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合集下载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范文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范文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范文工业静电是指由于电荷的积累导致物体间发生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静电现象。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不仅会影响生产过程和质量,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因此,预防和控制工业静电的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静电的危害、静电的产生原理以及静电的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静电的危害1. 影响生产过程和质量: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静电问题包括物料堆放时的粘连、电子元件装配时的破损、涂装时的颗粒吸附等。

这些静电问题会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和产品质量的下降。

2. 引发火灾、爆炸:一些易燃易爆物质如粉尘、溶剂等与静电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火花,若遇到可燃气体或蒸汽时,就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如化工厂发生静电火花导致爆炸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

3. 健康和安全问题:静电问题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工人在操作时静电的积累会导致触电、电击等事故,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二、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是由于电荷的不平衡所产生的。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的:1. 摩擦电荷: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并相互脱离时,由于两种材料间存在电子转移,一方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方材料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的积累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2. 分离电荷:当电荷在物体表面分布不均匀时,就会产生静电。

例如,当导体与绝缘体接触时,电荷会集中分布在导体上,导致其带有电荷。

3. 电离电荷:在高温、高速流动的气体和液体中,由于电子的失去和吸附,会产生离子和电荷。

这些电荷的积累同样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三、静电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减少和控制工业静电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控制措施:1. 接地保护:通过将工作场所的设备和物体与地面接地连接,即可将静电通过地面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接地保护是最基本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

2. 电离除尘:对于易产生粉尘积聚导致的静电问题,可以采用电离除尘器等设备进行除尘处理。

静电的危害和防护

静电的危害和防护

一、静电的危害静电有三方面的危害:引起爆炸和火灾,给人以电击,妨碍生产。

其中主要危害是由静电放电而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条件是:(1)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足够的静电,以至局部电场强度过大,造成两极间介质的击穿,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2)现场存在爆炸性混合物,且浓度在该混合物爆炸极限之内;(3)静电火花有一定的大小,火花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带静电导体的尖端附近容易发生火花放电。

导体发生火花放电时,其上能量一次释放,而且火花集中,危险性较大。

绝缘体上比较容易出现刷形放电,每次放电能量较小,且不太集中,但当爆炸物引燃能量较小时,仍然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加之绝缘体上静电往往不能通过一、二次放电而全部消失,其上仍然有残存静电的危险,因此也丝毫不能忽视带静电绝缘体的危险性。

在接触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工艺过程中,人体有时会受到意外的电击,这种电击不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带电的电器设备而引起的,也不是由于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而是静电放电造成的。

这种静电电击不是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电击,而是瞬间冲击性的电击。

实验表明,冲击电流引起心事颤动的能量高于交流电流引起心事颤动的能量。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积累的静电能量不大,因此引起的电击直接致伤、致命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由于静电电击而引起的二次事故,例如,静电电击后突然跌倒在危险场合或电击后由高处坠落等,也往往会酿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此外,静电电击还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妨碍工作等。

雷电和电容器残留电荷,也属静电。

它们有比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大得多的能量,由雷电放电和电容器放电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比较多见。

二、静电的防护措施解决静电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防止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二是将产生的静电尽快消除。

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导体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荷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主要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对绝缘体的静电,接地效果不理想,而且相当于把大地电位引向绝缘体,有可能反而增加火花放电的危险性,所以带静电的绝缘体不宜采用接地方法。

静电对企业安全生产危害

静电对企业安全生产危害

静电对企业安全生产危害
静电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可能会带来以下危害:
1. 起火爆炸危险:静电可以引起可燃或易爆物质的火花放电,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特别是在粉尘、气体或液体等易燃环境下,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可能会产生极高的热量和能量,导致火灾或爆炸的发生。

2. 电击伤害:静电能够积累和释放大量的电荷,当人体接触带有积聚静电的物体时,可能会导致电击伤害。

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人体对电击的敏感度会增加,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会增加。

3. 电子设备故障: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故障也可能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在静电密集的环境中,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敏感的电子元器件,导致设备故障或停机,进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为了减少静电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防静电设施:如地面导电装置、静电接地装置等,可以将静电及时导入地面,减少积聚和释放静电的机会。

2. 静电泄放装置:安装在易产生静电的地方,可以及时将静电释放,避免静电积聚。

3. 静电敏感区域管理:对于一些对静电极为敏感的区域,可以采取控制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工具、穿戴防静电装备等,减少静电对敏感设备的影响。

4. 培训意识提升:加强员工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培训,提高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力,减少静电产生和释放的可能性。

总之,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来说,静电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静电对生产的危害。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接触、分离等行为中,由于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积聚现象。

在生产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带来很多危害,包括触发火灾或爆炸、损坏电子设备、损坏产品、电击人体等。

因此,对于静电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触发火灾或爆炸:在许多工业领域,如化工、石油、制药等,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气。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放电,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 损坏电子设备: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是十分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敏感的电子元件来说。

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进而导致设备的故障或系统的不正常运行。

3. 损坏产品:在一些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涉及电子元件、塑料制品、纺织品等的生产,静电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损坏。

静电会导致产品的吸附和粘附、附着灰尘或杂质、引起产品的起毛、损坏产品的表面光洁度等。

4. 电击人体:在干燥条件下,人体与带电物体或积聚的静电之间的放电可能会导致人体电击。

这种电击不仅会给人体带来疼痛和不适,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特别是在操作电器设备时。

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湿度:静电通常在干燥环境中更容易产生,因此,通过控制环境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积聚。

2. 接地处理:将物体接地可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积聚。

对于静电敏感的设备和产品,应采取接地措施,将静电释放到大地中,防止静电累积到危险程度。

3. 使用抗静电设备或材料: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可以使用抗静电设备或材料,如抗静电地板、抗静电工作台等,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4. 定期清洁工作环境:定期清洁工作环境,特别是清除积聚在地面、工作台上的灰尘和杂质,有助于减少静电的生成。

5. 增加防护设备:对于操作高压设备或易导电的物质的人员,应增加防护设备,如抗静电手套、抗静电鞋等,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6. 增加静电监测与防护系统: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以安装静电监测与防护系统,及时监测静电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但没有电流流动的现象。

在工业环境中,静电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引发许多危险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以帮助工业界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一、工业静电的危害1. 人身安全危害工业静电的一个主要危害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当静电放电接触人体时,可能会造成电击伤害。

尤其是在干燥环境中,由于空气中的湿度较低,人体表面的电阻较大,导致静电电压升高,增加了电击风险。

较高的静电电压还可能引发火花,导致火灾和爆炸。

2. 设备损坏静电放电可能对工业设备造成损坏。

例如,在电子行业中,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非常有害,可能导致元器件故障。

静电还可能造成机械设备故障,破坏金属表面涂层等。

3. 产品质量受损静电放电也会影响产品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使得物料粘附,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产品,如光学元件、塑料制品等,静电对其负面影响更加明显。

4. 环境污染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静电放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工业静电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业静电预防方法:1. 控制湿度湿度是影响静电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可以降低静电电压。

例如,可以经常喷湿地面、使用加湿器等措施,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减少静电产生的可能性。

2. 接地保护在工业生产中,接地是静电防护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将设备和工作区域的金属部分接地,可以有效地将静电导入地下,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接地系统必须良好地连接,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的装置。

它可以将静电放电到地面或其他物体上,以防止积累和放电。

静电消除器通常采用高压电源,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如物料流动的通道、工作台等。

4. 使用导电材料对于一些易产生静电的物料,如塑料制品、纺织品等,使用导电材料可以降低静电的生成。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界面带电状态,当静电放电时会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对化工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1. 危害:静电可能造成火灾与爆炸,尤其是在容易发生静电的混合物及气体环境中。

这种情况下的火源极为敏感,可能会导致爆炸。

预防消除措施: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抗静电材料或在液体储存器中加入电导剂。

工人应戴抗静电手套和鞋,以减少或消除静电。

2. 危害:电离辐射属于静电现象,可能会对化工生产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预防消除措施:应采取防爆措施,包括使用防辐射材料,必要时可借助遮蔽、散射等方法减轻辐射。

3. 危害:在化工过程中,静电可能会引发火花或电击。

预防消除措施:应使用抗静电装置和设备,并在需要时采取可减少或消除静电的方法。

4. 危害:静电可能导致产品的污染和损坏。

预防消除措施:应使用防静电织物、屏蔽材料和电导性材料来防止静电。

总之,在化工生产中,应当严格控制和管理静电现象,采取必要的防范和预防措施来确保生产场所、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静电危害和防护措施

静电危害和防护措施

静电危害和防护措施一、静电的定义静电是指在物体间摩擦、接触或分离时由于电荷转移而产生的电荷不平衡现象。

当物体带有静电荷时,会产生许多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二、静电危害静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身安全静电的高电压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当人体带有静电时,如果接触到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可能会发生电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 火灾爆炸静电可以引发火灾和爆炸。

静电放电可以点燃易燃气体、蒸汽、粉尘等,进而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特别是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必须高度警惕静电引发的火灾风险。

3. 设备损坏静电可以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现代电子设备对静电非常敏感,即使微弱的静电放电也可能导致电子元件损坏,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生产质量问题静电会对一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造成影响。

在电子、印刷、纺织等行业中,静电会引起吸附灰尘、纤维等,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

三、静电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排静电排静电是指将静电荷从物体表面导出,以降低静电的电势差。

常见的排静电方法包括接地、接地带、静电放电棒等。

将带有静电的物体接地可以迅速将静电荷导出,减少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

2. 静电隔离通过隔离静电,可以减少静电的传导和放电,从而降低危险。

例如,在易燃气体储存场所中,应禁止静电产生的工作,对于需要进行的操作,需要在静电安全区域进行。

3. 湿化处理湿化处理是指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使空气中的水分子能够迅速吸附在物体表面,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在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场所,可以通过加湿设备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4. 防护装备对于一些需要特殊防护的情况,可以使用防护装备来降低静电的危害。

例如,在易燃气体操作场所,工人需要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静电防护鞋等装备,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5. 人员培训与管理培训和管理是静电防护的重要环节。

员工需要接受相关的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增强防护意识。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静电带来的危害与防护措施静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它产生于物体表面由于摩擦、接触或分离所引起的电荷不平衡。

尽管静电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看起来无害,但实际上静电带来的危害并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静电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静电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击伤害:静电在积累一定程度的电荷后,会导致放电,而人体如在放电的时候接触带电体,就会产生电击。

电击伤害轻者可能只是短暂的疼痛和麻刺感,重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2. 火灾爆炸:在一些有易燃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静电的放电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特别是在化工、石油、天然气行业,由于生产设备和管道以及化学产品的摩擦、输送等操作,很容易产生静电,一旦放电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设备损坏:静电也可能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静电放电可能对计算机、电视、音响等电子产品的微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造成设备性能降低甚至无法使用。

而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带来的放电也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

为了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1. 排静电:排静电是指通过导电材料或导电装置将静电释放到大气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设备和地面进行接地处理,或者使用导电地坪和导电防静电工具来排除静电。

2.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的设备,通常采用离子风、雷管、脉冲式放电器等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消除静电,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

3. 环境控制:在易燃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需要加强环境控制,采取通风排气等方法,降低静电放电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4. 人身防护:在一些静电浓度较大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穿着防静电服装、鞋等来减少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5. 设备保护:在电子设备中,可以通过使用静电屏蔽材料、增加接地装置等措施来保护设备免受静电损害。

静电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为了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

只有加强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以及采取科学、专业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静电带来的危害,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促进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一、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
物体因摩擦、剥离、静电感应等产生的静电荷,经过长时间积累,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达到击穿场强而进行瞬间放电。

一般静电放电现象分为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传播型刷型放电。

火花放电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火种,近年来世界各国易燃液体和橡胶塑料制品在加工处理过程中静电着火,爆炸事故显著增多。

本公司曾发生两起静电引起正庚烷和甲苯着火事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静电的产生、积累和迁移的几种类型
2.1静电的产生
2.1.1摩擦起电
A、两电介质(或其中一个是电介质)固体物做相对运动;
如:皮带传动、包闸刹车、手与纯化纤衣服的摩擦等。

B、液体在管路内的流动;
如:当液体或气体在金属管中流速超过一定范围后,就会造成金属管产生静电。

2.1.2剥离起电
如:剥离紧贴的绝缘性薄膜时会产生静电、脱化纤衣服时也会产生静电等。

2.1.3感应起电
如:粉尘或气雾带电云及强磁场会造成附近的金属物产生感应电。

以上几种产生静电的原因,如物体有良好的接地,则不会产生对地火花放电,反之则会产生对地火花放电,假如上述情况发生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就会引发爆炸着火事故的发生。

2.2静电的积累和迁移类型
2.2.1两个起电的带电体作循环运动
其积累的正负电荷始终距离甚近,恒处在两个起电的正负带电体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范围之内。

如皮带和皮带轮的电荷积累。

随电荷的积累,两正负带电体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击穿场强。

只有通过两正负带电体间的火花放电来消失能量。

这种情况,皮带轮接地并无作用。

因为皮带轮与大地间并无电场,皮带轮接地并不能消除电荷。

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防止皮带与皮带轮间发生静电火花。

第一种办法:使空气湿度增加,以加速两带电体间的非火花缓慢放电;
第二种方法:在皮带上涂以某油等易导电的液体,使其电能力减弱,两带电固体间直接导电移去电荷的能力增强。

2.2.2两个起电的带电体做直线运行
其积累的正负电荷逐渐相迁移远去,终至超出这正负带电体组成的电场的作用范围之外。

以高位槽往低位槽输送的液体在管理中的流动为例:
当管路不接地时,管壁上摩擦起电生成的负电荷必然等于管路内液体及流入低位槽全部液体所带的正电荷。

随液体通过管路与低位接受槽内的正电荷以相同的数量累积增多,当它们的电场强度达到击穿场强时,就会各自对地或者在它们两者间进行火花放电。

这时可以分别将金属管外壁及金属低位接受槽的外壁接地,而将这两个各自孤立的单极电场上的电荷移入大地,这时就只剩下管内壁对管内液体,低位接受槽内壁对低位接受槽内液体两个内电场了。

但如果管子是陶瓷或塑料的绝缘体,电荷引不出去,怎么办?有三种办法解决:
A、管外部缠金属导线并接地以屏蔽。

使管外壁对周围环境的外部电场为零;
B、用绝缘材料制作管子时加入导电组分,以减少管壁电阻;
C、空气增湿,以加速管外壁上的电荷向空气中非火花缓放电的过程
三、容易引起的静电性火灾爆炸事故的几种情况:
3.1易燃性液体(甲苯、甲醇、异丙醇、正庚烷、三乙胺、十二稀等)易燃性液体
以及粉末,伴随空气流、高速通过管道(特别是橡胶管、塑料管等绝缘性管道)进行灌装、输送、投料时,或者通过金属网、滤纸、白土板框、精密过滤器等进行过滤时,以及易燃液在离心机进行分离、烘干机进行干燥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3.2高压液体或气体(包括水蒸汽)呈雾状高速喷出,而周围存在着易燃液体蒸汽
时,如高压易燃性液体、气体的紧急排放,或从设备管道等的裂口处泄漏喷出时、气体负压破真空速度过快时、用压缩空气加压放料或用炮管吹炸管道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3.3用易燃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反应时发生冲料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和爆炸。

3.4易燃液体蒸馏提纯时,冷却效果不佳或升温过快,气化量过大发生冲料时,容
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3.5用高压水蒸汽冲洗易燃性液体贮槽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3.6在灌装易燃液体中或灌装后不久,用结着棉纱绳的金属取样器,金属测量尺放
入绝缘性易燃液体贮槽,进行取样或测量液位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

四、防静电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这些措施对于防止静电电击和防止静电影响生产也是有效的。

4.1控制环境危险程度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为防止静电的危险,生产现场不使用敝口桶盛装易燃液体;不使用易燃液体擦洗设备、地面,发现易燃液体“跑”“冒”“滴”“漏”及时处理,加强生产现场通风透气。

4.2工艺控制
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易燃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

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易燃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驰。

为了避免易燃液体在容器内喷射和溅射,应将进料管延伸至容器底部。

4.3静电跨接,静电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为了防止火花放电,将可能发生火花放电的间隙跨接连通起来,并予以接地。

4.4增加空气的湿度
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

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4.5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

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值或表面电阻率以加速静电的泄露,消除静电的危险。

4.6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又称静电消除器,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防的装置。

由于产生
了电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

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4.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4.7.1电工每月切实做好生产设施的静电检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并将检测结
果立即告知现场主管;
4.7.2各组认真做好导静电设施和静电跨接的检查工作,确保生产装置的导静电
设施和静电跨接线的完好、完整;
4.7.3离心机使用或溶剂卸料前,使用静电报警器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