心情吧,不知他们现在是否也望着月亮,思念着远方的我们呢?月亮似乎读懂我了的心思,那抹愁云渐渐飘散,这一刻的月亮显得特别亮,就像一只雪球高悬天空。
皎洁的月光像水似的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轻纱的云在她身旁不远处飘动,宛若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
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梢丝丝缕缕地挂了下来,在地面上涂上了一层碎银。
月光照着树木下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柳树的倩影,别提有多美。
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
我总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独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恰到好处。
我凝望着月儿,嘴里嚼着月饼,听着妈妈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了在他乡的爷爷奶奶,直到很晚……家乡的风俗作文作文篇2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一直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有着一个一年一度盛大的集会——那达慕。
没来过内蒙古,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吃过牛肉干,没看过那达慕。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古诗《寒食》就是写寒食节的。
寒食节在这一天内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这一传统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谈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我的家乡到了寒食节,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们都会带上家里的小辈们去忌拜先辈们,;有的人在买一些冷食,还有的人会三五人围在一起听中间的人讲故事……热闹及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寒食节,热闹的寒食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2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那是个美丽的地方!菏泽是牡丹之乡,牡丹是我国的国花。
牡丹有好多品种,好多颜色,据我所知,牡丹有绿的、红色、粉色、白色……最常见的是黄色,各色牡丹争相开放,争奇斗艳,十分美丽。
我的家乡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的人淳朴善良,说到风俗,最出名的要数老鼠嫁女:在菏泽,老鼠嫁女是正月七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抹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蹦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还有:石头生日、龙抬头、斗鸡……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有空你也来看一看吧!家乡的风俗作文3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我们这几天都在忙我们在打扫,而且我们都在买年货我的妈妈快要放假了我很高兴,我想妈妈回来之后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买年货,买鞭炮,还可以和小伙伴玩呢!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精选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精选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篇1新兴,一个人杰地灵的圣地,也是六祖慧能出生、成长、成佛之地,在古代,新兴被称为新州,且为历代朝廷或流放贬滴官员之地,因此,也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融会贯通较早较多的地区之一,这就是我的家乡。
新兴有着优厚的历史,是一个具有2000多历史的岭南古都,长久以来,新兴的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去创造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在“六祖镇雅冈村走大王”,这一项风俗活动是游神,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十八日当天,村民们会举着绘有“国泰民安”等字样的旗子为“走大王”的队伍摇摆、呐喊,表达对新年的愿望。
人们总会举抬“一把椅子”——椅子上座着一个穿神服的人,那个人与现代人不同,会微微带点绅士,抬头挺胸地被人们抬着,可它却不是真人,每次看见它,我心里都打着一个问号——里头有活人吗?在中秋或春节这样喜庆的日子,舞狮大哥就派上用场来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舞狮大哥在大街上表演,我们有空时也会跑去看看,表演的人有些是一些店铺主人专门请的,我想他要么是想推销,要么是想祝自己的店铺挥金如土,越来越赚钱,也有可能祝我们大家家庭幸福,国泰民安等。
我最喜欢的就是逛花会,每到新年的前几天,花会就开始举办,只要爸妈去狂花会,我必定会一起去,其实我只是图能买一些花回家,几乎每次我都会买几盆多肉,可总是没养几个月,可怜的多肉就被养死了。
去了花会,我们总要逛个二、三小时,爸爸也会买许多花,买后我们就大盒小盆的载到车上满载而归,每次来到或回去时,有些人把花放到电动车上,这放那放,连逛了许久的自己脚都要靠边放……以上,“游神”、“走大王”、“舞狮”、“逛花会”这些活动只是我家乡风俗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到我家乡来旅游、参观、了解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家乡的风俗作文议论文篇2溧阳,春秋时代已有其名。
秦建县制度,悠久的历史蕴育出璀璨的文明。
秀美的山水养育了万物生灵,更孕育了溧阳的地方民俗文化。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1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
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
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
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
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
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2春节即将来临,很多人的家里都热热闹闹的,但是,因为地区的不同,习俗也就不同,我们家乡的风俗非常“好吃”,因为它就是——包饺子。
包饺子看起来很简单,但自己操作起来可不容易呢!如果你的饺子皮不是从超市买来的话,光靠擀饺子皮就够累得你动也不想动了,饺子馅还算简单,如果喜欢吃肉,那就用刀把一块猪肉来回剁,直到它已经变成了肉泥的样子就行,里面还可以再适当加一点别的,比如说韭菜、玉米、香菇、虾仁等等好多配料。
包饺子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舀的太多了,不然在包的时候很难保证馅料不会从缝隙中“溜”出来,好像在对你抗议:里面太挤了,还是外面更舒服点。
轻轻的捏好缝隙,一个完美的饺子就诞生啦!饺子不但美味,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个元宝,所以它又代表着招财进宝的意思,说不定吃了它呀,你就能发财哦!而且,水饺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吃法:在包饺子时,往一个饺子馅里塞一个硬币,不但硬币归你了,还能让你在这一年过得很幸福,更幸运。
家乡的风俗习惯为话题的高一作文800字

家乡的风俗习惯为话题的高一作文800字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1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过年〝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过大年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守岁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开大门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拜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硒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_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_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由上古时期的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简单的吃了早饭,我就看到外婆在准备做月饼啦,外婆先把做月饼的材料按照对应的比例和好,爸爸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并擀成面饼,妈妈把馅料包入面饼当中,负责用月饼的模具把面团压成月饼的样子,最后妈妈把月饼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两片之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儿,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真叫馋人,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藕饼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午饭过后,爸爸和外公把一个长桌搬到了露台,我负责把一个用来放贡品敬菩萨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妈妈拿着贡品和实物!看似简单的事我们却忙了很久.等我们忙完都到晚上了!我们边休息边闲聊,等待赏月,一会儿,月亮就出来了,我可爱的老妹儿是第一个看到月亮的,她雀跃鞋手指着月亮说:〝月亮月亮,你们看!〞我抬头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别的亮又特别的圆!可是为什么又亮又圆呢?其实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发亮的,发亮是因为太阳的光通过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节月亮才最圆最亮!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月饼,谈笑风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说不出的舒服!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3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上海,上海便是我的故乡.上海的春节,也更让人难忘.而我最爱的,还是那甜甜的汤团.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齐包汤团,看春晚.糯米粉是现成的,用水一和,便是汤团的皮.那滑溜溜的皮,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圆溜溜的汤团,在沸水里翻滚着,雪白的糯米皮在水中闪闪发亮.而那雪白中,又隐隐约约透出一丝丝灰色,那是黑洋酥的颜色,甜甜腻腻的感觉,似已在嘴里化开,给人无限的幸福感,这是让几代人都神往的景象.(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吗?)在外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代,包汤团,吃汤团,简直就是无上快乐.新年来临,家里拿出一年来辛苦劳动而得的糯米,用一个巨大的石磨来磨糯米粉.磨的时候,全家上下都在帮忙.力气大的大人们汗流浃背地使劲磨,而小孩们干不了重活,就负责把糯米倒入磨盘.糯米通常都有好几袋,还特别的重.但孩子们却依旧不厌其烦地拿勺子一勺一勺认真地往磨盘里倒,想必是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汤团给了他们惊人的力气和耐心.磨完了糯米粉,便是做馅料.汤团的馅通常为黑洋酥和豆沙两种.不过家里通常做的都是黑洋酥的馅.拿一只小臼,盛上满满一碗黑芝麻,再用一根极粗的小槌不停地捣,很快就能将其变成一碗黑糊糊.为了让它有甜味,就放入白糖;为了让它有黏性,就放入猪油.想来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事,只可惜现在的我并不能体验这样的活动.(其实,这是麻麻的童年回忆)准备好了汤团皮和馅料,便要开始包汤团了.先把皮捏成小碗状,用筷子夹起一个搓好的〝小煤球〞,轻轻放入〝小碗〞,再把口封上,搓成一个小球,一个汤团就完成了.孩子们前两步都做得很顺利,但到了封口搓圆时,就叫人有些哭笑不得了.有人搓成了粗细不一的长条,有人捏成了椭圆,更有甚者,搓到一半,封口处裂开,馅全部漏了出来,便前功尽弃,只好重新来过.但谁也没有哭闹,反而笑声连连.最后,大家都包出了自己满意的汤团.那小小的,滑滑的一个,放在手上舒服极了.尽管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已难找到当年全家包汤团的情景了.但我相信,在每个上海人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幅祥和的画面,因为那一个个小小的,甜甜的,滑溜溜的汤团,背后不仅蕴含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意,还有那最真挚的愿望——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4说到我的家乡习俗,我最早接触到的是〝叫魂〞.在我四岁那年,记得我和妈妈经过一处工地,大概的位置我也记不清了.工地发出的巨响,让我心惊胆战,感觉好像要地震了.回到家后,我不吃不喝,就连睡觉也做噩梦.妈妈见此情景,便说:〝这孩子一定是惊了魂了……〞我不知道〝惊魂〞是啥意思,刚想问,就被妈妈拉到王土楼那里.我们小跑到一间小屋旁,妈妈按了一下门铃,一会便从屋里走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们商议着什么,我隐约听到她们说太阳什么的.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位老人让我面向天空中那轮太阳,然后她大声喊:〝琨凯啦——回家了——琨凯啦——回家了——〞我听不懂后面说的什么,可说来奇怪,这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我很好奇,随后,我问妈妈那是干什么,但她笑而不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理解了〝惊魂〞的意思,我努力分析着:〝惊〞是惊吓.〝魂〞是灵魂.哦,我明白了,惊魂就是被吓的灵魂.对,我最近学了一个成语〝魂飞魄散〞,〝叫魂〞就是把被吓跑的〝魂〞给叫回来.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盯了我半天,笑着说:〝你整天无精打采的,就为了想这个?〞我又去问爸爸:〝我的发现对吗?〞爸爸说:〝你想的是对的.叫魂是淮北一带的民俗,使孩子获得安全感,目的是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是一种对儿童心理治疗的方法.〞后来,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民族,各种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民俗是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民俗就是我们的祖先对大千世界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啊!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5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我们全村人一齐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家乡的风俗习惯为话题的高一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篇1】正月十五,妈妈按照莱芜人的习惯家家都要点灯笼,汤圆。
所以我家一直都是这样过的。
当天晚上天上下着毛毛雨,无法再在街上点上灯笼,所以只能再加点,听妈妈说:“点灯笼要到黑暗的地方点表示着前途无限,万事如意。
”最有趣的莫过于是全家围在一起吃饭和做汤圆了。
妈妈先将糯米,芝麻,花生都拿了出来,再把拿出来的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碗里放一些水。
爸爸力气大和面的任务就交给他了,面和好了,然后就是我和爸爸在旁边干看着了。
因为只有妈妈的汤圆做的最纯正,皮薄个小,还特别圆,但是我看着这么圆,于是就忍不住问妈妈,为何这么圆呢。
妈妈说:“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团圆,所以我们大人习惯把汤圆做的越圆越好,我看着这一排排大小均匀的汤圆,发现有几个害群之马漏网之鱼混在其中,于是我便将灯笼放下并洗了把手,把他们全都拿在了手中边搓边说:“圆,圆圆,圆……”,“水开了”爸爸喊,我立马把我搓好的小圆球放进了水中。
望着这些热气,我心中默默地祝愿:我们和祖国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篇2】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春节的一些风俗。
首先,得从大年三十早上说起,早上妈妈和奶奶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干净。
然后吃完饭我就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时间一晃,到了晚上,亲朋好友都回到家中。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互相聊天。
吃完晚饭。
我们小孩子坐在一起玩着手机,聊着天。
而大人们在房间里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在看春晚。
直到很晚,才上床睡觉。
大年初一早上,我总会早早地起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寓意着这一年都甜甜美美。
新的一年就在爆竹声中开始了。
这时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中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有了这句诗的熏染,春节的气氛又变得更加浓厚起来。
伴随着一声声的祝福,新年的拜年环节到了。
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高一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家乡的风俗高一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奇怪的风俗,比如:做香角子,系百索子,贴五毒之类的。
不过我不是个心细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我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吃粽子。
我记得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就是粽子。
总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和扑面而来的粽叶香气。
小时候的我,每到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眼巴巴地盼着妈妈做粽子,妈妈磨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总是无奈的系上围裙,宠溺的说我是个小馋猫。
在粽子下锅后,妈妈都要抱着我与我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屈原大诗人遭奸人陷害,对当时朝廷充满了失望,然后就跳江自杀了,人们到江打捞他的尸体时并没有打到。
于是,人们就将粽子投入江中,喂江中的鱼虾,希望他们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
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忙碌没有包粽子,我特别不高兴,故意在吃饭时把碗弄得直响。
妈妈有些无奈的看着我,忽然对我说:“想吃粽子,就去买材料自己包!”说罢,就起身开门走了。
回来后将材料都一一处理好,和我一同坐在客厅中,叫我手把手的包粽子。
想找两片大小相似的粽叶弄成一个小漏斗的样子,不过底部不可以留有孔。
再把水浸泡过糯米缓缓倒入其中,不过这一步还真不好弄,动不动就是粽叶松了或是压不实糯米,让人恼火得紧。
我只好找来回形针把粽叶固定好后再压入糯米。
接下来便是要更加小心的把粽子包成一个紧紧的立体三棱体,这也是最难的部分,我只好请妈妈帮我弄好。
看着不是由自己完全完成的粽子,心中便冒起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但还是把它压了下去。
找来针和线,开始进行最后的步骤,小心翼翼的将粽叶固定住后就大功告成了。
我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煮沸的锅中。
不一会,那记忆中的粽叶清香便扑面而来,我的眼睛也变成了弯弯的月牙。
这就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家乡的风俗,吃粽子!
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家乡有好多好多的风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主要风俗——字画和小曲。
听爸爸妈妈说,通渭在一九九二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家乡的.人们家家都悬挂字画,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举办书画艺术节,其中的字画展览活动主要在我们的悦心书画村,书画村有四楼,一楼是大厅,二、三楼是画家和书法家画画或写字的地方,我也去过好几次呢,看见悦心书画村展览了许多字画,并且有许多书法家和画家在那里写的写、画的画。
哦,他们字、画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贵,有的一副字画要一、两万或几十万呢。
对了,还有买字画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还有一个的风俗,那就是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特别多,可以百听不厌,有火焰驹、十里亭、佰牙付琴、华亭相会、张连卖布等等,最火焰驹好听,我也喜欢。
假如你也喜欢的话,你可以买一个通渭小曲碟片,保证百听不厌。
我爷爷奶奶闲时总是不忘听通渭小曲,真是两个戏迷,我想,我长大后一定给他们买一套通渭小曲碟片,再买个放碟片的好电视,他们就可以天天看了。
还有,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们的文化广场,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乡还有许多好吃的,乔圈圈、油饼、浆水面、煮洋芋、长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你来到了通渭,别忘了赏通渭书画、听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热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欢迎你!
关于家乡的风俗的高一作文篇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又一个过年到了,每一个在外上班的人都要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老家过年。
在我们的家乡——磐安,还有一项祭祖的活动,更是千门万户都要举行的一种民风民俗。
在我国,祭祖的方式有许许多多种,有的以一个村为一个团体一起去,有的以同一种姓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还有的以一个家族为一个团体一起去。
只要到了该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集起来,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但我们的家乡祭祖的方式却与众不同。
大年三十,是祭祖的日子,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祭的,只要吃完了午饭,就会开始做许多的事情。
首先是,在自己家祭祖,因为祭祖都是以近到远的。
所以先是在家里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进来,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奶奶把他们爱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放在桌子上,奶奶说这是给玉皇大帝吃的。
等他们吃好以后,就好了!”他们吃完后,奶奶便拿出了香,把香点燃后,给了我三根,我说:“为什么不给我六根呢?”单纯的我以为有六根就来年六六六大吉利了。
此时此刻,在一旁的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