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完整版ppt课件

山顶洞人的生活想像图
2005年12月,山顶洞人兔骨饰 品“出土”
骨针
这说明山 顶洞人已 掌握磨光 和钻孔技
术
.
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这说明山顶 洞人已懂得 爱美
装饰品
想一想: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 人有哪些进步?
体质进步: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技 术: 人工取火 ,会捕鱼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 京人 D.山顶洞人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人类从哪里来 ?
.
神创论
亚当夏娃
.
中国人说
.
土俗 造说 人天
地 开 辟 , 未 有 人 民 , 女 娲 抟 黄
西方人说
.
——
神 说 要 有 光 。 就 有 了 光 。
《 圣 经 》
:
人类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达 尔 文 的
人是由古猿《 物进化而来
种 起 源 .
从猿到人的. 演化示意图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 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险恶所决定的。)
.靠采集、狩猎生活 .属于原始人群时期。 .知道用火(天然火) 还会保存火种
.
.
驱
享
赶
用
野
熟
兽
食
照 明 防 寒
发挥你的想像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课件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山顶洞人的 骨针和装饰品
山顶洞人的生活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 的历史书籍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 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 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类人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3—4有关北京人的 课文内容,找出下列 问题的答案: 1、发现地点 2、年代 3、体质特征 4、使用的工具 5、生活状况 6、火的使用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2、年代: 3、体质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 制造和使用工具。 4、使用的工具: 北京人将石块敲击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 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 苦的斗争。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宏蛇。 ——《韩非子》
动脑筋
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 的?
P3 动脑筋 答:清晨,北京人伴着太阳的升起出发了,青壮 年手拿木棒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只见他 们快速地奔跑,十几个人围住一头肿骨鹿, 有用木棍击打的,有用石头丢的,肿骨鹿渐 渐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为北京人的第一个猎 物。没有出去打猎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也 没有闲着,他们成群结队地采摘野果,并用 保留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落日的余晖斜 斜地射入洞中,打猎归来的北京人与洞内的 人们围坐在火堆旁,分享着捕获的猎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ONGGUOLISHI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下一页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 别在于 (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下一页
3.下列的远古人类遗 址,位于长江流域的 是 [B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下一页
4.元谋人生活距今 大约有 [ D ]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 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 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 人已会人工取火。
❖4.北京人过群居生活,而山顶洞 人过氏族公社生活.
关于我国远古人类的比较
名称 距今时间 (约)
元谋人 170万年
发现地点 体型特征
云南省元 较多猿的
谋县
特征
工具、生产、 生活
元谋
元谋人170万年前
同位之间相互 观察,看对方 的头部与北京 人头部复原像 有什么不同?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
像猿 像人
北京人的“模样”
猿人
.
比
古 猿
一 比
北 京 人 和 现 代 人 的 头 部 有 何 不 同 ?
头部:前额低平
眉脊骨粗壮 颧骨高突 嘴巴前伸 没有明显的下颌
制造工具 使用天然火
社会 组织
北京人 70—20万 年
北京西南 周口店
保留了猿 类的某些 特征
打制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 人群
山顶 洞人
三万年
周口店龙 与现代
骨山山顶 人基本
洞穴
相似
打制石器 兼有磨制技术 氏族 人工取火
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 北京人生活? ( D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掌握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 革和影响。
分析秦朝统一的意义和 影响。
02 古代史概述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时期,包括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在史前时期,人类在科技与文化方面 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如火的使用、 原始艺术、神话传说等。
05 古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科技发展
古代史上的许多发明和创 造,如造纸术、指南针等, 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文化传承
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 化遗产,如诗词、音乐、 艺术等,对现代文化的发 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
古代的政治、法律制度等 对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借 鉴和启示,有助于完善现 代社会的治理体系。
中世纪时期重要事件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拜占庭帝国在5世纪建立,成为了 欧洲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在15世 纪逐渐衰落。
十字军东征
从11世纪到13世纪,欧洲基督教 国家发动了针对穆斯林的十字军 东征,对中东地区造成了深远的 影响。
蒙古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并征服了 欧洲大片领土,但到14世纪逐渐 衰落。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文化素养
了解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有助于 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塑造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代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 神,有助于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06 总结与思考
本课总结
01
02
03
04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过程和影响。
秦朝的政治制度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1.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考古发现:1965年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 意义:这些发现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2. 北京人。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 - 20万年。
- 体质特征。
-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 生产生活。
- 工具制作: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这种石器制作比较粗糙,被称为“旧石器”。
例如,他们会把石头敲打成尖锐的形状用来切割兽肉、挖掘植物根茎等。
- 用火情况: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 群居生活: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野兽众多,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
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3. 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 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生产生活。
- 工具制作:他们使用的工具仍然是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例如,他们会制作骨针,用骨针来缝制衣服,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爱美意识。
- 生活方式: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他们按照血缘关系结合成氏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2024历史新教材 七年级上开学第一课 什么是历史 怎么学课件(共13张PPT)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东传带进的名叫“胡 床”的坐具,“胡床”开始普遍出现在贵
人家的堂上,供唯一最尊长者使用。
探究·历史知多少?
“分腿裤”:震惊!原来古人的裤子居然是这样的!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
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
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上了
分腿裤。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
战国 开裆裤
汉代 合裆裤 唐至宋辽 尖角裤
先秦时期 胫(jìng)衣
作业:
预习第1课 远古时期的 人类活动
下节课见! 七年级上册
时代变更史:生产力、生产工具发生改变、更新
史前青Biblioteka 时代铁器时代古典时期
当代
现代
近现代
中世纪 近代
考一考: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 资源,创新是第一 动力 。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
探究·历史讲什么?
人类文明史:社会形态发生改变,人类文明步入新时期
原始社会
农耕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问:至今为止世界经历了几 次工业革命?
问:大数据、数字经济、元 宇宙是什么?
探究·历史知多少?
“胡人坐”:从汉魏时期“小马扎--胡床”引进,解放双腿!
正坐
正坐,又称“跪坐”,跪坐的姿势并 不舒服,坐久了往往会“足痹、转
筋”,令人难以忍受。
胡人坐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 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 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毛泽东
为什么学习历史:认识自己、了解人类、探索过往,拓宽生命的长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灭北宋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3.(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多媒体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北师

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01
02
03
人类起源的探索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人类起源的探索具有重要 意义,为世界文明史的研 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化交流的促进
远古人类在与其他地区的 交往中,促进了不同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世 界文明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完善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对于 完善世界历史体系、丰富 世界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 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远古人类的出现与演化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 远古人类的文化与科技 •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本课目标
了解中华大地远古人类的基本情况,包括起源、发 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掌握远古人类在中华大地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理 解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
远古人类的宗教与信仰
自然崇拜
远古人类对自然力量和现象产生 崇拜之情,认为自然界的力量能 够影响人类的命运和生存,因此 产生了各种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
图腾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某些动物或植物与 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将其作为部 落或家庭的守护神,形成了图腾
崇拜的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远古人类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 佑家族和子孙的平安和繁荣,因 此产生了祖先崇拜的文化现象。
05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影响
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是中国历 史的起点,他们为中华文明的起
源奠定了基础。
文化传承
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 造了著名的华夏文化,成为中华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的 文化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看图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了解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成果进行推断和想象。
教学方法和设计
问题教学法,教师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入]
第一次上历史课,认真和学生一起学习这门中国历史。
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每人一本专用本)。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历史的定义并总结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引导学生看导入框,让学生讲述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提问]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讲述女娲抟土造人和上帝创造亚当的故事,激趣)[新授]
板书课题: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板书)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名称:
云南元谋人
时间:
距今约170万年
特点: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已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板书)
二、"北京人
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时间: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讨论]对比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有什么区别?(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
生活简况:
(1)艰苦的群居生活
(2)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想一想]
①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思路一:
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
思路二:
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
②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
[练一练]完成学习指导用书上的“探究导学”部分。
(板书)
三、"山顶洞人
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时间:
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进步之处: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想一想]海蚶是生活在海里。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海蚶壳说明什么问题?你怎样看?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
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教师讲述山顶洞人的生活简况
山顶洞人是1933年发掘北京人洞穴时意外发现的,因为位于龙骨山上部山顶,又是一个洞穴,故名山顶洞,洞中出土的人类化石便叫做山顶洞人。
山顶洞出土的遗物有:
完整的头骨3个,头骨碎片、下颌骨、体骨和一些零星的牙齿。
生产工具中有石器25件,制作都较粗糙,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碳-14方法的测定,山顶洞人的生活时代为距今18000年。
但另一数据为距今一万年左右。
所以精确地说,应为距今18300~10500年。
山顶洞人己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件大约是作为矛头用的鹿角,表面不仅经过刮磨,而且截去了枝杈,制作很精致。
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件骨针。
针长82毫米,有火柴棍那样粗,针耳微弯,刮磨得很光滑,一头是锋利的尖,一头是用极为尖利的器物挖成的针孔。
此外,还出土了一批穿孔的兽牙,穿孔的海蚶壳,钻孔石珠,钻孔小砾石等装饰品。
这些遗物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中国原始社会史》指出:
“特别是钻孔和磨制技术,是这个时期比较突出的工艺成就,反映了新的生产水平。
如骨针表面经磨削,针身光圆,针尖眼似用尖状器物刮挖成的。
其他的骨、石饰品,都经过钻制而成,都是从两面对钻而成的,对钻的砾石、石珠的孔位两边极为准确。
这充分反映了人们的钻孔技术的成就。
”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吗?
由学生总结远古居民的名称、时间和地点
代表文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化
北京人约70万-
20万年
约18000
年保留猿的
某些特征
和现代人
基本相同打制石器
开始掌握磨光
和钻孔技术:
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山顶洞人[练一练]继续完成学习指导用书上的“探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