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 神经调节与动物的行为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神经调节第2课时和动物行为

高三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神经调节第2课时和动物行为

后天性反射
⒓连线题
先天性反射
可以消退
不会消退 非 条 件 反 射
低级的神经中枢
高级的神经中枢 谈虎色变 吃梅止渴 老马识途
条 件 反 射
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的手被蜜蜂蜇了一下后,手不由 自主地立即缩回.过了一会儿,听同学喊:”这里也有一只蜜 蜂.”该同学马上把手插到衣袋中,并躲到一边.请分析回答: (1)手指被蜇后立即缩回手属于 非条件反射 反射.
(2)听到”这里也有一只蜜蜂”的喊声,把手插到衣袋中,并 条件反射 反射。 躲到一边,属于 (3)手指被蜜蜂蜇后立即缩回,然后产生了痛觉,这二个过程 传导的时间,后者比前者长.为什么?
手指被 蜜蜂蜇 皮肤痛觉感受 器产生兴奋 痛觉 脊髓 缩手 经多个突触 大脑皮层
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a.b两处,则电流计指 针发生的偏转情况如何?
可将动物行为分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 为、取食行为、社群行为和节律行为等等。
⒊激素调节与行为
动物行为的产生与动物体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有直 接关系,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是在繁殖 行为和育雏行为上。
证明 幼鼠实验 公鸡实验
⒋神经调节与行为
先天性行为: 生来就有的,由自身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 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生活体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行为 先天性行为 动物行为类型 印随 模仿 条件反射 趋性 后天性行为 非条件反射 本能
你知道“望梅止渴”的典故吗?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 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大脑 间脑 中脑
小脑
延髓
大脑皮层功能区
躯体运动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高中生物教案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中生物教案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中生物教案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高中生物教案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动物的神经调节与行为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话题。

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生理过程以及行为表现。

本教案将从神经调节和行为两个方面分析动物的相关知识。

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一种方式,它涉及到神经元、神经传递物质以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在动物体内,神经元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官时,神经元会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并经过处理产生相应的反应。

神经递质在神经递质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或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元,它由细胞体、突触和轴突组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连,进行信息的传递。

细胞体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而轴突则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细胞。

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包括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等。

2. 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和谷氨酸等。

不同的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有不同的影响,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吸收是动物神经调控的重要过程。

二、行为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它是动物适应环境和生存的一种方式。

行为可以通过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来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来改变。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不同的物种在行为上存在差异,包括食性、繁殖行为、群体行为等。

1. 生存行为生存行为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行为反应。

这包括觅食、逃避捕食者、建立领域和选择合适的栖息地等行为。

生存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动物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不同物种的动物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行为,例如蜜蜂的集体觅食和蜜蜂的蚁后嗣后关系等。

社会行为对动物个体以及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殖都有影响。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动物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动物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动物神经系统与行为调控动物神经系统和行为调控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动物的行为是由神经系统调控的,而神经系统则是由神经元网络组成的。

高中生物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动物神经系统和行为调控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主要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传递,实现了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这里可以适当加入插图,展示神经元的结构)不同神经元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感觉神经元主要负责感受外界刺激并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元则负责信息处理和决策;运动神经元则控制肌肉运动。

这些神经元间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形成复杂的网络。

二、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一些神经递质可以兴奋神经元,促使神经冲动的传递;而另一些神经递质则可以抑制神经元的活动,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

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负责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

根据位置和功能可以将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接收和整合来自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则将信号传递到全身各个部位。

(这里可以适当加入插图,展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四、行为的调控行为是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

神经系统通过调控动物的行为,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

行为的调控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当动物感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系统会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和判断。

然后,中枢神经系统会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外周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运动,从而产生特定的行为。

行为的调控还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如激素水平等。

内部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行为。

【高中生物】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中生物】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中生物】2021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之神经调节与行为2021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汇总三神经调节与行为名词:1 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如某些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臭虫的趋热性,寄生昆虫的趋化性等,它们都与神经调节有关。

2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得多,如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等都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3 印随:刚孵化的动物有印随学习,如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如果没有母天鹅,就会跟着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走。

4 模仿:幼年动物则主要是通过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学习的,如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语句:1 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行为:a 催乳素:照顾幼仔,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b 促x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x腺激素能够促进x腺的发育和x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x行为。

2 行为分为:(1)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2)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和条件反射。

3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

动物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4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到了高中,你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高中,学习的科目没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

比如对于理倾学生来说,语数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对于文倾学生来说,语数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

因此,如果大家把生物当成初中的小科,当成文科来看待,指望考前背一背,可以这样说,这种情况下你的高中生物是根本学不好的。

如果你指望生物考前背背就可以考高分,那是天方夜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高中尤其是在生物考试中,你也很难取得高分,更何况你考前背背呢。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三学习指导】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神经调节与行为
神经调节与行为
名词:
1、趋性:就是动物对环境因素提振最简单的定向反应,例如某些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臭虫的趋热性,真菌昆虫的趋化性等,它们都与神经调节有关。

2、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得多,如蜜蜂采蜜,蚂蚁做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等都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3、印随:刚受精的动物存有绣随自学,例如刚受精的小天鹅总是紧随它所看见的第一个小的行动目标奔跑,如果没母天鹅,就可以跟著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跑。

4、模仿:幼年动物则主要是通过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来学习的,如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语句:
1、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行为:a、催乳素:照顾幼仔,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的活动等;b、促x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x腺激素能够促进x腺的发育和x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x行为。

2、犯罪行为分成:(1)先天性犯罪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2)后天性犯罪行为:印随、恶搞和条件反射
3、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

动物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4、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就是相互协同促进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在主导的地位。

5、动物行为就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同下构成的。

来自转载。

高三生物笔记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笔记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笔记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兴奋: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递兴奋神经纤维: 轴突 与髓鞘 (一个神经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4.*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既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5.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刺激:非条件刺激(具体事物)铃声食物分泌唾液条件反射(如光,声音等)二者联系非条件反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础反生反射活动的条件完整的反射弧一定强度的刺激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当神经纤维未收到刺激时由于K离子大量外流膜外侧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外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膜电表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部分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由于神经元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钠离子外流电位差表现为内正外负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膜外电流方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钠离子→膜外钾离子→膜内膜外电流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3.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可产生兴奋4.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电流的偏转a.在一条神经纤维上刺激点到电流表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电流表不偏转距离不等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b.在两个神经元之间若兴奋只传到一个电极电流表只偏转一次若兴奋传到两个电极电流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将信息传递2.突触:神经元的轴突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的特点类型:轴突–胞体型⊙–〈⊙–〈轴突–数图型⊙–〈–⊙–〈突触后膜的面积较大的意义 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3.传递过程①递质的移动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②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③特点 ①单向传递 ②突触延隔(突触的数量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时间) 单向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 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④神经递质作用效果 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兴奋性递质 乙烯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等 抑制性递质 甘氨酸 谷氨酸等⑤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为胞吐 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由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 ⑥突触小题内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含量多⑦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酶水解 否则突触后膜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麻醉药主要是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作于部位在突触间隙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 是脑与躯干 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具有感觉 运动 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脑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如呼吸中枢 心脑血管中枢(调节心跳 血压)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1.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这样 相应的器官 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的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2.植物人的脊髓和脑干是正常的五.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功能⎧⎪⎪⎪⎪⎨⎪⎪⎪⎪⎩①对外部世界的感知②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③语言(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④学习⑤记忆⑥思维发生障碍后言语区⎧⎪⎪⎨⎪⎪⎩W区运动性书学中枢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短期记忆:当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成人与婴儿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的区别成人与婴儿控制排尿的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的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教学课件

教材素材变式
4 (多选)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都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B.3种神经元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3种神经元中的树突主要接受信息,轴突主要传出信息 D.尽管3种神经元的突起数量不同,但都参与构成神经组织
答案
4.BCD 3种神经元形态差异较大,但都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组成, A错误。3种神经元基本结 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树突主要接受信息并将信息传向细胞体,轴突将细胞体的 信息传向下一个神经元,C正确。尽管3种神经元突起数量不同,但都具有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参 与构成神经组织,D正确。
答案
1.C 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就存在的,其数量是有限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过程中习得的,其数量几 乎是无限的,A正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 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消退,如响铃的同时给狗喂 食,等条件反射建立后,还需要将非条件刺激(食物)与条件刺激(响铃)结合起来进行强化,B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 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C错误。条件反 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 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D正确。
答案
2.D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不能仅由一个神经元完成,最简单的反射弧也需要两个神经元,A错误。膝跳反 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谈梅生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 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谈梅生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 支配的腺体(唾液腺),C错误。膝跳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谈梅生津(条件反射)是人 类特有的复杂反射,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D正确。

高三生物复习- 神经调节与动物的行为

高三生物复习-   神经调节与动物的行为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 通过突触实现的, 通过突触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 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 电位变化) 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 ),再转化为电 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 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导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导
1,神经调节是主导 2,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 官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 3,例:兔子交配行为的完成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结构基础 物质基础


节 体



反射弧 反射 迅速,准确 迅速, 比较局限 时间短暂
主要是激素 通过体液完成 比较缓慢 比较广范 时间比较长
调节方式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
是大脑皮层. 是大脑皮层.
书写语言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沟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语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2,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大脑皮层一定区域损伤,将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大脑皮层一定区域损伤, 失去相应的功能 中央前回是 人体的运动功 能区. 能区.全身骨 胳肌在上面的 投影呈倒立的 人形. 人形.动作灵 敏精确的器官 在中央前回的 投影区面积大
⑵在细胞间的传递: 在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与推理 后天行为发展的最高形式
生物学意义: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
动物行为与神 20经21/3调/9 节的关系
动物行为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越发达,动物行为越复杂 20
(三)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与行为的关系
神经调节 刺

激素调节
运动器官
动物行为
1、神经调节是主导
2、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 官共同协调作用下形成的
2021/3/9
丘脑
脑干 脊髓
植物性神经 (运动性神经)
交感神经 作用 副交感神经 相反
内脏
14
2021/3/9
15
2021/3/9
16
1、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脑 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

脊髓

系 统
躯体 躯体感觉神经
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按分布范围分)
内脏 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由于只有突触小体中有突触 小泡和神经递质。因此神经 兴奋是单向传递的。
2021/3/9
7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
兴奋 抑制
递质
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突 突触间隙 触
突触后膜
2021/3/9
8
兴奋的传递方向
神经元内: 树突→细胞体→轴突 双向性 同时
神经元间: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 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单向性 时间延搁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
2021/3/9
1
二、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
1、反射的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 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2、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是指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
反射,只在大脑皮层下的中枢即可完成的反射
条件反射: 指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
2021/3/9
11
位置: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
功能: 躯体运动
顶部——控制下肢运动

有密切关系 中间——调节上肢运动

下部——控制头部运动



躯体各部分的运动都由运动中枢的一
枢特
定部位控制,皮层中的功能代表区的 分布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珠大小无关, 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2021/3/9
4
4、兴奋的传导: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出去。
⑴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兴奋的实质是产生局部电流——神经元未兴奋时, 细胞膜上的电位为外正内负称为静息状态。
神经元受刺激时,细胞膜上电位反转,变成内正外负, 该电位与相邻静息电位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形成局部 电流由神经纤维传导出去
20212/3/、9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2
❖ 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 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 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双慢慢恢复亮色。 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 色皆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 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下 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B )
2021/3/9
12
躯体运动中枢与身体 对侧的运动有关。
书写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2021/3/9
听觉性语言中枢
13
2、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大脑皮层一定区域损伤, 将失去相应的功能。
内脏活动活 动区。某一部位 损伤将导致相应 内脏活动不正常。
高级 中枢
较高级 低级 中枢 中枢
大脑皮层 (内侧面)
2021/3/9
5
⑵在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2021/3/9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6
兴⑵奋在在细神胞经间元与的神传经递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神经兴奋传到轴突小体时突 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出 来,经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和突触后膜扩散到后一级神 经元,引起后一级神经元也 兴奋。
2021/3/9
9
(二1、)、调节高人级和神高经等动中物枢生的理调活动节的高级中枢
是大脑皮层。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沟
书写语言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2021/3/9
听觉中枢
听觉语言中枢 视觉语言中枢
视觉中枢
10
2、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大脑皮层一定区域损伤,将 失去相应的功能
中央前回是 人体的运动功 能区。全身骨 胳肌在上面的 投影呈倒立的 人形。动作灵 敏精确的器官 在中央前回的 投影区面积大
2021/3/9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的后天性反射。 2
胞体
突起
2021/3/9
神神经元经细元胞体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 髓鞘
树突 突起 轴突
3
3、反射弧:
⑴概念: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
⑵结构:如图
⑶特点:
①完整性: 五部分缺一不可 ②单向性(方向性):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不能反过来传导
照顾行为
垂体
还能够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 器官发育和生理技能的完成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
2021/3/9
19
(二)神经调节与行为小结
趋性:对环境刺激产生的简单定向反应 先天性行为 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反射
种类 后天性行为
本能: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有序连锁
发生构成
印随 (刚孵化) 模仿 (幼年动物) 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主要方式)
3、例:兔子交配行为的完成
2021/3/9
21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神 经 调 节体 液 节结构基础 物质基础
调节方式
反射弧 反射
主要是激素 通过体液完成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比较局限
比较广范
作用时间 时间短暂
时间比较长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1、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 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 B蛙褪黑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以可使青蛙体 色变亮。
❖ C蛙体色变化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2D021蛙/3/9 褪黑激素的分泌 与垂体有关。
23
❖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
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没有出现糖尿病 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 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 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 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交感神经
2021/3/9
(植物性神经) 副交感神经 17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 激素调节与行为 ❖ 神经调节与行为 ❖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行为的关系
2021/3/9
18
(一)激素调节与行为
1、性激素与性行为
动物的性行为受性激素调节控制。
2、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行为
催乳素 不仅能够控制某些动物对幼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