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课时习题:第三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练习:第三章_概率3_章末高效整合_word版含解析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练习:第三章_概率3_章末高效整合_word版含解析(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两次,与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互斥的事件是()A.至多有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两次都不中靶D.只有一次中靶解析: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答案: C2.下列试验中,是古典概型的有()A.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B.从规格直径为(250±0.6)mm的一批产品中任意抽一根,测量其直径d,检测其是否合格C.抛一枚硬币,观察其出现正面或反面D.某人射击中靶或不中靶解析:只有C具有古典概型的有限性与等可能性.答案: C3.奥林匹克会旗中央有5个互相套连的圆环,颜色自左至右,上方依次为蓝、黑、红,下方依次为黄、绿,象征着五大洲.在手工课上,老师将这5个环分发给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制作,每人分得1个,则事件“甲分得红色”与“乙分得红色”是()A.对立事件B.不可能事件C.互斥但不对立事件D.既不互斥又不对立事件解析:甲、乙不能同时得到红色,因而这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又甲、乙可能都得不到红色,即“甲或乙分得红色”的事件不是必然事件,故这两个事件不是对立事件.答案: C4.设一元二次方程x2+bx+c=0,若b,c是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连续投掷两次出现的点数,则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为( )A.112B.736C.1336D.1936解析: 因为b ,c 是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连续投掷两次出现的点数,所以一共有36种情况.由方程有实数根知,Δ=b 2-4c ≥0,显然b ≠1.当b =2时,c =1(1种);当b =3时,c =1,2(2种);当b =4时,c =1,2,3,4(4种);当b =5时,c =1,2,3,4,5,6(6种).当b =6时,c =1,2,3,4,5,6(6种).故方程有实数根共有19种情况,所以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是1936.答案: D5.有四个游戏盘,如图所示,如果撒一粒黄豆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希望中奖机会大,他应当选择的游戏盘为()解析: A 中P 1=38,B 中P 2=26=13,C 中设正方形边长为2,则P 3=4-π×124=4-π4,D 中设圆直径为2,则P 4=12×2×1π=1π.在P 1,P 2,P 3,P 4中,P 1最大.答案: A6.(2015·石家庄高一检测)在5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和2件二等品,从中任取2件,以710为概率的事件是( )A.恰有2件一等品B.至少有一件一等品C.至多有一件一等品D.都不是一等品解析: 将3件一等品编号为1,2,3;2件二等品编号为4,5,从中任取2件有10种取法:(1,2),(1,3),(1,4),(1,5),(2,3),(2,4),(2,5),(3,4),(3,5),(4,5).其中恰含有1件一等品的取法有:(1,4),(1,5),(2,4),(2,5),(3,4),(3,5),恰有1件一等品的概率为P 1=610,恰有2件一等品的取法有:(1,2),(1,3),(2,3).故恰有2件一等品的概率为P 2=310,其对立事件是“至多有一件一等品”,概率为P 3=1-P 2=1-310=710.答案: C7.一只猴子任意敲击电脑键盘上的0到9这十个数字键,则它敲击两次(每次只敲击一个数字键)得到的两个数字恰好都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A.9100B.350C.3100D.29解析: 任意敲击0到9这十个数字键两次,其得到的所有结果为(0,i )(i =0,1,2,…,9);(1,i )(i =0,1,2,…,9);(2,i )(i =0,1,2,…,9);…;(9,i )(i =0,1,2,…,9).故共有100种结果.两个数字都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3,3),(3,6),(3,9),(6,3),(6,6),(6,9),(9,3),(9,6),(9,9),共有9种.故所求概率为9100.答案: A8.A 是圆上固定的一点,在圆上其他位置任取一点A ′,连接AA ′,它是一条弦,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半径长度的概率为( )A.12B.23C.32D.12解析: 如图,当A ′位于B 或C 点时,AA ′长度等于半径,此时∠BOC=120°,则优弧BC ︵长度为43πR .故所求概率P =43πR 2πR =23.答案: B9.运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设输出数据构成的集合为A ,从集合A 中任取一个元素α,则函数y =x α,x ∈[0,+∞)是增函数的概率为( )A.37B.45C.35D.34解析: 当x 依次取值-3,-2,-1,0,1,2,3时, 对应的y 的值依次为:3,0,-1,0,3,8,15,所以集合A ={-1,0,3,8,15},因为α∈A ,所以使y =x α在x ∈[0,+∞)上为增函数的α的值为3,8,15,故所求概率P =35.答案: C10.为了调查某厂2 00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调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10,15),[15,20),[20,25),[25,30),[30,35],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工厂规定从生产低于20件产品的工人中随机地选取2位工人进行培训,则这2位工人不在同一组的概率是( )A.110B.715C.815D.1315解析: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产品件数在[10,15),[15,20)内的人数分别为5×0.02×20=2,5×0.04×20=4,设生产产品件数在[10,15)内的2人分别是A ,B ,设生产产品件数在[15,20)内的4人分别为C ,D ,E ,F ,则从生产低于20件产品的工人中随机地选取2位工人的结果有(A ,B ),(A ,C ),(A ,D ),(A ,E ),(A ,F ),(B ,C ),(B ,D ),(B ,E ),(B ,F ),(C ,D ),(C ,E ),(C ,F ),(D ,E ),(D ,F ),(E ,F ),共15种.2位工人不在同一组的结果有(A ,C ),(A ,D ),(A ,E ),(A ,F ),(B ,C ),(B ,D ),(B ,E ),(B ,F ),共8种.则选取这2人不在同一组的概率为815.答案: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所选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为45,那么所选3人中都是男生的概率为 W.解析: 设A ={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B ={3人中都是男生},则A ,B 为对立事件, 所以P (B )=1-P (A )=15.答案: 1512.(2015·潍坊高一检测)口袋内装有100个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其中有45个红球,从中摸出1个球,摸出白球的概率为0.23,则摸出黑球的概率为 W.解析: 由题可知,白球的个数为100×0.23=23,所以黑球的个数为100-23-45=32,所以概率为P =32100=0.32.答案: 0.3213.已知函数f (x )=log 2x ,x ∈[1,3],若在区间x ∈[1,3]上随机取一点,则使得-1≤f (x 0)≤1的概率为 W.解析: 由函数-1≤f (x 0)≤1得-1≤log 2x 0≤1,解得x 0∈⎣⎡⎦⎤12,2,又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x ∈[1,3],所以不等式的最终解集为x 0∈[1,2],所以-1≤f (x 0)≤1的概率P =2-13-1=12.答案: 1214.已知集合A ={-1,0,1,3},从集合A 中有放回地任取两个元素x ,y 作为点M 的坐标,则点M 落在x 轴上的概率为 W.解析: 所有基本事件构成集合{(-1,-1),(-1,0),(-1,1),(-1,3),(0,-1),(0,0),(0,1),(0,3),(1,-1),(1,0),(1,1),(1,3),(3,-1),(3,0),(3,1),(3,3)},其中“点M 落在x 轴上”的事件所含基本事件有(-1,0),(0,0),(1,0),(3,0),所以P =416=14.答案: 1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某人去开会,他乘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去的概率分别是0.3,0.2,0.1,0.4. (1)求他乘火车或飞机去的概率; (2)求他不乘飞机去的概率.解析: 设“乘火车”“乘轮船”“乘汽车”“乘飞机”分别为事件A ,B ,C ,D ,则P (A )=0.3,P (B )=0.2,P (C )=0.1,P (D )=0.4.(1)P (A ∪D )=P (A )+P (D )=0.3+0.4=0.7.(2)设“不乘飞机”为事件E ,则P (E )=1-P (D )=1-0.4=0.6.16.(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人做出猜拳游戏(锤子、剪刀、布).求:(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解析: 设平局为事件A ,甲赢为事件B ,乙赢为事件C .容易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1)平局含3个基本事件(图中的△),P (A )=39=13.(2)甲赢含3个基本事件(图中的⊙),P (B )=39=13.(3)乙赢含3个基本事件(图中的※),P (C )=39=13.17.(本小题满分12分)袋中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各3只,从中每次任取1只,有放回地抽取3次,求:(1)3只全是红球的概率; (2)3只颜色全相同的概率; (3)3只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 (4)3只颜色全不相同的概率.解析: 从袋中有放回地抽取3次,全部的基本事件用树状图表示为:(1)记“3只球全是红球”为事件A ,则P (A )=127.(2)记“3只球颜色相同”为事件B ,则P (B )=127+127+127=19.(3)记“3只球颜色不全相同”为事件C ,则有24种情况,故P (C )=2427=89.(4)要使3只球颜色全不相同,只可能是红、黄、白球各出现一次,记“3只颜色全不相同”为事件D ,则P (D )=627=29.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一张圆形桌面被分成了M ,N ,P ,Q 四个区域,∠AOB =30°,∠BOC =45°,∠COD =60°.将一粒小石子随机扔到桌面上,假设小石子不落在线上,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小石子落在区域M 内的概率;(2)小石子落在区域M 或区域N 内的概率; (3)小石子落在区域Q 内的概率.解析: 将一粒小石子随机扔到桌面上,它落在桌面上任一点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1)小石子落在区域M 内的概率是S 扇形OAB S 圆O =112.(2)小石子落在区域M 或区域N 内的概率是 S 扇形OAB +S 扇形OBCS 圆O=524. (3)小石子落在区域Q 内的概率是 1-S 扇形OAB +S 扇形OBC +S 扇形OCD S 圆O=58.。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章概率3.3.2含答案

课时目标
在正方形围栏内均匀撒米粒,食,此刻小鸡正在正方形的内切圆中的概率是
.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内部画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向大正方形内随机投点,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求所投的点落入小正方形内的概率.
所投点落入小正方形内}.
[0,1]上的均匀随机数,
经过平移和伸缩平移变换,a=3a1-1.5
计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他能赶上车的概率的步骤?
解:能赶上车的条件是到达乙地时汽车没有出发,我们可以用两组均匀随机数x 和y 来表示到达乙地的时间和汽车从乙地出发的时间,当x ≤y 时能赶上车.
设事件A :“他能赶上车”.
①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两组[0,1]上的均匀随机数,x 1=RAND ,y 1=RAND.
②经过变换x =0.5x 1+9.5,y =0.5y 1+9.75.
③统计出试验总次数N 和满足条件x ≤y 的点(x ,y )的个数N 1.
④计算频率f n (A )=N 1N ,则N 1N 即为概率P (A )的近似值.
能力提升
12.将[0,1]内的均匀随机数转化为[-3,4]内的均匀随机数,需实施的变换为( )
答案:C
解析:根据伸缩平移变换
13.利用模拟的方法计算如图,由y =1和y =x 2所围成的部分M
的面积.
解:(1)用计算机产生两组[0,1]内均匀随机数a 1=RAND( ),b
=RAND( ).
(2)经过平移和伸缩变换,a =(a 1-0.5)*2.
(3)数落在区域内(即满足0<b <1,且b -a 2>0)的样本点数N 1计算S 阴影=2N 1N (N 代表落在矩形中的点(a ,b )的个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 第三章 概率 章末综合测评及答案

会,估计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 【解】 (1)在容量为 30 的样本中,不下雨的天数是 26,以频率
估计概率,4 月份任选一天,西安市不下雨的概率为 2360=1153. (2)称相邻的两个日期为“互邻日期对”(如,1 日与 2 日,2 日与 3
日等).这样,在 4 月份中,前一天为晴天的互邻日期对有 16 个,其中 后一天不下雨的有 14 个,所以晴天的次日不下雨的频率为 78.
(2)该班成绩在[60,100]内的概率是 P(A∪B∪C∪D)=P(A)+P(B)
+P(C)+P(D)=0.17+0.36+0.25+0.15=0.93.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小王、小李两位同学玩掷骰子(骰子质地均 匀)游戏,规则:小王先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记为 x;小李后掷一 枚骰子,向上的点数记为 y.
【答案】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13.一个袋子中有 5 个红球,3 个白球,4 个绿球,8 个黑球,如
果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 A={摸出黑球},B={摸出白球},C={摸出
绿球},D={摸出红球},则 P(A)=________;P(B)=________;P(C∪D)
A,B,C 和 3 名女同学 X,Y,Z,其年级情况如下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男同学 A
=________.
【解析】 由古典概型的算法可得 P(A)=280=25,P(B)=230,P(C∪D)
=P(C)+P(D)=240+250=290.
【答案】
2 5
3 20
9 20
14.在区间(0,1)内任取一个数 a,能使方程 x2+2ax+12=0 有两
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练习(P113)1、(1)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个,两个均为正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均为反面.(2)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结果汇总,可以发现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次数最多,大约在50次左右,两个均为正面的次数和两个均为反面的次数在25次左右. 由此可以估计出现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的概率为0.50,出现两个均为正面的概率和两个均为反面的概率均为0.25.2、略3、(1)例如:北京四月飞雪;某人花两元钱买福利彩票,中了特等奖;同时抛10枚硬币,10枚都正面朝上.(2)例如:在王府井大街问路时,碰到会说中文的人;去烤鸭店吃饭的顾客点烤鸭;在1~1000的自然数任选一个数,选到的数大于1.练习(P118)1、说明:例如,计算机键盘上各键盘的安排,公交线路及其各站点的安排,抽奖活动中各奖项的安排等,其中都用到了概率. 学生可能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分析例子中蕴涵的概率思想.2、通过掷硬币或抽签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这两种方法都是公平的. 而猜拳的方法不太公平,因为出拳有时间差,个人反应也不一样.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掷骰子一次得到2是一个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掷6次骰子就是做6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可能出现2也可能不出现2,所以6次试验中有可能一次2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1次,2次,…,6次.练习(P121)1、0.72、0.6153、0.44、D5、B 习题3.1 A组(P123)1、D.2、(1)0;(2)0.2;(3)1.3、(1)430.067645≈;(2)900.140645≈;(3)7010.891645-≈.4、略5、0.136、说明:本题是想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这种摸球游戏对先摸者和后摸者是公平的结论. 最好把全班同学的结果汇总,根据两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比较近,猜测在第一种情况下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10,在第二种下也为110. 第4次摸到红球的频率与第1次摸到红球的频率应该相差不远,因为不论哪种情况,第4次和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都是1 10.习题3.1 B组(P124)1、D.2、略. 说明:本题是为了学生根据实际数据作出一些推断. 一般我们假定每个人的生日在12个月中哪一个月是等可能的,这个假定是否成立,引导学生通过收集的数据作出初步的推断.3.2古典概率练习(P130)1、110. 2、17. 3、16.练习(P133)1、38,38.2、(1)113;(2)1213;(3)14;(4)313;(5)0;(6)213;(7)12;(8)1.说明:模拟的方法有两种.(1)把1~52个自然数分别与每张牌对应,再用计算机做模拟试验.(2)让计算机分两次产生两个随机数,第一次产生1~4的随机数,代表4个花色;第二次产生1~13的随机数,代表牌号.3、(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2)随机事件,概率为49;(3)必然事件,概率为1;(4)让计算机产生1~9的随机数,1~4代表白球,5~9代表黑球.4、(1)16;(2)略;(3)应该相差不大,但会有差异. 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随机的,但在200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次数又是有规律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所得的频率与概率相差不大.习题3.2 A组(P133)1、游戏1:取红球与取白球的概率都为12,因此规则是公平的.游戏2:取两球同色的概率为13,异色的概率为23,因此规则是不公平的.游戏3:取两球同色的概率为12,异色的概率为12,因此规则是公平的.2、第一位可以是1~9这9个数字中的一个,第二位可以是0~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所以(1)190;(2)18919090-=;(3)9919010-=3、(1)0.52;(2)0.18.4、(1)12;(2)16;(3)56;(4)16.5、(1)25;(2)825.6、(1)920;(2)920;(3)12.习题3.2 B组(P134)1、(1)13;(2)14.2、(1)35;(2)310;(3)910.说明:(3)先计算该事件的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会比较简单.3、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概率模型. 首先要模拟每个人的出生月份,可用1,2,…,11,12表示月份,用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办法,随机产生1~12之间的随机数. 由于模拟的对象是一个有10个人的集体,故把连续产生的10个随机数作为一组模拟结果,可模拟产生100组这样的结果.②进行模拟试验. 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如使用Excel软件,可参看教科书125页的步骤,下图是模拟的结果:其中,A,B,C,D,E,F,G,H,I,J的每一行表示对一个10人集体的模拟结果. 这样的试验一共做了100次,所以共有100行,表示随机抽取了100个集体.③统计试验的结果. K,L,M,N列表示统计结果. 例如,第一行前十列中至少有两个数相同,表示这个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月. 本题的难点是统计每一行前十列中至少有两个数相同的个数. 由于需要判断的条件态度,所以用K,L,M三列分三次完成统计.其中K列的公式为“=IF(OR(A1=B1,A1=C1,A1=D1,A1=E1,A1=F1,A1=G1,A1=H1,A1=I1,A1=J1,B1=C1,B1=D1,B1=E1,B1=F1,B1=G1,B1=H1,B1=I1,B1=J1,C1=D1,C1=E1,C1=F1,C1=G1,C1=H1,C1=I1,C1=J1,D1=E1,D1=F1,D1=G1,D1=H1,D1=I1,D1=J1),1,0)”,L列的公式为“=IF(OR(E1=F1,E1=G1,E1=H1,E1=I1,E1=J1,F1=G1,F1=H1,F1=I1,F1=J1,G1=H1,G1=I1,G1=J1,H1=I1,H1=J1,I1=J1),1,0)”,M 列的公式为“=IF(OR(K1=1,L1=1),1,0)”,M 列的值为1表示该行所代表的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N1表示100个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个数,其公式为“=SUM(M$1:M$100)”. N1除以100所得的结果0.98,就是用模拟方法计算10人集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的概率的估计值. 可以看出,这个估计值很接近1. 3.3几何概率 练习(P140) 1、(1)1π; (2)38.2、如果射到靶子上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那么大约有100个镖落在红色区域.说明:在实际投镖中,命中率可能不同,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又是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投掷飞镖、射击或射箭比赛中不会以一枪或一箭定输赢,而是取多次成绩的总和,这就是为了减少随机因素的影响. 习题3.3 A 组(P142)1、(1)49; (2)13; (3)29; (4)23; (5)59. 2、(1)126; (2)12; (3)326; (4)326; (5)12; (6)313.说明:(4)是指落在6,23,9三个相邻区域的情况,而不是编号为6,7,8,9,四个区域. 3、(1)25; (2)115; (3)35. 说明:本题假设在任何时间到达路口是等可能的. 习题3.3 B 组(P142)1、设甲到达的时间为x ,乙到达的时间为y ,则0,24x y <<. 若至少一般船在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则06y x <-<或06x y <-<,必须等待的概率为:22189711241616-=-=.2、D .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145)1、56,16,23.2、(1)0.548; (2)0.186; (3)0.266.3、(1)38; (2)14.4、(1)813; (2)726; (3)665.5、分别计算两球均为白球的概率、均为红球的概率、均为黑球的概率,然后相加,得1223311166666636⨯⨯⨯++=⨯⨯⨯. 6、56. 说明:利用对立事件计算会比较简单.第三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146)1、第一步,先计算出现正面次数与反面次数相等的概率46328=. 第二步,利用对称性,即出现正面的次数多于反面次数的概率与出现反面的次数多于正面次数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出现正面的次数多于反面次数的概率为35(1)2816-÷=.2、(1)是; (2)否; (3)否; (4)是.3、(1)45; (2)15; (3)25; (4)25. 说明:此题属于古典概型的一类“配对问题”,由于这里的数比较小,可以用列举法. 4、参考教科书140页例4.。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三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

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是针对两个事件而言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次试验中,两个互斥事件最多只发生一个;而两个对立的事件则必有一个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两个事件互斥,它们未必对立;反之,两个事件对立,它们一定互斥.若事件,,…,彼此互斥,则(∪∪…∪)=()+()+…+().应用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求出各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和.对于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可以转化为求对立事件的概率.求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二是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与互为对立事件,则利用公式()=-()求解.[典例] 黄种人群中各种血型的人所占的比例如下:互相输血,张三是型血,若张三因病需要输血,问:()任找一个人,其血可以输给张三的概率是多少?()任找一个人,其血不能输给张三的概率是多少?解:()对任一人,其血型为,,,的事件分别记为′,′,′,′,由已知,有(′)=,(′)=,(′)=,(′)=,因为,型血可以输给张三,所以“任找一人,其血可以输给张三”为事件′∪′.依据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有(′∪′)=(′)+(′)=+=.()法一:由于,型血不能输给型血的人,所以“任找一人,其血不能输给张三”为事件′∪′,依据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有(′∪′)=(′)+(′)=+=.法二:因为事件“任找一人,其血可以输给张三”与事件“任找一人,其血不能输给张三”是对立事件,所以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有(′∪′)=-(′∪′)=-[(′)+(′)]=-=.[对点训练].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元商品得一张奖券,多购多得,每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个,一等奖个,二等奖个.设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求:()(),(),();()抽取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抽取张奖券不中特等奖或一等奖的概率.解:()∵每张奖券中设特等奖个,一等奖个,二等奖个,∴()=),()=)=,()=)=.()设“抽取张奖券中奖”为事件,则()=()+()+()=)++=).()设“抽取张奖券不中特等奖或一等奖”为事件,则()=-()-()=-)-=).古典概型是一种最基本的概型,也是学习其他概型的基础,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此种概型的题目,解题时要紧紧抓住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对于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关键是分清基本事件个数与事件中包含的结果数,有时需用列举法把基本事件一一列举出来,再利用公式()=求出事件的概率,这是一个形象、直观的好方法,但列举时必须按某一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典例] 一辆小客车上有个座位,其座位号为,乘客,,,,的座位号分别为,他们按照座位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先后上车,乘客因身体原因没有坐自己的号座位,这时司机要求余下的乘客按以下规则就座,如果自己的。
新教材高中数学章末综合检测三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章末综合检测(三)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A 卷——基本知能盘查卷一、单项选择题1.可用来分析身高与体重有关系的是( ) A .残差分析 B .线性回归模型 C .等高堆积条形图D .独立检验解析:选B 因为身高与体重是两个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所以要用线性回归模型来解决.2.两个变量y 与x 的经验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四个不同模型来拟合y 与x 之间的关系,它们的相关指数R 2如下,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A .模型1 C .模型3D .模型4解析:选A 两个变量y 与x 的经验回归模型中,它们的相关指数R 2越接近于1,这个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0.98是相关指数最大的值,所以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模型1.3.已知一组观测值(x 1,y 1),(x 2,y 2),…,(x n ,y n )满足y i =a +bx i +e i (i =1,2,…,n ),若e i 恒为0,则R 2=( )A .0B .0.5C .0.9D .1选D4.如果有95%的把握说事件A 和B 有关系,那么具体计算出的数据为( ) A .χ2>3.841 B .χ2<3.841 C .χ2>6.635D .χ2<6.635解析:选A 由独立性判断的方法可知,如果有95%的把握,即小概率值α=0.05,则χ2>3.841.5.观察两个变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得如下数据:A.y ^=12x +1B.y ^=xC.y ^=2x +13D.y ^=x +1解析:选 B 根据表中数据得x -=18×(-10-6.99-5.01-2.98+3.98+5+7.99+8.01)=0,y -=18×(-9-7-5-3+4.01+4.99+7+8)=0,所以两变量x ,y 的经验回归方程过样本点的中心(0,0),可以排除A 、C 、D 选项,故选B.6.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 19)引起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医疗机构采取了各种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某地开始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后,每周治愈的患者人数如下表所示:周数(x ) 1 2 3 4 5 治愈人数(y )2173693142由表格可得y 关于x 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 ^=6x 2+a ,则此回归模型第4周的残差(实际值与预报值之差)为( )A .5B .4C .1D .0解析:选A 设t =x 2,则t -=15(1+4+9+16+25)=11,y -=15(2+17+36+93+142)=58,a =58-6×11=-8,所以y ^=6x 2-8.令x =4,得e 4=y 4-y ^4=93-6×42+8=5.7.通过随机询问100名性别不同的高二学生是否爱吃零食,得到如下的列联表:喜爱程度 性别合计 男(Y =0) 女(Y =1) 爱好(X =0) 10 40 50 不爱好(X =1)20 30 50 合计3070100参考数据及公式:P (χ2≥x α)0.10 0.05 0.01 x α2.7063.8416.635其中χ2=n ad -bc 2a +bc +d a +cb +d,n =a +b +c +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爱吃零食与性别有关B .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爱吃零食与性别无关C .根据小概率值α=0.01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爱吃零食与性别有关D .根据小概率值α=0.1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爱吃零食与性别无关 解析:选A 零假设为H 0:是否爱吃零食与性别相互独立,即是否爱吃零食与性别无关.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 χ2=100×10×30-40×20250×50×30×70≈4.762>3.841=x 0.05,所以依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推断H 0不成立,即认为是否爱吃零食与性别有关.同理可得,根据小概率值α=0.01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爱吃零食与性别无关;根据小概率值α=0.1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爱吃零食与性别有关.8.某考察团对全国10大城市进行职工人均工资水平x (千元)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 (千元)统计调查,y 与x 具有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 ^=0.66x +1.562.若某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7.675千元,估计该城市人均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约为( )A .83%B .72%C .67%D .66%解析:选A 将y ^=7.675代入回归方程,可计算得x ≈9.262,所以该城市人均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约为7.675÷9.262≈0.83,即约为83%.二、多项选择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关关系B .在线性经验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r 的值越大,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C .在残差图中,残差点分布的水平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狭窄,其模型拟合的精度越高D .在经验回归模型中,R 2为0.98的模型比R 2为0.80的模型拟合的效果好解析:选ACD 由于线性相关系数|r |≤1,且当|r |越大,线性相关性越强,故r <0时,选项B 不正确,A 、C 、D 均正确.10.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样本数据研究变量x ,y 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与x 负相关且y ^=2.347x -6.423 B .y 与x 负相关且y ^=-3.476x +5.648 C .y 与x 正相关且y ^=5.437x +8.493 D .y 与x 正相关且y ^=-4.326x -4.578解析:选BC 正相关指的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负相关指的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正确的为B 、C.11.以下关于线性经验回归的判断中,正确的选项为( )A .若散点图中所有点都在一条直线附近,则这条直线为经验回归直线B .散点图中的绝大多数都线性相关,个别特殊点不影响线性回归,如图中的A ,B ,C 点C .已知线性经验回归方程为y ^=0.50x -0.81,则x =25时,y 的估计值为11.69 D .线性经验回归方程的意义是它反映了样本整体的变化趋势解析:选BCD 能使所有数据点都在它附近的直线不止一条,而据回归直线的定义知,只有按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系数a ^,b ^得到的直线y ^=b ^x +a ^才是回归直线,所以A 错误;B 正确;将x =25代入y ^=0.50x -0.81,得y ^=11.69,所以C 正确;D 正确.12.有两个分类变量X 与Y ,其2×2列联表如下表所示:X Y 合计 Y =0 Y =1X =0 a20-a 20 X =115-a 30+a 45 合计155065其中a,15-a 均为大于5的整数,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认为X 与Y 之间有关,则a 等于( )A .7B .8C .9D .6解析:选BC 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认为X 与Y 之间有关,需要χ2的值大于或等于3.841,由χ2=65×[a 30+a -20-a15-a ]220×45×15×50=1313a -6025 400≥3.841,解得a ≥7.69或a ≤1.54.而a >5且15-a >5,a ∈Z , 所以a =8或a =9. 三、填空题13.为了研究男子的年龄与吸烟的关系,抽查了100个男子,按年龄超过和不超过40岁,吸烟量每天多于和不多于20支进行分组,如下表:吸烟量年龄合计不超过40岁 (Y =0)超过40岁 (Y =1) 不多于20支/天(X =0) 50 1565多于20支/天 (X =1) 10 25 35 合计6040100则χ2=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由列联表知χ2=100×10×15-50×25260×40×65×35≈22.16.答案:22.1614.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该课程的一些学生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性别专业非统计专业 (Y =0)统计专业 (Y =1) 男(X =0) 13 10 女(X =1)720为了判断主修统计专业是否与性别有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得到χ2=50×13×20-10×7223×27×20×30≈4.844>3.841,所以能根据小概率值α=________,我们断定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系.解析:因为P (χ2≥3.841)=0.05,所以小概率值α=0.05. 答案:0.0515.下表是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标准煤)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经验回归方程y ^=0.7x +0.35,那么表中m 的值为________.x3 4 5 6y2.5 m 4 4.5解析:根据所给的表格可以求出x -=3+4+5+64=4.5,y -=2.5+m +4+4.54=11+m 4,因为这组数据的样本点的中心在线性经验回归直线上, 所以11+m4=0.7×4.5+0.35,所以m =3.答案:3 四、解答题16.(12分)为做好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宣传工作,组委会计划从某大学选取若干名大学生志愿者,某记者在该大学随机调查了1 000名大学生,以了解他们是否愿意做志愿者工作,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性别 是否愿意做志愿者 合计 愿意(Y =0)不愿意(Y =1)男(X =0)610 女(X =1)90 合计800(1)根据题意完成表格.(2)依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愿意做志愿者工作与性别是否有关? 参考公式及数据:χ2=n ad -bc 2a +bc +d a +cb +d,其中n =a +b +c +d .P (χ2≥x α)0.10 0.05 0.01 x α2.7063.8416.635解:(1)性别 是否愿意做志愿者 合计 愿意(Y =0)不愿意(Y =1)男(X =0) 500 110 610 女(X =1) 300 90 390 合计8002001 000(2)零假设为H 0:愿意做志愿者工作与性别是相互独立,即愿意做志愿者工作与性别是无关的.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 χ2=1 000×500×90-110×3002610×390×800×200=3 000793≈3.783<3.841=x 0.05, 所以依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没有充分证据推断H 0不成立,即愿意做志愿者工作与性别是无关的.17.(12分)自从高中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可获得加分进入高校的政策出台后,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到高中生家长的重视.某机构为了调查A 城市和B 城市的高中家长对于自主招生的关注程度,在这两个城市中抽取了100名高中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得到下表:城市高中家长是否关注合计关注(Y =0)不关注(Y =1)A 城高中家长(X =0)2050B 城高中家长(X =1) 20 合计100(1)完成上面的列联表;(2)根据上面列联表的数据,能否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判断家长对自主招生关注与否与所处城市有关系;(3)为了进一步研究家长对自主招生的看法,该机构从关注的学生家长里面,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5人,并再从这5人里面抽取2人进行采访,求所抽取的2人恰好A ,B 两城市各一人的概率.参考公式:χ2=n ad -bc 2a +bc +d a +cb +d(其中n =a +b +c +d ).附表:P (χ2≥x α)0.10 0.05 0.010 x α2.7063.8416.635解:(1)列联表如下: 城市高中家长是否关注合计关注(Y =0) 不关注(Y =1)A 城高中家长(X =0)203050B 城高中家长(X =1) 30 20 50 合计 5050100(2)零假设为H 0:家长对自主招生关注与否与所处城市相互独立,即家长对自主招生关注与否与所处城市无关.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经计算得到 χ2=100×20×20-30×30250×50×50×50=4>3.841.所以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H 0不成立,即认为家长对自主招生的关注与否与所处城市是有关的.(3)关注的人共有50人,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A 城市2人,B 城市3人,从5人中抽取2人有C 25=10种不同的方法,A ,B 两城市各取一人有C 12C 13=2×3=6种不同的方法,故所抽取的2人恰好A ,B 两城市各一人的概率为C 13C 12C 25=610=0.6.B 卷——高考能力达标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 A .利息与利率 B .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 .电视机产量与苹果产量 D .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解析:选B A 与D 是函数关系,C 中两变量没有关系,B 中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是相关的,但不具有函数关系.2.已知一个经验回归方程为y ^=1.5x +45,其中x 的取值依次为1,7,5,13,19,则y -=( )A .58.5B .46.5C .60D .75解析:选A x -=1+7+5+13+195=9,因为经验回归直线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 所以y -=1.5×9+45=13.5+45=58.5.3.已知每一吨铸铁成本y (元)与铸件废品率x %建立的经验回归方程y ^=56+8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 .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解析:选C 根据经验回归方程知y 是关于x 的单调增函数,并且由系数知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增加8个单位.4.某商品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格x (元/件)负相关,则其经验回归方程可能是( ) A .y =-10x +200 B .y =10x +200 C .y =-10x -200D .y =10x -200解析:选A 由于销售量y 与销售价格x 成负相关,故排除B 、D.又当x =10时,A 中y =100,而C 中y =-300,C 不符合题意.5.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y (单位:kg)与身高x (单位: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 i ,y i )(i =1,2,…,n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经验回归方程为y ^=0.85x -85.71,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y 与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B .经验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C .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1 cm ,则其体重约增加0.85 kgD .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170 cm ,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58.79 kg解析:选D 选项中,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170 cm ,则可断定其体重约为0.85×170-85.71=58.79(kg).故D 选项错误.6.如图所示的是调查某地区男、女中学生喜欢理科的等高堆积条形图,阴影部分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 )A .性别与喜欢理科无关B .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例约为80%C .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D .男生中不喜欢理科的比例约为60%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例约为20%,男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例约为60%,因此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7.如图,5个(x ,y )数据,去掉D (3,10)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关系数r 变大B .残差平方和变大C .相关指数R 2变大D .解释变量x 与预报变量y 的相关性变强解析:选B 由散点图知,去掉D 后,x 与y 的相关性变强,且为正相关,所以r 变大,R 2变大,残差平方和变小.8.为考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某老师在高二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得到下面的列联表:物理成绩数学成绩合计85~100分 (Y =0)85分以下 (Y =1) 85~100分(X =0) 37 85 122 85分以下(X =1)35 143 178 合计7222830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有关联的出错率不超过( ) A .0.5% B .1% C .0.1%D .5%解析:选D 由表中数据代入公式得 χ2=300×37×143-85×352122×178×72×228≈4.514>3.841=x 0.05,所以判断的出错率不超过5%. 二、多项选择题9.给出下列实际问题,其中用独立性检验可以解决的问题有( ) A .一种药物对某种病的治愈率 B .两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病是否有区别 C .吸烟得肺病的概率 D .吸烟与性别是否有关系答案:BD10.对于经验回归方程y ^=b ^x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线必经过点(x -,y -)B .x 增加1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b ^个单位 C .样本数据中x =0时,可能有y =a ^D .样本数据中x =0时,一定有y =a ^解析:选ABC 经验回归方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到的一个近似曲线,故由它得到的值也是一个近似值.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若r >0,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 B .若r <0,则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C .若r =1或r =-1,则x 与y 的关系完全对应(有函数关系),在散点图上各个散点均在一条直线上D .|r |越接近1,相关关系越强解析:选ACD 若r >0,表示两个相关变量正相关,x 增大时,y 也相应增大,故A 正确.r <0,表示两个变量负相关,x 增大时,y 相应减小,故B 错误.|r |越接近1,表示两个变量相关性越高,|r |=1表示两个变量有确定的关系(即函数关系),故C 正确,D 正确.12.根据如下样本数据:得到的经验回归方程为y =b x +a ,则( ) A.a ^>0 B.a ^<0 C.b ^>0D.b ^<0解析:选AD 根据题意,画出散点图(图略).根据散点图,知两个变量为负相关,且经验回归直线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正半轴,所以a ^>0,b ^<0.三、填空题13.期中考试后,某校高三(9)班对全班6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得到数学成绩y 对总成绩x 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6+0.4x .由此可以估计:若两名同学的总成绩相差50分,则他们的数学成绩大约相差________分.解析:令两人的总成绩分别为x 1,x 2.则对应的数学成绩估计为y ^1=6+0.4x 1,y ^2=6+0.4x 2,所以|y ^1-y ^2|=|0.4(x 1-x 2)|=0.4×50=20. 答案:2014.为了判断高三年级学生选修文科是否与性别有关,现随机抽取70名学生,得到如图所示2×2列联表:已知P (≈4.667,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________的前提下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解析:由题意知, χ2≈4.667,因为6.635>4.667>3.841,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大于0.05的前提下认为选修文科与性别有关.答案:0.0515.已知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对于表中数据,甲、乙两同学给出的拟合直线分别为l 1:y =13x +1与l 2:y =12x +12,利用最小二乘法判断拟合程度更好的直线是______________.解析:用y =13x +1作为拟合直线时,所得y 的实际值与y 的估计值的差的平方和为:S 1=⎝⎛⎭⎪⎫1-432+(2-2)2+(3-3)2+⎝⎛⎭⎪⎫4-1032+⎝⎛⎭⎪⎫5-1132=73.用y =12x +12作为拟合直线时,所得y 的实际值与y 的估计值的差的平方和为:S 2=(1-1)2+(2-2)2+⎝⎛⎭⎪⎫3-722+(4-4)2+⎝⎛⎭⎪⎫5-922=12. 因为S 2<S 1,故用直线l 2:y =12x +12拟合程度更好.答案:y =12x +12四、解答题16.(12分)微信是现代生活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某公司200名员工中90%的人使用微信,其中每天使用微信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有60人,其余的员工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若将员工分成青年(年龄小于40岁)和中年(年龄不小于40岁)两个阶段,则使用微信的人中75%是青年人.如果规定每天使用微信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为经常使用微信,那么经常使用微信的员工中,中年人有40人.(1)若要调查该公司使用微信的员工经常使用微信与年龄的关系,请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使用微信 年龄合计青年人(Y =0)中年人(Y =1)经常使用微信 (X =0)不经常使用微信(X =1) 合 计(2)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依据小概率值α=0.001的独立性检验分析该公司经常使用微信的员工与年龄的关系.解:(1)由已知可得,该公司员工中使用微信的有200×90%=180(人). 经常使用微信的有180-60=120(人), 使用微信的人中青年人有180×75%=135(人), 故2×2列联表如下:使用微信 年龄合计青年人(Y =0)中年人(Y =1)经常使用微信 (X =0) 8040120不经常使用微信(X =1) 55 5 60 合 计 13545180(2)零假设为H 0:该公司经常使用微信的员工与年龄相互独立,即该公司经常使用微信的员工与年龄无关.将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χ2=180×80×5-40×552135×45×120×60≈13.333>10.828=x 0.001,所以根据小概率值α=0.001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H 0不成立,即认为该公司经常使用微信的员工与年龄有关.17.(12分)淘宝网卖家在某商品的所有买家中,随机选择男女买家各50位进行调查,他们的评分等级如下:评分等级 [0,1] (1,2] (2,3] (3,4] (4,5] 女/人 2 7 9 20 12 男/人 3918128(1)从评分等级为(4,5]的人中随机选取2人,求恰有1人是男性的概率;(2)规定:评分等级在[0,3]为不满意该商品,在(3,5]为满意该商品.完成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性别与对商品满意度是否有关.性别评分等级合计满意该商品 (Y =0)不满意该商品(Y =1)女(X =0) 男(X =1) 合计解:(1)因为从评分等级(4,5]的20人中随机选取2人,共有C 220=190种选法,其中恰有1人为男性的共有C 112C 18=96种选法,所以所求概率P =96190=4895.(2)列联表如下:性别评分等级合计满意该商品 (Y =0)不满意该商品(Y =1) 女(X =0) 32 18 50 男(X =1) 20 30 50 合计5248100 零假设为H 0:性别与对商品满意度相互独立,即性别与对商品满意度无关.由公式得χ2=100×32×30-20×18250×50×52×48≈5.769>3.841=x 0.05,所以根据小概率值α=0.05的独立性检验,我们推断H 0不成立,即可以认为性别与对商品满意度有关.。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三)配套课时作业第三章 概率 3.2.1 Word版含答案

古典概型课时目标.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会应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定义: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基本事件是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基本事件的特点:①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②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的和..古典概型如果某类概率模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对于任何事件,()=.一、选择题.某校高一年级要组建数学、计算机、航空模型三个兴趣小组,某学生只选报其中的个,则基本事件共有().个.个.个.个.下列是古典概型的是()()从名同学中,选出人参加数学竞赛,每人被选中的可能性的大小;()同时掷两颗骰子,点数和为的概率;()近三天中有一天降雨的概率;()个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乙相邻的概率..()、()、()、() .()、()、().()、()、() .()、()、().下列是古典概型的是().任意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作为基本事件时.求任意的一个正整数平方的个位数字是的概率,将取出的正整数作为基本事件时.从甲地到乙地共条路线,求某人正好选中最短路线的概率.抛掷一枚均匀硬币至首次出现正面为止.甲从正方形四个顶点中任意选择两个顶点连成直线,乙也从该正方形四个顶点中任意选择两个顶点连成直线,则所得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率是().一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八个球,编号分别为,现从中有放回地每次取一个球,共取次,记“取得两个球的编号和大于或等于”为事件,则()等于().有五根细木棒,长度分别为 (),从中任取三根,能搭成三角形的概率是()题号答案二、填空题.在四个数中,可重复地选取两个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的概率是..甲,乙两人随意入住三间空房,则甲、乙两人各住一间房的概率是..从这个数字中,不放回地任取两数,两数都是奇数的概率是.三、解答题.袋中有个球,其中个白球,个红球,从袋中任意取出两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取出的两球都是白球;。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课标必修三全册习题(含答案)

平均数分别是()A.91.5和91.5 B.91.5和92析,获得成绩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1)计算样本的平均成绩及方差;C.25 D.27解析:该算法的运行过程是:i=1,i=1<10成立,i=1+2=3,S=2×3+3=9,i=3<10成立,i=3+2=5,S=2×5+3=13,i=5<10成立,i=5+2=7,S=2×7+3=17,i=7<10成立,i=7+2=9,S=2×9+3=21,i=9<10成立,i=9+2=11,S=2×11+3=25,i=11<10不成立,输出S=25.答案:C5.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A.3 B.11C.38 D.123解析:根据框图可知第一步的运算为:a=1<10,满足条件,可以得到a=12+2=3.又因为a=3<10,满足条件,所以有a=32+2=11,因为a=11>10,不满足条件,输出结果a=11.答案:BA.A>0,V=S-T B.A<0,V=S-TC.A>0,V=S+T D.A<0,V=S+T解析:由条件结构及已知可得A>0,由已知总收入S和盈利V的值知:V=S+T,故C 项正确.答案:C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x的值为23,则输入的x值为()A.0 B.1C.2 D.11解析:设输入x的值为m,该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是:x=m,n=1n=1≤3成立x=2m+1n=1+1=2n=2≤3成立x=2(2m+1)+1=4m+3n=2+1=3n=3≤3成立x=2(4m+3)+1=8m+7n=3+1=4n=4≤3不成立输出x=8m+7,则有8m+7=23,解得m=2,即输入的x值为2.故选C.答案: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将258化成四进制数是________.解析:利用除4取余法.则258=10 002(4).答案:10 002(4)14.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3x6+12x5+8x4-3.5x3+7.2x2+5x-13在x=6时的值,v3=________.解析:f(x)=(((((3x+12)x+8)x-3.5)x+7.2)x+5)x-13,v0=3,v1=3×6+12=30,v2=v1x+8=30×6+8=188,v3=v2x-3.5=188×6-3.5=1 124.5.答案:1 124.515.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用相应的程序,若输入m的值为2,则输出的结果i =________.解析:由程序框图,i=1后:A=1×2,B=1×1,A<B?否;i=2后:A=2×2,B=1×2,A<B?否;i=3后:A=4×2,B=2×3,A<B?否;i=4后:A=8×2,B=6×4,A<B?是,输出i=4.答案:416.输入8,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解析:∵输入的数据是8,t≤4不成立,∴c=0.2+0.1(8-3)=0.7.答案:0.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阅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1)上述两个程序的运行结果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2)上述两个程序中的第三行有什么区别?解析:(1)两个程序的运行结果是①44;②33;(2)程序①中的x=y是将y的值4赋给x,赋值后,x的值变为4,程序②中的y=x是将x的值3赋给y,赋值后y的值变为3.18.(本小题满分12分)利用秦九韶算法判断函数f(x)=x5+x3+x2-1在[0,2]上是否存在零点.解析:f(0)=-1<0,下面用秦九韶算法求x=2时,多项式f(x)=x5+x3+x2-1的值.多项式变形为f(x)=((((x+0)x+1)x+1)x+0)x-1,v0=1,v1=1×2+0=2,v2=2×2+1=5,v3=5×2+1=11,v4=11×2+0=22,v5=22×2-1=43,所以f(2)=43>0,即f(0)·f(2)<0,所以函数f(x)=x5+x3+x2-1在[0,2]上存在零点.19.(本小题满分12分)执行图中程序,回答下面问题:(1)若输入:m=30,n=18,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2)画出该程序的程序框图.解析:(1)由程序知题目为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所以30=1×18+12,18=1×12+6,12=2×6+0,即最大公约数为6.(2)程序框图:21.(本小题满分12分)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边上有一点P ,沿着折线BCDA 由点B(起点)向点A(终点)运动.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且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1)写出程序框图中①,②,③处应填充的式子.(2)若输出的面积y 值为6,则路程x 的值为多少?并指出此时点P 在正方形的什么位置上.解析:(1)由题意,得y =⎩⎪⎨⎪⎧2x ,0≤x ≤4,8,4<x ≤8,24-2x ,8<x ≤12,故程序框图中①,②,③处应填充的式子分别为:y =2x ,y =8,y =24-2x.(2)若输出的y 值为6,则2x =6或24-2x =6,解得x =3或x =9,当x =3时,此时点P 在正方形的边BC 上,距C 点的距离为1;当x =9时,此时点P 在正方形的边DA 上,距D 点的距离为1.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将输出的(x,y)值依次为(x1,y1),(x2,y2),…,(x n,y n),…(1)若程序运行中输出的一个数组是(9,t),求t的值.(2)程序结束时,共输出(x,y)的组数为多少?(3)写出程序框图的程序语句.解析:(1)由程序框图知:当x=1时,y=0;当x=3时,y=-2;当x=9时,y=-4,所以t=-4.(2)当n=1时,输出一对,当n=3时,又输出一对,…,当n=2 011时,输出最后一对,共输出(x,y)的组数为1 005.(3)程序框图的程序语句如下:第二章质量评估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班的60名同学已编号1,2,3,…,60,为了解该班同学的作业情况,老师收取了号码能被5整除的12名同学的作业本,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抽签法解析:抽出的号码是5,10,15,…,60,符合系统抽样的特点:“等距抽样”.答案:B2.统计某校1 0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满分为100分,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则及格率是()A.20% B.25%C.6% D.80%解析:从左至右,后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和等于及格率,则及格率是1-10×(0.005+0.015)=0.8=80%.答案:D3.已知变量x和y满足关系y=0.1x-10,变量z与y负相关,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x与y负相关,x与z负相关B.x与y正相关,x与z正相关C.x与y正相关,x与z负相关D.x与y负相关,x与z正相关解析:∵变量x和y满足关系y=0.1x-10,∴变量x和y是正相关关系. 又变量z与y图中可以得到这10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A.161 cm B.162 cm________,父亲的平均年龄比母亲的平均年龄多________岁.1A .求函数y =⎩⎪⎨⎪⎧x 2(x <0),-x 2(x ≥0)的函数值B .求函数y =⎩⎪⎨⎪⎧ x 2(x <0),2(x =0),-x 2(x >0)的函数值C .求函数y =⎩⎪⎨⎪⎧x 2(x >0),2(x =0),-x 2(x <0)的函数值D .以上都不正确解析:由算法知,当x <0时,y =x 2;当x =0时,y =2;当x >0时,y =-x 2.故选B.答案:B5.在用二分法求方程零点的算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算法可以求方程所有的零点 B .这个算法可以求任何方程的零点 C .这个算法能求方程所有的近似零点D .这个算法并不一定能求方程所有的近似零点解析:二分法求方程零点的算法中,仅能求方程的一些特殊的近似零点.(满足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条件)则D 正确.答案:D6.下列算法要解决的问题是( )第一步,比较a 与b 的大小,如果a <b ,则交换a ,b 的值. 第二步,比较a 与c 的大小,如果a <c ,则交换a ,c 的值. 第三步,比较b 与c 的大小,如果b <c ,则交换b ,c 的值. 第四步,输出a ,b ,c .A .输入a ,b ,c 三个数,比较a ,b ,c 的大小B .输入a ,b ,c 三个数,找出a ,b ,c 中的最大数C .输入a ,b ,c 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D .输入a ,b ,c 三个数,求a ,b ,c 的平均数解析:由这四个步骤可知算法要解决问题是输入a ,b ,c 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答案:C7.如下算法:第一步,输入x 的值. 第二步,若x ≥0,则y =x . 第三步,否则,y =x 2. 第四步,输出y 的值,若输出的y 值为9,则x =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为分段函数y =⎩⎪⎨⎪⎧x ,x ≥0x 2,x <0的算法,当x ≥0时,x =9;当x <0时,x 2=9, 所以x =-3. 答案:9或-38.已知一个算法如下:第二步,如果a ≥4,则y =2a -1;否则,y =a 2-2a +3. 第三步,输出y 的值.问:(1)这个算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当输入的a 的值为多少时,输出的数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解析:(1)这个算法解决的是求分段函数y =⎩⎪⎨⎪⎧2a -1,a ≥4,a 2-2a +3,a <4的函数值的问题.(2)当a ≥4时,y =2a -1≥7;当a <4时,y =a 2-2a +3=(a -1)2+2≥2, ∵当a =1时,y 取得最小值2.∴当输入的a 值为1时,输出的数值最小为2.3.如图程序框图的运行结果是()534.如图程序框图中,若R=8,运行结果也是8,则程序框图中应填入的内容是()A.a=2b B.a=4b16.阅读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输入x为9,则输出的y的值为()A.8B.3 C.2D.17.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已知a1=3,输出的b=7,则a2等于()A.9B.10 C.11D.128.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6,则①处执行框应填的是()A.x=1B.x=2 C.b=1D.b=2程序框图:B组能力提升则程序框图中①处应填________.a径的圆的面积,即a 2-π4a 2,故空白部分的面积S =a 2-2⎝⎛⎭⎫a 2-π4a 2=π2a 2-a 2. 答案:S =π2a 2-a 2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根据该图和下列各小题的条件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2)若当输入的x 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则当输入的x 值为3时,输出的值为多大?(3)在(2)的条件下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 值应为多大?解析:(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二次函数f (x )=-x 2+mx 的函数值的问题. (2)当输入的x 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 即f (0)=f (4).因为f (0)=0,f (4)=-16+4m , 所以-16+4m =0.所以m =4.所以f (x )=-x 2+4x . 于是f (3)=-32+4×3=3,所以当输入的x 值为3时,输出的f (x )值为3. (3)因为f (x )=-x 2+4x =-(x -2)2+4, 当x =2时,f (x )最大值=4,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 值应为2.13.如图,是解决某个问题而绘制的程序框图,仔细分析各框内的内容及图框之间的关系,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框①中x =2的含义是什么?(2)图框②中y 1=ax +b 的含义是什么? (3)图框④中y 2=ax +b 的含义是什么? (4)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怎样的问题?(5)当最终输出的结果是y 1=3,y 2=-2时,求y =f (x )的解析式. 解:(1)图框①中x =2表示把2赋值给变量x .(2)图框②中y 1=ax +b 的含义是:该图框在执行①的前提下,即当x =2时,计算ax +b 的值,并把这个值赋给y 1.(3)图框④中y 2=ax +b 的含义是:该图框在执行③的前提下,即当x =-3时,计算ax +b 的值,并把这个值赋给y 2.(4)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函数y =ax +b 的函数值的问题,其中输入的是自变量x 的值,输出的是对应x 的函数值.(5)y 1=3,即2a +b =3. ⑤ y 2=-2,即-3a +b =-2. ⑥ 由⑤⑥,得a =1,b =1, 所以f (x )=x +1.课时作业(三) 条件结构A 组 基础巩固1.如图,是计算函数y =⎩⎪⎨⎪⎧-x ,x ≤-1,0,-1<x ≤2,x 2,x >2的值的程序框图,则在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从一批产品(其中正品、次品都多于两件)中任取两件,观察正品件数和次品件数,下列事件是互斥事件的是
①恰有一件次品和恰有两件次品; ②至少有一件次品和全是次品; ③至少有一件正品和至少有一件次品; ④至少有一件次品和全是正品.(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从一批产品中任取两件,观察正品件数和次品件数,其中正品、次品都多于两件,∴恰有一件次品和恰有两件次品是互斥的,至少有一件次品和全是正品是互斥的,∴①④是互斥事件.
5.
如图,一颗豆子随机扔到桌面上,假设豆子不落在线上,则它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
A.19
B.16
C.23
D.13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几何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对应的图形是一个大正方形,若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3,则大正方形的面积是9,满足条件的事件是三个小正方形,面积和是3,∴落在图中
阴影部分中的概率是39=13.
6.如图所示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图形,现有红、蓝两种颜色随意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相邻两个图形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
A.34
B.38
A.13
B.12
C.34
D.14
答案:C
解析:如图,在△ABC 中,点F 是AC 边的四等分点,设△ABC
的高为AD ,△FBC 的高为FE ,则FE =14AD ,∴S △FBC =14S △ABC =S 4,
要使△PBC 的面积大于S 4,则点P 需在线段F A 上选取,故P =F A CA =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
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袋中装有100个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任取一球,摸出红球和白球的概率分别为0.40和0.35,那么黑球共有________个.
答案:25
解析:由题意知摸出黑球的概率P =1-0.40-0.35=0.25,∴黑球共有0.25×100=25(个).
14.若两个袋内分别装有0,1,2,3,4,5这六个数字的6张卡片,从每个袋中各任取1张卡片,则所得两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6
解析:从两个袋中各取1张,共有36种情况,其中和为5的有
(0,5),(1,4),(2,3),(3,2),(4,1),(5,0)六种,于是概率P =636=16.
15.利用计算机产生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a ,则事件“3a -1<0”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3
解析:设事件A :“3a -1<0”,则a ∈[0,13),所以P (A )=1
3-01
或简单随机抽样进行.设计抽样方案时,首先确定样本容量,其次确定抽样方法,最后实施抽样过程(过程略).
20.(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分成两个档次:“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其检测标准是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Q (简称血酒含量,单位是毫克/100毫升),当20≤Q ≤80时,为“酒后驾车”;当Q >80时,为“醉酒驾车”.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于2013年11月的某天晚上8点至11点在该市区解放路某处设点进行一次拦查行动,共依法查出了60名饮酒违法驾驶机动车者,如图为这60名饮酒后违法检测后所得结果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Q ≥140的人数计入120≤Q <140人数之内).
(1)求此次拦查中“醉酒驾车”的人数;
(2)从违法驾车的60人中按“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利用分层抽样抽取8人做样本进行研究,再从抽取的8人中任取2人,求2人中其中1人为“酒后驾车”另1人为“醉酒驾车”的概率.
解:(1)(0.0032+0.0043+0.0050)×20=0.25,0.25×60=15,所以此次拦查中“醉酒驾车”的人数为15人.
(2)由分层抽样方法可知抽取的8人中“酒后驾车”的有6人,记为A i (I =1,2,…,6),“醉酒驾车”的有2人,记为B j (j =1,2).
所以从8人中任取2人共有(A 1,A 2),(A 1,A 3)等7+6+5+4+3+2+1=28种,2人中其中1人为“酒后驾车”,另1人为“醉酒驾车”共有(A 1,B 1),(A 1,B 2),(A 2,B 1)等6×2=12种,因此所求的概
率为P =6×228=37.
21.(12分)从一批苹果中,随机抽取50个,其重量(单位:克)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分组(重量) [80,85) [85,90) [90,95) [95,100)
频数(个) 5 10 20 15
(1)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苹果的重量在[90,95)的频率;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80,85)和[95,100)的苹果中共抽取4个,其中重量在[80,85)的有几个?
(3)在(2)中抽出的4个苹果中,任取2个,求重量在[80,85)和
[95,100)中各有1个的概率.
解:(1)苹果重量在[90,95)的频率为2050=25=0.4;
(2)重量在[80,85)的苹果有55+15
×4=1个; (3)在(2)中抽出的4个苹果中,有1个重量在[80,85)中,3个在
[95,100)中.设“在[80,85)和[95,100)中各有1个苹果”为事件A ,则
P (A )=36=12.
故重量在[80,85)和[95,100)中各有1个苹果的概率为12.
22.(12分)设点M (x ,y )在|x |≤1,|y |≤1时按均匀分布出现,试求满足:
(1)x +y <1的概率;
(2)x 2+y 2≥1的概率.
解:(1)如图所示,x +y =1所在的直线是EF ,易知EF 的左下方区域内的点都满足x +y <1,因为S 五边形ABCFE =S
正方形ABCD -S △DEF =
22-12×1×1=72,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
P (x +y <1)=S 五边形ABCFE S 正方形ABCD =724=78.
(2)满足x 2+y 2=1的点是单位圆⊙O ,所以x 2+y 2≥1表示的是
⊙O 外部的点,因为S ⊙O =π,所以P (x 2+y 2
≥1)=S 正方形ABCD -πS 正方形ABCD =4-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