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十步开关电源模块改可调
详细电脑开关电源维修图解及原理图解大字版

由于保险丝不断地熔断,搜索范围就缩小了。可能性只有3个:1、整流桥击穿;2、大电解电容击穿;3、初级开关管击穿。电源的整流桥一般是分立的四个整流二极管,或是将四个二极管固化在一起。将整流桥拆下一量是正常的。大电解电容拆下测试后也正常,注意焊回时要注意正负极。最后的可能就只剩开关管了。这个电源的初级只有一个大功率的开关管。拆下一量果然击穿,找同型号开关管换上,问题解决。
(1)半波整流
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2(a)。在交流电正半周时VD导通,负半周时VD截止.负载R,。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2)全波整流
全波整流要用两个二极管,而且要求变压器有带中心抽头的两个圈数相同的次级线圈,见图2(b)。负载R1。上得到的是脉动的全波整流电流,输出电压比半波整流电路高。
(4)集成化稳压电路
近年来已有大量集成稳压器产品问世,品种很多,结构也各不相同。目前用得较多的有三端集成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CW7800系列和输出负电压的CW7900系列等产品。输出电流从0.1A一3A,输出电压有5V、6V、9V、12V、l5V、18V、24V等多种。这种集成稳压器只有三个端子,稳压电路的所有部分包括大功率调整管以及保护电路等都已集成在芯片内。使用时只要加上散热片后接到整流滤波电路后面就行了。外围元件少,稳压精度高,工作可靠,—般不需调试。图4(c)是——个三端稳压器电路。图中C是主滤波电容,Cl、C2是消除寄生振荡的电容,VD是为防止输入短路烧坏集成块而使用的保护二极管。
五、电源电路读图要点和举例电源电路是电子电路中比较简单然而却是应用最广的电路。拿到—张电源电路图时,应该:1.先按“整流一滤波一稳压”的次序把整个电源。电路分解开来,逐级细细分析。2.逐级分析时要分清主电路相辅助电路、主要元件和次要元件,弄清它们的作用和参数要求等。例如开关稳压电源中,电感电容和续流二极管就是它的关键元件。3.因为晶体管有NPN和PNP型两类,某些集成电路要求双电源供电,所以一个电源电路往往包括有不同极性不同电压值和好几组输出。读图时必须分清各组输出电压的数值和极性。在组装和维修时也要仔细分清晶体管和电解电容的极性,防止出错。4.熟悉某些习惯画法和简化画法。5.最后把整个电源电路从前到后全面综合贯通起来。这张电源电路图也就读懂了。
开关电源改可调,如此简单!

开关电源改可调,如此简单!
今天闲着无事,用一个明纬S-145-24开关电源试改可调电源基本上成功,废话少说,下面电路图:
名.JPG (69.5 KB, 下载次数: 189)
评分
本人认为:开关电源改可调,说简单真简单,说复杂非常复杂。
照着人家改好的原样拆几个电阻装几个可调电阻和接几根线,这样的事情本来就简单。
如果拿一个没有相关资料的要你改,这就一定很复杂。
要想将开关电源改为是压可调(电流可调),得先弄清楚其原理,特别是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原理,特性和相关参数。
有必要时还要对相关电路进行改动,开关变压器重绕等工作,这样改制就非常复杂了。
红圈内二极管拿掉,绿框内为改动部分,调电流用,蓝框内可调电阻换成20K的,电压5——29V内可调,电流可调,数值不清楚,没时间了,有条件有兴趣自己研究。
ATX电源改可调24V7A仿造成功

ATX电源改可调24V7A仿造成功这篇文章只是写给像我一样想把ATX改可调的小白看的,也不知道对错!大神们权当路过吧其实ATX改可调几年前就有人做出来的了,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在这,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是我参考的众多大神成功经验中的其中几个帖子/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478&page=1手电里找到的,这里有改造经典图,一开始我就是按照这图的参数改的/read.php?tid=371264“qq2006bt”大大这贴详细给出了调压所要拆换的元件/read.php?tid=416658猪蹄大大的帖子连接,对小白来说不太容易明白,可作参考下面结合大神们和我个人的改造经验,简单的说说对小白来说,怎么改,拆哪里,换哪里,最好是傻瓜式的教程才是最适合的,我也不例外,可惜这改可调不能,因为每个人的ATX电源都不太可能一样的,里面的电路就不一样了,虽然基本结构都差不多,但这差不多会害死人的。
首先,要知道哪里要拆,哪里要换话就要先了解自己的ATX电源电路的走向,所以我们先给电源的电路先拍张照片对小白来说要看懂哪根线怎么走很难,所以对图片做下处理,用电脑自带的画图软件或ACDSee将图片左右反转,这样就可以对着正面的电子元件来画走线了(我自己处理了一下,方便看,图中个别地方可能标错了,大家凑合看)走线图画好后,对着网上的几张ATX原理图(网上有,这里不提供了)还有大神们的改造经验,自己心里应该有个底了吧好,关于改造的原理什么的,我就不重复了,我也小白不懂,下面就说说怎么改,其实上面的帖子里都有了调压篇:摘至qq2006bt大大的(为简单方便改造,我只保留原12V输出,红字部分为我自己添加说明)1、把ATX电源原有的-5V,-12V,3.3V,5V输出拆除因为改装要大幅度改变电压,不拆除会影响到后面的改装输出。
拆除时必须把变压器出来的整流二极管(靠近输出端的贴着散热片的像三极管那样有三个脚的)也拆了(+5V和-5V,+12V和-12v是同一个绕组输出,一般-5v,-12v使用分立元件整流,+5V和+12V使用整流模块。
自己动手改制低压可调电源

自己动手改制低压可调电源低压可调电源对普通维修者来说,虽然不常用,但有时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对怀疑的IC块进行外加电源测试,对工作电压很另类的电子产品进行主板测试等,就需要低压可调电源了。
然而正常渠道购进的低压可调电源,价格往往较贵(约300元),这里介绍一种利用低压开关电源(+5V)进行改制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海量销售的LED显示屏专用开关电源(价格便宜,仅60元左右),经过简单改制,即可实现连续调压功能。
例如:大家常见的诚联开关电源(CLA-200-5型,5V/40A)结构简单,无副电源,无过多保护控制电路,通电自启动(电路原理见附图,根据实物绘制)。
主芯片IC1为常见的KA7500B,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只简单介绍一下电源过载或短路保护电路。
如图所示,Q5(C1815)与R26、R27、R28、D17组合,负责过载或短路取样放大,连至IC1的○4脚。
当电源过载或短路时,+5V输出电压大幅降低,Q5 的b极为低电平,c 极呈现高电平,经D17传至IC1的○4脚,当上升的电压超过3V时,关闭IC1⑧、○11脚的脉宽调制电压输出,使T2推动变压器、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停振,+5V输出电压消失,电源处于待机状态(一旦保护,需重启电源才能工作)。
而由电阻R29、R30、R31、电位器RW(1K)组成了输出电压控制及微调电路,连至IC1的○1脚。
此时进行电压微调,上下不超过0.5V。
如按附图所示改动部分电路元件,便可实现输出电压在2.6V~9.5V之间连续可调。
首先是将R29(220)、R30(1K)改为跳线,电位器RW(1K)改为5K,R31(1.2K)改为220Ω/0.5W(该处阻值不能为0,以防止电位器RW调0时,输出电压短路)。
此外,为安全起见,还应将输出负载电阻R34(51Ω)改为560Ω,LED指示灯串联限流电阻RD(390Ω)改为1K(因工作需要,输出电压有可能长时间维持在9V)。
最后,输出滤波电容C24~C25也需全部更换为耐压值25V的电解电容。
开关电源模块的十大技巧

开关电源模块的十大技巧
1. 确保输入电压的稳定性: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应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2. 选用恰当的输出电容:输出电容可以平滑输出电压的波动,并提供短时间的电源备份,选用合适的电容容值可以改善电源性能。
3. 降低输出电压噪声:噪声滤波电容和电感可以帮助减少输出电压的噪声,并改善电源的稳定性。
4. 设计合适的保护措施:开关电源应考虑过压、过流、过温等保护功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选择合适的开关频率:高开关频率可以减小开关器件尺寸,但可能会增加功耗和噪声;低开关频率则可能导致较大的尺寸和重量。
6. 优化散热设计:开关电源通常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设计时要考虑散热问题,以避免过热引发故障。
7. 考虑EMC问题:开关电源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要在设计时注意防止干扰其他设备或被其他设备干扰。
8. 选择适当的转换拓扑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如Buck、Boost、Buck-Boost等,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9. 优化功率因数: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应尽可能接近1,以减小对电网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0. 严格测试和品质控制: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应进行严格测试,并建立有效的品质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5 0-15V可调数控开关电源原理图

VCC 40 39 a 38 b c 37 36 d 35 e f 34 g 33 32 dp 31 30 29 VCC 28 eoc 27 start 26 25 24 qwei 23 bwei 22 swei 21 gwei
12M XTAL1
LED4+1 22 9 6 10 ALE EN START CLK P1 1 2 3 4 VCC
加
A
B
C
D
rx tx DIG.1 DIG.2
U2 ADD SUB 0-bit 1-bit 2-bit 3-bit 4-bit 5-bit 6-bit 7-bit RST rx tx CLK ALE OE ADD SUB RESET X2 X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数控可调开关电源
0V-15V 1A 0.1V步进
U5 LM2576ADJ
交流电 经电源变压器 隔离降压再经 桥式整流 滤波后 ,加到LM2576-ADJ 输入端 1 脚。稳压器 控制端 4 脚接于 电位器W和电阻 R 组成的 分压电路上,改变W即可改 变分压比,就 能调节 其输出电压大 小。 Vo = UREF(1 +W/R) , 其中 UREF为稳压 器取样电路基 准电压为1. 23V。用单片 机的IO口调制 PWM信号,改变电 压值 ,从而亦 可控制输出电 压。
1
IN IN GND GND
OUT OUT FB FB GND ON ON 3 5
2 4
L46 33uH/3A
Vout(0V-15V) W
10k
E9 100uF/25V D12 SS34
6
TO-263
【新提醒】菜鸟的0~50V,0~10A的ATX电源改可调电源的过程

【新提醒】菜鸟的0~50V,0~10A的ATX电源改可调电源的过程想到那就要付诸于⾏动,⾸先是在论坛搜索⼤神们的帖⼦,再仔细的阅读,把有⽤的全部收藏。
其中像猪蹄煮不烂⼤神的ATX改可调原理最经典,建议要改ATX可调的都去看看,帖⼦:/read.php?tid=328518。
但是由于⾃⼰的电⼦基础太差,猪蹄煮不烂的ATX改可调的原理也不是能完全理解。
所以我是看了另外⼀篇的帖⼦改的,那个相对于新⼿来说⽐较容易,可以说是⼿把⼿的教程了,原帖在这⾥:/read.php?tid=336224,在此对原贴作者表⽰感谢。
改造的步骤如下,⼀台能⽤的ATX电源,如果是坏的要先修好,建议别⽤太旧的电源,因为旧电源有很多元件都有可能失效了,虽然能改造成功,但是啸叫会很难解决。
1.⾸先把ATX电源的线全部拆掉,绿线跟地短接。
2.把+3.3V,-5V,+5V,-12V上的元件全部拆掉,不懂的话,从输出端往回拆。
3.把+12V线路通往494或者7500IC 1脚上的电阻换成24K的5⾊环电阻,+12V线路上的稳压⼆极管也要拆掉。
4.把+12V跟地之间的电容换成耐压30V以上的。
5.TL494的1脚再接⼀只12K的5⾊环电阻到地。
调压电位器⽤精密多圈可调电位器,阻值为10K的,中间脚串个10K的电阻再接到TL494的2脚(如果不能从0V起调就把10K电阻去掉,我的是加了后能减少⼀点啸叫),电位器的另外两个脚,⼀个接地,另外⼀脚接TL494的13、14、15脚(这3个脚是连起来的),到此就能调电压了,如下图:6.调压成功后,就可以改调流了。
调流我是按照这个帖⼦来做的(/read.php?tid=2419806,在此也表⽰感谢,对于⼩⽩来说真的很有⽤),⾸先把TL494的15脚跟13、14脚单独分开,TL494的16脚接⼀个5W 0.01欧的陶瓷电阻,然后电源输出的负极就接16脚。
调流电位器也是⽤精密多圈可调电位器,阻值为1K的,中间脚串⼀个10K电阻接到15脚,另外两个脚,⼀个接地,另⼀个串47K电阻接到13、14脚,根据原贴我⼿绘了⼀张调流的电路图,设置最⾼电流改图中红框处的电阻,我是⽤了300K+100K的可调电阻,电位器扭到最⼤后,再微调100K电位器,如下图:到此,调压调流的⼤概步骤就是这样。
最新ATX电源改装可调电源的实践与要领总结

A T X电源改装可调电源的实践与要领总结ATX电源改装可调电源的实践与要领总结在网上有很多关于ATX电源改可调电源的文章,我参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章和资料,先后拆掉了三个以TL494为方案的ATX电源进行改装调试,最终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一些文章标称改装为“30V、40V,输出电流8A、10A”,其实,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它们的改装过程、改装部位以及所用元器件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主要的区别是要求输出电压较高时,主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匝数多上那么一两圈就可以了。
因为P=U.I,改装时要兼顾到你要求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不能让它超过你的电源原额定输出功率。
边改装边查资料的过程是十分浪费时间的,下面就改装过程中涉及的重点基础知识和要领做一个归纳总结,对你的改装一定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深入的分析,改装的最大难点是主开关管的异常发热问题,有时还没等到开关管发热就已经击穿烧毁了,烧上几对开关管后你的信心会大受折扣。
但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一定能改装成功的。
现将我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一、功能介绍。
利用废仪器壳改装好的外形图中左侧占据面板约2/3面积的是可调电源部分:依次是电压表、电流表、5V的USB接口、电源工作指示灯、正负接线柱、电源工作开关、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图中右侧占据面板约1/3面积的是电烙铁电源调压部分:依次是烙铁电源指示灯、烙铁电源三段开关、烙铁工作开关、烙铁插座。
有关部位的放大图片:二、有关制作。
(一)、首先介绍简单电烙铁调压部分。
进行电子制作,经常需要电烙铁长时间通电,因为大功率的干烧而烧死烙铁头。
我设计了以下简单可靠的电路,对30W的烙铁实现了在全功率、80%功率和半功率的三个不同状态,足以满足烙铁的不同工作状态要求:说明:W4和W5是一个双刀单掷开关,它是烙铁电源的总开关。
总开关闭合后,当仅闭合W1时,烙铁为全功率,用于正常焊接;当仅闭合W2时,烙铁为半功率,用于预热待机;当W2和W3同时闭合时,烙铁工作在约80%功率的状态,用于较小零件的焊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昨天文字说明了下如何改可调,今天有翻到两个电源模块,准备改了做可调电源用。
拍的不是很仔细,大家将就着看。
第一次发图文,又不懂的大家尽管提。
今天翻出来的两个电源模块,现场拆回来的旧的,很脏但没坏。
懒得画了,从网上找到的电路图。
以上电路基本和手里的模块电路相同,大家可以参考下,对比手上的模块。
可以看出这个电路比 atx 的简洁,没有需要大面积拆除的部分。
有我们需要的恒流恒压控制环路,不需要刻画
pcb 。
整体改造顺利的话半天就可搞定。
首先先肢解模块,我拆的比较彻底实际只要能取出电路就可以了。 因为是就模块,需要清洗和涂硅脂,所以就拆散了。
第一个模块是带风扇的,风扇已经废了。 开上盖。
俯视内部,灰尘遍布。 取出电路板后的躯壳。
反面。
连接到供电板。
另一个模块相同大家对着改吧! 连接负极的时候注意,一定要连到变压器上的地,这样可以保证线路板上地电流与原设计相同。 防止出现地电位差,影响控制精度。
第四步:改电流检测电阻。 实测原模块的康铜丝单根 5.5a 压降是 17 毫伏,一共用了两根。
实测电流反馈电阻 560 欧。电流给定电阻 47k 。
100uf 就行,可降低 7805 功耗。
tl494 供电从整流后串一二极管接 470uf ,增强滤波效果,延缓掉电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先做双路的,用到 7805 和 7905 , 7805 驱动数码管电流大所以加了散热片。
把件固定到板上。
为防止 7805 和 7905 相碰, 90 度放置。 背面针板,哈哈。
另一个模块拆前元件面。 背面 pcb 走线。
拆出的电阻和拆除后的电路板。
这个电阻一般为 300k ,如果有两个就是 150k 每个。 拆除后加电,模块不能启动就对了
第二步:拆除 tl494 原供电电路。 启动电路拆除后原供电电路也就没用了,拆之。 如果不拆也可以工作,只是 tl494 工作电压变化,可能会有参数变化。 原供电电路为了保证启动顺利和可靠控制选取的工作电压一般较高,约 红圈内的二极管既是。 黄圈内的电阻有的是在电容和二极管之间,需要拆除。 有的是在图中位置,需要用导线短接。
拆除的原件放回原处。
第三步:用单独的变压器给 tl494 供电。 准备一个变压器,约 12 伏 -19 伏。 如果表头是正负电源供电则需要双 12v ,否则单 12 伏即可。 我这里正好两种都有大家借鉴一下。 这是单 5 伏供电的,自带 7660 负压电路,设备上拆下的双路
7107 。
另一个是温控器上拆下的,正负电源供电,之前改成电池供电了,也是
第一步:去掉自启动电阻。 为什么要去掉自启动电阻呢? 因为这个电源上电时,高压部分会产生微弱的自激震荡,次级感应出一定能量。 达到 tl494 启动门限时, tl494 接管控制为它激可控,使输出受控。
这个震荡对我们来说无用,且有害。 在 tl494 未启动之前或是关闭后,电源处于非控自激状态,输出不受控制。 图中红圈标记的就是。
也就是说输出检流电阻压降达到 5/47k*560=59
毫伏时才能限流保护。
检流电阻为 0.17/5.5=0.003
,两根并联就是 0.0015 ,要达到 59 毫伏电流是 39a 。
模块是 10a 的,也就是要到四倍的电流才保护,这样能保证不至于烧毁。
在电源里找到功率三极管的 c 极(一般为中间脚),会看到连接有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
这个电阻一般就为启动电阻,它直接或间接连到三极管
b 极。
有的地方是一个电阻,有的用两个电阻串联,以分摊功耗和压降。
对应模块到里面。
拆启动电阻前元件面,图中 1/2w 的电阻就是。
背面 pcb 走线。 拆出来的电阻和拆除后的电路板。
20v 左右且随负载变化。
对应线路板二极管一般在主变附近,只连接辅助绕组和一个低压电容的小肖特基。 元件面,输出电抗旁边的二极管就是。
电路板背面连线,这一个辅助绕组没有走主变接线柱。
拆除后。 拆除的东西放到原位。
拆除的电阻需短接。 另一个模块元件面,隐藏在主变下面。
背面走线。
换个方向看。 拆除后,这个电路原电阻位就是短接线。
背面还带绝缘膜,不错!
去掉看看。 再近点看看,大面积的铺铜是功率输出部分。
拆除散热片。
功率管近照。左边是高压电容,图中间是控制变压器,右边是
tl494 。
高压电容和电压转换开关,不出国的话直接把开关拆掉就好。
输入滤波部分。
tl494 特写。 肖特基特写。 暂时用不到的外壳和螺丝,堆一起。
先去给电路板洗澡,回来再收拾战场。 洗完澡的电路板,干净多了。
焊接完成。
再做一个单路的,同样 7805 需要加散热片,小片没有了大片顶上。 正面布局,固定原件。
背面针板。 焊接完成。
切割下来。 反面再划一刀。
掰下,再切。 最后一刀。
组装。
测试两个都正常输出。 下面连接到开关电源,接到原供电拆除二极管的位置。
反面
在变压器附近找到与 tl494 的 7 脚相连的地的空焊盘。 藏在变压器下面。
取出的电路板,大家拆到这里就好了。 模块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两个功率管,两个高压电容,一个主变,还有一个驱动变压器,当然还有
tl494 。
电路板反面。
后面,注意保护绝缘垫。
接线端子,最左侧的电位器是微调输出的。 功率三极管,两个。 主变,肖特基,滤波电感,输出电容。
再拆另一个,先拆掉右边的那颗螺丝。 端子排旁边还有一颗。
向左一推,就能拿下来了。
这个相对干净些,同样的两个高压电容,两个功率管,一个控制变压器,
tl494 芯片。
拆下外壳外边剩余的螺丝。 即可取出电路板。
看到额外的散热片了没,比带风扇的那个强。 同样端子排旁边有个微调电位器。
右下角的就是 tl494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芯片。 固定功率管的螺丝,拆。
7107 。
另一个是单片机控制的,带 7805 ,九伏供电。
先进行输出功率测试,因为以前吃过亏。 这是双 12v 的,负载是每路一个 100 欧电阻。
另一路电压。 另一个变压器是双 6v 的,这里当单 12v 用,负载是两个 100 欧电阻。
也基本合格。
准备整流稳压电路。
单路的全桥整流,双路的全波整流,滤波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