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色的草地(节选)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第1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

(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中的“它”是指________;“睡觉”是指________;“起床”是指________。

(4)草地可爱、有趣是因为()A.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B. 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5)“我”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答案】(1)“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2)比喻;蒲公英的花;手掌(3)蒲公英;蒲公英的花合拢;蒲公英的花张开(4)B(5)喜欢。

因为蒲公英非常有趣。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第1自然段主要讲“我”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手掌。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榴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满满的籽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阅读短文,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春天,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夏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秋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

(2)第①段中“驰名中外”一词写出“我”内心________的心情。

我知道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

(4)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________之情。

【答案】(1)抽枝长叶;开花;结果(2)自豪;闻名中外;举世闻名(3)拟人;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4)喜爱【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春天,抽枝长叶(用四个字概括)→夏天开花(用两个字概括)→秋天,结果(用两个字概括)。

(2)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文中“________”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

(2)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描写了海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事物。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底珊瑚的________。

【答案】(1)五光十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深;浅;高;低(3)珊瑚;海参;大龙虾(4)比喻;排比;样子多【解析】【分析】(1)文中海水颜色多的词语是“五光十色”,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2)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如文中出现的“深”和“浅”以及“高”和“低”;(3)本题为阅读理解题,文中描写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等三种动物;(4)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五光十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2)深;浅;高;低(3)珊瑚;海参;大龙虾(4)比喻;排比;样子多【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文中内容、反义词、修辞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节选自吴然的《珍珠泉》)(1)短文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你喜欢吗?请选择一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品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④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袭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中“放假了”的意思。

(2)对第④段中加点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花孩子不守纪律、胡乱开放的情景B.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花孩子急切渴望出来玩耍的心情(3)文段的①②段和③④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填序号)①②段:________ ③④段:________A.下雨了,花孩子们放假了,他们冲出了学校。

B.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做功课。

(4)围绕着“关了门做功课”想一想,花孩子们在学校里做了哪些功课?【答案】(1)花儿纷纷开放。

(2)B(3)B;A(4)学习怎样长得壮,怎样开花,怎样结果……【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美---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结合具体语境及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4)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一般要注意书写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花儿纷纷开放。

(2)B(3)B、A(4)学习怎样长得壮,怎样开花,怎样结果……【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果实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答案】(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很好听(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这段话描写了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很好听。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故答案为:(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很好听。

(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10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课内阅读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选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句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3)小雨滴敲敲打打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当他们汇聚起来,从一首轻快的________,唱到波澜壮阔的________,水越来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

【答案】(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2)拟人;水(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多;大【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2)把“水”当做人来描写,说“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这是拟人句。

句中的“他”指的是水。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细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2)拟人、水;(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多、大。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下面是故事的结尾部分,请读一读,做一做。

①于是,鸟太太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这下好了,我总算找到了一根够长的绳子。

”②胡萝卜先生就这样一直走,他的胡子一直长,当胡萝卜先生走进一家眼镜店的时候,他的胡子也就不再发疯一样长了。

由于一路上胡子派了许多用处,已经不是那么长了,就挂在他的肩膀上。

胡萝卜先生开始掏钱为他的近视眼买眼镜。

③眼镜店的白菜小姐是个非常机灵的女孩,她一边给胡萝卜先生戴上眼镜,一边说:“如果你怕不小心把眼镜摔了,那么就在眼镜框上系一根绳子,然后挂在脖子上。

”白莱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那根胡子系住了眼镜。

④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子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拉住了眼镜。

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是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是太棒了,大家都这么说。

(1)先预测,再总结。

①读了第①段,我预测后面的情节是:________②读了第②段,我预测后面的情节是:________总结以上两次预测,对照作家的原文,我发现:________(2)大家为什么都说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太棒了?【答案】(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长长的,胡子还会有其他用处。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虽然不是那么长了,但也还会有用处。

;略(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了许多人,还帮助了自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围绕中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长长的,胡子还会有其他用处。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虽然不是那么长了,但也还会有用处。

;略(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助了许多人,还帮助了自己。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职业[印度]泰戈尔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zhuó)子呀,亮晶晶的领子!”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ēng)夫①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注释:①更夫:旧时打更巡夜的人。

(选自《新月集》)(1)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也选自这本散文诗集。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早晨上学________ 看见更夫愿做小贩下午放学________ 遇见小贩愿做园丁天黑________ 看见园丁愿做更夫(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叫卖镯子的小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以“我”愿做小贩B. 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C. 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看见园丁——愿做园丁;看见更夫——愿做更夫(4)C(5)略【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此题要大胆想象,敢于去想,敢于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职业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故答案为:(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看见园丁—愿做园丁;看见更夫——愿做更夫(4)C(5)略【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鮣(yìn)。

鮣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

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

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鮣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

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

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前进——________ 短暂一一________ 附近——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良机:________ 周游:________(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鮣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

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

(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后退;长久;遥远(2)很好的机会;到四周游玩(3)不仅;而且(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5)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前进——前;向前行进;向前发展进步。

短暂一一时间短;持续时间很有限的;转瞬即逝的。

附近——靠近,离某地不远的。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良机:很好的机会。

周游:到四周游玩。

(3)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仅……而且……”;(4)、(5)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鮣乘的“船”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

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

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

故答案为:(1)后退长久遥远(2)良机:很好的机会。

周游:到四周游玩。

(3)不仅……而且……(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5)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4)、(5)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1)李萌一家三口想在寒假期间去颐和园游玩。

这时候是________(淡、旺)季,她应该买三张________元的门票。

(2)李萌准备10:00入园,18:00离园。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什么?【答案】(1)淡;20(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00就闭园了。

【解析】【分析】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故答案为:(1)淡、20;(2)不可以,因为李萌去时为淡季,淡季17:00就闭园了。

【点评】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小时候,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吃多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已经被它酸倒了。

(1)照样子写出表示味道的“ABB”式词语。

例:甜津津 ________ ________(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牙齿又酸又软”。

(从画线句中找答案)(3)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句,其中第________句是中心句,第________句写了吃杨梅时不觉得酸的原因。

(4)这段话主要写了杨梅的()。

A. 颜色B. 外形C. 味道【答案】(1)酸溜溜;辣乎乎(2)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3)四;一;三(4)C【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甜津津”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故答案为:(1)酸溜溜、辣乎乎(2)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3)四、一、三(4)C【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diào gōu)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pú pǔ)公英的花瓣是合拢(lǒng rǎo)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