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中医疗法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良方6首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特效中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良方6首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特效中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良方6首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残疾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不但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往往导致脚的感觉丧失或减低而易受外伤,轻微的外伤都能迅速导致溃疡、感染和坏疽,以致最终不得不截肢。

因此,本病在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

处方一:冰矾炉甘散外敷【药物组成】冰片、明矾、炉甘石各等份。

【治疗方法】上药共为细末。

取适量,外敷溃疡局部,覆盖无菌纱布,用绷带包裹,每天换药1~2次。

【功效】抗炎收敛,祛腐生肌。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6例,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

刘某,男,58岁。

患糖尿病3年,长期服用降血糖药,血糖基本稳定,1个月前因蚊虫叮咬右足趾感染,致足背部溃疡、痒痛。

诊见右足背溃疡面约5.Ocm×3.Ocm,有脓性分泌物,溃疡面皮肤周围红肿,瘙痒疼痛。

将溃疡面彻底清创后,用冰矾炉甘散涂于创面,覆盖无菌纱布加绷带包裹,每天换药1次,并配合口服消炎药和降糖药物治疗。

1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痛痒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经验心得】本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脱疽”范畴,本病需标本同治(降低血糖,改善下肢局部血液循环,去除坏死组织)。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方法较多,多采用内外合治,尤其注重外治法。

本方中冰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明矾外用燥湿止痒;炉甘石具有收湿祛腐、消肿止痛的作用。

三药合用则产生抗炎收敛、祛腐生肌之功效,故能抑制创面炎症反应,促进渗液吸收及坏死细胞重新生长,适宜于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

处方二:化瘀通脉汤外洗【药物组成】当归30g,生地黄15g,川芎2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5g,桂枝10g.乳香10g,没药10g,透骨草15g,细辛6g,独活18g,白芷20g,防风10g,蝉蜕10g。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对全身多个器官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下肢神经和血管受损,导致下肢感觉和血液循环障碍,进而产生各类足部病变,严重时可引起截肢或致命后果。

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是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一种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协调脏腑功能、调整气血、祛除邪气。

对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中药内服治疗:中医治疗常常采用的是中药内服治疗,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恢复,以达到滋补和增强身体的作用。

如用桑葚、橘红、茯苓、五味子等清热、祛湿、开窍、丰润气血、调整人体内部环境,达到防止糖尿病足病变的作用。

2.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在糖尿病足治疗中也得到了应用。

针灸对于改善足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足部组织修复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缓解表现出来的糖尿病症状病程较长,效果显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式。

西医治疗是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主要方式,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如降糖药、感染药、散瘀止痛药等。

2.手术治疗:对于糖尿病足已经严重到威胁到患者生命的情况,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植皮手术、截肢手术等。

护理:护理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同样非常重要,以下是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1.注意个人卫生:糖尿病足患者应该经常注意足部清洁与护理,尤其是在湿热环境或者出汗后更应该进行清洁,注意勤换裤袜,避免足部潮湿,同时还要注意指甲不能过长、尖锐。

2.计算饮食:患者应该注意摄入三餐及零食的糖类含量及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比例,避免过量消耗,引起血糖不稳定型疾病。

3.适当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是糖尿病足患者康复的好方式,患者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不受足部损伤的方式。

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

糖尿病足属血管类外科疾病,治疗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中医治疗方法。

这里济南糖尿病医院周燕大夫跟大家分享两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方法/步骤一、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一——拂痛外洗法首先配制中药方:吴茱萸、艾叶、海桐皮各15克,生川乌12克,川断、独活、羌活、防风各10克,细辛5克,生葱4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米醋各30克,川红花、当归尾、荆芥各6克。

煎制方法:将药液煎成2000毫升,分两次,每次用1000毫升,药液不重复使用。

拂痛外洗法——熏洗法:糖尿病足初期(没有出现溃疡的时候使用,用来改善脚部供血不足)测药液温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钟。

水温下降时,可随时加温,使药液保持温度。

每天2次。

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到踝关节或膝关节以上部位。

拂痛外洗法二-——湿敷法:适用于糖尿病足坏疽者(糖尿病足出现足溃疡)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趁热摊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另用一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持续淋渍20分钟。

二、糖尿病足的中药疗法二——湿敷治疗法第一步:将创面的坏死组织进行清理,做法: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然后生理盐水洗净,用消毒后的剪刀将创面清理干净,直到露出健康的肉面为止。

第二步:使用于氏糖疽康成品外敷糖尿病足患处,每天四次,每次三十分钟,拔毒生肌,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期间要注意腐肉和毒液的清理。

注意:以上方法均可以缓解糖尿病足的症状,但是达不到彻底治愈。

温馨提示:济南糖尿病医院,创建于1992年,是山东省规模最大、最早的糖尿病专科医院。

数十位糖尿病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亲诊,为糖尿病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济南糖尿病医院独创的"捷生"保足疗法专业治疗糖尿病血管病病变、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溃烂、坏疽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标本监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24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24例
息 ,减 少 活 动 。 对 于 长 期 卧 床 的 患 者 , 嘱 平 时 抬 高 患 肢 ,促 进 静 脉 回 流 和 增 加 动 脉 供 血 ; 每 日进 行 膝 关 节
I] 明 子 , 靖 . 尿 病 足 高 危 患 者 及 其 足 部 护 理 状 况 调 查 - 李 5 徐 糖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7 4 ( 0 : 7 — 8 . J. 2 0 , 2 1 ) 8 98 1
5 参 考 文 献
[ ] 仕 明. 尿病 足 与 相 关 并 发 症 的 诊 治 I . 京 : 民卫 生 1李 糖 - M] 北 人
出版 社 , 0 2: . 2 0 2
表面 的脓痂及 痂皮下 的坏 死腐 烂 组织 ,并 进 行逐 步修 剪 ,特 别 要 检 查 有 无 窦 道 ,窦 道 内 可 填 人 引 流 纱 条 [ 。创 面无坏死 腐烂 组 织时 ,白天尽 量 暴露 ,夜 晚 3 ]
可根据创 面选择合 适 的敷 料 ,如果 渗 出较 多 ,可 用消
毒 纱布和棉 垫 ,早 期 每 E换 药 1 2次 ,以后 根 据 创 t ~ 面情 况 逐 渐 延 长 换 药 间 隔。 同 时局 部 用 红 外 线 灯 照
[] 海 风. 尿 病 足 中 医 护 理 [ ] 全 科 护 理 杂 志 ,09 7 2茹 糖 J. 20 ,
( B): 8 4 9 4.
射 ,促进血 液循环 和 肉芽组 织 的生 长 ,照射 距离 应 保
持在 3 ~5 c 0 0m,每 日 2次 ,每次 1 ~3 mi。 5 0 n
[] 耀 方 , 嘉 维 , 建 英 , . 尿 病 足 溃 疡 的循 证 护 理 I] 3施 吴 邹 等 糖 - . J
尿病史 4 5年 ;病情 表现 轻重 不 一 ,溃疡 1 ~2 1例 ( 8 例溃疡发 生在 1 ~5趾不 等 ,3例范 围较 大 ,足底 、足 背均 可见 溃疡 ) ,皮肤 颜 色 变 黑 2例 ,肢 端 麻 木 与 冷 感 5例 ,足背 动脉搏 动减 弱 2例 ,呈 烧灼 样 及针 刺 样

糖尿病足中医怎么进行治疗教你几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中医怎么进行治疗教你几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中医怎么进行治疗教你几个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二、糖尿病足的中医内治法
1.血瘀阻络型
糖尿病足患者可对症煎服中药方剂治疗。

如果是属于血瘀阻络型,就需要采用益气通脉和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治疗方法,可用水煎制补阳还五汤。

药方的关键性药物成分包括桑桂枝、当归、川牛膝、鸡血藤以及白僵蚕等。

若足部麻木感严重,可以加入适量丝瓜络和络石藤。

2.阳虚阴寒型
部分患者存在有阳虚阴寒的病症,治疗时就要以温阳散寒和消肿通脉为主。

建议每日用水煎制温阳汤,可使用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和麻黄等中草药,有脓肿形成时可以加入一定剂量的生黄芪和穿山甲,以促进脓肿症状缓解。

3.瘀毒阻络型
一旦糖尿病足病情进入缺血性坏疽期,就要将治疗原则改为化瘀解毒和通络止痛。

此时患者可以用水煎服四妙活血汤,药方的主要成分有红藤、牛膝、虎杖、生甘草、生黄芪以及丹参等,且需要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最好坚持连续服用4-5个疗程,以达到较为稳固的疗效。

2024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

2024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

2024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DF) 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于中医“脱疽”或“筋疽”范畴。

有关脱疽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痈疽》篇,描述了脱疽的症状,有“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的记载。

一、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足在糖尿病的各个阶段均可以起病,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与湿、热、毒、虚等因素有关,是典型的本虚标实之证。

故临证辨治要分清标本,强调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具体应用时要根据正邪轻重和主次,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

(1)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2)湿热毒盛证,筋腐肉烂证:宜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推荐方药: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奚九一验方)加减。

(3)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宜益气养血,清化湿毒。

推荐方药:人参养荣汤合二妙散加减。

(4)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宜调补肝肾,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奚氏软坚清脉方(奚九一验方)加减。

(5)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宜温补脾肾,活血通脉。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阳和汤加减。

二、口服中成药中成药的选用必须适合该品种的证型,切忌盲目使用。

建议选用无糖颗粒剂、胶粒剂、浓缩丸或片剂。

(1)脉络宁口服液:清热养阴,活血祛瘀。

(2)龙血竭胶囊: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

(3)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三、血管腔内治疗术后中医药治疗血管腔内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宜用益气活血、软坚通络法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的再次狭窄。

推荐方药软坚清脉颗粒(奚九一经验方):海藻、煅牡蛎、蒲黄、垂盆草、豨签草。

四、中医外科手术疗法中医外科手术疗法包括切开法、清创法、砭镰法以及挂线法等。

切开法适用于糖尿病足脓成,不局限于阴证及阳证,切开时保证引流通畅及切开部位及远端肢体血供、足部筋膜间隙等。

糖尿病足中药泡脚方

糖尿病足中药泡脚方

糖尿病足中药泡脚方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糖尿病足中药泡脚方,希望能帮到你。

糖尿病足中药泡脚方方一:金银花、紫丹参、乳香、没药、黄柏、苦参、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

(如有皮肤溃烂则禁用)方二: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

方三:热证表现为手足灼热疼痛、皮肤干燥,可用:生地30克,赤芍15克,黄连10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栀子12克,当归20克,鸡血藤30克,川芎15克,桐皮15克,忍冬藤15克等。

对于无特定寒热症状,有疼痛、麻木,局部皮肤颜色加深,或有皮肤干燥的可用:桃仁12克,红花12克,五灵脂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川芎15克,生地15克。

取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

将上述药放入锅中,加水5升,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钟,将药液倒入木桶内,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将患足放入药液内浸泡,药液可浸至膝部,每次浸泡30分钟,每晚浸泡1次,每剂药可浸泡5天。

以后每次浸泡,仍将原药和药渣一同放入锅内煮沸使用。

方药用艾叶20克,苏木10克,生甘草10克,红花10克,没药10克,草乌(制)10克,川芎10克,透骨草30克,仲筋草15克,将上药水煎熬汁,适当温度时泡洗双足,每日1次,每次1剂,此方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

小贴士:1、坚持每天用温水泡脚,温度应低于37度,并适当用双脚按摩互搓,促进足底血液循环。

2、洗脚擦干后用剪刀小心地修整趾甲,并把边缘磨光滑。

3、脚上长了鸡眼、老茧或尤子,千万不要自己处理,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处理。

4、不要打赤脚,以防被地面的异物刺伤。

糖尿病足(痈疽)中医特色病症管理方案

糖尿病足(痈疽)中医特色病症管理方案

糖尿病足(痈疽)中医特色病症管理方案一.病名概念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合并下肢感染,导致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消渴病脱疽基本一致,归属于中医"消渴"、"痈疽"的范畴。

二.诊断I.诊断名称中医:痈疽西医:糖尿病足2.中医诊断依据(I)病名诊断患足发凉、麻木、或灼热、疼痛。

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发红、干黑、色暗或干裂。

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趺阳脉搏动减弱,组织溃破有恶臭脓水流出,分泌物黄稠或清稀。

多有消渴病史。

(2)证候诊断早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O期、1期,通常分3型辨证治疗:(1)气阴两虚,络脉不和:患肢发凉,麻木,局部皮肤色暗或干裂,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手足心热,舌淡暗,脉细或脉细数。

(2)阳虚血瘀:患肢皮肤温度下降,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伴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脉细涩。

(3)热毒炽盛:局部皮肤灼热,疼痛,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中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2期、3期,一般分3型辨证治疗:(1)热毒炽盛、湿热搏结:发热,患肢皮肤发红,组织溃破有恶臭脓水流出,分泌物黄稠,疼痛难忍,病变发展迅速,舌红,苔黄腻,脉滑•(2)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脓似粉浆污水,气味恶臭,脓腐难脱,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暗,脉细弱。

(3)阳气亏虚,脉络闭阻:伤口色淡白,肉芽色淡暗,或足趾干黑,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腰膝怕冷,四末不温,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晚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4期、5期,分3型辨证治疗:(1)肝肾阴虚,痰瘀互阻:局部病变已伤及筋、脉、骨质,皮色暗红,脓腐脱后肉芽淡红,脓水清稀,创口日久不敛,伴腰膝酸疼,双目干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

(2)脾肾阳虚,脉络瘀阻:患肢冰凉、水肿,肉芽色暗,久不收口,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涅清便酒,舌见瘀点或瘀斑,脉沉细。

(3)气血两虚瘀阻证:患肢局部皮温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创口日久不敛,患者常呈现神疲乏力或胸痹心痛,舌质暗淡,脉沉迟无力或弦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治疗
• 脉络血瘀型 • 多见于坏疽前期。肢端早期缺血,出现下 肢无力、怕凉、间歇跛行;皮肤营养障碍 出现皮肤瘙痒、干而无汗,双足皮肤干燥、 龟裂、骈胝形成,足部皮色苍白或发暗有 瘀斑,毫毛脱落,趾甲增厚:周围神经损 伤症状可见指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 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或异物感。舌质 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涩。以益气通 脉、活血化瘀为治则,用黄芪、桑枝、桂 枝、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生地、川 牛膝、生地龙、鸡血藤、白僵蚕等。
• 正虚邪恋型 • 坏疽脱落,创面久不愈合,不鲜不净,局部组织呈现血虚、 血瘀之征。创面色泽不鲜,呈苍白、暗红色,脓腐已净或 遗有少量脓腐不脱,创面干枯欠湿润,色黯或见紫色。创 周皮肤或肌肉僵硬少有弹性,感觉迟钝,皮肤干燥、脱屑 或角化增生,色暗,创底部肉芽无生长迹象。舌质绛红或 淡,体瘦,或边有齿痕,有裂纹,舌苔少津。治则为益气 活血、托毒生肌,用黄芪、党参、白术、云苓、熟地、当 归、川芎、花粉、穿山甲、双花藤、连翘等。 • 于氏糖疽康是治疗糖尿病足最好的方法,该方法以祖国医 学理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淤则不通、不通则痛” 为理论原则,挖掘出引起周围血管病的共同根源:肝肾亏 损、精血不足、阳气衰竭、寒邪滞留。采取“消、托、补” 和“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实者消之”的中医治疗方法,具 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经散寒,疏通经络,化腐生肌, 消栓溶栓、解毒生肌的目的
糖尿病足的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法
中医认识
• 糖尿病足是一类因神经病变而失去知觉,因缺血而 失去活力,加之合并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 变。其后果是肢端坏死,故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 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严重阶段,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 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医认为,糖尿病足多因久病消渴,气阴两虚,或 因情志所伤,或内伤劳倦,或外伤染毒等因素,气 阴精血进一步耗伤,损伤脉络,导致血瘀、湿热、 瘀毒阻滞脉络,败坏肌肤筋骨,导致脱疽。其病机 因虚致实,病久又转虚,为本虚标实之证。
• 脉络瘀热型 • 在上证基础上血瘀证加重,并有化热之征象。症 状可见肢端疼痛,可为灼痛、刺痛、静息痛,遇 热加重;患足皮色暗红、紫红或有瘀斑。舌红绛、 紫暗或有瘀斑,苔少,脉弦细或数。治则为养阴 清热、活血通络,用石斛、玄参、双花藤、甘草、 生黄芪、当归、赤芍、白芍、丹参、牛膝、地龙、 土鳖虫等。
• 热毒炽盛型 • 严重湿性坏疽或混合性坏疽,伴全身感染中毒症 状。肢端肌肤红肿溃烂,深达筋骨,筋烂肉腐, 骨质暴露,变黑坏死,创面周围皮肤红肿胀大, 脓性分泌物多,质稠色黄,恶臭,伴有高烧。舌 红绛,苔黄燥或黑苔,脉洪数。以清热解毒、凉 血为治则,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 丁、紫背天葵、赤芍、丹皮、玄参、车前子、赤 小豆等。
• 脉络瘀毒型 • 由脉络瘀热证发展而来,血瘀证加重并有坏败组 织出现。肢端坏疽,多有疼痛,色暗不鲜,坏死 组织色黑,界限不清,有少量脓腐。舌质暗红或 绛红,苔薄黄,脉细数。以化瘀解毒、通络止痛 为治则,用当归、赤芍、丹参、牛膝、双花藤、 玄参、花粉、红藤、穿山甲、乳香、没药、生黄 芪等。
• 脉络湿热型 • 坏疽出现较快,多局限于肌肤,缺血症状不严重, 不伴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足感染或溃疡,局部红 肿疼痛,脓腐稠厚,可伴低热。舌苔白腻或黄腻, 脉滑敷。治则为清利湿热、活血解毒,用苍术、 黄柏、牛膝、土茯苓、连翘、蚤休、茵陈、赤小 豆、生薏苡仁、赤芍、当归、泽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