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的经营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合集下载

商圣白圭,其财富之道堪称商界的孙子兵法,却很少有人知道

商圣白圭,其财富之道堪称商界的孙子兵法,却很少有人知道

商圣白圭,其财富之道堪称商界的孙子兵法,却很少有人知道说起中国古代的富豪,春秋时期的范蠡,唐朝的王元宝还有就是明朝的沈万三,可是这三位都不及小编所要说的这位,说起他的名头,很少会有小伙伴们知道,他就是商人的祖师——白圭。

金册的传闻白圭是战国时期的人,比范蠡要晚些,那为什么后人会尊称他为商界鼻祖呢?这无非就是与他的经商之道有关了。

虽然范蠡也被人称作是财神爷,可是他的经商之道没有很系统的规范,所以当离他不远的白圭的经商之道流传下来时候,白圭就成为了一代鼻祖。

传闻他的师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神秘的鬼谷子,关于鬼谷子大家都知道,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就是他的弟子,不过鬼谷子只是个称号,相当于掌门,当初鬼谷子得到了一页金册,里面全是致富的计策,当鬼谷子遇到白圭的时候,他便将此金册传给了白圭。

从此白圭是如鱼得水,钱财是滚滚而来。

白圭虽然成为了一代富商,可是他生活依旧是简朴的很,他与他的手下同甘共苦,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白圭与其他成功的商人有很大的不同,他能够放下身份,与底层的人民融洽的相处在一起,这使得他注定会成为百姓的赞扬,和事业上的成功。

他的自成体系也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徽商还一直效仿白圭的经商理念。

再加上他还有那些军事家的头脑,不想成就大业都不行。

白圭的理论白圭的经营之道也不是完全从那鬼谷子手中的金册之中学来的,而是他从自己的经历和全方位的知识之中总结出来的。

更厉害的是他还把军事用途的《孙子兵法》运用到了商场中来,结合自己的经验,更是创出了和这兵书不一样的经商之道来。

说完这些,那么白圭到底是从事什么行业获得这么多资金呢?说起来大家可能有些不信,他的这些财富都是与经营农产品有关,他的理财观点很是独特,所以他是以累积到巨富才得以闻名天下。

他这个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晚年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经商理论,而就是这个理论被称为商界的《孙子兵法》,这也让后世开始尊称他为祖师爷。

作为一个全方位的富豪,白圭留下来的这套理论是凝聚了自己一身智慧与经商的精华。

“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

“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

“商祖”白圭的经商之道,小目标1个亿问题不大,你值得拥有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谋略家、理财家,白圭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大商人,他擅长经商之道,成为商人所崇奉的祖师,“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

他的商业经营思想不仅对古代商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现代商业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以“农业经济循环论”为理论指导白圭非常重视自然界对农业的影响。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的丰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经营活动,商业活动同样也受农业的影响。

因此,白圭认识到商业经营必须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农业的影响,然后通过农业的变化来掌握商业经济运行规律。

“贱买贵卖是商业的规律”,白圭认为,要做到贱买贵卖关键在于能预测商品未来供求状况和价格变化,而不是等到已表现出来之后,商业经营应预先买进价格低的商品,然后到高价时卖出。

因此,经商致富、预测商情、把握供求关系、价格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农业生产的丰歉情况决定市场商品供求状况,进而决定市场物价高低贵贱。

物价的周期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农业生产的丰歉循环规律决定的。

为此,白圭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论”,并用该理论指导商业经营。

白圭说:“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早,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早,明岁美,有水。

至卯,积著率岁倍。

”叫这就是说:太阴(即木星)在卯时是大丰年,其后两年衰恶,到第四年为早年,再后两年小丰收,到第七个年头(即酉年)是大丰年,而后有两年衰恶,到第十年太阴在子大早,继续又是两年小丰收,最后又回到卯,又是大丰年。

白圭在经商中根据自然气候的好坏影响劳动生产率、粮食的价格会随天时的变化而涨落的规律,较好地掌握了商情变化,从而每年获得了加倍的收益。

白圭以木星运行中每年所处的位置来推测农业收获丰歉的规律性、然后指导商业经营,在实际上是根据“农业经济循环论”掌握农业生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农业对经济的决定作用预测商品供求变化和价格变化,在不同时期贱买贵卖不同商品,从而获取收益。

白圭的“农业经济循环论”对现代商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管理思想作为管理活动的升华,其产生与发展都是特定环境条件的产物,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值。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有:(一)管子的管理思想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最为杰出重要政治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管理思想方面有杰出的才能,并辅佐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大业。

其主要管理思想可概括为:1、“自利”的人性观。

管子认为“自利”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本质所在。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责也。

”管子认为,人对“利”的追求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无可厚非的。

但管子并未走极端,他认为“自利”与“利人”是可以调和,人既可以有“自利”之德,也可以有“利人”之德,惟其如此才不至于走极端。

2、“四民分业定居”的管理方式①。

管子第一次提出了“国之四民”说,即士、农、工、商,并称为国之四民。

管子主张“四民务使杂处”,即四民不能杂居,应该分开。

“处士…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样做即有利于同一行业的人员集聚,实现经验的交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也能够实现组织的和谐,提高专业化程度。

(二)儒家的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程度比较高。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要以“仁”为核心,特点在于关注人性本质和社会问题。

孔子关于管理的“九字名句”②:“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阐释了管理的核心特点。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即中庸、和谐的综合,这是管理的最为理想的状态。

(三)道家的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最高境界为“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基础,“无为而治”的哲学思维,则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准则。

“为”涵盖了及其丰富的管理理念。

“无为而治”要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要顺乎事物的发展规律。

商业人性哲学:白圭经商有道读懂了价值连城,读不懂继续努力拼搏

商业人性哲学:白圭经商有道读懂了价值连城,读不懂继续努力拼搏

商业人性哲学:白圭经商有道读懂了价值连城,读不懂继续努力拼搏《史记》和《汉书》称他是商业运营的实践开山祖师,即“世界言治生者祖”。

商业的祖师则被历代贩子们配合推荐为白圭。

史书上对于白圭的生平事迹记录的并未几,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很好地记录了白圭的经商履历和实践。

从司马迁的记录中,咱们能够看到白圭高明的“治生之术”。

原文: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悲观时变。

解读:“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悲观时变”,一个是发展农业,一个是发展商业。

一个努力的是根本面,一个研讨的是技巧面。

李克便是李悝,《汉书·食货志》记,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把农业发展了起来,国度也变强盛了。

原文: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解读:你们不要的时刻我买进,你们要的时刻我卖出,渗透着《货殖列传》的根本思惟便是相同实践,固然相同实践还有几个限定,也不是晓得了这个实践就可以发大财。

原文: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解读:丰产的时刻收买谷子,把丝漆卖出去。

等蚕茧出的时刻就收买帛絮,把食粮卖出去。

原文:积著率岁倍。

解读:他经商的利润一年能够翻一倍。

这个收益率高得不得了,远远超过了巴菲特。

巴菲特年收益25%,曾经不得了。

原文: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

解读:“欲长钱,取下谷”,便是薄利多销,周转快,做大数目,所谓跑量。

假如想让钱多起来,那末把下谷大批收出去,并且越廉价越好,只需卖出的价格比买入的价格高一点就行。

“长石斗,取上种”,买来要放上一段光阴,不是很快卖出去的,一定要能够做良种的谷子,劳绩能力够多。

前者便是所谓的短时间谋利,后者便是所谓的历久投资。

一个买的是垃圾股,本身也不会要,先买进,来日诰日只需价格高一点顿时卖出,一年周转十遍乃至更多。

一个买的是优良股,你要耐烦网络筹马,并且要放上一段光阴,等着它逐步发展起来。

不管谋利照样投资,根本目标都是赢利。

两种办法应用起来有抵触,常人很难同时驾御。

白圭五点商业经营思想

白圭五点商业经营思想

白圭五点商业经营思想一、理财应当预测市场行情白圭理财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乐观时变”,即预测市场行情变化并据以进行理财决策。

其中,“时”是指市场行情,“观时变”就是预测市场行情变化。

他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理财决策思想。

其中,“人弃我取”是指当商品供过于求、人们不愿问津时,就趁机买进。

他深知“贱下极则反贵”的道理,所以趁其供过于求,价格低廉时买进。

“人取我予”则是当自己手中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大涨时,就趁机卖出。

这就是“贵上极则反贱”的道理。

白圭说的“时变”也包括农业丰歉对商品价格和供求的影响。

他认为在凶灾之年,粮食歉收,但其他农副产品未必减产。

因此,社会出现丰年粮价比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灾年相对较高的情况。

于是,白圭就在丰年买进价格较低的粮食,卖出价格较高的农副产品;在灾年则卖出粮食,买进农副产品。

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能预测农业丰歉,而不能等到丰歉已表现出来之后。

因此,白圭对预测农业丰歉也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

二、理财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加以贯彻。

理财不可迟疑观望,坐失良机。

《史记·货殖列传》说白圭“趁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极为生动地描述了他理财决策中雷厉风行的精神。

三、理财要善于用人。

白圭认为理财要选好人。

怎样才能选好人?他提出了“智”、“勇”、“仁”、“强”四项要求。

这是他的用人标准。

他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在与被管理者共事时要“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

他已经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同他们的人品、情绪、心理有重大关系。

因此,在用人时不主张靠强压和利诱,而是用“同甘共苦”的共事方法在他们内心引起一种“激发动机”。

这一思想今天看来仍然非常先进。

四、理财要处理好财务关系。

白圭对“仁”的解释是“能以取予”,意思是懂得并善于处理“取”和“予”之间的财务关系。

作为大商人,白圭获取利润的胃口是很大的,而利润是从交易对手和帮助自己经商的人身上赚来的。

这些都是“取”。

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与启示

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与启示
2 . 3 把握好 战略 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的力度

传统经济 管理 思想对现代管 理实践的影响
1 . 1 束缚 员工思想 ,削弱企 业活力
虽然传统 的伦理价值经济管理思想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形成正确
的价值 观 , 而且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还能够有效的促 进 良 好企业文 化的建设 , 大 大的增强 了企业的价值 魅力… 。但是 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 体系过 于注重 与强调个体对整体的服从 ,而忽视了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

能够有力 的增强企业内部凝 聚力 ,创造出和谐 的企业环境。另外 , 要加
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 , 积极建设 出一支高水平 的企业管理队伍 , 使得企
业在管理决策和管理战略上更具有科学性 和前瞻 眭,以推动企业 的快速
发展 。
2 .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理念 反面从重农抑商的传统管理思想观念上来看 ,我们不仅可 以发现发 展商业 的重要性 ,还可以发现管理理念对一个企业 的重要性。现代企业 经济管理需要 与时俱进 , 寻找增强经济管理效率 的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并不断地发展创新 ,以不断地适应经济发展 的需要 。同时 , 树立以人为 本 的经济管理理念 ,在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 中,做到关心企业员工 ,让 其获得存在感与尊重感 ,增强员工对企业 的主人公意识 , 促使其 以最好 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企业的工作 中。
企业管理者作 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者 , 其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对
引言
我 国传统 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在我 国传统 的政治文化制度背景下逐渐 形成的。其内容 主要包括伦理价值的经济管理思想 、重农 抑商的经济管 理思想 和家国同构 的经济管理思想。每一种传统 的经济管理思想都有着 深厚的历史及社会根源 ,同时 ,它们 或深或浅 ,或好或坏的影响着我 国

探究白圭的经商之道及启示——读货殖列传有感

探究白圭的经商之道及启示——读货殖列传有感

探究战国时代背景下白圭的经商之道及其启示——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历史学院11级本科班沈哲凡提要:《史记·货殖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是专门记叙从春秋末年到汉初从事“货殖”活动(即依靠工商业致富)的杰出人物以及在这一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的类传,同时也是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阐述,翦伯赞和钱钟书等泰斗都曾对其赞赏有加①。

笔者每每阅读《货殖列传》,总是被范蠡、白圭、计然这些成功的货殖大家的经商理念深深吸引,其中尤以白圭最吸引笔者,太史公用短短两百多字就展现了白圭的经商之道和商业成就,而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两百多字背后的故事,探究在战国那个纷乱、社会大变革且自然经济占据主导的时代中,白圭取得成功的经商之道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战国、工商业、白圭、经商致富之道、经商德行、商品流通等第一部分白圭生活的时代背景1.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原因探究(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对商业的作用:战国时期,各国出于增强国力赢得兼并战争胜利的考虑重视发展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

A.农业方面,从春秋末期到战国,种类多且式样全的铁农具和因此而获得发展的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铁,田农之本②”“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③”“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土壤④”等记载都反映了铁农具和铁犁牛耕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即扩大垦荒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粮食产量等,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为农产品的富余和流通以及人口的聚居和交易创造了条件⑤。

B.手工业方面,生产工具的大变革,尤其是铁器的大量使用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此时的手工业生产按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具体经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小农家庭手工业、个体小手工业、私营大手工业和官府手工业⑥”。

小农家庭手工业是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典型代表,以耕织结合为主要特点,在战国期间受到了各国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⑦”;个体小手工业数量逐渐增多,并且从事的手工业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百工⑧”;私营大手工业由大地主大富豪控制,以盐铁等行业为代表,在国民经济中其重要作用,“……夫盐,食者之将……铁,田农之本⑨”;官营手工业占据比重最大,各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其发展。

_孙子兵法_的_赏罚_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

_孙子兵法_的_赏罚_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

《孙子兵法》的“赏罚”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何 清,肖久灵(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文摘编号:1005-913X (2005)03-0100-C A摘 要:《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巨著,蕴含着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在当今有着广泛的应用,渗透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孙子兵法》中的“赏罚”思想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企业如何有效地对员工进行奖惩激励。

关键词:《孙子兵法》;“赏罚”思想;奖惩激励中图分类号:F27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05)03-0100-02收稿日期:2004-11-02作者简介:何清(1972-),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是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程为纬线来布局的,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战略思想。

由于“商场如战场”,其实质和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类似,故逐渐被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

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范蠡、白圭等将其中的原理应用到商业经营管理中,改造了古代商业经营管理学———“积著之理”和“治生之本”。

但是,真正意义上把《孙子兵法》的思想用来为现代企业管理服务则是从日本企业界开始的。

日本把美国的科学管理和中国的古代思想作为企业管理的“两个轮子”。

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包括《尚书》、《管子》、《史记》、《汉书》、《孙子兵法》、《论语》等。

本文主要探讨《孙子兵法》中的“赏罚”思想以及在企业管理中奖惩激励方面的应用。

一、《孙子兵法》的“赏罚”思想《孙子兵法》中论述有关“赏罚”的思想很多,其主要观点有:11把赏罚是否严明看成是胜败的根本条件之一。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圭的经营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摘要】白圭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商业企业家,被后世尊奉为“治生祖”,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营之道。

他不仅研究生产经营规律、经营谋略,同时也提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必须具备“仁”、“勇”、“智”、“强”的能力以及优良的行为素质。

他的这些思想具有超越那个时代的一般特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营管理现代企业思想前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人商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治生”有术之人。

战国时期的白圭则被称为“天下言治生祖白圭”他不仅研究生产经营规律、经营谋略,而且十分重视经营者素质的培养。

他的这些思想不论在过去,而且在当代,都有借鉴意义。

一、白圭经营管理思想的概述白圭,东周洛阳人,与魏文侯时的魏相李悝同时,他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擅长商业经营管理的思想家,他十分重视研究生产经营规律,注重经验积累,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商致富之道,并对后世的商业经营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后世商人尊奉为“治生鼻祖”,正如司马迁所言“白圭,周人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1](《史记·货殖列传》)。

那么他提出了那些经营管理思想呢?(一)“乐观时变”的原则“乐观时变”即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注重市场信息的研究,及时预测和掌握市场行情,以决定经营时机,而市场行情的预测,又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对生产经营规律的认识上,而不是凭主观想象。

白圭主要经营农产品,因此他从生产决定市场商品供应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作物收成状况与气候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决定自己经营活动的取向和时机。

他认为农作物收成的丰歉是每3年一个小循环,每12年一个大循环,因此农产品的供应量就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他的经营活动也要周期性地调整,有时须“人弃我取”,有时须“人取我与”。

尽管白圭关于农业经济循环的理论缺乏科学依据,但是我们从其言行中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必须善于积累经验,善于研究经济信息,这样才能准确地去预测市场行情,为正确决策奠定科学基础。

(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原则这与范蠢的“待乏”原则是一致的,即“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与之食。

”就是说,在粮食收获季节,农民急于出售粮食(人弃),一时供过于求,粮价下跌,白圭就适时收购之(我取),以免价格猛跌,并根据当时农村极度匾乏手工业品的情况,及时供应丝漆等货,以获利。

在蚕茧出产季节,则收购蚕茧和丝织物,供应农民所需的粮食,储存的粮食在青黄不接农民需求粮食(人取)时抛售(我予)既可稳定蚕茧、丝帛之价格,又可获大利。

如此一来,就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白圭自称这是行“仁道”。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这一原则至今仍为许多经营者所遵奉,世界华人企业家如船王包玉刚、香港地产大王李嘉诚等人都自称是依靠这一经营原则而获取成功的。

事实上这一原则并没有被当代所有经营者们所充分认识。

(三)奉行“薄利多销”的原则白圭深刻地认识到对农产品这类供给弹性较小的生活必需品,使用者多,需求量大,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他说“欲长线,取下谷”,因为“下谷”这类商品,使用者多,需求量大,即使价低利小,但成交量大,也可获得较高利润。

这一点对当代的商业经营者也有启迪,前几年,城内的精品屋、专卖店、海滨的小别墅、小洋楼纷纷建成,可是现在的精品屋、专卖店多已改头换面,小别墅、小洋楼等大多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而那些面向寻常百姓的商家生意仍旧做得红红火火,个中缘由不辨自白。

(四)“智”、“勇”、“仁”、“强”的人才素质观一个优秀的经营者仅有一些理论知识还不够,因为他所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市场,他需要决策,怎样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怎样又才能使自己的决策有效地实施,于是白圭提出:“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所谓“智”就是“足以权变”,指经营者通权变,观时变,能够出奇制胜,善于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并能及时对市场信息作出反映的智慧,市场信息复杂多变,而市场竞争又激烈,如果不具备这种正确判断市场行情的素质,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智足才能权变。

这与孟子的权变思想及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谓“勇”,就是指经营者一旦瞄准了行情,就要能够当机立断,果断决策,并勇于承担风险。

经商本身是一种有风险的事情,对市场形势的分析,有的可能全面而准确,有的可能是不全面或不完全正确的,但若要等完全看准行情时,市场信息又会发生新的变化,所以就要及时大胆地作出决策,反之可能坐失良机,丧失谋利时机,是故勇足以决断。

再看当代的一些经商者在遇到商机时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时机,后悔莫及。

所谓“仁”是指经营者在“取”“予”上懂得“先予后取”“予之为取”“多予多取”的辩证关系。

因为经营者最终的目标在于获取利润,但他若不给帮工和学徒以优厚的待遇,不给顾客以优质、优价的商品,其结果是欲取不能,甚至被竞争对手夺取,是故“仁”方能取予。

所谓“强”是指经营者在对已经作出决策的经营活动,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因为经商是一件艰苦的事情,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会出现波折、反复,甚至使经营者陷入困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若放弃自己的事业,就会使自己所有的努力付诸流水,强才有所守。

然而现代一些企业家经不起一点打击,稍有挫折就泄气甚至萎靡不振,更有甚者跳楼自杀。

他们也不想想他的家人怎么办,他的员工怎么办,这样的企业家根本就没资格经商。

(五)“与用事童仆同苦乐。

”的情感管理用事童仆即受雇于白圭的普通劳动者。

白圭能放下架子与自己的雇员打成一片,“与用事童仆同苦乐”及时了解员工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上的疾苦,加强双方的情感交流,注意协调上下级关系,通过感情纽带和榜样力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经营目标,最终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

日本松下公司的杯茶精神就是运用了情感管理的方式,白圭能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情感管理是令人震撼的。

(六)崇尚节俭的管理思想白圭虽然是当时天下首富,但他“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在衣、食、住、行方面厉行节俭,是当时一般商人所不及,即使后世商人也莫能与之比焉。

现在,一掷干金,追求豪华气派与享乐的商人究竟有多少,是说也说不清楚的。

二、白圭经营管理思想的一般特征白圭的经营思想产生于二千多年前的社会急剧变革时代,他既有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普遍适用的一般特征。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白圭的思想是代表受到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钳制条件下产生的新兴私商的利益的,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相对狭小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他的思想有其狭隘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超越这个时代的一般特征。

(一)白圭的思想根植于商品经济的经济条件下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激烈变革时代,这一方面使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术等都处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地区间商品交换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尽管社会变革时代人们心态各异,但广大士民追逐财富、免遭饥寒之苦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正如荀况所言“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寒,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荀子·非相篇》)。

所以在变革时代,为追求财富,或弃官经商,弃农经商,弃学经商,或既官又商,亦农亦商等情况就必然会出现,这也就造就了一大批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当然战国时代商品经济异常发展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其表现一是铁制农具已普遍使用,其二是农田水利业有了较大发展,如“在魏国的邺地(今河北临漳西)的劳动人民在漳水上开辟了12条支渠,灌溉邺地的农田,使得从古以来的盐碱地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2]其三是家庭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出现了飞跃发展局面,从而增大了商品生产规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白圭的经济思想就是在商品经济异常发展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因而他所论述的内容也是经营者如何面对市场,如何驾驭市场的问题,他所论述的也是经营者如何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问题,所以他的经济管理思想,治生之道就仍具有普遍意义。

(二)白圭的思想具有民族性、伦理性白圭的思想从文化背景上看,产生于百家争鸣,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春秋战国时代,,他所论述的正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经营思想,比如他在经营者的能力素质,就要求仁能取予之道;他在行为素质上要求勤俭节约、勤劳朴实的优良作风。

他的这些思想都是民族的产物。

经济管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活动,不同民族文化孕育着不同特质的管理者。

超越民族文化的管理者是无本之木,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已沉淀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因此经营者必须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上从事管理活动,白圭是如此,那么以后的管理者也应是如此,这也就使白圭的管理思想具有普遍意义。

三、白圭经营管理思想的影响白圭的经营之道是在他丰富全面的知识上总结出来的,他的知识结构中既包括经济的、农业的,也有兵家的的,特别是他开历史先河把《孙子兵法》运用于经济管理,更奠定了他治生鼻祖的地位。

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提出了“人欲我予,人弃我取”,白圭把它运用于商业经营中,以“乐观时变”为依据,在竞争中坚持“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原则,结果在商业竞争中屡获胜利。

它的这种经商思想,对中国近代的民族实业家如卢作孚、陈嘉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企业力量薄弱,如果在同外资企业竞争中“人取我也取”,即必败无疑,他们采取了“人弃我取”的做法,如“卢作孚办航运,首先选择川江;陈嘉庚创业之初经营菠萝罐头厂”[3];中国近代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民集团在企业兼并中都事实上运用了这一思想,并取得了成功。

此外“陈嘉庚在其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遵循的‘果’‘毅’”[4]等原则,也或多或少是白圭企业经营者素质论中“勇”“强”等思想的发展。

可见白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少有人能比,之所以他有这么高的地位,就在于他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

四、白圭的经营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造就大批的市场竞争者,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虽然现在的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是战国时代所能比的,但各个主体所面临的现实同样是市场,同样要以盈利为目的,加上我们所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民族性文化的影响,因而白圭的经营管理思想,同样能给现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启迪,值得企业家借鉴。

(一)现代企业家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体系作为现代企业家,他要面对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制度的市场经济状况,因而它既要了解国内经济信息,又要了解国际市场行情;既要了解国内的经济政策,又要了解国际惯例;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法律、金融、贸易、投资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乐观时变”的原则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才能使决策具有更大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