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 膳食调查与评价-张晓峰
营养师膳食调查和评价

营养师膳食调查和评价膳食调查和评价一、回顾法和记账法表格设计要点1、24h膳食回顾调查表主要包括()、原料名称、原料编码、原料质量、进餐时间,进餐地点等。
A、食物类别B、食物名称C、食物性状D、食物色泽2、为了修正24h膳食回顾法仅调查一日可能出现的片面性,常常结合()。
A、膳食调查史方法B、称重法C、记账法D、询问法3、24h膳食回顾是指()A、从最后一餐吃的东西完向前推24hB、从最后一餐吃的东西开始向前推24hC、从前一餐吃的东西完向前推24hD、从前一餐吃的东西开始向后推24h4、记帐法调查表的内容不包括()A.用餐人数 B.被调查者的联系方式 C.被调查者的住址D.进餐地点5、24h膳食回顾调查法适合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与年龄较大的老人(F)6、在设计24h膳食回顾调查表时,被调查者的住址和联系电话不能忽略(T)7、设计相应合理的调查表示关系到膳食调查质量的关键因素(T)二、食物消耗量记录要点1、如果食物消耗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应在不同季节内开展()次短期调查,结果才比较可靠。
A、1B、2C、3D、多次2、当被调查单位人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时,应以()作为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水平。
A、人数的平均值B、标准人C、人日数D、混合人日数3、一条带鱼重500g,把带鱼的不可使用部分去掉称量为125g,则废弃率为()A、10%B、15%C、20%D、25%4、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的摄入量。
A、主食B、副食C、小吃D、调味品5、记账法调查期间,如果使用了糖果,可不进行登记(F)6、如调查的某种食物为市品重,计算食物营养成分应按市品计算(T)三、回顾法基本要求和技术要点1、24h回顾法是()A.通过询问的方法,使被调查者回顾和描述在调查前24h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数量和种类,借助食物模型、家用量具或食物图谱对其食物摄入进行计算和评估B.询问过去一段时间的膳食模式,获得调查者通常的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的详细情况C.根据该单位每日购买食物的发票和帐目、就餐人数的记录,得出一定时期内的各种食物消耗总量和就餐者的人日数,并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消耗量,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D.称量记录一定时期内的食物消耗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进餐人数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2、目前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A.24h回顾法 B.询问法 C.记帐法 D.称重法3、下列不属于24h膳食回顾法的要求的是()A.面对面进行调查 B.一年中只进行一次C.一般在15~40min内完成 D.对老人、儿童可询问其看护人4、在实际的工作中24h回顾法一般选用()天连续的调查方法A.3天 B.4天 C.5天 D.7天5、24h回顾调查法可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也适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包括一些散居的特殊人群调查(T)6、24h回顾法属于封闭式调查法(F)四、24h 回顾法的优缺点与意义1、下列属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是()A.应答者不需要较高文化水平 B.费用低 C.时间长 D.适用于大样本调查2、下列不属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是()A.应答者不需要较高文化水平B.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C.时间少 D.适用于大样本调查3、不可作为长时期膳食调查的方法有()A.24h膳食回顾法 B.记帐法 C.食物频率法 D.膳食史回顾法4、属于24h回顾法的缺点是()A.应答者不需要较高文化水平B.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C.时间少D.回顾依赖于短期记忆,对调查者要严格培训5、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不适宜用24 h回顾法(T)6、24h回顾法是一种粗略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与称重法的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T)五、人日数概念和计算主要问题1、人日数表示()A.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 B.调查者用餐的天数C.被调查者单位重食物消耗完所需天数 D.每人每日消耗食物量2、1个人日指()A.一个人一天吃饭量 B.一个人一天进餐数C.一个人一天吃中餐 D.一个人一天吃早、中、晚三餐3、总人日数指()A.一天中进餐的总人数 B.全体人数C.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 D.一天中一个人进餐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人日数适合单个人的膳食调查B.总人日数适合集体、家庭人员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用C.总人日数适合食堂的膳食调查 D.总人日数适合集体、家庭人员每日吃饭人数相同时用5、个人人日数等于()A.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B.早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总数C.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比D.以上都不是6、规定餐次比为早餐占20%,午餐和晚餐各占40%,家庭中的某一成员仅询问到早午两餐,则其人日数为()A.0.6 B.1 C.0.8 D.0.47、在某一托儿所做膳食调查时,如果三餐能量比均为1/3,早餐有20名儿童,午餐有25名儿童,晚餐有30名儿童,则总人日数为()A.25 B.20 C.30 D.268、在某一托儿所做膳食调查时,如果三餐能量比为30%,40%,30%,早餐有20名儿童,午餐有25名儿童,晚餐有30名儿童,则总人日数为()A.25 B.20 C.30 D.269、在某一托儿所做膳食调查时,如果三餐能量比为20%,40%,40%,早餐有20名儿童,午餐有25名儿童,晚餐有30名儿童,则总人日数为()A.25 B.20 C.30 D.2610、全家总人日数等于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T)11、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使用总人日数(T)六、膳食史回顾法和24h回顾法的结合1、膳食史回顾法属于()的调查。
(三级实训)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

操作技能
甘霖营养学院
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三级/高级)
课 程 前 言
膳食调查是公共营养师常用的操作技能。在四级 公共营养师的教学中介绍了食物成分表的应用和 称重法。
本节内容重点讲解回顾法和记账法。营养师应掌 握每种膳食调查方法的优缺点、调查表设计、工 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 择合理的膳食调查方法,并能够对膳食调查结果 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给出改善建议。
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
6.24h食物回顾个人人日数换算
个人人日数 = 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 ×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集体人日总数 = 所有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练习题:
在某托儿所调查,早餐有20名儿童进餐、午餐有30名,晚餐 有25名,已知三餐餐次比分别为20%、40%、40%,请计算该幼儿 园该日的人日总数。 该幼儿园该日的人日数=20×20%+30×40%+25×40%=26
能力要求:回顾和膳食史调查结合法
【工作准备】:
⑴ 常用的家用量具,
⑵ 常见的食物模型或食物图谱,
⑶ 较为详尽的当地食物摄入清单。
单元2
24h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工作程序】:
程序1 程序2 介绍工作目的 膳食摄入模式的询问
程序3
程序4
用详细食物清单来核对
调查被调查者三天的食物摄入量
程序6 资料的核查与录入
程序7 个人人日数的计算
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
案例分析:
甘霖营养咨询中心的营养咨询师徐君前不久接待了 一位咨询者,是一位女大学生。该咨询者因为诸多不适 症状曾到医院看过医生,医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女大学生希望通过营养咨询能够 得到营养师更多的科学指导。如果你 来使用24h回顾法对该女生进行膳食 调查,请问应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三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冲刺复习:膳食调查与评价

2011年三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冲刺复习资料: 膳⾷调查与评价 (⼀)⽬的 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法对膳⾷摄⼊量进⾏评估,了解在⼀定时期内⼈群膳⾷摄⼊状况以及⼈们的膳⾷结构、饮⾷习惯,评定营养需要得到满⾜的程度。
膳⾷调查是营养调查中的⼀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相对独⽴的内容。
膳⾷调查结果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作为国家政府机构制定政策的依据,⼜可作为学术研究机构从事科研⼯作的依据,还可作为企业⽣产机构研发新产品的数据基础。
针对居民的膳⾷问题进⾏正确的膳⾷指导也需要膳⾷调查⽅⾯的数据。
(⼆)设计原则 膳⾷调查⽅法有多种,没有⼀种⽅法能适合所有的研究⽬的,在确定采⽤的膳⾷调查⽅法时,应考虑以下⼏个问题: 1.研究对象是谁,是个体还是群体? 2.要得到什么信息,是⾷物、营养素还是别的⾷物成分的信息? 3.是关注当前的膳⾷还是习惯的膳⾷模式,是⼀天、⼏天、⼀周还是某个季节? 4.哪⾥消耗的⾷物,家⾥还是饭店? 5.研究的⽬的是什么,是群体平均摄⼊量还是个体摄⼊的分布情况? 还要了解和⽐较类似研究使⽤过的⽅法,考虑实际执⾏中的具体事宜,以选择最有效的⽅法。
因每种⽅法都有其优点和不⾜,实际调查时常采⽤多种⽅法的组合。
(三)⽅法 可分为两⼤类别:记录法和询问法。
记录法是对当时吃的⾷物量等数据进⾏记录,⼜称为称重/估计的⾷物记录法。
询问法是询问调查对象刚刚吃过的⾷物或过去⼀段时间内吃过的⾷物的情况。
1.称重法 称重法是对⾷物量进⾏称重或估计。
每餐⾷⽤前对各种⾷物进⾏记录并称重,吃完后将剩余或废弃部分称重加以扣除,还要对三餐之外所摄⼊的各种⾷物进⾏称重记录。
需要准确掌握两⽅⾯的资料,⼀是称量厨房中每餐所⽤的各种⾷物的⽣重和烹调后熟⾷的重量,得出各种⾷物的⽣熟⽐值;⼆是称量个⼈摄⼊熟⾷重量,然后按照上述⽣熟⽐算出所摄⼊各种⾷物原料的⽣重。
步骤如下: (1)每天各餐的主、副⾷物先称后做。
如馒头,在发⾯前称出⾯粉重量,加⼊多少⾯粉,⾯和好后仍留出相同重量的⾯粉。
公共营养师技能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单元三——记账法
• 是根据账目的记录得到调查对象的膳食 情况来进行营养评价的一种膳食调查方 法。常和称重法一起应用。
• 由调查对象或研究者称量记录一定时期 内的食物消耗总量,研究者通过这些记 录并根据同一时期进餐人数,计算出每 人每天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掌握记账法的优缺点
• 多用于建有账目的集体食堂等单位 • 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 • 可进行较长时期的膳食调查 • 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 调查结果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
指进食每餐以及各种小吃的地点。
能力要求——设计24h膳食回顾调查表
• 确定表头 • 确定调查对象基本内容 • 确定调查表的内容 • 设计表格 • 解释说明编写,试用并补充内容
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的应用
• (1)工作准备: 1)设计调查表 2)准备食物模型、图谱、各种标准容器 3)熟悉被调查对象家中常用的(或地区常
• 膳食史法: (1)询问过去一段时间一般的膳食模式,即长
时期的膳食习惯。 (2)特点:可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样本量大,费用低,使用人力少,一般不影响 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调查员需要 营养专家的指导;被调查者也要有更高的要求 (3)与24h回顾法结合,能较全面地反映人群膳 食调查的结果
• 2、用于估计食物量的工具要代表被调查对象 居住地通常使用的器皿。
• 3、此方法不适合于年龄在7岁以下的儿童和年 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但可以询问其看护人。
• 4、调味品的资料采用称重法获得相关的数据。
• 5、3天的回顾法调查时间应选择两个工作日和 一个双休日进行。
• 6、调查员要有一定的调查技巧和诚恳的态度。
• (2)原料名称;
是指调查对象所摄入的食物名称中所列食物的各种原料名称。 如:米饭——粳米; 红烧鱼——草鱼。
营养师第一章 膳食调查与评价(三、四级)

二,常见食物的份
食物的份是指单位食物或常用单 位量具中食物具体的数量份额。 如:一片土司面包是25~30克; 一袋牛奶约为250克; 一个鸡蛋约为60克。
三,常见量具和食物份的量
日常生活常见的量具中,汤 勺的容量一般为10mL;中等常 见盘的直径一般为21cm;中等 常见碗的一般直径为13cm。
单 元 二 食 物 成 分 表 的 应 用
一《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的基本内容
目前食物成分常用的工具书有《中国食物成 分表2002》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以及 《食物营养成分速查》。
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为例,其内容分为使 用说明、食物成分和附录3个部分。食物成分表又分为 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食物氨基酸含量表和脂肪酸含量 表。书中所列食物以原料为主,共包括1506条食物的 31项营养成分(含胆固醇)数据、657条食物的18种 氨基酸数据、441条食物的32种脂肪酸数据、171条食 物的叶酸数据、130条食物的碘数据、114条食物的大 豆异黄酮数据。另外,附录部分收录了208条食物的血 糖生成指数数据、中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相关营 养法规等。
膳食调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膳食摄入量 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人群膳食摄入 状况以及人们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 定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的目的: 1)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需要满足的程度。 2)为国家制定膳食营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引导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 4)为营养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教育提供 基础的数据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分类、编码、食物成分的表达 等方面均参照国际统一的方式,结合食物分类的规则和 方法,对食物进行编码。编码采用6位数字,前两位数 字是食物的类别编码,第3位数字是食物的亚类编码, 最后3位数字是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
2010年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习题-中大网校

2010年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一章膳食调查和评价习题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理论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4题,每题0.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在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和分析时,需将豆类食物的摄入量折算成黄豆的量,计算公式为:黄豆量=奶制品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5.1,其中35.1代表()。
(2)在进行膳食结构评价计算乳类摄入量时,应按蛋白质的含量将____折算成____的量进行计算。
()(3)混合系数是指()。
(4)《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采用的是()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5)膳食结构的评价方法是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的。
(6)在进行24h回顾法调查时()调查在外就餐的食物及摄人量。
(7)在进行能量食物来源计算时,常把食物分为()。
(8)()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
(9)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结构是()。
(10)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11)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进行膳食摄人量调查。
(12)WHO建议每人每日摄人少于()g盐。
(13)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不包括()。
(14)数据完整性控制的作用是()。
(15)在某食堂的调查中,早餐有40名员工进餐午餐有50名、晚餐有30名,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则总人日数为()。
(16)在所用的膳食调查方法中,最准确并常用做金标准的方法是()。
(17)一个人吃()为1个人日。
(18)食物频率法的目的是()。
(19)早、中、晚三餐的餐次比一般为()为宜。
(20)在计算标准人折合系数时,是以()为标准人。
(21)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第3位是()。
(22)每百克某品牌豆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7.49,则5009该豆奶粉折合成大豆的量是()g(每百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5.19)。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1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1章膳食调查和评价分类:职业资格营养师主题: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考试题库科目: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数据完整性控制的作用是()。
A.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并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B.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C.使数据实现集中控制D.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交互作用【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没有试题分析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采用的是()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A.4B.6C.7D.8【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没有试题分析3、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果某一家庭成员某日记录到午餐和晚餐,那么该成员的人日数为()。
A.O.4B.0.6C.0.8D.1.0【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40%+1×40%=0.8。
4、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A.品种B.数量C.重量D.品种和数量【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没有试题分析5、数据库基本结构不包括()。
A.逻辑数据层B.物理数据层C.共享数据层D.概念数据层【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物理数据层、概念数据层和逻辑数据层。
6、WH0建议每人每日摄入少于()g盐。
A.8B.7C.6D.3【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没有试题分析7、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C.居民的体格状况D.居民膳食结构的评价【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包括:居民食物摄入状况,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居民膳食结构状况与膳食指南的比较,通常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人群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析。
营养师-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常用五种调查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
称重法 查账法
24h回顾法
化学分析法
频率法
优点
缺点
应用
准确
简单易行, 省时、人、物
费时、费力 家庭、个人、团体
不适用大规模
时间短不够准确, 账目清楚的机关
代表性有影响
部队学校
简单易行, 省时、人、物
主观,不太 准确,回忆偏倚
家庭、个人
准确 应答者负担轻, 应答率高, 经济、方便; 可调查长期
35 47 88.5 7.0 1.4 — 1.7 1.4 — 37 ……
2)计算花蛤提供的能量
• 250克花蛤的能量 =(250 × 46%/100)×45=51.75( kcal)
计算花蛤的视黄醇当量
• 膳食中总视黄醇当量( μg RE) =维生素A(μg)+β-胡萝卜素(μg) ×1/6+其它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μg) ×1/12
营养调查方法
• 膳食调查
✓ 通过了解一定时期内的每日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 与标准进行比较,衡量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态
• 体格检查
✓ 通过检查生长发育情况,评价营养状态
• 临床检查
✓ 应用临床手段,检查营养缺乏的体征和症状,作出 临床判断
• 实验室检测
✓ 通过血液、排泄物或身体其他成分中化学成分的变 化,评定机体的营养状态
40%) ✓ 脂肪20-30%,儿童25-35%,比例适宜 ✓ 三餐分配3-4-3
三、营养素计算
• 查食物成分表计算 • 营养软件计算
食物成分表应用
例1:
请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250克花蛤市品所提 供的能量和视黄醇当量。
1)查食物成分表
花蛤的食部为46% 花蛤的能量为45 kcal /100克食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失重的食物计算:重量保留率、失重率 – 增重的食物计算:生熟比值
• 食物的生熟比值
– =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
膳食调查方法
• 称量(重)法 • 查账法 • 24小时回顾法(询问法) • 化学分析法 • 食物频率法(食物频数法)
称量(重)法
• 对某一个伙食单位或个人一日各餐食物食用量进行 称重,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例如有的人连皮吃苹果,只是不吃核,那么“食 ,“食部”的多少,也可以按每个人的食 用习惯去改变它的比例。
数据表达
• “—”表示“未检出”,就是说这种营养素未能检 测出来,但不表示这种食物中绝对没有这种营养 素,而是含量太少了,测不出来。
1.度量单位的表达: 1)最常用的标准是以每100g可食部食物计 2)食部: • 食部就是可以吃的部分,不包括应该丢掉的和不可以吃的
部分。 • 例如带骨头的肉,只能吃肉而要将骨头丢掉;桔子不能吃
皮和核等等。 • 在表中标明“食部”为80% 的,就说明这种食物只有80
%可食用,其余部分不可吃。 • 本表中所列的“食部”只是按大多数人的食用习惯计算,
– 废弃率:不可食用部分的重量除以全体重量所得出的 数值。
• =1-EP
• 可食用部分营养素计算:
– X=A×EP
• X—100g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 • A—每100g可食部中某营养素的含量
食物生熟重量比值的换算方法
• 烹调重量变化率
– =(烹调后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烹调前食物的重量
• 称重法准确性高,可作为膳食调查的“金标准”, 用以衡量其他方法的准确性。
膳食调查—称重法
• 工作程序 – 入户 – 记录各种食物的重量 – 记录调味品的名称 – 称取摄入食品的重量 – 核对各种数据 – 计算生熟重量比值 – 统计每餐就餐人数 – 计算每人每日平均摄入的生食物重量
询问法(24小时膳食回顾法 )
• 7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年人不适宜。
三级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h回顾法
• 24h回顾法的原理 • 24h回顾法的特点 • 24h回顾法的技术要点:
– 连续进行3天 – 调查员引导性提问 – 15-40min完成
24h回顾法的人数记录(P5)
• 人日数: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
–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一人日。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人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
三级单元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
• 工作程序:
– 与膳食管理人员见面 – 了解食物结存 – 了解进餐人数P22,表1-7 – 了解食物购进数量 – 食物的消耗量情况计算和记录P22,表1-8 – 计算总人日数P23,表1-9
• 记账法不能调查调味品的摄入量,通过结合食物 频率法来调查。
三级单元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
查账法(记账法)
• 适用于有详细伙食账目的集体单位,也可用于家庭。 • 根据该单位在一定期限内的各种食物消耗总量、
就餐者的人次数,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消 耗量,再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的能量和 营养素的摄入量。
食物消耗量记录
• 开始前食物结存量 • 每天购入各种食物量 • 每天各种食物废弃量 • 结束后的剩余量 • 注意市品、可食部,小杂粮、零食的记录。
公共营养师课程
膳食营养与评估
中和教育郑州分校
• 学习内容
– 《三级》P1,
• 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 《三级》P337,
• 第五章 食物营养评价,第二节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膳食调查(Dietary Survey)
• 目的 • 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
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借此来评定正常 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 内容 • 调查期间每人每日所吃的食物品种、数量; • 了解烹调加工方法; • 了解饮食制度、餐次分配; • 过去的膳食情况,饮食习惯; •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本章主要内容
一、食物摄入量调查 二、膳食调查结果计算及评价
第一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食物重量的估计
• 常见食物的份
– 一片面包:25-30g – 一袋牛奶:250mL – 一个鸡蛋:60g
• 常见量具和食物份的量
– 汤匙:10mL – 盘:直径21cm – 碗:直径13cm(标准碗)
食物营养成分的表达
• “---”表示未测定,即这种营养素未做检测,但不 表示该食物中没有这种营养。
• “微量”表示测出的营养素含量太少,由于表格 位置的限制无法将具体数值列入表中。
• “0”表示该食物中不含这种营养素。
食物可食部和废弃率的计算
• 概念:
– 可食部:表示每100g食物中可以食用部分占该食物的 比例。
• EP=(食物重量W-废弃部分重量W1)/食物重量W×100%
• 通过问答方式来回顾性地了解调查对象过去24小 时、48小时或几天实际的膳食摄入状况,对其食 物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是目前最 常用的一种回顾膳食调查方法。
注意点
• 调查者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掌握询问的技巧与方 式,以鼓励和帮助调查对象对膳食进行回顾;
• 调查者还必需借助食物模型(或实物)和测量工 具,对食物摄入量定量核算。
人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人数×晚餐餐次比 –家庭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 常规餐次比为0.2:0.4:0.4 或0.3:0.4:0.3
技能实例
• 24h膳食回顾调查法的应用(P9) • 工作准备: • 工作程序:
– P10,表1-3 – P11,表1-4
• 注意事项
– 调味品的数量采用称重法修正 – 选择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
• 原理和优缺点 • 相关计算方法: • 食物实际消耗量
三级单元2 24h回顾法与膳食史结合方法
• 人体生长发育受到长期饮食习惯的影响,采用膳食史法可 获得调查对象通常的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的详细情况。
• 区别: – 询问过去一段时间一般的膳食模式,即长时期的膳食 习惯。 – 如果膳食有系统性的季节性变化,可以分季节进行调 查询问。
• 存在的误差 – 膳食摄入量的漏报和误报 – 对食物大小或多少进行估计 – 调查对象的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