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数据--接待人数、旅游收入(1990-2012)
(市场分析)2020年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初步分析和星级宾馆酒店的调查分析

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初步分析和星级宾馆酒店的调查分析天伦度假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7月25日全国各个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5)北京的经济 (5)天津市国民经济 (7)上海市国民经济 (7)重庆市国民经济 (8)河北省国民经济 (10)山西省国民经济 (12)辽宁省国民经济 (13)吉林省国民经济 (14)黑龙江省国民经济 (15)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 (15)江苏省国民经济 (16)浙江省国民经济 (17)安徽省国民经济 (17)福建省国民经济 (18)江西省国民经济 (19)山东省国民经济 (20)河南省国民经济 (20)湖北省国民经济 (21)湖南省国民经济 (22)广东省国民经济 (22)海南省国民经济 (23)广西国民经济 (24)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 (24)四川省国民经济 (25)贵州省国民经济 (26)云南省国民经济 (27)陕西省国民经济 (28)甘肃省国民经济 (29)青海省国民经济 (29)宁夏回族自治年国民经济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 (31)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和星级宾馆情况 (32)一、总体状况 (32)(一) 2003年的发展状况 (33)(二) 2004年的发展状况 (33)二、细分2003年和2004年旅游三大市场 (34)(一)入境市场 (34)(二)国内市场 (36)(三)出境市场 (38)三、热点问题 (38)我国各省市的旅游业及星级宾馆酒店情况图表 (40)本公司下一步可重点发展的省市 (40)现有24家酒店所在省市基本状况 (41)2004年旅游接待情况表 (43)2003年和2004年旅游接待相比较情况 (45)2003年各省市星级饭店的住宿情况 (46)2003年我国各省市三、四、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和出租率 (48)2003年各省市星级饭店的客房间数的比较表 (51)本公司现有的24家宾馆酒店所在的省市基本情况 (53)本公司现有的24家宾馆酒店所在的省市旅游接待情况 (54)2003年各省市五星级饭店住宿情况 (55)2003年各省市四星级饭店住宿情况 (57)2003年各省市三星级饭店住宿情况 (59)全国各个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如下图,近几年,中国GDP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快速发展(世界GDP每年仅以2-3%的速度增长),中国面前以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
我国长线出境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我国长线出境旅游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我国长线出境旅游市场是指国内游客选择前往国外进行长期旅行的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与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景和人民亲密接触的机会。
长线出境旅游市场因此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境游人次达到了1.37亿人次,同比增长4.5%。
其中,长线出境游人次占总出境游人次的比例大幅上升。
目前,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长线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目的地。
三、市场特点1. 品质导向:随着消费升级和旅游意识的提升,游客对旅游需求的品质和个性化越来越高。
他们追求更高的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在选择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时更加注重综合服务的质量和特色。
2. 多元化:长线出境旅游市场涵盖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包括家庭游、情侣游、老年游等。
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特色的旅游产品。
3. 线上预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在线平台进行旅游线路和酒店预订。
线上预订的渠道广泛,价格透明,便于用户选择,更加迎合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4. 自由行和深度游:自由行和深度游成为当前长线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趋势。
游客更倾向于自主选择行程,体验当地文化,以满足自己对旅游的独特需求。
四、市场前景从目前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长线出境旅游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以下几个因素有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1. 收入水平提升: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负担起长线出境旅游的费用。
2. 消费升级:游客对于旅游经历的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
3.政策支持: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交往与旅游交流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繁荣。
4. 旅游促销和宣传:旅游组织和旅游企业不断加大对长线出境旅游的促销和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海外。
综上所述,我国长线出境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十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定量分析

近十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定量分析xxxx班xxxx 学号:xxxxxx摘要: 在过去10年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迅速,出境人数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0%,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客源市场,高速发展的中国出境旅游也正在为世界旅游业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旅游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旅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旅游交往日益扩大。
目前,境外驻华旅游机构已达32家,中国驻海外旅游办事处也已达17家;中国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等国际旅游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合作。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重要的新兴客源大国。
关键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定量分析一、名词解释出境旅游:(outbound tourism )定义:一个国家的居民前往另一国家旅游。
出境旅游涵盖的内容就可以细分到各目的地,比如欧洲旅游,澳洲旅游,美洲旅游,中东非洲旅游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度假。
在各种政策因素利好的情况下,中国出境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境外旅游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促销力度。
出境旅游业作为国民旅游消费热点,加强国际交流的功能日益明显,并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议题。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测定试样中各种组分(如元素、根或官能团等)含量的操作。
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
投资分析师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的分析。
通过分析对公司经营给予评价并做出投资判断。
定量分析的对象主要为财务报表,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
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总体状况1、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出现出境旅游的萌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出境旅游在九十年代开始了真正大发展。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中国旅游市场现状目录一、国内旅游市场现状1、行业景气继续高涨2、竞争加剧化趋势增强——融入国际竞争3、业内区域联盟态势渐强4、旅游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发展(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5、政府重视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市场管理体制日趋完善6、旅游市场开发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7、旅游产品类型多样8、旅游市场需求的旺盛二、国内旅游企业发展现状1、企业优劣分化明显2、旅游企业之间开辟合纵连横之路3、旅游电子商务对传统旅行社业构成严峻挑战4、外资开始进入中国旅游市场Cap:经成为世界旅游市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入境旅游方面,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旅游业服务对象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服务、接待体系的国际化进程;出境旅游方面,公民出境旅游发展异常迅猛,2004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2885万人次,同比增长42.7%,超过了日本1000多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客源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上增幅最快、潜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家。
中国公民旅游活动的国际化已经开始对世界旅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可以断言,随着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活动国际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且发展迅速,对国内、国际两个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加强。
这为全面提升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和建设旅游强国,创造了长期有利的外部条件,也成为衡量我国旅游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尺之一。
建设旅游强国,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旅游活动国际化进程,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出境旅游,使两个市场和谐、快速、持续地发展。
3、业内区域联盟态势渐强由于市场的国际化局面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出现了很多超越企业单体层面的区域内合作和区域之间的竞争。
从区域层面来看,伴随着区域旅游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是区域旅游合作将更加紧密,并成为大势所趋。
一方面,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各地区将大力度加强旅游营销,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旅游业将进入一个营销时代;另一方面,受旅游资源和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难以单独成为对旅游者具有长期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必须发展大旅游和大区域思想,加强同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
中国及上海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数走势及构成情况分析

中国及上海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数走势及构成情况分析改革开放40 年来,旅游行业为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对拉动内需、经济结构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之一,旅游经济优化在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历程一、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不断升高,这促进了我国人民对于精神及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人民对于不同生活方式要求越来越高,这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2018年全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2010-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走势图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5.1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27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98%。
2010-2018年国内旅游总花费及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走势图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中我国城镇居民花费4.26万亿元,增长13.1%;农村居民花费0.87万亿元,增长8.8%。
2010-2018年国内旅游收入分城乡居民统计图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中:外国人在华花费731亿美元,增长5.1%;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291亿美元,下降3.3%;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87亿美元,增长5.0%;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163亿美元,增长4.5%。
2018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图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行业为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对拉动内需、经济结构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
2010-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走势图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我国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其中我国公民出境人数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从2008年的出境人数4584.44万增长到2014年1.17亿人次只用了6年时间,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旅游业数据资料(2022年数据)

旅游行业普通要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发展阶段。
世界旅游组织 研究表明,当人均 GDP 达到 2,000 美元时,休闲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时,旅游需求浮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浮现以度假游为 主时期;当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 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浮现多元化趋势。
人均 GDP 和旅游需求、旅游形态和出行方式的关系我国居民人均GDP 逐年提升自1989年20年以来, 我国人均GDP 已从408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3377美元, 翻 了将近10倍摆布。
从1998年改革开放10年来, 人均GDP 平均增速达16%摆布。
人民人均 GDP 旅游需求 主要旅游形态 出行方式 1000 美元国内旅游需求增长期, 有 出境游动机观光旅游 团队2000 美元 出国旅游增长期休闲旅游散客、 家庭自助式、 自驾游比例增加3000 美元 旅游需求爆发性增长, 出 国旅游井喷行情度假旅游 散客、 家庭自助式、 自驾游比例增加5000 美元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休闲需求与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多元化生活质量逐渐改善,中国已经步入消费升级黄金时代,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消费,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三大旅游市场过去和未来发展趋势也都将是逐步上升的。
2022 年我国人均 GDP 已达 3300 美元,上海、深圳、北京人均GDP 高达 1 万美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人均 GDP 也突破 5000 美元大关,旅游行业迎来需求多元化共同爆发增长性的机遇。
我们估计未来 10 年中国观光游增速将逐渐趋缓,休闲度假游增速逐渐加快。
我国主要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居民人均GDP (美元)我国历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和未来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来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来国内居民出境游增长趋势图我国历年入境游人数和增长趋势图2022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国内旅游人数达 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2023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通过聚类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近年的分布状况;利用波士顿矩阵法,建立了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及客流市场的竞争态模型,并深化分析了各市场在入境旅游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与态势,为我国入境旅游业的进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开拓提出了政策建议。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中开发最早、进展最快的市场,2022年中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达1.09亿人次,是1978年71.60万人次的60倍,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过夜人数4176万人次,估计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四位;旅游外汇收入达257.39亿美元,是1978年6.17亿美元的98倍,估计超过德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五位。
但作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旅游业大国,其进展潜力的深度还远未挖掘出来。
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和客流市场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讨论进展对策。
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港澳台市场占据肯定地位(2022年占到我国入境市场的84%以上),这一市场的稳定性支撑着我国入境旅游业的进展,它们不仅为我国直接供应入境客源,而且还是其他国际客源的中转站,间接地为我国供应入境客源,因而港澳台市场在我国入境市场中的肯定地位不行动摇。
但另一方面在稳定港澳台市场的前提下,提高外国人市场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的比率,从而提高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多元化程度和提高人均外汇收入应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的努力方向。
故本文只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的外国人市场进行分析。
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客源国在我国国际旅游市场中的重要性,本文共选择20个国家作为分析对象。
这20个国家虽然没有构成我国的全部外国人旅游客源市场,但在整个外国人客源市场中所占有的比例在2022年已经达到了93%。
1、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又称为群分析,是一种当代分类学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新兴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分类对象置于一个多维空间,根据它们空间关系的亲疏程度进行分类,也即依据事物彼此不同的属性进行辨认,将具有相像属性的事物聚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事物具有高度的相像性。
中国出入境旅游逆差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2017年3月下半月刊一、我国出入境旅游收支现状(一)出入境旅游人数变化趋势2010-201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呈波动性增长,2010-2014年波动较大,至2015年略有增加,达到13382万人次。
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11年出境旅游增长率最大,达到22.42%,近两年出境旅游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到2015年达到11700万人次。
(二)出入境旅游收支变化趋势2010-2015年,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1141.09亿美元。
我国出境旅游花费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15年达到2922亿美元。
出境旅游差额自2009年开始出现逆差后,逆差规模持续增加,2015年达到1780.91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40多倍。
表1 我国出入境旅游情况表(万人次;亿美元)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出入境旅游收支差额人数收入人数花费2010 13376.22458.14 5738.65548.80 -90.66 2011 13542.35484.64 7025725.85 -241.21 2012 13240.53500.28 8318.271019.77 -519.49 2013 12907.78516.64 9818.521285.76 -769.12 2014 12849.83569.13 107001648.59 -1079.46 2015133821141.09117002922.00-1780.91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汇总二、出入境旅游收支逆差原因(一)统计口径偏差我国出入境旅游统计中,对游客数量、消费等方面的统计,口径和来源均有差异。
权威机构统计数据中涉及的出入境旅游人数,其含义实际被拓宽,其中不仅仅包含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还包括医疗、会议等其他目的,其为大口径旅游统计。
所以,在研究出入境旅游结构时,应注意出入境旅游统计口径问题。
(二)出入境消费差异我国出境游客中,出境旅游就是为了购物,且购买的商品种类广、数量多,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不一而足。