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实验三泥质岩、火山碎屑岩

粘土矿物成分
高岭石粘土、 蒙脱石粘土、 水云母粘土、 复成分粘土 高岭石粘土岩、 蒙脱石粘土岩、 水云母粘土岩、 (复成分)泥岩
混入物
碎屑含量(%)
5~25
含粉砂粘土 含砂粘土
25~50
粉砂质粘土 砂质粘土
泥岩/粘土岩 (已固结、具块 状构造)
炭质泥岩、 硅质泥岩、 钙质泥岩、 铁质泥岩等 炭质页岩、 硅质页岩、 钙质页岩、 铁质页岩、 油页岩等
2)塑性玻屑 降落地表时尚未硬化,被上覆重压变形。多呈压扁、拉长状,定向 排列,呈“假流纹构造”。 3.晶屑 晶体破碎具棱角状、崩裂纹、暗化边等现 象。主要由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以及黑
云母、角闪石组成。
(二)结构与构造mm的火山碎屑,含量>50%。
火山碎屑岩分类表
大类
亚类
火山碎屑 结构 构造
火山碎屑 熔岩 10~90%
碎屑熔岩结构 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岩
熔结 火山碎屑岩
向沉积岩过渡的 火山碎屑岩
层 火山碎屑岩 沉积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 沉积岩
火山碎屑岩
>90%
熔结结构 假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结构
90~50%
沉火山碎屑 结构
50~10%
凝灰 沉积结构
岩浆熔团,在空中旋转、碰撞、撞击地表后,缓慢压实、硬化。呈 撕裂状、火焰状、透镜状等拉长、定向排列,躲绕 刚性碎屑,似流动现象,称为“假流纹构造”。内部 常见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2.玻屑
一般<2mm。可以推测岩浆成分。 1)半塑性玻屑
降落地表时已硬化。多呈鸡骨头形、弓形、楔形、镰刀形、“Y”形 等弧面多边形。
沉积岩实验四
细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对沉积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沉积岩生成条件的了解。
三、实验仪器、设备沉积岩标本,小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
2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有以下两类结构:(1)碎屑结构:按碎屑粒径大小可分为:砾状结构粒径>2mm砂状结构粒径2-0.05mm粉砂状结构粒径0.05-0.005mm泥状结构<0.005mm(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3沉积岩的构造(在野外观察比较好)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主要有:(1)层理:沉积岩的成层性。
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颜色、矿物成分、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特征及结构等所表现出的差异而引起的。
分为平行层理.交错层理(2)递变层理: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变细。
(3)波痕:层面呈波状起伏。
(4)泥裂:由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
裂缝向下呈楔形尖灭。
四、常见沉积岩(1)砾岩、角砾岩砾状结构。
碎屑为圆形或次圆形者为砾岩,碎屑为棱角形或半棱角形者为角砾岩。
(2)-(6)砂岩砂状结构。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及生物碎屑。
岩石颜色多样,随碎屑成分与填隙物成分而异。
如富含粘土者颜色较暗;含铁质者为紫红色;碎屑为石英,胶结物为SiO2者呈灰白色;碎屑富含钾长石者显灰红色。
砂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径2-0.5mm),中粒砂岩(粒径0.5-0.25mm),细粒砂岩(粒径0.25-0.05mm)。
砂岩按照碎屑成分可分为:石英砂岩(石英含量75%-95%)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长石砂岩(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磨圆较差,分选中或差,浅红到浅灰。
岩屑砂岩(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磨圆差,分选差,颜色深。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地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地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地.沉积岩地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碎屑岩类:包括正常地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沉积岩地颜色:沉积岩地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地成分和形成地环境.白色地沉积岩多为纯净地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地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地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地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地;含二价铁地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沉积岩地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地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地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地、波状起伏地、倾斜地、交错地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地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地痕迹.常见地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三)沉积岩地结构:沉积岩地结构与沉积岩地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地生物结构.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地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砂状结构:—之间粉砂状结构:—之问.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地结构,它可以是隐晶地,也可以是显晶地.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地矿物成分:沉积岩中地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地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地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地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地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化学及生物岩地矿物成分很多,常见地有铁、铝、锰、硅地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地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二、沉积岩地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碎屑岩:具有典型地碎屑结构,观察描述以下内容:)颜色:要求指出岩石地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地颜色.)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结构:碎屑岩具有典型地碎屑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碎屑部分:描述碎屑颗粒地大小及含量,若为粗碎屑岩,描述砾石或角砾地大小、形态、磨圆度等.、胶结部分:常见地胶结物有:黏土质:土状,岩石较松散,小刀可以刻动,并在水中可以泡软.铁质:使岩石呈紫红色或褐色.硅质:白色,硬度大于小刀,往往胶结紧密.钙质:白色加稀盐酸强烈起泡.)碎屑成分:常见地有:石英、长石、白云母及岩屑碎屑,确定碎屑成分及含量. )命名:碎屑岩按碎屑颗粒地大小先定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基本名称,再按碎屑粒级、成分细分.、泥质岩:泥质岩由黏土矿物组成,矿物颗粒非常细小,故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地.主要观察描写泥质岩地颜色和物理性质.)颜色:一般地泥质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易否泡软,吸水性强弱等.)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波痕、结核、泥裂等.)是否含有生物化石.)泥质岩易和粉砂岩混淆:肉限鉴定一般用手研磨岩石粉末,有无砂感予以区别.若无砂感者定为泥质岩.)命名:泥质岩本身地进一步分类根据固结程度、有无页理构造分为黏土、泥岩和页岩,有地还可根据颜色、硬度和滴酸起抱等进一步分为铁质、硅质和钙质页岩等.、化学及生物化学岩:)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结构:若为结晶粒状,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若为生物碎屑,要分清生物种属及其含量.)断口:可反映岩石地固结程度和结构、构造.如岩石由显微粒状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固结差地为土状断口,固结致密地为贝壳状断口,颗粒较粗大而均匀地则呈“砂糖状断口”颗粒较小不均匀而含有生物碎屑地则呈不平坦断口,若有显微层理则呈阶状断口.)硬度:一般小于小刀,如混入硅质,硬度增加.)遇酸反应:加酸起泡程度.)命名: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主要根据物质组成进—步分类命名,其中碳酸盐类岩还应根据钙、镁和黏土物质地百分含量(即与盐酸反应难易程度)以及碎屑地成分与结构进一步细分类.(二)沉积岩肉眼鉴定描述举例对岩石标本,依上所述步骤观察、描述完毕,最后应给予命名.为便于从岩石名称中反映出岩石特征,往往用岩石地全名称.一般顺序是:颜色构造结构成分.号标本: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般为左右,有>地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含量大于,可见少量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根据定名原则,号标本全名为: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号标本:黄绿色,带少量褐色斑点,泥质结构,岩石致密,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表面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含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具有平行地簿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号标本可定为: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号标本: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刻动,局部有粗晶地方解石颗粒,直径—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故号标本可定为:灰白色泥晶灰岩.单成分细砾角砾岩:暗褐绿色.细砾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全为变质细砂岩碎块,呈暗灰绿色,近等轴状,圆度很差,尖棱状,大小极不均匀,可从粗砂过渡到中砾,最大约,以为主,其中角砾呈多泥颗粒支撑,含量约.角砾间被砂泥质混基充填,其中砂粒成分与角砾相同,含量约.b5E2R。
沉积岩实验报告

沉积岩实验报告沉积岩实验报告引言: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形成于地壳表面的沉积过程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沉积过程,观察和分析沉积岩的特性和形成机制。
实验一:沉积物的颗粒分选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粒径的砂子和泥浆,模拟了沉积物在水流中的运动过程。
首先,将不同粒径的沉积物加入水槽中,然后通过调整水流速度,观察沉积物的分选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较大粒径的沉积物在水流中具有较高的沉积速度,往往首先沉积下来。
而较小粒径的沉积物则具有较低的沉积速度,往往会被水流带走,形成悬浮态。
这种分选现象是沉积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验二:沉积岩的成分分析在实验二中,我们采集了不同地点的沉积样本,并进行了成分分析。
通过对样本中的矿物和有机物进行鉴定和测量,我们可以了解沉积岩的成分组成及其来源。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地点的沉积样本具有不同的成分组成。
一些样本中富含石英和长石等矿物,表明它们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岩石风化和侵蚀。
而另一些样本中富含有机物和碳酸盐矿物,表明它们可能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遗骸。
实验三:沉积岩的岩性描述在实验三中,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沉积岩进行了岩性描述。
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结构和成分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它们的沉积环境和形成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沉积岩的岩性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粗砂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和砂粒之间的孔隙,表明它们可能在河流或海滩等高能环境下形成。
而泥岩则具有细腻的质地和均匀的颜色,表明它们可能在湖泊或海洋等低能环境下形成。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沉积岩的特性和形成机制。
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沉积物的来源、水流的能量、气候条件等。
不同的沉积环境和过程会导致不同类型和特征的沉积岩的形成。
此外,沉积岩在地质学和石油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沉积岩的特性和分布,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预测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评估石油和天然气的潜力。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实验3普通沉积岩的鉴定手标本1,实验类型综合实验2,实验目的通过了解沉积岩的特征来加深对沉积岩形成条件的了解三。
实验仪器和设备沉积岩样品,刀,放大镜四。
实验原理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特殊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沉积岩结构2沉积岩结构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结构:(1)碎屑结构: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石结构粒度> > 2mm砂结构粒度2-0.05mm粉砂结构粒度0.05-0.005mm泥结构(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化沉积形成3沉积岩结构(野外观察较好)是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岩石成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主要包括:1(1)层理:沉积岩层它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颜色、矿物成分、特征和结构的差异造成的。
它分为平行层理。
交叉层理(2)级配层理:同一层的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减小(3)波痕:水平面呈波浪状(4)泥浆裂缝:从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向下逐渐变细。
4 .常见沉积岩(1)砾岩和角砾岩砾石结构碎屑是圆形或亚圆形砾岩,而碎屑是角状或半角状角砾岩。
(2)-(6)砂岩砂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长石、白云母、碎屑和生物碎屑。
岩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并且随着碎片和间隙物质的成分而变化。
例如,富含粘土的颜色更深;铁含量为紫红色;碎屑是应时,水泥是二氧化硅,灰白色。
富含钾长石的冲突呈灰红色砂岩根据岩屑粒度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度2-0.5毫米)、中粒砂岩(粒度0.5-0.25毫米)和细粒砂岩(粒度0.25-0.05毫米)。
根据碎屑成分,砂岩可分为应时砂岩(应时含量75%-95%),一般呈高度圆形,分选良好,颜色较浅。
长石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不良,精选或差,浅红色至浅灰色。
岩屑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度差,分选差,颜色深(7)粉砂岩为粉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和少量长石和白云母。
常见沉积岩的野外鉴定

火山碎屑
碎屑结构
常为灰、黄、绿、红等,但多为浅色
碎屑一般大于100mm,砾石多为纺锤形,如火山弹堆积,一般没经流水搬运。胶结物多为火山灰及一些细小的碎屑
正常碎
屑
岩
类
砾岩,
角砾岩
岩屑,其次为矿物碎屑
碎屑结构,呈浑圆状和棱角状
常由胶结物的具体成分所决定
50%以上的碎屑大于2mm,胶结物有钙质、石膏、粘土、二氧化硅、铁的含水氧化物、地沥青
硅华
蛋白石
灰白或带棕色,有时带珠状光泽
从温泉及间歇泉沉积出来的一种蛋白石沉积物,松散。
形态多呈孔状,致密块状,钟乳状等
主要为蒙脱石
泥质结构
白色,淡黄色,淡绿化
化学成分不稳定,含较多的MgO、CaO,加酸气泡,有滑感,水侵后强烈膨胀
页岩
高岭土,石英,云母,绿泥石及其它云母矿物
泥质结构粉砂泥质结构砂泥质结构
有浅绿,淡灰,浅黑,浅黄,褐,浅红色
有土味,无光泽,呈致密状,具有沿层理面分裂成薄片或页片的性质。加HCL强烈起泡的为钙质页岩;坚硬致密的为硅质页岩;呈黑色不污手的为黑页岩;黑色能污手的为碳质页岩;不污手,用刀片刮之可成为连续的刨花状,用火烧之有煤油气味的为油页岩
杂砂岩
基性喷出岩,凝灰质岩,千枚岩,砂页等岩屑,呈棱角状的石英颗粒含量小于60%,长石30%-20%,含少量云母
砂状结构
暗色
胶结物主要是粘土物质,分选不好,碎屑的磨圆度差
粗砂岩
石英为主
砂状结构
颗粒直径2~2.5mm,颗粒均匀
细砂岩
石英为主
砂状结构
颗粒直径0.25~0.05mm,颗粒均匀
粉砂岩
石英为主
常见沉积岩的野外鉴定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的颜色: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
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
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
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的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
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
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
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0.05—2mm之间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观察鉴定2

构造:指沉积岩各组分在空间的分布、 构造:指沉积岩各组分在空间的分布、排列和充 填方式。一般包括层理、 填方式。一般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和层内构造 层理构造:由岩石的成分、颜色、 层理构造:由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等在垂直 于沉积层方向上的变化所形成的一种构造现象 层面构造:指岩层表面呈现出的各种构造痕迹, 层面构造:指岩层表面呈现出的各种构造痕迹, 沉积岩中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冲刷痕迹、 沉积岩中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冲刷痕迹、泥 裂等 结核构造: 结核构造:在沉积岩中常含有与围岩成分有明显 区别的某些矿物质团块。形状有球状、椭球状、 区别的某些矿物质团块。形状有球状、椭球状、 透镜体状、不规则状。内部构造有同心圆状、 透镜体状、不规则状。内部构造有同心圆状、放 射状等。大小不一, 射状等。大小不一,分布呈层状或顺层呈串珠状 生物遗迹构造: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中, 生物遗迹构造: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中,常常保 存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生物化石, 存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生物化石,这是沉积岩区 别于其它岩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原理方法 颜色:反映岩石本身的物质成分、 颜色:反映岩石本身的物质成分、沉积环境及成 岩后的次生变化,。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岩石中 岩后的次生变化,。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岩石中 所含色素(染色物质)。 )。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 所含色素(染色物质)。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 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 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 原生色:包括继承色和自生色。 原生色:包括继承色和自生色。 • 继承色:主要取决于岩石中所含矿物碎屑的颜色, 继承色:主要取决于岩石中所含矿物碎屑的颜色, 常为碎屑岩所具有, 常为碎屑岩所具有,如长石砂岩呈红色是继承了 母岩中红色长石颗粒的颜色; 母岩中红色长石颗粒的颜色; • 自生色:是在沉积成岩阶段由自生矿物造成的, 自生色:是在沉积成岩阶段由自生矿物造成的, 为大部分粘土岩、化学岩所具有。 为大部分粘土岩、化学岩所具有。 次生色: 次生色:是在沉积岩形成后由于次生变化而产生 如在露头上海绿石砂岩常被风化成黄褐色、 的,如在露头上海绿石砂岩常被风化成黄褐色、 褐红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火山角砾岩、砾岩、砂岩、页岩 、泥岩 、 白云岩 、石灰岩
(1)七块标本按提纲及术语进行系统描述 岩石名称:______ 编号:_______ 鉴定特征: (2)思考问题 ①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哪些? ②沉积岩分类及其结构构造特点?
极薄层(厚度 <0.01m )
CCrorossssbbeeddddiningg 交交错错层层理理
Stephen Marshak
层面构造 指表现在岩石层面上的特征
波痕:岩层面上保存原始沉积物受风或水的波浪 作用造成的波状起伏痕迹。
泥裂:岩石表面保存原始沉积物因干燥失水收缩 而裂开的痕迹。常见于泥岩中,其特征是平面上 看呈多角形裂缝,从剖面上看裂缝上宽下窄呈楔 形,并经常被后来的沉积物所充填
4.鉴定颜色:将岩石新鲜面和风化面颜色 分别描述。次要颜色在前,主要颜色在后, 如黄绿色、黄褐色等
描述举例:
暗褐紫色。
中砂状结构。砂粒分选好,磨圆 度为次圆形。
砂粒含量约80%,胶结物约20%。
碎屑为石英砂,砂粒表面紫红色。 胶结物为铁质,呈暗褐紫色。根 据以上描述,定名为
也要鉴定描述, 一般不参加命名
2.鉴定成分及含量,分两种情况:
其一,对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 化学岩,主要鉴定岩石矿物成分和含量
其二,对含岩屑较多岩石(如砾岩)就应 鉴定出砾石的岩石种类,并注意各类岩石 的砾石含量百分比
3.鉴定构造:少数标本可观察到,一般在 野外鉴定其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 碎屑结构:各种碎屑物被胶结物粘连的基本结构, 岩石中的颗粒是机械沉积的碎屑物。包括三部分物质 :碎屑+基质+胶结物
• 非碎屑结构: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 形成,主要包括内碎屑结构、鲕状结构、球粒结构等 ,为生物岩、生物化学岩所特有。
结构
碎屑结构:机械沉积为主 球粒结构:化学沉积为主 生物碎屑结构:生物沉积为主 内碎屑结构:机械沉积为主,海盆中已固结
矿物成分
碎屑物质:经机械破碎的岩石碎屑或矿物。 常见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云母、岩屑;
自生矿物: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矿物。 如方解石、白云石、海绿石、粘土矿物(高 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石膏、岩盐、 有机物质以及铝、铁、锰、硅的氧化物和钠、 钾、镁的卤化物等
结构
• 沉积岩结构:指沉积岩中颗粒的性质、大小 、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三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的分类:
火山碎屑岩
碎屑岩
砾、角砾岩
正常碎屑岩 砂岩
粉砂岩
沉积岩
粘土岩(粘土、泥岩、页岩)
硅质岩
生物化学岩 可燃有机岩
碳酸盐岩
沉积岩的分类:
实验目的
•观察沉积岩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 •掌握肉眼鉴定沉积岩的基本方法 •书写7个沉积岩样品的鉴定报告
—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火山角砾岩 砾岩、砂岩 页岩 、泥岩 白云岩 、石灰岩
砾屑灰岩
竹叶状灰岩
沉积岩的构造
水
平
层
岩石成分和结构不均一性引 理
起岩石在宏观上的特征
层理构造:按形态分平行层理、
交错层理和递变层理。 野外一般按厚度划为5级:
斜 层
块状(厚度 > 1m )
理
厚层状(厚度 1 — 0.5m )
中层(厚度 0.5 — 0.1m )
薄层状( 0.1 — 0.01m )
碎屑结构:据颗粒大小划分:
粒径> 2 ㎜的称为砾(砾状结构) 2 - 0.05 ㎜的称为砂(砂状结构) 粗粒 2 -0.5 ㎜ 中粒 0.5 - 0.25 ㎜ 细粒 0.25 -0.05 ㎜ 0.05 -0.005 ㎜的为粉砂(粉砂结构) 粒径<0.005mm的成为泥(泥状结构)
雨痕、印模、缝合线等
肉眼鉴定沉积岩的方法
1.确定结构类型 碎屑结构,按粒度大小及碎屑含量进一步区分
含量>50%者作为基本名称 含量50%—25%之间,以“X质”表示 含量25%以下,以“含XX”表示 例:某岩石中的碎屑颗粒含量在80%以上,
砾级的有20%,其它则为砂级。该岩石可命 名为含砾砂岩
泥状结构
颗粒小于 0.005mm 的碎屑或粘土矿物组 成的结构,该结构肉眼无法分辨,岩石呈 致密状,是粘土岩常有特征。
生物结构
岩石中含生物遗体或生物碎片达 30% 以上 —生物化学岩特有结构
生物碎屑灰岩
泥晶海百合茎灰岩
内碎屑结构
碳酸盐岩特有的结构,盆地中已固结或弱固 结的碳酸盐沉积物,遭受波浪、水流冲刷、 破碎、磨蚀后再次沉积而成的。
或半固结的碳酸钙沉积物被海水冲击破碎 而成.
碎屑结构(胶结结构)
各种碎屑物被胶结物胶结起来的一种结构 碎屑物指岩石碎屑和矿物 4种胶结物:钙质、铁质、硅质和泥质
胶结物类型及其特征
鉴定胶结类型
胶结物类型 肉眼鉴定或简易化学测定特征 泥质胶结 无色或杂色;硬度小于小刀;加酸不起泡;胶结疏松 钙质胶结 多白色或无色;硬度小于小刀;加盐酸起泡;胶结疏松 硅质胶结 无色;硬度大于小刀;加盐酸不起泡;胶结坚固 铁质胶结 多红色或褐色;硬度中等;风化后常呈铁锈;加酸不起泡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观察沉积岩的颜色 2 、了解沉积岩的矿物组分 3 、认识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胶结物、胶结类型及生物化石
顔色
沉积岩的颜色取决于岩石成分及所 含杂质颜色,能反映生成环境
白色:多为高岭石、石英等成分组成 深灰到黑色:有机质或锰、硫铁矿等杂质,还原环境 肉红色及深红色:正长石或高价氧化铁,氧化环境 黄褐色:与含褐铁矿有关 绿色:氧化亚铁,缺氧的还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