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牙周病学》病例讨论
第四版《牙周病学》病例讨论课件

32-42不良修复体
危险因素评估
√ 年轻女性
√ 全身健康
× 病情进展速度快
× 牙周破坏严重
√ 无家族史
√ 依从性尚可 √ 经济状况良好
× 龈下牙石
× 探诊出血 × 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受累 × 牙根较短小,呈锥形
预后判断
整体
一般 (fair) 个别牙
右上第一磨牙:无希望保留 上颌中切牙:有疑问 其他牙:一般
病例1
04-04-22
07-06-05
10-06-03
11-04-20
熊XX,男,35岁
熊XX,男,35岁
病例2
治疗前
治疗后2.5年
治疗后4年 席XX,男,30岁
席XX,男,30岁
修复
正畸
种植
牙体牙髓 颌面外科
牙周健康
口腔各专科的治疗应该在牙周基础治疗和 牙周健康维护的基础上实施。
附件3
病 例 报 告
病史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母亲50岁牙齿松动、脱落
全身状况:健康,无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倾向
问题
应该做哪些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
口腔卫生一般,菌斑、软垢少量,牙石++。 牙龈色泽暗红,龈乳头水肿,质松、脆。41-31唇侧龈裂, 牙周溢脓;
12-22 PD:5-7mm,牙齿松动Ⅰ ° ,11-12间隙2mm;
2008-3-14
治疗过程
2008-3-26
治疗过程
2008-3-26
治疗过程
2008-4-7至2010-11-15:正畸治疗
治疗过程
2010-11-15 复查
第四版《牙周病学》口腔医学类专业[医药荟萃]
![第四版《牙周病学》口腔医学类专业[医药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f2eac475647d27284b7351b9.png)
谷风书苑
2
主编 孟焕新 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勤涛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李德懿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欧阳翔英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吴亚菲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孟焕新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曹采方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谷风书苑
3
编者(续) 谢昊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谷风书苑
18
龈牙结合部谷风书苑19牙龈纤维示意图 DGF龈牙纤维;DPF牙骨膜纤维;CF环行纤维;TF越隔纤维
谷风书苑
20
牙周膜主纤维
谷风书苑
21
牙在受到侧向压力时,以转动中心为支点发生倾斜 (1)示转动中心的位置 (2)牙受侧方压力时,各组牙周膜纤维的受力情况
谷风书苑
22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 a.牙骨质覆盖牙釉质 b.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 c.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谷风书苑
23
骨开窗和骨开裂
谷风书苑
24
Bränemark的骨质分类
I 类:颌骨大部分由骨皮质组成。
Ⅱ类:颌骨中央为高密度骨松质,周围由厚的皮质骨包绕。
Ⅲ类:颌骨中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骨皮质包绕。
Ⅳ类:颌骨中央为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皮质骨包绕。
谷风书苑
25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谷风书苑
32
Ⅴ.坏死性牙周病(necrotizing periodontal diseases) A.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necrotizing ulcerative
谷风书苑
16
生物学宽度
A.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为生物学宽度 B.龈沟深度约为1~2mm C.结合上皮宽度约0.97mm D.牙槽嵴上方的结缔组织,约1.07mm 生物学宽度=C+D,约为2mm
牙周病案分析

正确刷牙法
刷牙次数与时间 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3分钟。
■
• 牙刷的保护
洗净,头向上置于干燥通风处,1个半 -2 个月换一次牙刷。
2、塞牙时怎么办? 牙线的使用方法:
把一条牙线打结形成圈形,用双手持一段约2厘米长
按箭头方向拉动进入牙缝
然后沿着牙齿邻面上下拉动,相邻两牙齿均应认真清洁。 逐渐转动牙线使用干净的线段,按此方法清洁每个牙缝。
二、慢性龈缘炎: 又叫边缘性龈炎或单纯性龈炎,是最常 见的牙龈病,炎症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 【病因】1、局部因素 2、全身因素
陈春 男 32岁
• 患者自诉刷牙时偶见牙龈出血一月余。
检查: 牙龈暗红色、鲜红色。质地:松软脆弱,缺 乏弹性。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肥大,附着 龈水肿时点彩消失,表面光滑发亮。 龈沟深度:加深。 探诊出血 龈沟液增多 牙结石1-2度
牙周病:
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
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病 因
外源性因素
口腔卫生 牙石 食物嵌塞 接触点不良 医源性 吸烟 创伤牙合 牙周菌斑 (质、量)
内源性因素
免疫缺陷 内分泌功能失调 代谢紊乱 慢性消耗性疾病 营养不良 遗传因素 牙周组织反应 宿主防御机能 (抗力、修复力)
健康
罗勇 男38岁
• 主诉: • 刷牙偶见牙龈出血半年余,口臭,牙齿松 动。
• 检查:全口牙结石1-2度,牙龈红肿探出血, • 冷、热刺激(+)
【处理】
(1)清除牙石 洁治 (2)牙周治疗。(冠周冲洗,上药) 去除病因:龈上+龈下
洁牙前后对比照
口腔保健宣教: 定期洁牙,建议每年一次,不低于 半年。 刷牙
谢 谢 !
诊断:
牙 周 病 学 第四版 11

种植体周组织与牙周组织的比较
牙周组织,表面有口腔牙龈上皮,有龈沟,沟
内衬有沟内上皮,沟内上皮的根方为结合上皮,
附着于根面;在结合上皮根方与骨嵴顶之间的 结缔组织区内,有围绕牙根的龈牙纤维,其一
端埋入牙骨质内,另一端呈放射状排列伸入结
缔组织中;牙槽骨与牙根之间有牙周膜,牙周
A
膜纤维一端插入牙槽骨,另一端插入牙根表面
热刺激痛及自发痛,近一周觉下前牙松动,偶有 刷牙出血,量不多,漱口可止,否认食物嵌塞及 不良习惯。1个月前曾于外院洗牙,无正畸治疗史。 4年前因龋坏拔除右下后牙。 一天刷牙2-3次 ,未 用过牙线,不吸烟。
牙周维护治疗病例
• 检查:口腔卫生偏差,PLI ::1-2
全口牙龈明显水肿,龈乳头圆钝, 下前牙松动Ι-Π度,叩(-)PD:3-10mm, BI=4 16 松动Ι度,邻面PD: 7-10mm, BI=4, FI :12
B
支持骨与种植体表面直接接触,其间 没有类似牙周膜的结构。
种植体周围炎
临床相显示种植体周深袋,X线片显示牙槽骨重度吸收
(孟焕新医师提供)
种植体周围炎 临床照片见种植体周大量溢脓,探诊出血, 种植体周袋达10mm以上,种植体松动; X线片显示骨吸收已达整个种植体长度。
(王晶医师提供)
本幻灯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和璐医师根据第 四版《牙周病学》的内容进行整理,附加 的图片和病例主要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 科提供。
基础治疗后32个月牙周检查表(2006-10)
基础治疗后32个月口内像(2006-10)
基础治疗后40个月牙周检查表(2007-6)
基础治疗后51个月牙周检查表(2008-5)
基础治疗后82个月牙周检查表(2010-12)
牙周病学第四版4

牙龈炎和牙周炎发生过程牙龈组织的变化
在龈炎的不同阶段,最明显的不同是炎症浸润的范围和成分,以及上皮增生。在牙周炎 阶段是上皮根向增殖和骨吸收(1)正常龈(2)初期龈炎病损(3)早 期龈炎病损(4)确立期龈炎病损(5)牙周炎(牙周炎)
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
(1)牙龈有退缩,探诊深度为4.5mm, 附着丧失(釉牙骨质界至袋底)为6mm (2)探诊深度为9mm,附着丧失为6mm
表7-1 牙周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学
1. 牙龈呈暗红色
慢性炎症期局部血循环阻滞
2. 牙龈质地松软
结缔组织和血管周围的胶原破坏
3. 牙龈表面光亮,点彩消失 牙龈表面上皮萎缩,组织水肿
4. 有时龈色粉红,且致密 5. 探诊后出血及有时疼痛
袋的外侧壁有明显的纤维性修复, 但袋内壁仍存在炎性改变 袋内壁上皮变性、变薄,并有溃疡 上皮下方毛细血管增生、充血。
• 目前已明确牙周病的大多数组织损害是由于宿主 对感染的应答引起的,而不仅是感染的微生物直 接引起的。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吸烟、 吞噬细胞数目和功能异常、糖尿病、艾滋病、骨 质疏松症、精神压力等全身因素是牙周病发生、 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宿主对治疗的反应。
与牙周组织破坏有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和效应分子
IL-17
T细胞
主要作用
胶原破坏 T细胞生长和扩充 Th1反应(T细胞分化) Th2反应(B细胞分化) 致炎作用
与慢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炎可能有关的遗传基因
基因
慢性牙周炎
IL-1A、IL-1B
√
IL-1RN
√
IL-4
IL-10
√
TNF-α
√
G2m
牙 周 病 学 第四版 7

根分叉病变的分度(据Hamp等修改)
急性牙周脓肿
36牙龈肿痛10天。颊侧中央探诊12mm,叩诊(+),
牙髓冷测试验有反应。 X线片见根分叉区和远中有骨吸收 (和璐医师提供)
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的鉴别
症状与体征 感染来源 牙周袋 牙体情况 牙髓活力 脓肿部位 疼痛程度 牙松动度 叩痛 X线片 病程 牙周脓肿 牙周袋 有 一般无龋 有 局限于牙周袋壁,较近龈 缘 相对较轻 松动明显,消肿后仍松动 相对较轻 牙槽骨嵴有破坏,可有骨 下袋 相对较短,3~4天可自溃 牙槽脓肿 牙髓病或根尖周感染 一般无 有龋齿或非龋疾病,或修 复体 无 范围较弥漫,中心位于龈 颊沟附近 较重 松动较轻或重,治愈后可 恢复 很重 根尖周可有骨质破坏,也 可无 相对较长,脓液从黏膜排 出约需5~6天
第十一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在牙周炎病变发展到重度阶段,涉及某些特殊解 剖部位时,其临床表现及进程也表现出相应特点,增加了诊断和治 疗的复杂性。 要求掌握牙周脓肿的发病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牙
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交通途径、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根分叉病变的分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原则;了解牙龈退缩的原因、 危害和处理原则;口臭的来源、构成成分及处理原则。
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横断面显示
根面凹陷近中根100%有凹沟,平均深达0.7mm;
远中根99%有凹沟,平均深达0.5mm
根分叉病变的分为Ⅲ度病变的口内像和X线片,探针贯通根分叉的颊舌侧 但牙龈仍覆盖根分叉区;下左和下右为Ⅳ度病变,牙龈退缩,
根分叉病变已暴露于口腔,X线片与Ⅲ度病变相似(和璐医师提供)
思考题: 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总体预后判断原则。 2.为何说根分叉病变是牙周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
2011年PBL牙周病例讨论

2011年07级本科PBL牙周病例讨论女,34岁,下岗工人,身高158cm,体重70公斤,初诊。
主诉:牙龈出血一周余。
现病史:间歇性牙龈肿胀,刷牙时出血多年,未经任何治疗。
2个月前下颌右侧切牙自然脱落,担心丧失上下颌前牙而来就诊。
临床检查:1)患者的口腔卫生差,牙面上有大量的菌斑堆积;2)下前牙的舌侧、所有四个区的龈下均有大量的结石;3)上下颌切牙附着丧失和牙龈退缩;4)所有牙齿的龈沟有血液或脓液流出;5)除了上颌尖牙,所有的前牙均有Ⅱ~Ⅲ度松动,有牙髓活力;6)口臭明显。
口腔检查唇侧观见图1。
X线检查见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1. 是否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或是收集病史资料?2.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3.拟定治疗方案?4.简述可能涉及的治疗措施。
教学目标:1 讨论如何接诊心理和经济状况均不好的患者,谈话时需要注意写什么?2 如何处理老师和学生在诊室的关系。
3 牙周病的发病机理。
怎样评估和纠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牙周炎复发风险评估系统的内容及其对牙周病防治的意义?4 牙周病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5 全身系统疾病与牙周病的关系。
6 熟悉一般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椅位的调节、灯光、感染的控制等等,口内口外检查。
7 牙周病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原则。
8 牙合翼片、平行投照牙位根尖片与曲面断层片的比较?各有何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怎样读片?9 何谓牙周病的系统治疗?10 牙周病患者需要拔牙,患者不愿意,如何让患者接受建议?11 怎样对患者做口腔卫生宣教?有哪些内容?是不是所有的患者的宣教内容完全一样?12 在口腔各种治疗中,怎样避免对牙周组织造成伤害?13 根据患者的牙周病变情况,如何选择修复方式?14 对于肯式Ⅰ类和Ⅲ类牙列缺损的义齿设计特点。
15 SPT牙周支持治疗的必要性和内容有哪些?16 牙龈出血的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17 口臭的病因,怎样防治?18 牙周病的治疗方案的拟定应该注意什么?经济收入对治疗方案的影响。
牙周病学:第1章 绪论

7. 牙周病学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 厌氧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
电镜等研究手段的发展,使牙周病的病因学、 发病机制、病程进展、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促进牙周组织再生,诊断及预防等发生了观念 性的改变。
关于牙周袋的病理发病机制咬合创牙周病学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70年代厌氧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电镜等研究手段的发展使牙周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程进展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促进牙周组织再生诊断及预防等发生了观念性的改变
牙周病学
(第 4 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石、保护牙齿、牙龈方法,以及洁治术、牙龈切 除术、牙周敷料的应用等。
2. Riggs(1810-1885) 首位牙周专科医师,认为牙周病是局部因素所
致,堆积牙石是牙齿的异物,会被机体“排斥” ,拔牙会使牙龈和骨迅速愈合。提出去除牙石、 进行彻底刮治(多数人主张是全身因素)。
牙周脓肿(牙槽脓漏)曾被称为Riggs病。
3. 19世纪显微镜问世促进医学病理学的发展 俄国的Znamensky发表了“牙槽脓漏病理
解剖及其根治”,提出炎症细胞浸润达到牙周 深部,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治疗牙周病应去 除牙石、进行袋壁刮治,对牙周病的组织病理 学有了准确的了解。
4. ler(1890)“人类口腔中的微生物” 提出牙周病是由口腔中固有的各种细菌共同
引起的,此观点一直盛行了70余年,被后世称为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
5. 欧洲2个牙周病学的发展中心(20世纪上半叶) 维也纳学派代表 Gottlieb(1885-1950)在尸体
解剖、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牙周组织病理学。 提出“牙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炎症和退行性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16牙周牙髓联合病 上牙列缺损
32-42不良修复体
危险因素评估
√ 年轻女性
√ 全身健康
× 病情进展速度快
× 牙周破坏严重
√ 无家族史
√ 依从性尚可 √ 经济状况良好
× 龈下牙石
× 探诊出血 × 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受累 × 牙根较短小,呈锥形
预后判断
整体
一般 (fair) 个别牙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释栋 姜若萍 王帅
患者一般情况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8-12
首诊日期:2007-1-11
主诉:正畸科转诊治疗龈下牙石
病史资料
现病史:患者因左上尖牙先天缺失,前牙散在
间隙要求正畸,正畸科检查发现有龈下牙石,转
诊牙周治疗。否认刷牙出血及牙龈肿痛史,无烟
酒嗜好。
病史资料
10.8.19 正畸后2年复查
11.5.31 治疗后5年复查
牙周检查表
11.6.9 6 翻瓣植骨+GTR术 (Bio-oss+Bio-gide)
未来的治疗计划
2 根管治疗
未来的治疗计划
2 根管治疗 6 种植修复
未来的治疗计划
2 根管治疗 6 种植修复 6 继续劝说患者拔除后修复
治疗前
牙周基础治疗后 4年4个月
治疗过程
2011-6-13复查
牙周基础治疗后4年4个月
治疗过程
2011-6-13
治疗过程
治疗前
基础治疗后5年
讨论
规范化牙周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性
GTR手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
GTR手术对正畸治疗的影响
42-32舌侧牙龈退缩2-3mm;
PD深度明显降低。
PD≥4 mm位点再次刮治
基础治疗后2月口内像
基础治疗后2月口内像
基础治疗后2月牙周检查表
基础治疗后5个月复查
35探诊牙周溢脓
0.12%洗必泰冲洗,置浓台。
大多数PD明显降低。
PD≥4mm位点再次刮治。
基础治疗后5个月口内像
2008-3-14
治疗过程
2008-3-26
治疗过程
2008-3-26
治疗过程
2008-4-7至2010-11-15:正畸治疗
治疗过程
2010-11-15 复查
治疗过程
2011-2-23至今:23种植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后4年4个月(2011-6-7)
治疗过程
2011-6-13 复查
2007-4-16
治疗过程
2007-5-15行16 GTR+植骨术
16近中二壁骨袋 植入人工骨粉OAM,覆盖国产医用胶原膜 (BME-10X)
2007-5-15
治疗过程
• 2007-9-27行26 GTR手术
– 16近中二壁骨袋 – 植入OAM,覆盖国产医用胶原膜(BME-10X)
治疗过程
病史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母亲50岁牙齿松动、脱落
全身状况:健康,无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倾向
问题
应该做哪些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
口腔卫生一般,菌斑、软垢少量,牙石++。 牙龈色泽暗红,龈乳头水肿,质松、脆。41-31唇侧龈裂, 牙周溢脓;
12-22 PD:5-7mm,牙齿松动Ⅰ ° ,11-12间隙2mm;
16、26、36、46 PD:5-6mm,未及根分叉病变,36、46松 动Ⅰ° ;
余牙PD:4-5mm,无明显松动;
深覆 牙 合Ⅱ ° ,深覆盖Ⅱ°。
初诊口内像
初诊口内像
初诊牙周检查表
初诊全口根尖片 •X-ray:41-31牙槽骨呈水平型吸收至根尖1/3,11-21牙槽 骨吸收占根长1/2 左右,16、46远中牙槽骨吸收至根长1/2, 46根分叉下方骨密度减低,余牙牙槽骨轻度吸收。
病例1
04-06-03
11-04-20
熊XX,男,35岁
熊XX,男,35岁
病例2
治疗前
治疗后2.5年
治疗后4年 席XX,男,30岁
席XX,男,30岁
修复
正畸
种植
牙体牙髓 颌面外科
牙周健康
口腔各专科的治疗应该在牙周基础治疗和 牙周健康维护的基础上实施。
附件3
病 例 报 告
首诊日期:2006.3.16 首诊年龄:33岁
相关病史
主诉:上前牙移位数年 病史:刷牙出血多年,偶有牙床肿胀发生 1年前因牙齿松动拔除左上后牙 数月前于外院洗牙,无牙周系统治疗史 每日刷牙2-3次,每次2分钟 不适用牙线、牙缝刷及其他清洁工具 不吸烟 既往史与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全身情况:健康
诊断
口腔卫生习惯:刷牙2次/天,竖刷,不用牙线
既往史:2个月前在外院洁治 家族史:否认
全身状况:健康
临床检查
初诊口内像(2007-1-11)
临床检查
初诊牙周检查表
临床检查
初诊X光片
诊断
广泛型慢性牙周炎
16、26垂直型骨吸收(伴 牙合创伤)
上牙列缺损
诊断依据
患者年龄
牙周组织破坏的程度
问题
诊断?
诊断依据? 危险因素评估?
治疗计划?
诊断
初诊印象:侵袭性牙周炎
诊断依据:
发病年龄 发病牙位 全身健康
局部刺激因素与病情的关系
家族聚集性
危险因素评估
总体预后良好 个别牙预后: √普遍预后良好(31,41预后较差,因是重 度骨吸收,松动,31冠根比略差)
未来的治疗计划
2 根管治疗 6 种植修复 6 继续劝说患者拔除后修复 每3-4个月牙周复查
治疗前
治疗后
2006年3月16日
2011年5月31日
治疗前
治疗后
术后5年 PD减少 6mm
术前
附着获得 5mm
术后
①
⑤
②
③
④
①
⑤
②
③
④
①
⑤
②
③
④
思考
曹XX,女,52岁
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
局部因素
口腔卫生 咬合情况
治疗计划
口腔卫生指导(刷牙、牙线)
SRP 16、26酌情调 牙合 16、26 GTR+植骨术 正畸治疗 修复23 SPT
治疗过程
2007-1-18至2-12:OHI及SRP
2007-4-16复查
治疗过程
• 2007-4-16复查
• 刮治PD≧4mm位点 • 16、26调 牙合 • 约日行16、26 GTR+植骨术
基础治疗后5个月口内像
基础治疗后5个月牙周检查表
初诊
基础治疗后5个月
初诊
2个月复查
5个月复查
附件2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多学科合作治疗一例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钟金晟 欧阳翔英
女,33岁,2006年3月(初诊)
基本情况
姓名:葛X
出生:1973.9.24
性别:女性
民族:汉族
籍贯:北京
职业:设计
拔除 活动 义齿 固定 义齿 种植 修复 种植会诊
正畸
√
患者不接受 条件不允许 X X
拔除全部上颌牙齿
患者不接受 X
治疗过程
06.3.16-06.4.24 06.6.1-06.6.20 06.7.14 06.8.24 06.9.15-08.11.5 06.10.24 06.12.19 07.5.29 08.8.6 …… 10.8.19 11.5.31 11.6.9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 6 翻瓣植骨术 复查,再评估 正畸治疗 复查,维护 复查,维护 复查,维护 3—3固定义齿修复 复查,维护 复查,维护 复查,维护 6 翻瓣植骨术
附件1
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 病例介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
2008级 进修医师提供
患者一般情况
女性患者
初诊年龄:23岁
初诊日期:2008-3-14
主诉:上前牙松动、移位,牙龈出血一年余。
问题
考虑哪些疾病? 问诊的重点内容?
病史
现病史:一年多来刷牙后牙龈出血,量中等,
漱口后可止,牙龈红肿。前牙松动,唇向移位, 牙间隙增大。一年前曾在外院“洗牙”两次, 牙龈出血症状缓解不明显。刷牙2次/天,横刷。 无烟酒史。
右上第一磨牙:无希望保留 上颌中切牙:有疑问 其他牙:一般
(hopeless)
(questionable)
(fair)
治疗计划
① 拔除右上第一磨牙 ② 牙周基础治疗(OHI、洁治、刮治) ③ 牙周手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 ④ 1 1 考虑拔除后修复或正畸治疗 ⑤ 2 2 重新制作固定义齿 ⑥ 6 修复 ⑦ 牙周维护治疗
治疗计划
OHI
洁治 刮治+根面平整 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16、46酌情翻瓣术
SPT
治疗过程
2008-3-19- 2008-5-27基础治疗(龈上洁治、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阿莫西林0.5mg,甲硝唑0.2g.tid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