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 突破06 工艺流程综合题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提分训练:以化工工艺流程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答案+详解、课后复习总结】

——以化工工艺流程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提分训练】1.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 ·Cr 2O 3,还含有Al 2O 3、MgCO 3、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晶体和绿矾的流程如下:已知:Ⅰ.常见离子沉淀的pH 范围Fe 3+ Al 3+ Mg 2+ SiO 2-3AlO -2 开始沉淀 1.9 4.2 8.1 9.5 10.2 沉淀完全3.25.39.48.08.52323237NaNO 3===4Na 2CrO 4+Fe 2O 3+4CO 2↑+7NaNO 2。
回答下列问题:(1)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 4·7H 2O 。
(2)滤液1中除含有Na 2CrO 4、NaNO 2和过量的Na 2CO 3、NaNO 3外,还含有NaAlO 2和Na 2SiO 3,则熔融Na 2CO 3条件下发生的副反应有Na 2CO 3+Al 2O 3=====高温 2NaAlO 2+CO 2↑和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H 2SiO 3和Al(OH)3(填写化学式)。
(4)用醋酸调节pH 2=5的目的为将CrO 2-4转化为Cr 2O 2-7;若pH 调节的过低,NO -2可被氧化为NO -3,其离子方程式为Cr 2O 2-7+3NO -2+8H+===2Cr 3++3NO -3+4H 2O 。
(5)调节pH 2后,加入KCl 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 2Cr 2O 7晶体的可能理由是在该条件下K 2Cr 2O 7的溶解度最低,更易分离。
(6)流程中的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1)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 4·7H 2O 。
(2)生成NaAlO 2和Na 2SiO 3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Al 2O 3=====高温2NaAlO 2+CO 2↑和Na 2CO 3+SiO 2=====高温 Na 2SiO 3+CO 2↑。
专题12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型突破)(测试)-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0002)

专题12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型突破)(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含有N3-、N5+的材料Pb(N3)2、N5AsF6可以用于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属于d区元素B.基态As原子的d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3:2C.N3-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D.基态F原子中,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答案】C【解析】A项,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2,价电子排布式为6s26p2,处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故A错误;B项,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则原子的d轨道与p轨道上的电子数之比为10:15=2:3,故B错误;C项,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N3-离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原子个数都为3、价电子数都为16,互为等电子体,二氧化碳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则N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C正确;D项,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与原子轨道的数目相同,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氟原子的原子轨道数目为5,则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故D错误;故选C。
2.(2024·江苏苏州高三期中)Na、Mg、Al均为第三周期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r(Na+)<r(Mg2+)<r(Al3+) B.第一电离能:I1(Na)> I1(Mg)> I1(Al)C.还原性:Na>Mg>Al D.碱性:NaOH<Mg(OH)2<Al(OH)3【答案】C【解析】A项,三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总体趋势:核电荷数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故B错误;C项,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弱,对应单质还原性越弱,故C正确;D项,金属性Na>Mg>Al,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弱,碱性:NaOH>Mg(OH)2>Al(OH)3,故D错误;故选C。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题

2020年高考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题型特点本题型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突破点一化工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解题策略】1.粗读试题(1)读题头,得目的。
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以及提供需要用到的信息。
(2)读题干、析过程。
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
题干信息有三个层次:读得懂的;读得不太懂但根据上下文可以勉强懂的;完全读不懂的。
关键是突破第二层次,对于读得不太懂但根据上下文可以勉强懂的部分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原理,联系实际工业生产及题目信息等进行知识的整合,最终得到结论。
(3)读题尾、看措施: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计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阅读题尾时要将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用笔画出来,以便在后面精读试题时随时提醒自己与之联系。
2.精读试题在粗读试题的基础上,结合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在流程图上随手画出相关信息,以便在解题时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同时思考几个问题: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用什么方法除去等等,体会出题者设问的角度、意图。
只要掌握了这一题型的一般特点和解题策略,无论流程如何陌生复杂,在高考中即使遇到情境陌生的流程图题,也能够驾驭自如,迎刃而解。
1[2019·全国卷Ⅲ]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图G2-1所示。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 突破06 工艺流程综合题共26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2020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策略

【考纲分析】
考核目标与要求
•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
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
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
的化学科学素养。
•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
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
1.审题策略
一审:浏览全题,审结构,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看懂生产流程图。
二审: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 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三审: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什么反应。
四审: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什么原理(氧化还原原理、 化学平衡原理、溶液中三大离子平衡原理等)。
存的能力
将分析解决问题的
从试题新信息中提取 过程结果用正确术
实质性内容,并与已 语及文字、图表、
有知识整合、重组的 模型、图形表达,
能力
作出解释的能力
【试题分析】
试题形式:
新课标1卷第27题主要有以工艺操作为流程和以物质变 化为主线两种形式。 •工艺生产流程类试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 物质转换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 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问题。
试题结构:
结构: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构成。
题头: 一般是简单介绍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 目的(产品);
题干: 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 程表示出来;
题尾: 主要是根据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置成系列 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5
化学工艺流程题中题干的构成 除杂试剂选择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之突破物质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题 突破07 工艺流程综合题

例1.(2018·课标全国Ⅰ,27)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 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的工艺为:
(2)多硼酸盐四硼酸钠(Na2B4O7)与硫酸反应可制硼酸(H3B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N__a_2B__4O__7+__H__2_S_O_4_+__5_H_2_O_=_=_=__N_a_2_S_O_4_+__4_H_3_B_O__3__。
特别关注:典型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类型 3、应用“平衡转化”思想书写方程式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为HNO2、(NH2)2CO,生成物为CO2和N2,根据氧化 还 原 反 应 方 程 式 的 配 平 方 法 可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HNO2 + (NH2)2CO=== 2N2↑+CO2↑+3H2O。
解析 该反应类型类似“钙基固硫”,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
△
△
Mg(OH)2=====MgO+H2O、MgO+SO2=====MgSO3、2MgSO3+O2===2MgSO4,
△ 故总反应方程式为 2Mg(OH)2+2SO2+O2=====2MgSO4+2H2O。
2.[2018·江 苏 , 20(3)]用 酸 性 (NH2)2CO 水 溶液 吸 收 NOx , 吸 收 过程 中 存 在 HNO2 与 (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_H_N_O_2+__(N__H_2)_2C_O_=_=_=______ __2N_2_↑_+__C_O_2_↑_+__3H_2_O_______。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突破训练 化学工艺流程 综合题(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突破训练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考向分析】该类试题通常以化工生产流程图的形式,以陌生元素或陌生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或复分解反应、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化工原理的分析判断流程中残渣或废液的成分、反应条件的控制与选择、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产率的计算、K sp的应用、绿色化学思想的体现等。
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提取信息,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核心导学】1.图解明晰化学工艺流程(1)(2)循环物质的确定(3)副产品的判断2.原料预处理的六种常用方法方法目的研磨、雾化减小固体的颗粒度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加充分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碱浸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铝及其氧化物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3.常见的操作及目的常见的操作目的加氧化剂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判断能否加其他物质要考虑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物的纯度)等分离、提纯利用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重结晶等常规操作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提高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在空气中或其他气体中进行的反应或操作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防变质、防分解、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控制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或抑制水解)②“酸作用”可除去氧化物(膜)③“碱作用”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⑤调节溶液pH,促进(或抑制)某些气体的吸收(或逸出)控制温度(常用水浴、冰浴或油浴) ①防止副反应的发生②使化学平衡移动,提高产率(或转化率);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④控制反应速率;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⑤升温:促进溶液中的气体逸出,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⑥加热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⑦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⑧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挥发、升华;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洗涤晶体①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水溶性杂质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且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③用特定有机试剂清洗晶体: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4.物质分离、提纯的六种物理方法5.熟练书写、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1)明确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①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氧化剂Cl2(X2)O2Fe3+酸性KMnO4MnO2酸性K2Cr2O7HClO还原产物Cl-(X-)H2O/O2-/OH-Fe2+Mn2+Mn2+Cr3+Cl-氧化剂ClO-3浓H2SO4HNO3H2O2PbO2FeO2-4(H+)NaBiO3还原产物Cl-SO2NO2(浓)、NO(稀)H2O/OH-Pb2+Fe3+Br-②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还原剂金属单质Fe2+H2S/S2-SO2/SO2-3HI/I-NH3N2H4CO H2氧化产物金属离子Fe3+S、SO2SO3、SO2-4I2N2、NO N2CO2H2O(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步骤(3)流程图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①新信息或流程图→判断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之难点突破 无机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考点剖析】2020 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之难点突破专题 5 无机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 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题的创新。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 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 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 题的热门题型。
解题思路:1.读流程图(1)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反应物)、出去的是主产物或副产物(生成物)。
(2)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
2.解题要点(1)审题要点:①了解生产目的、原料及产品,②了解题目提供的信息,③分析各步的反应条件、原理 及物质成分,④理解物质分离、提纯、条件控制等操作的目的及要点。
(2)答题切入点:①原料及产品的分离提纯,②生产目的及反应原理,③生产要求及反应条件,④有关 产率、产量及组成的计算,⑤绿色化学。
考点一 以物质制备为目的的工艺流程【典例 1】[2019 新课标Ⅰ]硼酸(H 3BO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 题 头挖掘题头 信息肥料等工艺。
一种以硼镁矿(含 Mg 2B 2O 5·H 2O 、SiO 2 及少量 Fe 2O 3、Al 2O 3)为原 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1.制备过程中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2.制备过程中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看方法调节溶液的pH 控制温度控制压强使用合适想目的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改变速率,影响平衡改变反应速率,控制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看方法研磨水浸酸浸灼烧煅烧想目的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1)
27(3) 27(4) 27(5)
26(3) 26(4)
27(1)27(4) 27(5)
7D选项27(2) 27(2) 27(3)
27(4)
27(3)
27(3)
26(2) 26(4)
26(3)
27(2) 27(5)
26(3)
26(3)(5) 26(7)
赏真题,知结构
(2019·课标全国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
例:氧化钪(Sc2O3)在合金、电光源、催化剂、激活剂和陶瓷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钪精矿为原料(主要成分为Sc2O3,还含有Fe2O3、MnO、SiO2等杂质)生产氧化 钪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S_i_O__2 __;25 ℃时,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 =3,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F__e(_O__H_)。3 (2)草酸钪在空气中“灼烧”时,产物除氧化钪外,还有___C_O__2 __。
突破结构性质与工艺流程
突破工艺流程综合题(1)
(考情分析、考题结构、分析技巧)
考情考点分析
2015~2019五年考点分布图 (1)基础化学概念 (电子式、化合价、物质分类、反应类型) (2)原料预处理方法(煅烧、研磨、浸泡等) (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与应用 (4)流程中物质组成推断 (5)陌生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 (6) 化学实验操作(如除杂、分离、提纯、检验等) (7)工艺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8) 电化学原理应用
核 预处理 心
反 应
酸浸 过滤 过滤
灼烧 电解
“操作反应流”型
练习1:铝土矿制取铝(画“物质流”型) “物质流”型
练习2:根据课本文字描述,转化成工业流程图
海水综合利用(高温灼烧、萃取-蒸馏提纯、氧化还原、电解法);
海带中提取碘
转化成简洁步骤描述: 1. 灼烧 2. 溶解过滤 3. 氧化 4. 萃取分液 5. 蒸馏
7B选项 7C选项27(2) 27(2)
26(2)
26(4) 27(1) 27(2)(4)
27(3)
26(3)
26(2)
26(2)
26(2)
26(1) 26(4)
27(1)
27(2)
26(1) 26(3)
26(1) 26(4)
26(2)
26(1)(6)
工艺条件的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选择
化学计算 电化学原理应用
28(5) 28(3)
原料
条件控制
核心反应
循环利用
产品
原料预 处理
分离提纯
经典再现:2015年全国卷第27题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 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 (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铁硼矿 硫酸浸 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分析技巧一:流程综合题结构特点
流程综合题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题干、流程图、问题
分析示例
(2019·课标全国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
药、肥料等工业。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
循环利用
分离提纯
分析技巧三:流程图中物质的转化与跟踪
1.循环物质的确定
①从流程图上看:箭头回头;②从物质的转化上看:在流程中加入的物质,后续步 骤中又会产生(在滤渣或滤液中寻找)。
2.副产品的判断
①从流程图上看:支线产品;②从制备的目的上判断:不是主产品。
3.滤渣、滤液中成分的确定
要考虑样品中原料和杂质的成分在每一步骤中与每一种试剂反应的情况: ①反应过程中哪些物质(离子)消失了? ②所加试剂是否过量或离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又产生了哪些新离子?要考虑这些离 子间是否会发生反应。
药、肥料等工业。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
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题干
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 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滤渣 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为检验“过滤 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 Fe3+离子,
26(1)
原料预处理方法(煅烧、 研磨、浸泡等)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与应用
28(4)
28(2)
28(1)
流程中物质组成推断
28(3)
28(3)
28(4) 28(5)
陌生化学用语书写
28(2) 28(1) 28(6)
27(2) 27(6)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
产品
第二问
第三问
第一问
第四问
分析技巧二:工艺流程图结构模板 一线、三段、两点
条件 控制
(副产品)
分析示例 (2019·课标全国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 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 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再转化成流程图:
海水中提取溴
富集、蒸馏操作。。。
练习3:课本习题中流程框图
海水中提取镁
制取轻质氧化镁
分析技巧四:流程图式样类型
类型1 “操作反应流”型(经典)
2018江苏卷
2018全国1卷
2018全国2卷
类型1 “操作反应流”型(经典)
2018北京卷
类型2 “物质流”型
类型3:综合型(主线为物质转化,综合操作和反应) 2017全国1卷
抓住“原型”、熟练模型
先学会画,会画就会看
例:铝土矿制取铝(画“操作反应流”型)
粉
出
滤
净化除 杂
过滤
蒸发浓 缩
冷却结 晶
过 滤
粗硼酸
浸渣
滤渣
含镁盐母液
• 高考化学试题不回避历年经典高考题目素材!
自主练习
(2019·课标全国Ⅱ,26)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
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 原料
核心反应
产品
条件控制
原料预 处理
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
(3)根据 H3BO3 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 ,Ka=5.81×10-10,可判断 H3BO3 是________酸;在“过滤 2”前,将溶液 pH 调节至 3.5,目的是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 Mg(OH)2·MgCO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
近几年高考工业流程题的考查方式一览表
知识考查点
2016年Ⅰ 2016年Ⅲ
卷
卷
2017年Ⅰ卷
2017年Ⅱ 卷
2017年Ⅲ卷
2018年Ⅰ卷
2018年Ⅱ 卷
2018年Ⅲ卷
2019年Ⅰ 卷
2019年Ⅱ卷 2019年Ⅲ卷
基础化学概念(电子式、
化合价、物质分类、反 28(1) 应类型)
27(4)
27(1)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