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广西大学2020年《中西哲学史(801)》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广西大学2020年《中西哲学史(801)》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中西哲学史(801)》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考试性质
《中西哲学史》是广西大学哲学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各二级学科点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

本科目考试内容由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两个模块构成,并抽取两个模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考查。

本科目
旨在测试学生的哲学基础知识,检验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对哲学史主要流派、重要哲学家、主要概念、经
典命题、哲学史重大转向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理解能力,并检验学生利用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方式
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考试内容
(一)中国哲学
1.先秦时期
老子
庄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2.魏晋和隋唐时期王弼
惠能
3.宋明时期
张载
程颐、程颢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二)西方哲学1.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学派
斯多亚学派
怀疑派
新柏拉图主义2.中世纪哲学
奥古斯丁
阿奎那
3.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
(1)唯理论
笛卡尔
莱布尼茨
(2)经验论
培根
洛克
休谟
广西大学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西哲学史(801)》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4.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
黑格尔
参考书目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西方哲学史 考试大纲

西方哲学史 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入学考试<西方哲学史> 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58)一.考试范围:第一章希腊哲学米利都学派的“始基”(本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为本原”和“和谐观”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巴门尼德的“being”的“是”与“在”的双重含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苏格拉底的定义寻求与对话法。

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二章中世纪哲学奥古斯丁的“光照论”,善恶观。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与理性与信仰关系。

(还没整理)第三章近代哲学笛卡尔哲学斯宾诺莎(实体与属性、真观念、规定即否定、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莱布尼茨(单子论、前定和谐)。

洛克(白板说、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两种实体说);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哲学第四章德国古典哲学1、康德哲学4、黑格尔哲学二.题型(一)名词解释:(7题选做5题)(二)简答题:(6题选做4题)(三)论述题:(3题选做2题)三.复习要求认真阅读指定的教材或参考书,把握基本史料,理解思想内涵,提高思辨能力。

弄清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思想家的基本概念以及整个西方哲学史发展的逻辑线索。

四.题例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适用专业:哲学专业所有二级学科一、名词解释(外国哲学专业答前5题,其他专业任选其中的5个;每题8分,共40分)1、逻各斯(赫拉克利特)2、理念(柏拉图)3、单子(莱布尼茨)4、绝对命令(康德)5、绝对精神(黑格尔)6、经验论7、本原二、简答题(外国哲学专业答前4题,其他专业任选其中的4个;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2、为何说托马斯·阿奎那是“温和的实在论”?3、如何评价休谟的怀疑论?4、近代欧洲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主要分歧是什么?5、简述安瑟尔谟(或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6、如何评价斯宾诺莎的自由观?三、论述题(外国哲学专业答1和2,其他专业答2和3;每题35分,共70分)1、为什么说康德的伦理学是形式主义的伦理学?它的局限性何在?2、论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中的意义。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中西哲学史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1-中西哲学史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本《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都是大学哲学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西方哲学史的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近代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法国启蒙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则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南北朝哲学、隋唐哲学、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潮。

要求考生熟悉中西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主要命题,并能够对各种最为重要的哲学理论的内在思想结构和基本理路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备理性推理和哲学论证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把握和理解中西哲学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基本概念及其内在的思想结构。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哲学论证的能力,并具备哲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中西哲学史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西方哲学史(一)前苏格拉底哲学1.米利都学派;2.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万物的数学基础;3.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与流变问题;4.古希腊的原子论者。

(二)智者与苏格拉底1.智者运动的哲学意义;2.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3.苏格拉底的理智助产术与知识论;4.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思想。

(三)柏拉图哲学1.回忆说与知识论;2.理念论;3.政治哲学。

(四)亚里士多德哲学1.范畴理论和三段论;2.形而上学;3.伦理学;4.政治哲学。

(五)晚期希腊哲学1.伊壁鸠鲁主义;2.斯多葛主义;3.怀疑主义;4.普罗提诺。

(六)教父哲学1.护教学者;2.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3.伪狄奥尼修斯与波爱修。

(七)经院哲学1.早期经院哲学;2.经院哲学的繁荣与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体系;3.司各脱、奥卡姆和埃克哈特。

(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1.人文主义运动;2.马基雅维利;3.宗教改革。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代码880)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代码880)
第二节 南意大利哲学
第三节 多元沦哲学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第一节 智者的启蒙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第三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第四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第三章 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主义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第三节 怀疑主义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二节 伏尔泰
第三节 卢梭
第四节 拉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
第五节 孔狄亚克
第六节 爱尔维修
第七节 狄德罗
第八节 霍尔巴赫
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 康德
第二节 费希特
第三节 谢林
第四节 黑格尔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
第三节 实证主义及其发展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代码880)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
参考书目: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考试内容:
第一编 古代哲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哲学
第一节 人文主义运动和政治哲学
第二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 新时代的曙光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第七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一节 培根
第二节 笛卡尔
第三节 霍布斯
第四节 斯宾诺莎
第五节 洛克
第六节 莱布尼茨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210105195242)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210105195242)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复习要点:通过本章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著作和重要哲学思想。

1、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和哲学起源发展的关系。

2、掌握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3、了解古代西方各主要哲学流派和主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

4、准确理解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复习内容: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一、伊奥尼亚学派二、南意大利学派第二节中期希腊哲学一、智者和原子论先驱二、原子论三、理念论的起源和发展四、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及对哲学历史的批判总结第三节晚期希腊哲学晚期苏格拉底学派二、晚期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哲学第四节古代罗马哲学重点内容:1、基本概念1.1本原或“始基”1.2原子1.3理念1.4数与和谐1. 5 “四因”1. 6 “存在”与“非存在”1.7 “四根”1.8 “形而上学”2、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22. 1 “水是万物的始基”2. 2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2. 3 “美在和谐”2. 4 “飞矢不动”2. 5 “认识你自己”2. 6 “学习就是回忆”2.7 “实体是不表述主体并存在于主体之外的”2.9 “幸福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精神的无纷扰”3、综合理解3.1哲学本体论的起源,自然哲学的历史价值3.2原子论与理念论的对立及其实质3.3先验论哲学对教育学的影响3.4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史的批判和总结3. 5 “原子论”的起源和发展3. 6 “伊壁鸠鲁主义”对伦理学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第二章基督教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复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督教和基督教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大致线索,理解经院哲学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实质,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质。

2. 8 “美德即是中道”31、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教义。

2、初步理解哲学和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3、明确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实质,理解人本主义的思想实质。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01)学院名称(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3年 7月 15 日《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01)一、考核要求《中国哲学史》着重探究从先秦到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时期内重要哲学家与重要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想与问题意识,其具体内容有:先秦诸子哲学、两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哲学等。

本科目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发展、高潮,全面了解中国哲学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及其内在逻辑联系。

通过本科目的考核,使考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进而了解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基本精神和思维方法,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西方哲学史》属于哲学系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以及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

二、考核评价目标《中国哲学史》的考核要使考生掌握中国古代重要哲学家和重要哲学流派的主要哲学思想,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内在逻辑和主体精神,初步能够对中国数千年来的哲学进行分析和评价,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阅读古代哲学文献的能力。

《西方哲学史》考核评价目标:第一,要掌握西方哲学家所使用的主要概念。

如:柏拉图的“理念说”,亚理士多德的“四因说”。

第二,要掌握西方哲学家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如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不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不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不同。

第三,要有“哲学史”的意识,即,了解不同哲学家思想流变的逻辑线索,如: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前代德国思想家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吸收了何种养料他们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67西方哲学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67西方哲学史

目录I 考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考查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西方哲学史》是为我校招收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客观、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培养潜能,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合理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具有较高哲学素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测试考生掌握西方哲学史方面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哲学家、哲学流派及其理论的程度。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了解西方哲学史的起源及其特点。

2.熟悉西方最著名哲学家、哲学流派的思想,如柏拉图学派、逍遥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3.掌握西方哲学史中主要学说的发展历程,如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的发展过程。

4.知道西方哲学史中不同哲学理论和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简答题5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辨析题2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论述题1题,每小题26分,共26分III 考查内容1.伊奥尼亚哲学的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2.毕达戈拉斯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3.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4.智者学派的学说;5.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及其重要影响;6.小苏格拉底学派的活动、哲学思想及其意义;7.柏拉图的理念论、回忆说、两个世界的理论以及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影响;8.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9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著作、科学著作、政治学著作、哲学思想及其影响;10伊壁鸠鲁的准则学、物理学、伦理学思想;11斯多亚学派的哲学观点及其发展;12怀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3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14教父哲学的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15经院哲学的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6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主要哲学分歧,经院哲学解体的原因;17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方兴起的社会背景,人文主义思潮代表人物、主要哲学理念及其对西方近代思想、近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8宗教改革运动的起因、代表人物、主要宗教思想、影响和历史局限性;19培根的经验论哲学的基本原则、四假相说、经验归纳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20笛卡儿的唯理论哲学的主要观点及影响,笛卡儿的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成就;21霍布斯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方法论思想;22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认识论和伦理学;23洛克的经验论、知识论、社会政治学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4莱布尼兹的唯理论哲学思想、单子论、认识论及科学成就;25巴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巴克莱对物质的看法,对科学与宗教的观点;26休谟的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怀疑论思想、因果思想和宗教观;27孟德斯鸠的社会政治思想、《论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西方政治影响;28伏尔泰的经验论哲学思想、自然神论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以及对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29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对人类不平等起源的看法、《社会契约论》及其影响;30拉美特利的无神论思想、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心身关系的主要观点;31狄德罗的哲学思想、科学思想及社会政治思想;32德国古典哲学诞生的社会时代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3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及哲学意义,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主要观点及其重要影响;34费希特的知识学、法权思想和伦理学思想;35谢林的自然哲学、先验哲学、启示哲学;36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辩证法、法哲学思想及其重要影响。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

《西方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哲学史属于人类认识史或思想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从泰勒斯开始一直到费尔巴哈为止的西方哲学史是西方思想史的核心,并且与西方宗教史、艺术史、科学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欧洲近代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

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因此,西方哲学史是整个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

二.考核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本课的学习主要把握三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事件及其产生的背景;三是对各个历史时期与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哲学思想述评。

三.考试形式1.考试采取闭卷形式2.具体考试题型为: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四. 各章节应该着重把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伊奥尼亚派毕达哥拉斯派爱利亚派元素派5原子论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智者运动概述智者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第四章柏拉图哲学:生平和著作两个领域的区分理念论灵魂学说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生平和著作物理学形而上学灵魂学说实践科学第六章晚期希腊哲学: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第七章基督教哲学的诞生:教父哲学的基本倾向奥古斯丁第八章早期经院哲学:坎特伯雷的安瑟尔漠阿伯拉尔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第九章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托马斯主义第十章英国的经院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司各脱主义奥康主义第十一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人的发现自然的发现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的哲学培根霍布斯第十三章笛卡儿的唯理论:方法论的反思第一哲学的沉思第十四章唯理论的发展: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第十五章英国经验论:洛克贝克莱休谟苏格兰常识哲学十六章法国启蒙哲学:启蒙主义者卢梭百科全书派第十七章康德的批判哲学1康德理论哲学概述 2先验感性论 3先验知性论 4先验理性论 5实践哲学第十八章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的知识学谢林的绝对唯心论第十九章黑格尔哲学体系1黑格尔体系的特点 2精神现象学 3逻辑学体系4自然哲学 5精神哲学第二十章黑格尔哲学的余波: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新黑格尔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01)学院名称(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3年7月15 日《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01)一、考核要求《中国哲学史》着重探究从先秦到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时期内重要哲学家与重要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想与问题意识,其具体内容有:先秦诸子哲学、两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哲学等。

本科目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发展、高潮,全面了解中国哲学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及其内在逻辑联系。

通过本科目的考核,使考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进而了解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基本精神和思维方法,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西方哲学史》属于哲学系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

主要包括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以及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

二、考核评价目标《中国哲学史》的考核要使考生掌握中国古代重要哲学家和重要哲学流派的主要哲学思想,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内在逻辑和主体精神,初步能够对中国数千年来的哲学进行分析和评价,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阅读古代哲学文献的能力。

《西方哲学史》考核评价目标:第一,要掌握西方哲学家所使用的主要概念。

如:柏拉图的“理念说”,亚理士多德的“四因说”。

第二,要掌握西方哲学家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如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不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不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不同。

第三,要有“哲学史”的意识,即,了解不同哲学家思想流变的逻辑线索,如: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前代德国思想家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吸收了何种养料?他们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考核内容《中国哲学史》部分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第一节早期的“阴阳”、“五行”说一、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五行”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具体内容二、“阴阳”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原因二、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第二章孔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孔子对社会变革的态度第二节“仁”的学说一、“仁”是“爱人”二、“仁”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三、“仁”是“仁政”第三节仁智统一与“成人”之道一、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二、“成人”之道就是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第四节“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第三章墨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儒墨显学一、对待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态度的对立二、政治思想上的对立三、哲学思想上先验论与经验论的对立第二节“兼爱”与功利主义一、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孔子的“仁”的异同二、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第三节“取实予名”与“三表”一、墨子的“取实予名”二、墨子的“三表”是判别是非、真伪的客观标准第四节“非命”思想与宗教迷信的矛盾第四章《老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道”的学说第二节“无为”与“无名”一、无为的思想二、无名的思想第三节“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第五章孟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仁政”学说一、王道学说二、王霸之辩与义利之辩第二节“性善”说与先验主义认识论一、几种不同的人性说二、孟子的性善说第三节“养浩然之气”与成人之道第六章庄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第二节“蔽于天而不知人”第三节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一、庄子相对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二、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具体表现第四节“逍遥游”与道家的理想人格第七章荀子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古今”“礼法”之争的总结第二节“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第三节“名分使群”与“化性起伪”的人道观第四节“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与“解蔽”的思想方法第八章韩非的哲学思想第一节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论观点第二节“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注重“参验”第三节反对“前识”第九章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五常”“可求于天”第一节“三纲”第二节“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论第三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成性”与“防欲”第四节“顺命”第五节“形神”之辩上的“尊神”第十章王充的哲学思想第一节“疾虚妄”的批判精神第二节“自然之道”,“非或为之”第三节关于必然和偶然的学说第四节“性有善恶”与学以“成德”第五节形神观和认识论第十一章王弼的哲学思想、“崇本举末”第一节“以无为本”、“得意忘象”第二节“得意忘言”、“圣人有情”第三节“天命无妄”第十二章郭象《庄子注》的哲学思想第一节“独化于玄冥之境”,“遇”即是“命”第二节“命之必行”第三节“名教即自然”第十三章隋唐佛教哲学第一节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第二节禅宗的“顿悟”说第十四章张载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太虚即气”第二节“一物两体”,“变化气质”第三节“知礼成性”第十五章朱熹的哲学思想第一节“理在气先”第二节“理一分殊”与“无物无对”第三节人性论和“复性说”第四节“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第十六章王守仁的哲学思想第一节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的转折第二节从“心即理”命题到“良知”本体说第三节“知行合一”与格物即格心第四节论心体(良知)的发育过程第五节王学的分化和李贽的异端思想第十七章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对“理气”之辩的总结第二节对“动静”之辩的总结第三节对“心物”之辩的总结第四节“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第五节“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西方哲学史》部分)第一章西方哲学概论。

第一节希腊文明的兴起。

主要掌握希腊哲学产生的一般的历史、政治、文化环境。

第二节西方哲学的概念。

主要掌握哲学的概念,本体论的概念。

第三节哲学的历史概念与功用。

主要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家对哲学概念的不同界定,还要掌握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第二章从宇宙论到本体论。

第一节从本原到逻各斯。

主要掌握本原的概念,从发生学意义追问世界的本原。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万物的本原是“无规定”;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本原;爱菲斯学派、逻各斯。

第二节本体论的诞生。

主要掌握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芝诺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

第三节拯救现象。

主要掌握恩培多克勒“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和“奴斯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影像说”、快乐主义的伦理学。

第三章从感性到德性。

第一节智者文化。

主要掌握智者文化的特点;普罗太戈拉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关于“无物存在”的论证。

第二节苏格拉底。

主要掌握德性就是知识、精神接生术、认识你自己。

第四章从理念本体到伦理宗教。

第一节柏拉图的理念论。

主要掌握柏拉图早期理念论与晚期理念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二者的不同侧重。

柏拉图的哲学观。

第二节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主要掌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思想、关于本体的规定、以及“四因说”。

第三节悬疑与宁静。

主要掌握伊壁鸠鲁学派的主要观点;斯多葛学派的主要观点;皮浪的怀疑论;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

第五章从此岸到彼岸。

第一节教父哲学。

主要掌握查士丁与“基督教哲学”的概念;奥里根与“三位一体”学说;奥古斯丁的“上帝说”、“创世说”、“原罪说”。

第二节经院哲学。

主要掌握早期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区分;托马斯?阿奎那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存在先于本质、上帝存在的证明、灵魂、理智和唯神史观;经院哲学的衰落;奥康剃刀。

第三节文艺复兴。

主要掌握人文主义的概念;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主要思想内容;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理性的光芒与独断。

第一节唯理论的创立。

主要掌握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和理智直观说。

第二节泛神论的唯理论。

主要掌握斯宾诺莎的伦理至善论、实体学说、属性学说、样式学说、唯理论的认识论。

第三节单子论的唯理论。

主要掌握莱布尼茨的“单子论”、“预定和谐说”、天赋能力说。

第七章经验的原则与怀疑。

第一节经验论的创立。

主要掌握培根的“四种假相”说、经验归纳法。

第二节经验论的片面化。

主要掌握霍布斯的公民哲学思想。

第三节经验论的体系化。

主要掌握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洛克关于物体与观念的两种性质、两种观念说;洛克关于知识的性质、种类和范围说。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区别。

第四节经验论的转向。

主要掌握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无限心灵”说;休谟的知觉论、因果联系论。

第八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启蒙主义者。

主要掌握孟德斯鸠关于法的理论关于政体和权力分立的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分析伏尔泰的自然神论思想及其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伏尔泰的社会政治思想;掌握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卢梭的“公民宗教”思想。

第二节唯物主义者。

主要掌握拉美特里、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思想。

第九章理性批判与绝对哲学。

第一节纯粹理性批判。

主要掌握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综合判断感性直观形式十二范畴知性理性物自体理念范畴二律背反等观念;分析康德关于感性的理论、关于知性的理论、关于理性的理论,并且评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感性、知性、理性三者之间关系的学说。

如何理解与把握康德的“先验分析论”?评述康德的“二律背反”的哲学意义。

怎样理解康德“物自体”是一个认识论的界限概念?第二节实践理性和判断力批判。

主要掌握康德关于实践自由人格自律他律至善灵魂不朽神的存在判断力合目的性鉴赏力、美的概念。

如何理解康德关于“人在科学活动中为自然立法,人在道德行为中为自己立法”这句话?第三节自我和绝对哲学。

主要掌握费希特的知识学、谢林的绝对同一哲学。

第十章逻辑哲学的辩证法。

第一节哲学的本质。

主要掌握黑格尔关于原因解释和理由解释、理由的自我规定性、第一范畴和辨证方法、直接性和间接性、终结是真正的开端的概念。

第二节《精神现象学》。

主要掌握黑格尔所理解的意识发展的诸阶段及其环节;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这一论断?如何理解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命题?第三节纯粹理念的科学。

主要掌握黑格尔哲学的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的主要内容;领会与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第四节应用逻辑学。

主要掌握黑格尔所理解的精神哲学的主要内容;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发展的诸环节和主要内容;分析并掌握黑格尔哲学与前代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学说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分析和评价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四、参考书目1、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