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李嘉诚用人之道

李嘉诚:三分之一生意,三分之二做人

李嘉诚:1/3生意,2/3做人●文/李阳做人比做事重要做人,表面上看来只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字眼,但如果实践起来,却是一门值得认真揣摩的艺术。
同样的,经商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艺术。
从小到大,我们从父母、老师、长辈那里受到的教育都是做人要诚实。
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受所谓商人,就是那种无奸不商、无利不起早的人这样的概念的熏陶。
这样看来的话,做人和经商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但是,从古至今无数商界人士成功的案例证明,做人和经商其实是不可分割的。
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不仅是在经商上的成功,而且是在做人上的成功。
成功的商人不仅赚取金钱,而且赚取人心。
今日的李嘉诚,在华人商界中可谓无人不知。
无数年轻人更是以他为榜样,想学习他的经商之道,以期取得成功。
但是,纵观李嘉诚的几十年的经商生涯,你会发现,:他经常强调的东西并不是如何做生意,而是如何做人。
李嘉诚认为,只有做人成功了,做其他的才会取得成功。
在中国,几乎任何时候,做人都比做事要重要得多。
商人须重信在纸醉金迷的香港,胆识兼备的李嘉诚在几十年的商海生涯中挥洒自如,成为一代王者。
是什么让他在这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如鱼得水?这不仅得益于他精于经商,更重要的是李嘉诚善于做人。
他处世低调,将诚信视如生命。
他把诚信视为做人的基本原则,这也成了他成就事业的基础。
以诚待人,别人也会坦诚相见,信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待到水到渠成时,也就成了无形的财富。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一流企业家做人不做事,二流企业家做人又做事,三流企业家不做人只做事。
一流商人是精明加厚道,二流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商人是厚道加厚道。
”李嘉诚一直坚持的也是这样一种观点。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把做人的原则放在首位,他才能成为一代大商人。
而那些只贪图利益的人,再怎么折腾一辈子也成不了大商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商人。
做人比做事重要,这个在一般商人看来是比较愚蠢的做法,在李嘉诚的眼中,却是天下最聪明的生意经。
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成大事者的7大素质

毫无疑问,李嘉诚是中国商界乃至华人世界的一个传奇。
他从学徒开始,自力拼搏,一步步爬到华人乃至亚洲首富的位置,屹立数十年而不倒,被称为“超人”。
是什么让李嘉诚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从他本人身上,我们看到了7点,或许就是他成功以及不败的秘密所在。
因为这些特质或说素质,体现得是如此明显,与成就事业的关系又是如此密切。
1、尊重——得人之道一个记者曾这样描述他对李嘉诚的印象:门打开,85岁的李嘉诚满面笑容地走进来,步子很快,没有任何搀扶。
他和每一个人握手,微微弯腰递上名片,微笑着,认真地看着每一个人,近乎多余地用带潮州音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李嘉诚。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李嘉诚认真地倾听每一个人的问题,生怕没有回答清楚。
他会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听问题时,专注如小学生;回答时,一定会看着对方。
李嘉诚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名片,但轮到摄影师时,名片派完了。
后来采访进行到一半,他突然向远处的助手要了一张,补给了摄影师。
点评:越有本事的人,越敬人荀子说:恭敬,礼也。
恭敬就是尊重,尊重人,是一种起码的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涵养。
很多人都以为尊重别人是放低自己,是把自己的优越感隐藏起来,其实恰恰错了。
一个有本事的人,越尊重别人越受敬仰;一个没本事的人,越不尊重别人越被厌恶。
懂得尊重别人,不只是涵养,更是做事业的基础和前提。
在你本事还不够的时候,如果能够尊重别人,正是广交朋友、拓宽路子的最好办法。
2、自律——炼己之道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并大声跟着念,因为“怕落伍”。
这种勤奋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
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点评:自律,成大事者的关键素质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如何去管理别人?一个连自己都安顿不好的人,如何又能让自己所做的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最终又如何能够成事?所以,修炼自律的能力,是做事业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

李嘉诚的做人处事之道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
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后来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诚。
关于李嘉诚,香港某报曾有如下评价:“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砺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
不过,李嘉诚自己认为,他事业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对亲友面授机宜:“要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做人处世方面有过人之处。
事实上,李嘉诚的勤勉、节俭、朴实、坦诚以及他的善待他人(包括竞争对手)为他的事业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起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李嘉诚13岁丧父,从此,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茶楼当跑堂的。
每天,他起早摸黑,侍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间隙,还细心观察学习别人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使他变得勤快能干,也使他具备了察颜观色的高超本领,所有这一切对他日后从事的推销工作大有裨益。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销工作的。
刚开始做推销工作,李嘉诚因没有经验而屡屡碰壁。
为了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补拙”。
他说:“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背一只装有商品的大包,长途跋涉,挨家挨户推销产品。
过去,在茶楼打工时,他就善于揣摩陌生人的心理,现在做推销,他的这一特长便有了用武之地。
一次,李嘉诚推销镀锌铁桶。
我最欣赏的管理者及其管理之李嘉诚

我最欣赏的管理者及其管理之道我最欣赏的管理者就是李嘉诚。
之所以欣赏他是因为在高中阶段就听说他特别受人爱戴,受人尊敬,我也想成为他这样的人。
由此原因,我就特别想深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人,这才知道李嘉诚老先生不仅在人格上突出,管理方面是更有其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大家去了解去学习。
李嘉诚说:“作为一个司令,你不需要去管实际操作,你只要懂得运用战略便行。
管理之道最简单是知人善任,但是先决条件,则是要令下属对公司有归属感,让他先喜欢你。
”他靠一个制度,令公司多年来运作良好。
每有重大决策时,他都会先听取决策部门各人的意见,到他得出结论时,再与他们讨论,直至对方同意他的说法为止。
所以李老的一个管理之道就有制度。
这个制度要以理服,人让大家都有归属感,让大家都喜欢心甘情愿的工作。
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人才:汉高祖刘邦曾经这样总结他从一介平民成为大汉王朝开国皇帝的原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筹集钱粮,保证大军的物质供应,我不如萧何;指挥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
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英杰,但是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与刘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够成为开创自己前无古人的商业帝国的根本原因。
创业伊始,李嘉诚选用忠心耿耿、埋头苦干的人才。
宁损自己也不亏员工,留人先留心,使员工具有极大的积极性,从而企业也具有很强的活力。
企业发展壮大后,老员工的知识和业务技能就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李嘉诚又适时任用富于开拓精神的青年专门人才。
这时候,李嘉诚对公司的事务不再事必躬亲了,而是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人事管理上。
——《李嘉诚谈管理》李嘉诚说的对,一切总是发展的,应该随着时段,不断更新,时间是磨练人的,所以在不同阶段人才的技能不一样,使用的人才也不一样。
关爱员工以人为本:曾经有人问李老先生:“如果您的员工想自创一番事业,你会鼓励他向外作个人发展,抑或留守在集团内继续做出贡献?”李嘉诚就说:“要经营大企业,必须知道大企业本身要有很完善的组织,一位员工的离开,自有其他人补上。
李嘉诚用人原则:忠诚大于能力

李嘉诚用人原则:忠诚大于能力做老板的那些事儿水平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水平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人品,是人真正的学历,是人水平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
人品和水平,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水平,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人品意义长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
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比水平更重要的12种品格:第 1 忠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忠心维护公司的利益,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第 2 敬业——工作的目的不但仅在于报酬,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牺牲。
第3 自动自发——不要事事等人交待,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做一些“分外”事,先做后说。
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第4 负责——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一诺千金,绝对没有借口,让问题的皮球止于你,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第5 注重效率——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量化每日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第6 结果导向——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办法总比问题多,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第7 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培养起接受批评的情商。
第8 合作——团队提前,自我退后,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服从总体安排,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不当团队的“短板”,多为别人考虑,让水平在团队中被放大。
第9 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挤时间充电,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挑战自我。
第10 低调——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不摆架子耍资格;给人一分尊敬,努力做到名实相符,成绩仅仅起点,荣誉可作动力。
第11 节约——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要诚信不耍小聪明,不浪费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分钟工作时间;花公司每一分钱,都要收到效益:省下的都是利润。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

李嘉诚的做人处世之道与其说这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不如说这是一次人格上的胜利。
当李嘉诚的襟怀坦白令对方肃然起敬时,他在波诡云谲的生意场上每每能吉星高照也就不难理解了。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从此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
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悟出了一个道理:坦诚乃生命所系,也是生意场上必须坚持的金科玉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李嘉诚创业初期也曾有过严重失误。
那时,李嘉诚因资金不足无法雇佣到技术熟练的工人,迫不得已,他只好把一些只经过短暂培训的工人当作熟练工使用,结果,产品的质量极为粗劣,很多客户前来退货,要求赔偿;原料商闻讯也扬言停止供应原料,银行这时也派人来催货款。
李嘉诚的塑胶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四面楚歌、焦头烂额的李嘉诚不得不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负荆请罪,希求原谅。
正是因为李嘉诚一贯诚实、口碑极好,人们才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才大度地原谅了他的过错。
李嘉诚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难关。
可以设想,如果李嘉诚早先没有将诚实的种子播在他人心中,那他这一次的过失或许就断送了他的前程。
李嘉诚曾说:“最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
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
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为某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没有诚心,朋友会离你远去;没有诚意,客户会对你敬而远之。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而李嘉诚正是凭自己的“诚”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诚”字,是其做人处世的宗旨,也是他事业辉煌的秘诀。
“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与众多溺爱孩子的家长不同的是,李嘉诚绝少把对孩子的疼爱形之于色。
李嘉诚:如何让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做到五点,下属死心塌地

李嘉诚:如何让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做到五点,下属死心塌地作为华人商界首屈一指的人物,李嘉诚的成功,首先在于自身“超人”般的经营能力,但同样离不开高超用人之道。
以下分享李嘉诚的五种用人之道,做生意,如何让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做到这五点,下属死心塌地。
一、知人求才,绝不轻易放过人才生意场上,要想获取大的成功,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和保障,谁能打赢人才战,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李嘉诚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了求得人才,从不吝惜钱财,更能付出惊人的耐心,颇有古人求贤之风采。
比如,在最初邀请香港金融奇才袁天凡加盟时,尽管李嘉诚多次诚意相邀,两人也交往莫逆,但袁天凡还是一一谢绝。
然而,李嘉诚没有放弃,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袁天凡,多次为袁天凡出头,经过许多年的真诚相待,这才打动了才华出众又孤傲不羁的袁天凡,使其出山辅助李泽楷,造就了李泽楷“小超人”的美名。
古人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但李嘉诚在用人上却堪称真正的伯乐,他不仅能识人才,能用人才,能留人才,还能让人才心甘情愿、死心塌地为他卖命,使自己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之中无往而不胜。
二、宁肯自己受损,绝不让人才吃亏李嘉诚做生意,讲究的是广结人缘,投桃报李。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波及香港时,长江实业有很多员工因为将公积金外放投资而蒙受惨重损失。
这是天灾,放到一般企业,员工也只能自然倒霉。
然而,李嘉诚却用自己的钱将员工的损失一一弥补。
宁可自己受损,也绝不让员工吃亏,李嘉诚的这种仁义之举自然深得员工之心,使员工心悦诚服、感恩戴德地为其卖命。
三、精心育才,用心良苦李嘉诚在用人上,不仅善于引进人才,也善于在企业内部培育人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创立出科学合理的育才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
比如,李嘉诚曾送长江实业的元老功臣周千和与其子周年茂共同出国进修,就是香港商界的一桩美谈,也开了长实公司培育人才之先河。
周年茂学成后,成为长实公司法定发言人,后又被被选为长实董事,周千和则升为董事副总经理,父子俩均成为李嘉诚的得力下属,为长实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诚的用人有哪些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知人善任才能唯才是举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 李嘉诚巧妙劝退不适合企业 发展的老人,提拔新人,为 企业打造活力 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 要任用有能力的“亲信” 盛颂声和潮州人周千和是长江 劳苦功高的功勋,但他并没有因为 他们是亲信而忽视他们的才能,而 是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以重要的职位
顺应原则 互补原则
企业不同阶段用不同能力和素质的人才 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中西合璧,老少搭配 建立涵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效率人才管理系统
协调原则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以人为本——宁亏自己,不亏别人 李嘉诚员工变动率低于百分 之一的原因首先就是给予好待 遇,然后是给以好的前途,让 员工有一个责任感,公司的成 绩跟员工是百分之百挂钩的。 中西合璧的用人策略 以夷制夷,洋为中用
采用西方的现代化的管 理方式,大胆引进西方专业 化人才,并把学习精神引入 企业文化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1972年,公司改组为长江实业 有限公司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1979年,从汇丰银行优先购入 英资洋行和记黄埔22.4%的股 份,同年捐资修建汕头大学
1950年,李嘉诚以5万元 创业资本创建长江塑胶厂
请输入您需要的内容
请输入您需要的内容
请输入您需要的内容
笑傲全球
知人善任助李嘉诚鼎力全球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人才在李嘉诚实业成功的道 路上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
”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文本
建立基础
企业管理
英国人George Cmagnus将西方先进 的管理理念带入企 业
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此处输入文字
盛颂声和周千和创 业初期的敬业老臣
投资
Simon Murry带领集 团进入海外并购行 列,并取得丰硕成 果
企业领导学
李嘉诚
用人之道
叶永坚 潘胜飞 金家振 金欧 应敏弘 侯世义
目录
背景介绍
案例分析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人才对李嘉诚的助力 企业用人的关键
发展历程
1983年,香港地产崩 盘,李嘉诚趁机抄底 囤积大量土地,并开 始开发普通大众住宅
2012.10.31,长江集团旗 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联 合市值为8750亿港元。 2013年,长子李泽钜 接管长和系公司,次 子李泽楷自由创业。 1992年5月,成立合 资深圳长和实业有限 公司,开始大举向中 国内地投资
融资
杜辉康在1987年香港 股灾之前,为李嘉诚 的 财务策划,擅长理 财。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从李嘉诚的用人之道看, 企业用人的关键有哪些方面
”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
领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才能更好的发现人才
用人 关键
人才的成长,在校教 育是基础,在职教育 是提高和发展,企业 的发展离不开对员工 的科学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