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南京旅游业发展情况报告

南京旅游业发展情况报告
(二)产业总量规模
近几年来,南京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以2011年为例,全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10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6.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50.7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7337.7万人次。在2011年度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的排序中,南京市的旅游总收入仅次于上海、杭州。
在国内游客方面,江苏本省游客依旧占较大比重,占到全部国内游客总数的22.28%,安徽、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北京、湖北、河北分列二至十位,其中,长三角江浙沪二省一市及邻近的安徽省是南京主要国内游客的来源地,占到全部国内游客总数的45.35%。 ﻫ(2)支出结构ﻫ 据我们小组的抽样调查显示,来南京的国内游客的主要支出项目依次为:购物费、餐饮费、景点游览费、长途交通费、住宿费等。
一、南京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概况
南京是六朝古都,地处华东地区城市密集区域,横跨大江南北,总人口达2个多亿;区位优势突出,南京是全国八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交通便捷,环境宜人,经济发达。南京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全国六大类74种旅游资源中,南京地区六大类全部具备,拥有 74种资源中的61种,占全国资源种类的83%。到目前为止,南京有旅游景点500多处。围绕现有的资源,南京旅游业发展的主题特色越来越明显。以六朝石刻为代表的古都文化,以汤山猿人溶洞为代表的古人类文明,以明城墙、明孝陵、秦淮风光带为代表的明清文化,以中山陵、总统府为代表的民国历史文化,以夫子庙、贡院街为代表的民风、民俗、民艺文化,以静海寺、雨花台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以湖光山色、白鹭栖居为自然景观的金牛湖风景区,以阅江楼、燕子矶为特色的大江风光带,以江心洲、八卦洲为代表的都市农业观光区。近几年,又新推出了一批独具南京民风、民俗特色的系列产品。作为开放较早的行业,经过数年努力,南京旅游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旅游总收入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ﻫ 南京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54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其中副省级城市有14个,南京排名第四,在深圳、杭州、大连市之后。在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产业定位与规模”等20项指标中,南京排在广州、成都、西安、厦门等14个副省级城市之前。随着南京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春节、“五一”、国庆长假及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使市民出游具备了充足的条件。为南京旅游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对相关产业产生波及效应和联动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自身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带动南京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南京的支柱产业。

南京2

南京2
2主要景点
编辑
南京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以下是南京市的主要景点:
景点掠影 简介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南京城水西门内冶城山,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南朝时曾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明朝时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原来的朝天宫毁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现存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原来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宁府学(原来的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今日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
鸡鸣寺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于一体,环境幽雅,宝刹庄严,铜佛闪耀,寺内楼阁参差,殿宇辉煌,浮图耸空,香火缭绕,游客不绝。佛殿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宏观则山明水秀寺优美浓荫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则群峰拱挹;烟岚蓊郁。每当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远眺,荷花万顷,红绿相间,如汉宫晚妆,美不胜收。每当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九日、九月十九日,即观音菩萨诞生、成道、出家纪念日,数十万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敬香,人流如潮,幽净的寺院热闹非凡。

2007年南京旅游发展概览

2007年南京旅游发展概览

2007南京旅游发展概览目录一、旅游业发展综述2007年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旅游强市”建设的重要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行业紧紧围绕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突出“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开拓和培育市场,着力加快城市旅游环境建设,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200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6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继续保持在全国旅游城市第一方阵的地位;接待国内旅游者44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1%;接待入境旅游者11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创汇8.07亿美元,同比增长19.3%。

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旅游社436家,其中新增旅行社42家,有27家取得出境旅游经营权;旅游星级饭店143家,其中新增星级饭店20家;A级景区35家,其中新增A级景区8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其中新增3家。

创佳工作准备有序。

已正式向国家旅游局递交了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申请;完成了《南京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总体方案》;启动了《南京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综合测评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梳理了《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专项标准》条目。

旅游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

一是科学引导旅游规划。

《南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南京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都市圈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土地储备规划》正在编写;各区县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玄武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审批,下关、栖霞、六合三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完成了初稿。

二是重点旅游项目顺利完成。

中山陵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实现了“显山露水,还景于民”的基本目标;江宁织造府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雨花台烈士陵园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宝船厂遗址西片“宝船及航海主题文化体验区”建设已正式启动;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公园用地计划已被批准,正在进行拆迁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南京旅游发展评价

南京旅游发展评价

南京旅游发展评价摘要南京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优化,配套设施齐全,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突出问题:旅游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城市旅游尚未形成品牌等,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南京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一、南京市概述南京,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历史悠久,有着超过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二、南京旅游资源介绍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皆宜旅游,有“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之说。

南京地区起伏不平,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南京市区主要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等,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形成了山水相容的秀丽景色。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鸡鸣寺(南朝名寺藏帝王,香烟袅袅抹胭脂)、玄武湖(帝王习武地,金陵秀色处)、莫愁湖(南朝有莫愁,悄然湖畔走)、夫子庙(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栖霞山(舍利塔、千佛岩、乾隆御花园、红叶谷)。

大明胜迹:江宁织造府、明孝陵、明故宫遗址等。

民国建筑:中山陵、钟山风景名胜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美龄宫、孙中山纪念馆、音乐台、蒋介石汤山温泉别墅(庄重典雅的中西合璧建筑,得山水之优势,引香泉之环抱)、总统府(近代史博物馆,孙中山、蒋介石办公处)等。

秦淮河,自古南京历史上就不乏对秦淮河的记载,无论是叹咏,抑或是传说,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留下了无数美妙的话卷。

如今,画舫依旧,秦淮两岸的风景变得更加迷人。

红色景区:雨花台、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静海寺、南京长江大桥等。

总结2020年国庆旅游数据

总结2020年国庆旅游数据

2020年十一黄金周文化旅游市场综2020年“十一”黄金周文化旅游市场综述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10月8日)2020年“十一”和中秋黄金周期间,南京市文化旅游系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扎实做好市场安全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组织系列活动,营造文明、安全、祥和、有序的假日旅游环境,市场产品丰富,文化旅游经济加速恢复。

具体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节日期间,除3号和4号阴雨外,天气基本晴好,利于游客出行。

据统计,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67.3万人次,同比恢复至82.2%(77.4%)①;实现旅游收入93.4亿元,同比恢复至77.9%(73.4%)①。

(一)出游意愿集中释放“双节”前夕,文化旅游部修订发布了文化经营场所、景区、旅行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将A级旅游景区、剧院等场所接待游客量的标准提高到最大承载量的75%,政策利好助推假日市场。

乡村旅游恢复率保持领先, 10月1日-7日,62个乡村旅游区共计游客量为138.5万人次,同比恢复到88.7%;全市A级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84.9万人次,同比恢复至74.2%;南京博物总馆下辖各馆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同比恢复至70%以上;南京城墙各景点接待游客13.1万人次,同比恢复至80%以上。

均达到今年以来各节假日(春节、清明、五一)同比恢复率的最高值。

(二)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双节”期间,来宁游客消费迎来今年的首个高潮,游客抽样调查显示,国内游客一日游游客花费770元,比上半年提高45%,过夜游游客人均花费2101元,比上半年提高近一倍,过夜游游客比重达52%,比上半年提高8个百分点。

(三)外地客源市场取得突破“双节”是文旅部开放跨省游以来的第一个黄金周,智慧旅游大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南京市外游客占比达51.1%。

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达37.1%。

分别比上半年市外、省外游客占比提高15.7 和13.7个百分点,达到今年以来各节假日外地游客比重的新高。

江苏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旅游业指标

江苏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旅游业指标
14-14 旅游业主要指标
项 目
旅行社数(个)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星级饭店数(个)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5431 17725 252200 13743 2951 2357 8822 8341 9424 4658 1389
2019
2954 747 241 210 193 478 204 118 114 142 167 120 131 89 482 72 34 37 38 77 54 17 27 32 36 26 16 16
79227 42482 4963 15468 230448 12581 2716 2125 8212 7506 8539 4161 1044
2416.48 693.33 526.20 409.23 365.89 904.76 923.77 371.23 218.71 4008509 815615 586016 44472 203697 1827753 195230 28936 26032 70181 76358 75747 45707 12765 464836 88281 49514
87611.70 12718.85 10236.93 6337.14 7947.05 13374.10 5251.21 4199.36 3658.47 3703.84 7739.11 7120.71 3156.72 2168.21 13902.21 2412.24 2015.70

2023年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2023年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2023年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科技旅游是指与科技有关联,以科技过程或科技含量作为旅游吸引点的旅游产品和开发形式,形成集科普、生产与销售、观光、娱乐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或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

通过游览和观赏科技景点,达到身体和精神层面的愉悦是科技旅游的初始目的,而通过了解和体验科技知识,达到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升华则是科技旅游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结果。

科技旅游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科考游和人文科技旅游两大类,而人文科技旅游又包括工农业科技示范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场馆、大学科研机构等主要旅游场所。

目前,从国际上来看,科技旅游经过多年发展,产品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拥有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科技场馆,闲暇时到科技场馆参观,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进行科技知识充电,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国科技旅游发展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一些大型的旅游城市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先后开发了多条科技旅游精品路线,如北京中关村率先于XX年推出中关村科技旅游活动,上海建成了一批科普教育基地。

南京科学文化发达,科技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旅游活动虽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但作为一个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科技旅游的发展,还需要进行具体研究。

南京科技旅游的swot分析(一)优势条件分析1.科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要素,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的存在,才能促成旅游活动的最终形成。

作为历史名城和科教基地,南京的科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不管自然科技旅游资源还是人文科技旅游资源都存在很大的优势。

如汤山猿人洞等具有世界级的科考价值,专题科技馆种类多样,选择余地很大,尤其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和专门性的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更加显得独特和珍贵。

目前开通的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南京市博物院等科技旅游专线已经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

2.分布范围广,可进入性良好。

科技旅游资源分布范围较广,几乎遍布南京各个区县,尤其是科技馆和科研场所都分布在市中心及附近,地理位置明显,导向性好,且市内公交或旅游专线都能方便到达,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客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08.03•【字号】•【施行日期】20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南京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京市统计局2008年3月)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快速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深入推进。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

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605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584亿元,增长16.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852元,比上年增长11.5%。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6:49.0:48.4。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5.0%。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42.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比上年上涨3.7%。

其中,食品类上涨11.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2.1%,衣着类上涨5.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1.0%,居住类上涨2.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9%,交通通讯类下降3.9%。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55,比上年上升1.55%。

其中,轻工业下降2.73%,重工业上升4.38%;生产资料上升1.79%,生活资料上升0.34%。

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9.8万个。

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超过70%。

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6%。

全市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任务目标,推动小康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5项指标全部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南京市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一、总体情况
2013年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360.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5%,实现旅游创汇4.01亿美元,较上年同口径下降7.3%。

接待入境旅游者51.9万人次,较上年同口径下降6.6%,接待国内旅游者8674.01万人次,较上年同口径增长9.1%。

二、旅游企业规模情况
截至2013年底,我市共有旅行社557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33家;旅游星级饭店10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8家,四星级饭店23家,三星级饭店52家,二星级饭店14家;国家等级旅游景区53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17家,2A级景区21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家,其中农业旅游示范点12家,工业旅游示范点5家。

三、入境旅游市场
(一)入境旅游总体接待情况
2013年度,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1.9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国人38.2万人次,接待香港同胞4.04万人次,接待澳门同胞0.19万人次,接待台湾同胞9.47万人次。

从我市入境旅游市场客源结构来看,外国人占我市入境旅游总接待量的73.6%,香港同胞占7.78%,澳门同胞占0.37%,台湾同胞占18.25%。

2013年度,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天数为177.4万人天,较上年下降8.78%。

其中接待外国人人天数130.39万人天,接待香港同胞人天数9.77万人天,接待澳门同胞人天数为0.45万人天,接待台湾同胞人天数为36.79万人天。

(二)外国人主要客源市场
按照国别市场划分,2013年度,我市入境旅游接待前十位的客源国家分别是(1)韩国,73932人次(2)美国,47842人次(3)日本,33356人次(4)德国,19515人次(5)马来西亚,17543人次(6)澳大利亚,14784人次(7)加拿大,14220人次(8)英国,12658人次(9)新加坡,12031人次(10)印度尼西亚,8341人次。

韩国、美国、日本多年位居我市入境旅游接待客源国前列。

四、国内旅游市场
2013年,我市接待国内旅游者8674.0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17.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5.6%。

(一)国内旅游收入构成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度来宁游客人均花费构成:长途交通费收入占12.8%,住宿费用占16.8%,餐饮费占19.7%,景区游览占6.8%,娱乐花费占8.8%,购物花费占27.4%,市内交通占3.5%,邮电通信占1.4%,其它杂费占2.8%。

(二)国内旅游者客源分布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按来宁国内旅游者客源市场划分,我市客源比重列前十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苏占18.45%,浙江占10.71%,安徽占8.65%,山东占6.85%,上海占5.76%,河南占5%,北京占4.38%,湖北占3.53%,广东占3.49%,河北占3.05%。

(三)假日接待情况
2013年,春节黄金周全市接待旅游者39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2%,实现旅游总收入37.2亿元,较上年增长12.4%。

国庆黄金周全市接待旅游者638万人次,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0.01%,实现旅游总收入57.1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4.9%。

节日期间,南京市散客出游、自驾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推动旅游市场日趋多样化,休闲度假、探亲访友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旅游规模逐渐扩大。

五、郊区旅游经济
2013年,江宁、溧水、高淳、浦口、六合五个郊区共接待旅游者2068.6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9.8%,郊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69亿元,较上年增长30.0%,郊区旅游总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9.8%。

2013年度南京市郊区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六、出境旅游情况
2013年,纳入统计范围有出境旅游组团资格的旅行社共20家,我市共组织54.2万人出境旅游,较上年增长7.1%。

其中组织出国游35.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8.9%,组织香港游9.9万人次,较上年下降17.8%,组织澳门游7.7万人次,较上年下降2.6%,台湾游10.8万人次,较上年下降21.1%。

七、旅游企业主要经营及接待情况
2013年,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较上年下降8.11%,其中客房收入21.13亿元,餐饮收入20.42亿元,其它收入6.05亿元。

上缴营业税等各项税金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5亿元。

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4.22%,平均房价375元/间天。

其中五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4.55%,平均房价627元/间天;四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8.24%,平均房价396元/间天;三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0.26%,平均房价216元/间天;二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61.39%,平均房价182/间天。

2013年,全市旅行社实现营业收入90.43亿元,较上年下降7.26%,上缴营业税等各项税金3077万元。

全市旅行社组团国内人数178万人次,接团国内人数193万人次。

全市旅行社外联入境人数15.3万人次,接待入境人数23.7
万人次。

2013年,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1453万人次,较上年同口径增长8.4%。

其中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点)有16个,年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点有28个。

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较上年增长4.7%。

其中门票收入4.8亿元,较上年增长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