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
手工业作坊是主要的生产形式,并且商品交换主要是依靠牛拉车、马驮、船只等这样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机械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的。
它的核心是机械化生产的引入,以及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机器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速度和规模。
这对于当时欧洲工业的发展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机械化生产的引入改变了生产方式。
传统的手工业多是个体经营,每个人进行自己的工艺活动,劳动效率低下。
而机械生产使得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一台机器可以代替许多工人的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且,机器的生产速度比人手操作更加快捷,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工序的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业化生产的速度。
其次,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便捷的动力源。
通过蒸汽机可以驱动许多机器,这样就不再依赖人力和畜力。
蒸汽机的出现也为工厂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的集中化。
大规模的生产使得企业能够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后,是对原材料和市场的追求。
欧洲国家在工业革命初期大量使用海外殖民地的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这些材料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而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欧洲国家也需要更多的市场来销售产品。
这推动了欧洲国家对其他地区的殖民和殖民地市场的开拓,为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然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工业化带来的规模化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失业人口,而城市工人阶级的形成则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
工厂的建立让工人丧失了自由和尊严,工作环境恶劣,工时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差。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
必要性:市场需求的扩大
资本:
市场: 原料: 劳力: 技术:
2、进程
棉纺织业→采煤冶金→动力革命→交通工具变革
思考:英国工业革命为何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①是新兴工业部门,束缚少
②物美价廉,市场需求大
③原料丰富
④经验技术的积累。
单元三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1765~19世纪70年代)
主干整合: 经济:工业革命 思想: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亚洲革命风 暴 国际关系:殖民扩张与反抗;世界市场体系; (一个根本、三股政治潮流、一个体系)
此时的中国:被侵略,沦为双半社会。
一、工业革命
㈠英国工业革命(17①灾难性:造成贫穷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②破坏性:冲击了旧制度和旧思想 ③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④抗争性: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3、对世界
更多国家沦为殖、半殖,资义世界市场、殖 民体系初成
思考:中、日对工业革命有何反应,结果如 何?概述工业革命对中、日有何影响?
⑴应对及结果: 中:①洋务运动,结果破产;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发展不充分 日:倒幕;明治维新,引进技术,变革制度。结果走 资义,近代化。
⑵影响: 对中:①政:列强侵华,沦为双半 ②经:近代工业产生 ③文:新思想萌发,西学东渐 对日:①美侵,民族危机;②工业革命,近代化 ③明治维新
㈣特点
1、范围:一国到多国 2、轻工业为主 3、以蒸汽为动力 4、科学含量少,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思考:蒸汽机动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蒸汽机的改良有何直接影响?
原因: ①社会生产直接推动 ②实验科学的长期积累
资本主义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资本主义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系统,它通过私人所有权和市场经济来实现生产和贸易。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因为资本主义为使用机器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市场。
本文将分析资本主义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首先,资本主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
在资本主义的体系下,个人和企业可以借钱来支持他们的生产和发展。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投资者提供了资金,这些投资者可以将这些资金投资于生产更多的产品,也就是总的说来,银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这些钱使得机器变得更加普遍,因为企业家们可以借贷资金来购买更多的机器、工具和设备。
其次,资本主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资本主义体系下,市场是互相连接的,由供应和需求共同塑造。
资本家们能够自由地生产商品,因为他们相信市场支持需求的增加。
制造商可以找到越来越多的买家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从而让这些制成品被更多人接受,同时也可以让资本家们赚到更多的利润。
因此,市场中的资本几乎是无限的,这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生产更多来创造更多的,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种群的增长,这也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力之一。
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体系具有追求利润的基础设施,这促进了企业家们在雇佣更多的劳动者。
雇佣大量的工人,使得工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这意味着企业家们可以壮大生产,从而赚到更多的钱,这也促进了劳动力的增长,使得人们在更多领域里有更多就业机会。
最后,资本主义体系下普遍的盈利激励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资本主义的“贪婪”本质鼓励企业家和投资者把更多的钱投入到生产创新和新产品中,因为能够为他们赚来更多的钱。
企业家们想方设法地提高效益,从而使得他们的市场份额占据一个相应的更大的部分。
为了保持市场的优势地位,他们可以推出更好的产品,减少生产成本,或者拓展更多的市场,这战略意义相当重要,能促进工业生产的进步。
总之,资本主义对工业革命的推动是多方面的。
首先,资本主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其次,它创造了市场,第三,它促进了劳动力的增长和最后它的盈利激励也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进步。
历史教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历史教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2.工业革命的主要过程3.工业革命的影响4.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5.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2.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讨论法4.视频资料展示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和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描绘18世纪英国乡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当时的社会环境,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发生的思考。
2.讲解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1)政治背景: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稳定。
(2)经济背景:农业革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市场需求扩大。
(3)技术背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进步。
3.讲解工业革命的过程(1)纺织业的革新:展示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的图片,介绍纺织业的革新过程。
(2)动力革命:展示蒸汽机的图片,介绍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
(3)交通革命:展示火车、轮船的图片,介绍交通革命的发展。
4.小结本课时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工业革命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讲解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2)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政治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逐渐建立起现代国家制度。
2.讲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1)自由竞争阶段:展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工厂制度、自由市场等。
(2)垄断阶段:展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如垄断组织、金融资本的崛起等。
3.讲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1765年时 这些国 1765年时 家连资产阶级统治 的确立这个前提都 不具备, 不具备,何谈进行 工业革命
二、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A 什么是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B 英国工业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 英国工业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 C 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如何? 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如何?
阅读教材完成英、 阅读教材完成英、法、美工业革命进程表 国别 时间 法 国 美 国 德 国
水力织 布机
工业国家。
采矿机器生产 采矿机器生产
突破迫在 眉睫
动力
冶金机器生产 冶金机器生产
3 工业革命的 发 在 国 国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在满足这种需求 了。于是蒸气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 中的革命。 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 市场根源、政治根源、 社会根源
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根源
请看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在满足这种需求了。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在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 气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气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条件 不利 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 业 科学技术 革 是技术革命 也是社会革命 是生产力 命 影 响
无产 阶级 相对 日益 贫穷
残酷剥削压 迫无产阶级
确立国 内统治
是资本主 极大地提 高了生产力 义发展史上 壮大了资产 的里程碑和 阶级力量 转折点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始。
在此之前,英国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资本家,他们通过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也为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整个世界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石。
一、工场制造的兴起18世纪初,英国的经济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但这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极低,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
到了18世纪末,英国的工场制造已经兴起,以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蒸汽机的发明,更是促进了机器生产的兴起。
蒸汽机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工艺的生产效率,更使许多鲜为人知的新行业得以兴起,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二、资本主义的兴起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为新兴资本家提供了一个桥梁,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资本家将资本投入到生产中,利用蒸汽机、机器人等高效的生产工具,而这些工具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进行购买和维护。
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家对于购买和维护这些高效生产工具,是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撑的。
此外,随着工业产品的大量生产,出现了大量的商品市场,需要有人来销售和运输。
这些新兴资本家,不仅将资本投入到生产中,还在全英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销售和运输网络,为英国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在18世纪末期,英国的纺织工业出现了一种新的机器,称为“水力纺纱机”。
这种机器,可以代替手工纺纱,效率高、速度快,从而使得产量大大提高。
这种机器的出现,标志着英国纺织工业进入了机器时代,同时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除了纺织工业之外,英国的煤炭、铁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煤炭和铁矿产业的发展,对于英国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推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产出大量的煤炭、铁矿,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为出口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增加了英国的收入。
四、城市经济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城市的需求,使得英国城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走向。
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
它使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资本主义革命得以实现。
这次革命不仅仅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而且改变了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论述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
从1700年到1800年间,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在欧洲开始发生,这次革命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由新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新的能源,新的交通运输和新的商品流通系统组成。
由此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经济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首先,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阶级的实力大大增强。
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拉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和高效率,使资本家的利润持续增长,资本主义的资产和财富也大量积累,从而导致资本阶级的崛起。
其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经济状况,还影响了政治制度和文化状况。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使资产阶级以“三权分立”的思想取代了封建制度,成为主导社会的力量,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的革命。
同样,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由封建自我尊崇转向自由主义和劳动主义。
最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得到普遍承认,也就是把制度上的资本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可。
工业革命促使欧洲各国建立起新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例如英国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德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法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等。
这些政治制度的出现,使资产阶级的地位得到确立,从而推动了资产阶级利益的发展。
总之,虽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有各自独立的历史渊源,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变化、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普遍认可等方面来看,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密不可分,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革命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
标志: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4、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 明的 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程序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 产生连锁反应 ④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瓦特
改良蒸汽机
家庭手工业
动力织布机厂
史蒂芬孙
火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工业革命进程的重大发明
时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提高织布速度,加 速工业革命的到来
1733年 凯伊
1765年
飞梭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785年 瓦特
1807年 富尔顿
1814年 史蒂芬孙
可 能 性
必要性
3、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大发明
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 取代工场手工业 开始:棉纺织业 进程
工业革命率先发生于棉纺织业的原因 是什么?
一、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部门,受旧 习惯的束缚比较少,便于采用新技术、新 设备。 二、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较容易改变为机 器化的大生产。 三、棉纺织品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大。
2、思想观念:自由资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生产手段:手工工场——机器大生产 3、技术革命 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 4、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①阶级结构 资产阶级力量大于封建势力,封建统治 阶级最终推出历史舞台。 工业资产阶级取代商业资产阶级和金融 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工业社会取代了农业社会 ②经济结构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申大田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的发明;法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德意志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阻碍。
二、要求学生认识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进展需要技术革命。
经济要进展,科技要先行。
2.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建立在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东西方的差距有其历史根源。
3.只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阻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阻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阻碍。
二、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设备幻灯片、挂图、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课件等。
教学要点(板书)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一、英国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扩展1.法国工业革命(1)前提条件(2)概况(3)阻碍进展的因素2.美国工业革命(1)条件(2)成果3.德意志的工业革命4.俄、日等国的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阻碍1.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2.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3.都市的兴起和近代意识的形成4.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的确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第二章第一节我们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重要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一个开端,它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完全确立和稳固。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进一步进展,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具备,则是由工业革命来完成的。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什么是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进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工业革命什么缘故首先发生在英国呢?1.前提17世纪所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而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这是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必定产物。
资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推行符合自己利益的土地政策、殖民政策,同时随着英国逐步走上法制社会的道路,资产阶级从法律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展各要素的自由流通,从而为工业革命制造了前提。
2.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差不多要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市场、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这些差不多要素在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前是如何样得到充分满足的呢?也确实是讲,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讲解,屏幕显示。
)18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海上霸主,操纵了要紧航道,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在北美和南亚拥有宽敞的殖民地。
在印度,仅55年中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就掠取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宝(见小字)。
英国还积极参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它是18世纪最大的奴隶贸易国,1680年-1780年运到美洲的黑奴达230万人,利润高达100%--300%,仅利物浦的奴隶贩子在1783年-1793年10年间赚取的纯利就达1500万英镑。
海外殖民活动不仅为英国提供了进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的雄厚资金、丰富原料,也为它的产品开发了宽敞的市场。
从15世纪晚期开始的圈地运动,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得以公开地、大规模地进行。
在176O年-1844年间,议会共通过3800个圈地法案,圈占土地700万英亩以上。
到18世纪中期,自耕农作为一个阶级在英国已不存在了。
大批农民离开土地,成为一无所有的游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的来源。
不仅如此,圈地运动还被马克思称作是18世纪在英国发生的一场“农业革命”,因为它使土地关系、生产技术、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的进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已特不发达,手工工场要紧依靠分工来提高效率。
精细的分工,使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专门从事一种单一的机械操作,如此的工人是以后大机器生产所需要的。
精细的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每一种工具都只有一种特定的性能与用途,为以后大机器的发明制造了技术前提。
(阅读小字)(教师指出)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的大量积存、大量雇佣劳动力的猎取、大量生产技术知识的积存,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工场手工业生产差不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这就越来越要求其在生产技术上加以革新,因此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使工业革命的发生成为必定。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时代在强烈呼唤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英国工业革命差不多提上了日程。
3.过程及重大发明(1)棉纺织机的发明大伙儿明白,工业革命往常英国传统的轻工业要紧是纺织业,确切地讲应该是毛纺织业,英国的呢绒不管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居欧洲市场的首位,以至于毛纺织业被称为英国的“民族工业”。
而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哪个行业呢?是从棉纺织业中产生的。
什么缘故?(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指出)因为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部门,受旧适应的束缚比较少(如绵纺织业没有成立行会组织),关于新方法的采纳比较容易;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另外,棉纺织品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巨大,也为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开展技术革新提供了动力。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边讲解边用屏幕显示各项发明,并显示相关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
)1733年,英格兰中部的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
原来织工织布,手掷梭子于经纬线之间,现在脚踏踏板,带动梭子往返飞动,提高功效一倍。
飞梭能否算做一个机器呢?(学生自由发言)那个地点我们要注意工具与机器的区不。
工具一般是指人从事劳动、生产所使用的器具,它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如斧头、钳子、缝纫针;而机器一般是由三部分:工具机(或作业机)、传动机和动力机组合而成。
因此凯伊的飞梭只能是手工工具的一个部件,不是机器。
尽管飞梭不能算作是完整意义上的机器,但它的功效是显著的,飞梭的使用造成了纺与织之间的不平衡,一个织工往往需要6-8个纺工供给棉纱,引起严峻的“纱荒”。
为了解决那个矛盾,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新式纺纱机,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纱机”,把一次只能带动一个纱锭的纺车改革成为能带动16——18个纱锭,这意味着由一次只能纺一根线变成能同时纺16至18根线,大大提高了功效。
尽管“珍妮纺纱机”仍在使用人力,但它具备动力、传动、工具三个部分的装置,差不多是一台机器了。
“珍妮纺纱机”以及后来骡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把织布那个环节又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1785年,英国的牧师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利织布机,使织布效率提高40倍。
如此,棉纺织业中纺和织两个环节连锁反应使棉纺织业领先普及了机器生产。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棉纺织业中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确实是动力问题。
(原来可利用的动力有哪些?各有什么缺点?学生回答,如水力是要紧的动力,但水力要受地域、季节、河流落差、水量的限制)一种任何地点都能装置的动力机,在当时便成为生产进展的迫切需要。
客观形势的需要使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应运而生。
(2)动力机器的革新(动力机器的革新即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可由研究性学习小组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并于课堂展示其研究成果,如模型、图表、计算机小课件等,教师加以评判。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但徒工出身的他既具有重实践、重应用的意识,又有进行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头脑。
他对蒸汽机的改良要紧有两大贡献:一是汽缸外添置一个冷凝器,用来节约燃料,提高热效率;二是将活塞的上下移动通过曲轴或齿轮变成圆周运动,从而增加功率。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用做纺织机器的动力,并推广到其他行业,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进展。
蒸汽机的使用,是对自然力认识的一个巨大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摩擦取火曾把机械运动转化为热能,蒸气机的发明和使用,又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这讲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把科学推向前进,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指导技术改革,技术改革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过程,从而构成直接生产力。
假如讲纺织技术点燃了工业革命的火炬,那么蒸汽机的出现才使工业革命有了移山倒海的力量和移山倒海的气概。
由蒸汽机引发的一场动力革命给人们增添了无穷力量。
恩格斯讲:“分工、水力,特不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确实是从18世纪中叶起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马克思讲:“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进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3)工厂的出现手工工场的“工场”能不能写成“工厂”呢?工厂是如何样出现的?它有什么意义?(学生看书回答)(教师指出)工厂生产的出现,意味着自然经济的消灭,意味着资本经济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
工业从家庭中分离出去,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与传统的决裂。
工业革命使工农业生产比重发生全然变化——这是一个重大转折。
它开拓了经济重心从农业转向工业的持续变化,因此也被人们称做是“第二浪潮”。
随着工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销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交通工具差不多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势在必行。
(4)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边讲边在屏幕上显示有关图片资料。
)尽管早在1783年法国人就造出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但却没有投入商业运营。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汽船成功并迅速投入商业运营,因此我们一般认为交通运输业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
汽船的出现开发了水上交通的新纪元,那么,开发了陆上交通新纪元的发明是什么?有何意义?(学生看书回答,并讨论当今中国铁路的进展现状和铁路运输的进展对中国经济建设的作用。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差不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也诞生了。
用机器制造机器,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工业革命完成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21%,这表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8世纪末,工业革命跨出了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