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一节 人体免疫系统学习导航 中图版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word学案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word学案a考点复习目标1、明白:免疫的历史2、识记:免疫的概念和分类、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现代免疫学的应用(选学)3、明白得: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4、应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通过对免疫学知识的明白得,具备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免疫方面的问题会熟练分析的能力。
b知识要点提纲[c重点难点突破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又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它是通过遗传巩固下来的,对抗原的识别和作用没有特异性。
它能在特异性免疫因素显现前防止病原体定居,限制病原体扩散和繁育,是机体防备机能的第一道防线。
它的防备机制跟下列因素有关:①屏障机体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防备病原体侵入的有效屏障。
皮肤的皮脂分泌物和汗液含有杀灭病菌的脂肪酸。
呼吸道粘膜的潮湿表面能诱捕异物,并用纤毛清除它。
胃粘膜分泌的胃酸也有灭菌作用。
鼻腔分泌物和唾液里含有的粘多糖,能灭活某些病毒,眼泪中含有的溶菌酶,能杀死某些细菌。
②体液因素在体内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通过体液广泛分布的。
如溶菌酶存在于机体的大部分组织内,也存在于鼻和肠的粘液、唾液、汗液及尿中。
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碱性蛋白质,能分解细菌的细胞壁,进而引起细菌溶解。
又如补体是由将近20种不同血清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有专门的生物活性。
补体能跟各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而激活,假如复合物的抗原是细胞,补体可使细胞溶解。
补体也能被细菌类毒素等激活,再产生各种活性物质,参与中和病毒,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吸引中性粒细胞等。
③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在非特异性免疫中有活跃地吞噬外来颗粒的细胞群。
例如,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对炎症反应有爱护作用,吞噬细胞集中在感染部位,有活跃的吞噬功能。
同时炎症部位温度升高,不利于病原体生存。
④生理因素例如体温在决定机体对某些传染因子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时是一个重要因素。
各种感染以后的发热,有助于免疫反应和抑制入侵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发热能够看作是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爱护反应。
中图版 必修三 人体的免疫系统 课件(28张)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B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
分泌抗体
识别抗原、杀死靶细胞 在二次免疫中产生浆细 胞、效应T细胞和新的 记忆细胞
练习:
1.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B
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艾滋病病毒模型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
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 失几乎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 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三、人体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体立体结构图
抗 体 浓 度
时间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 刺激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细胞周期 变短 核糖体活动 增强 。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来源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骨髓中的 造血干细胞
生理作用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 抗原抗体的结合体 识别抗原、产生浆细胞 和记忆细胞 呈递和识别抗原、产生 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骨髓中的 造血干细胞
免 疫 系 统
吞噬细胞等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 淋巴细胞 作用的细胞)
T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 皮肤和黏膜
人 体 的 三 道 防 线
第一道防线 阻挡杀死病原体, 功能: 清扫异物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共20张ppt)

学习目标
1.说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构建免疫系统的组成模型。 2.说出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内涵,知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 疫的含义。 3.概述免疫系统的功能。
学习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学习难点:免疫系统的功能。
活动任务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结合教材第66页——68页内容,观察教材插图,思考讨论下 列问题并作交流。 1.免疫系统是怎么组成的? 2.观察教材图4-2,从人体中的位置、形态结构、功能三个方 面概括免疫器官。 3.免疫细胞有哪些种类?其来源及功能各是什么? 4.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
第三道 防线
组成
功能
类型
皮肤、黏膜
阻挡和杀灭病原 体,清扫异物
体液中的杀菌物 溶解、吞噬和消 质和吞噬细胞 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有)
主要是细胞
抗原起作用
(后天形成)
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
皮肤有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胸腺
造血干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分为
细胞毒性T细胞 T细胞
B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 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 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
几乎分布于机体 的各种组织中。
T细胞
B细胞
在机体的免疫 反应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
具有强大的吞噬、 呈递抗原功能。
巨噬细胞
具有吞噬消化、抗 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课堂
小
结
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 结合(特异性基础: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
抗原模式图
必修3:人体免疫系统(中图版)

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描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概述抗原和抗体的知识;(4)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2.态度观念方面(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种人痘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介绍牛痘的发明以及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3)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3.能力方面(1)通过介绍抗体的发现、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抗原和抗体的知识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础,学生虽然在初中已学过一些,但毕竟粗浅。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又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板书设计: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2、免疫器官二、非特异性免疫三、特异性免疫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起,引入新课教师借助摄像头展示艾滋病患者的照片和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艾滋病毒攻击T细胞的照片,指出:当21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发现许多麻烦已伴随着这钟声一同进入新世纪,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
据估计到2000年底,全世界感染这种“世纪之疫”病毒的已有3 610万人。
现在每天都有1.6万人成为带毒者。
由于艾滋病毒是以人的T细胞为攻击靶子,直接破坏了人的免疫系统,所以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也成为迄今为止最难对付的疾病,所以攻克艾滋病成为现代免疫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请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理解,讨论什么是免疫,回忆初中知识,教师给出现在对免疫概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肌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例1】(2022·惠州)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 B.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都是淋巴细胞 C.细胞因子、抗体、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
易发生自__身 ___免__疫__病
免疫 监视
机体识__别 ___和__清__除__突__变 ___的细胞,防止 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
_肿__瘤__发生的功能
染
探究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其中一部 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并在胸腺内发育成淋巴细胞。因为胸腺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T”,所以把这一类细胞称为T淋巴细胞,简 称T细胞。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淋巴细胞。因为骨髓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B”,所以把这一类细胞称为B淋巴细胞,简 称B细胞。 (1)同一个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相同。因为同一个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来自同 一个受精卵。
解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
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脾、胸腺、淋巴结、扁
桃体等,胰腺不属于免疫器官。
答案:B
【例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提示:病原体侵害人体的能力和人免疫能力的相对高低, 影响感染结果。二者能力大致相当则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很 快治愈。免疫能力相对较差可能导致危重症,免疫反应过于 强烈导致“细胞因子风暴”等也可能导致危重症。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堂演练
1.根据人体免疫系统的有关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
细胞和
细胞等,其中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
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 (2)免疫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
分化而来,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在形态、功能等方面有很大
区别,其根本原因是
。 (3)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其中人体胃
于 答案:(。1)抗原 受体蛋白(糖蛋白) (2)过度炎症反应、败
血症 TLR4胞吞 (3)非特异性 细胞凋亡
16
15
课堂演练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
,TLR4的本质是
。 (2)过度或持续性
的TLR4活化可引
起
。在VEGF-C
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
,从而抑制NF-kB的活性,降低败血症发生的
可能。 (3)巨噬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
死病菌,该过程属于
免疫。巨噬细胞
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现象,该现象属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
问题探讨
右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讨论 1. 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 大意味着什么?
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能够初步判断患者 的患病情况。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炎 症,患者可能被病菌感染了。 2. 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一方面,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同时它作为易被观察的免疫器官, 肿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机体是否被病菌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断疾病状况; 另一方面,扁桃体作为人体的器官,充血肿大后易形成脓肿,表现出吞 咽食物时有疼痛感等症状,同时引发其他并发症状。
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第四章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1.4.1 人体免疫系统素材 中图版必修3

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1.4.1 人体免疫系统人们通常把人体对外来侵袭、识别和排除异物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
其中饮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为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够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
如果缺乏这些重要营养素成分,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
六招提高免疫力:冬季是疾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在写字楼工作的人群,由于室内外温度的不同,再加上冬季环境的污染,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这里提供几个提高免疫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一、借助睡眠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
而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二、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三、限制饮酒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四、参加运动专家进行的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
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五、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六、改善体内生态环境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
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医学课件生物:1.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课件(中图版必修3)

第一节 第二节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人体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第三节
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
人体稳态调节机制:
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维持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 清除。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疫 免疫细胞 系 统 发挥免疫
思考: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增强 1. 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其他免疫细胞的相应功能 ?
2.
3.
抗体的本质是 蛋白质?主要分布在 血清 ?
能引起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 的物质,称
为抗原?
4、以下进入机体内环境的物质中,能称为抗原的是 ①
① 花粉、癌细胞 ② 病毒被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③ 骨折治疗时,植入的钢片和钢钉
免疫
第一道 防线 第二道 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过程 感 应 阶 段 反 应 阶 段 效 应 阶 段 物质基础 免 疫 器 官 免 免疫 疫 活性 细 物质 胞
非特异性免疫 方式 细 胞 免 疫 体 液 免 疫
骨髓 (造血干细胞)
记忆细胞
抗 原
吞噬 处理 T细胞(在 呈递 B细胞 增殖 分化 细胞 呈递 胸腺发育) 增殖分化 效应T细胞
异物性 抗原的性质 大分子性
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 举例:病原体、外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
异种动物血清等、自身衰老、损伤以及癌变的细胞。
2)特异性免疫:抗原与抗体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且 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体 化学本质:蛋白质 分布:血清(主要)、组织液和 外分泌液 分泌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
思维激活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生活着许多细菌等病原体,可是我们并没有生病,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提示:人体通过第一道和第二道免疫屏障阻挡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入,保护我们的身体,所以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自主整理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概述:人体抵御病原性生物侵害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特殊防御机制,称为免疫(immunity),相应的防御系统就是免疫系统。
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通过这两种免疫,人体构筑起了三道防线。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前者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它们形态相似,但功能不同。
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属于中枢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也是对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主要场所,属于外周免疫器官。
2.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由人体的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也叫先天性免疫,没有特异性。
3.特异性免疫
(1)抗原:可以引起人体内免疫反应的特殊外来物质都称为抗原。
如细菌、病毒、外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自身癌变的细胞和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等都是抗原。
每一种病原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有时不同的病原体可以携带同一种抗原物质,如牛痘病毒和人天花病毒,所以接种牛痘病毒可以预防天花。
(2)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化学基团,与特异性识别有关。
一种抗原表面可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3)抗原识别受体:淋巴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蛋白质。
每个淋巴细胞只有一种抗原识别受体,因而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
但抗原识别受体分子结构上具有多样性,体内众多的淋巴细胞就可以识别几乎任何类型的抗原物质。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称为体液免疫;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的过程称为细胞免疫。
高手笔记
1.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是免疫细胞与抗原密切接触,靠糖蛋白识别。
2.人体的三道屏障: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包括吞噬细胞和溶菌酶。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抗原。
3.B、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细胞。
名师解惑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剖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1)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
按功能分,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此外,吞噬细胞也是比较重要的免疫细胞。
(2)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可按其功能的不同而区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大类。
①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和骨髓。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胸腺位于胸腔内,它紧贴在气管的前面,由左右两个大叶组成。
其大小依年龄而改变,幼年时期,腺体逐渐增大,随着性成熟,胸腺逐渐退化;老年时胸腺变得很小,充满着脂肪组织。
骨髓是形成各类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血细胞的场所;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很大的分化能力,主要可分化成:a.髓样干细胞:可发育成各种血细胞和吞噬细胞;b.淋巴干细胞:可发育成淋巴细胞,再通过胸腺衍化成T细胞或B细胞,最后定位于外周免疫组织。
骨髓是B细胞的成熟场所。
②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脾脏和淋巴结等处是中枢免疫器官产生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在遇抗原刺激后,它们就开始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或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以执行其免疫功能。
脾脏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产生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的重要场所,还具有过滤和储存血液以及清除衰老细胞和微生物等的功能。
脾脏也分皮膜和实质两部分,后者又可分为白髓和红髓。
脾脏中大约含40%—50%的T细胞及40%—50%的B细胞,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巨噬细胞,它们共同在机体防御和清除异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颈部、肠系膜、腋窝、腘窝、腹股沟和肺门等处,全身共约有500—600个,大小不等,一般呈蚕豆状。
淋巴结除了作为外周免疫器官以对抗原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外,还有过滤功能,它可以使来自组织液的细菌、毒素或癌细胞等有害物质进入通透性较高的毛细淋巴管中,再随淋巴液流入淋巴结,通过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和抗体等的作用予以清除。
若有害物质过多、过强,则它们可继续沿淋巴管蔓延而进入血流,从而引起全身性扩散。
除了上述的淋巴结和脾脏外,尚有若干外周淋巴器官,例如,扁桃体、阑尾、肠集合淋巴结等,它们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在机体抵抗外来异物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
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剖析:
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产生
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免疫能
力。
包括皮肤黏膜的阻挡作用;体液中杀菌物
质的杀灭作用及某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病原体或病原体的某种特征
物质(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
人体产生专门抵抗该病原体
的物质(抗体)来消灭、排除这
种病原体
功能
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
作用
只对具有抗原特征的病原体
起作用,对其他的病原体无
效,即免疫具有特异性
特点
强度弱、作用范围广、反应快,有相对的稳定
性,可遗传
强度强、时间长、范围窄,可
随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减少而
消失,无遗传性
举例
身体屏障:皮肤、有纤毛上皮细胞;化学屏障:
胃液和其他分泌物;血液凝结等,唾液、泪液
等
注射血清、疫苗等联系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3.免疫系统的功能
剖析:(1)防御传染
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防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侵袭,并将它们消灭或中和。
假如这种功能作用失调,免疫系统“活性过高”则将发生不利的结局,形成变态反应。
反之如免疫系统“活性过低”,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薄弱,就引起反复感染。
(2)自身稳定
这一功能保证了体内细胞的均一性,它具有把体内衰老和破坏的细胞及细胞成分清除出体外的作用。
例如,将血液循环中包括衰老和被破坏的红细胞或白细胞清除掉,如果这一功能失调,出现“过高”时,可将本身的某些组织细胞作为“非己”东西加以清除处理,就会引起组织损伤,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免疫监视
机体内经常产生突变细胞,这些细胞可能由某种病毒和化学药品诱发产生,这种突变细胞因为有特性抗原标记,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识别它,并把它清除掉,这就是“免疫监视”作用。
这一功能一旦降低,就可能发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